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書法試題庫(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書法試題庫(含答案)

資源簡介

150選擇題+50判斷題
判斷題(不要把后面的括號對、錯答案復(fù)制上)
1.金文是一種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因為古人把銅叫做金而得名(對)
2.《毛公鼎》《散氏盤》是商代時期著名的金文代表作(錯)
3.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以前的所有文字統(tǒng)稱為大篆,其中包括甲骨文(對)
4. 秦始皇為統(tǒng)一中國后的官體標準文字是小篆。(對)
5. 《嶧山刻石》屬于小篆(對)
6.隸書是由小篆演變而來的(對)
7.瓦當(dāng)文都為陰文篆書(錯)
8.漢隸主要指東漢時期的隸書(對)
9. 《急就章》屬于小草名作(錯)
10.楷書起于魏晉南北朝 (錯)
11. 漆書”,就是是用漆寫的字(錯)
12.張芝對書法的最大貢獻在于草書,鐘繇的最大貢獻在楷書(對)
13.章草就是張芝所創(chuàng)的草書(錯)
14.將草書由字字區(qū)分變?yōu)橐还P書,注重氣脈通暢的人是張芝(對)
15.唐人尚意,宋人重法(錯)
16.“安”字要寫好,寶蓋必須小(對)
17.歐體楷書中,寫三點水時要做到末點之稍對首點之駐。(對)
18.楷書中豎彎鉤在右時豎短彎鉤長 (錯)
19.“一波三折”的說法起源于楷書 (錯)
20.隸書中無折筆(對)
21.蠶頭燕尾是隸書的特點(對)
22.“蠶不二設(shè),雁無雙飛”是指隸書只有一個波畫(對)
23.草書就是將行書快寫(錯)
24.寶蓋頭在草書中,左邊的點可寫可不寫(錯)
25.書法作品中提款不用草書。
26.學(xué)書法就是學(xué)習(xí)寫字的方法。(錯)
27.人們常用地名或官職來指代歷史上的書法名家。(對)
28. 鐘繇筆法向王羲之傳承的重要橋梁是衛(wèi)鑠(對)
29.《靈飛經(jīng)》是王羲之的小楷代表作(錯)
30.《保姆貼》是子敬的代表作(對)
31.《伯遠帖》是文征明發(fā)現(xiàn)的。(錯)
32. 影響虞世南等人,開唐代楷書新風(fēng)的人是智永(對)
33. 王羲之的楷書作品具有濃厚的隸意,縱向筆畫短促,橫向筆畫張揚(對)
34. 《伯遠帖》是現(xiàn)在能見到的惟一流傳至今的東晉書家墨跡珍本(對)
35.刻苦學(xué)書,發(fā)誓“書不成不下此樓”,也被人稱為鐵門檻的書法家是王獻之(錯)
36. 平正中見險絕,古樸中寓潤雅是歐陽詢的風(fēng)格(對)
37.初學(xué)平正,漸追險絕,復(fù)歸平靜是一個書法家的必經(jīng)之路。(對)
38. 《神龍?zhí)m亭》是由歐陽旭摹寫的(錯)
39. 《孔子廟堂碑》是虞世南的代表作(對)
40. 《枯樹賦》是褚遂良的行書代表作(對)
41.懷素的草書主要是由張旭傳授的(錯)
42. 《顏勤禮碑》、《多寶塔碑》是顏真卿和柳公權(quán)的代表作品(錯)
43. “魯公三稿”是指顏真卿的行書代表作品《祭侄文稿》《告伯父稿》《爭座位稿》(對)
44. 顏真卿變二王的 “折釵股’ 之爽利為 ’ “屋漏痕”之毛澀。(對)
45.“顏筋柳骨”指的是顏真卿和柳公權(quán)兩位書法家的風(fēng)格。(對)
46. 柳公權(quán)的傳世作品有包括楷書《玄秘塔碑》行書《蒙詔帖》(對)
47.楊凝式是五代時期的著名書法家,因為佯狂自放,被稱為“楊瘋子”, 是晚唐書風(fēng)的重要傳承者。(對)
48.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他們的書法以草書著稱于世。(錯)
49. “石壓蛤蟆”是指黃庭堅的書法特點。(錯)
50.黃庭堅的書法特點是用筆生澀,運筆圓勁,中宮緊斂,撇長捺大(對)
選擇題
1.“鉆堅仰高,忘其疲勞”語出( )。
A.《說文解字》B.《非草書》C.《散氏盤》D.《畫贊》
2.漢字以( )為基本的成字方式。
A.抽象B.形聲C.象形D.會意
3.漢字的成字方式有( )種。
A.三B.四C.五D.六
4.《說文解字》作者是( )時期人。
A.東漢B.西漢C.西晉D.東晉
5.“羲之寫《樂毅》則情多怫郁”語出( )。
A.《說文解字》B.《藝舟雙楫》C.《書譜》D.《非草書》
6.“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惟筆軟則奇怪生焉”語出( )。
A.許慎B.王羲之C.蔡邕D.劉向
7.圣書文字是( )使用的文字。
A.古埃及B.古希臘C.古羅馬D.古印度
8.( )是我們現(xiàn)今能看到的最早成體系的文字。
A.英文B.甲骨文C.金文D.紙草文字
9.秦統(tǒng)一六國之后用于書寫詔書等匹配皇帝的專用字體是( )。
A.金文B.隸書C.小篆D.大篆
10.( )是秦朝末年民間從“草篆”發(fā)展而來的一種字體。
A.大篆B.小篆C.草書D.隸書
11.在楷書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字體是( )。
A.篆書B.章草C.行書D.隸書
12.漢字的最初形態(tài)是圖畫文字,即( )。
A.圖畫B.刻畫符號C.圖樣D.符號
13.目前所見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
A.甲骨文B.金文C.篆書D.紙草文
14.甲骨文最初于河南( )出土。
A.洛陽B.安陽C.新鄉(xiāng)D.唐河
15.著名古文學(xué)家董作賓將甲骨文按書法風(fēng)格劃分為( )個時期。
A.三B.四C.五D.六
16.金文是( )的一種類型。
A.小篆B.甲骨文C.隸書D.大篆
17.金文以( )為代表。
A.戰(zhàn)國青銅器銘文B.春秋青銅器銘文C.西周青銅器銘文D.東周青銅器銘文
18.《大盂鼎》是西周( )時期金文的代表。
A.早期B.中期C.晚期D.后期
19.( )為西周中期金文的代表,形成金文大篆的典型風(fēng)貌。
A.《大盂鼎》B.《散氏盤》C.《毛公鼎》D.《虢季子白盤》
20.( )是晚期金文的杰出代表。
A.《大盂鼎》B.《散氏盤》C.《毛公鼎》D.《虢季子白盤》
21.石鼓文是戰(zhàn)國時代( )的文字。
A.齊國B.楚國C.趙國D.秦國
22.( )的特點是圓潤均勻,結(jié)構(gòu)勻稱。
A.秦大篆B.秦小篆C.秦隸書D.漢隸書
23.隸書萌芽于( )時期。
A.戰(zhàn)國B.秦朝C.漢代D.南北朝
24.隸書傳為秦官吏( )在獄中所創(chuàng)。
A.程過B.程邈C.關(guān)彡D.貿(mào)待
25.秦隸又稱( )。
A.古隸B.今隸C.先隸D.現(xiàn)隸
26.篆書向隸書的演變在文字歷史上叫( )。
A.漸變B.恢變C.隸變D.隸恢
27.西漢時,隸書已演變成熟,古隸向( )轉(zhuǎn)變。
A.今隸B.漢隸C.先隸D.現(xiàn)隸
28.《張遷碑》的風(fēng)格是( )。
A.端嚴俊逸B.雄渾古拙C.典雅肅穆D.散逸張開
29.章草的代表作品,傳為西漢史游的( )。
A.《急就章》B.《書斷》C.《力命表》D.《喪亂帖》
30.行書、楷書早在( )時也已萌芽。
A.秦B.漢C.三國D.西晉
31.史傳潁川( )創(chuàng)造了行書字體。
A.劉玉章B.王羲之C.劉德升D.王獻之
32.《石門銘》的風(fēng)格是( )。
A.方圓兼?zhèn)銪.飛逸渾穆C.方筆刻厲D.斜畫緊接
33.被稱為“六朝集成之碑”的是( )。
A.《龍藏寺碑》B.《龍門二十品》C.《鄭文公碑》D.《泰山金剛經(jīng)》
34.“尚法”的主要標志是( )。
A.兩晉行書B.漢代隸書C.隋朝楷書D.唐代楷書
35.被歷代奉為楷書極則的是( )。
A.《孔子廟堂碑》B.《化度寺碑》C.《多寶塔碑》D.《皇甫誕碑》
36.將諸遂良稱為“唐之廣大教化主”的是( )。
A.劉向B.劉熙載C.文征明D.趙孟頫n37.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的是( )。
A.《祭侄季明文稿》B.《爭座位帖》C.《祭伯父稿》D.《古詩四貼》
38.隋唐五代中,篆書成就最高的是( )。
A.顏真卿B.柳公權(quán)C.李陽冰D.楊凝式
39.開宋人尚意書風(fēng)先河的是( )。
A.顏真卿B.柳公權(quán)C.李陽冰D.楊凝式
40.下列不屬于楊凝式作品的是( )。
A.《食魚帖》B.《韭花帖》C.《夏熱帖》D.《神仙起居法》
41.( )的書法為“宋四家”之首,“尚意”書風(fēng)的首創(chuàng)者,開一代風(fēng)氣。
A.蘇軾B.黃庭堅C.米芾D.蔡襄
42.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的是( )。
A.《松風(fēng)閣詩》B.《黃州寒食詩帖》C.《暑熱帖》D.《洞庭春色賦》
43.( )是宋代成就最高的草書大師。
A.蘇軾B.黃庭堅C.米芾D.蔡襄
44.早歲以“集古字”自居,后自成一家,以“刷字”自評的是( )。
A.蘇軾B.黃庭堅C.米芾D.蔡襄
45.蔡襄作品以( )風(fēng)格著稱。
A.風(fēng)檣陣馬B.秀雅清朗C.肆意揮灑D.鐵板黃牙
46.開元代復(fù)古書風(fēng)先河的是( )。
A.蘇軾B.蔡襄C.趙構(gòu)D.陸游
47.《自書詩卷》是( )的作品。
A.趙孟頑.蔡襄C.趙構(gòu)D.陸游
48.行書以“狂怪”聞名的是( )。
A.楊維楨B.鮮于樞C.張旭D.懷素
49.被尊為法帖之祖的是( )。
A.《諸上座帖》B.《黃州寒食詩帖》C.《淳化秘閣法帖》D.《蜀素帖》
50.文征明的《滕王閣序》是( )。
A.楷書B.行書C.隸書D.草書
51.金農(nóng)以齊頭筆側(cè)鋒寫隸書,號( )。
A.刀書B.漆書C.側(cè)書D.齊書
52.遠在( )之前,古人已經(jīng)開始使用毛筆。
A.夏B.商周C.戰(zhàn)國D.春秋
53.漢唐以( )為制筆中心。
A.徽州B.兗州C.宣州D.亳州
54.宋室南渡之后,以( )為制筆中心。
A.湖州B.兗州C.宣州D.亳州
55.明清時期以北京為制筆中心,即所謂( )。
A.北筆B.京筆C.平筆D.御筆
56.每次使用前用清水將筆毫浸濕稱為( )。
A.開筆B.醒筆C.喂筆D.潤筆
57.我國早在( )時代就開始使用墨。
A.新石器B.商朝C.夏朝D.周朝
58.直到漢魏時期,才有了真正用( )制成的墨。
A.油煙B.松煙C.黑泥D.麝香
59.明清以后的書畫家常喜歡用吸水性較強的( )紙。
A.生宣B.熟宣C.半熟宣D.冷宣
60.熟宣是加( )的,質(zhì)地較硬。
A.雄黃B.明礬C.石膏D.松香
61.清代《硯史》的著者是( )。
A.顧炎武B.李叔同C.高鳳翰D.王國維
62.端硯產(chǎn)于( )。
A.徽州B.煙臺C.景德鎮(zhèn)D.肇慶
63.書法作品形制又稱( )。
A.規(guī)制B.尺牘C.幅式D.條幅
64.( )是指在正方形紙上書寫的作品。
A.斗方B.條幅C.橫幅D.對聯(lián)
65.橫幅又稱( )。
A.橫披B.橫批C.橫眉D.條幅
66.書法章法又稱( )。
A.章程B.款式C.布白D.布法
67.“窮款”表示只落( )。
A.年月B.姓名C.地點D.原因
68.梅月指的是( )。
A.二月B.三月C.四月D.五月
69.青銅器的銘文中,稱字形筆畫凹進的“陰文”為( )。
A.款B.識C.章D.印
70.石鼓文,亦稱( ),是我國顯存最早的長篇刻石文字。
A.石文B.獵文C.獵碣D.鼓文
71.石鼓文乃( )遺物。
A.殷商B.先秦C.東漢D.西晉
72.公元前( )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
A.220B.221C.222D.223
73.“權(quán)量文字”中的“權(quán)”是指( )。
A.錢B.權(quán)利C.尺D.秤錘
74.被譽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的是( )。
A.柳公權(quán)B.文征明C.李陽冰D.王羲之
75.《城隍廟碑》是李陽冰作( )縣令時所撰寫。
A.武林B.縉云C.臨海D.東陽
76.書寫章法中縱向排列的連貫之氣被稱為( )。
A.章氣B.張氣C.行氣D.屏氣
77.《白氏草堂記》是鄧石如的( )作品。
A.草書B.篆書C.楷書D.隸書
78.《崔子玉座右銘》的作者是( )。
A.鄧石如B.包世臣C.吳讓之D.崔子玉
79.趙之謙篆書《饒歌冊》作于( )年間。
A.同治B.道光C.咸豐D.乾隆
80.( )是今體書法之鼻祖。
A.篆書B.隸書C.楷書D.草書
81.隸書之名最早見于( )。
A.戰(zhàn)國B.秦C.西漢D.東漢
82.《四體書勢》的作者是( )。
A.衛(wèi)恒B.劉伯溫C.張旭D.吳昌碩
83.唐朝時,人們把楷書稱為( )。
A.隸書B.小楷C.大楷D.八分
84.漢碑“三杰”內(nèi)容均與( )有關(guān)。
A.尊儒B.祭孔C.狩獵D.祈天
85.于東漢明帝永平九年刻于石門崖壁上的是( )。
A.《石門頌》B.《熹平石經(jīng)》C.《開通褒斜道刻石》D.《百石卒史碑》
86.“不欲速,速則失勢力、不欲遲,遲則緩怯”出自( )。
A.《臨池訣》B.《玉堂禁經(jīng)》C.《法書要錄》D.《絳貼平》
87.隸書的主要特征是( )。
A.平直B.曲折C.波磔D.緩曲
88.《法書要錄》作者是( )。
A.張彥遠B.盧攜C.張懷瓘D.孔黛
89.“畫山者必有主峰,為諸峰所拱向”語出( )。
A.《法書要錄》B.《藝概》C.《臨池訣》D.《絳貼平》
90.“母”字三橫的開合結(jié)構(gòu)應(yīng)是( )。
A.左開右合B.左合右開C.平行D.交叉
91.“點畫編次,無使其平,如鱗羽參差之狀”語出( )。
A.《藝概》B.《心誠頌》C.《論用筆十法》D.《法書要錄》
92.“胄”字取( ),向上下方向伸展。
A.橫式B.縱式C.上縱下橫D.下縱上橫
93.《宣示表》書于( )時期。
A.戰(zhàn)國B.西漢C.東漢D.三國
94.( )是楷書發(fā)展的鼎盛時期。
A.西晉B.隋唐C.漢D.宋
95.( ),楷書是取仕的必要條件之一。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96.“在限制中才顯出大師的本領(lǐng),只有規(guī)律才能給我們自由”語出( )。
A.培根B.歌德C.牛頓D.愛因斯坦
97.( )是用來初學(xué)最好的字體。
A.隸書B.行書C.楷書D.篆書
98.被王世貞認為“此貼顯世之后,‘天下之學(xué)鐘者,不再知有《淳化閣》’”的是( )。
A.《宣示表》B.《薦季直表》C.《力命表》D.《調(diào)元表》
99.王羲之是( )書法家。
A.東晉B.西晉C.南朝D.北朝
100.《黃庭經(jīng)》是道教( )派的主要經(jīng)典。
A.三清B.上清C.下清D.衡山
101.王羲之書作《黃庭經(jīng)》俗稱( )。
A.《換鴨帖》B.《換雞帖》C.《換鵝帖》D.《換書帖》
102.王獻之書風(fēng)有( )之稱。
A.破體B.破題C.破字D.削字
103.被譽為“小楷極則”的作品是( )創(chuàng)作的。
A.王羲之B.王獻之C.鄧石如D.柳公權(quán)
104.《洛神賦十三行》又稱( )。
A.《玉版十三行》B.《王羲之十三行》C.《王獻之十三行》D.《刻版十三行》
105.康有為將《張猛龍碑》列為( )。
A.上品B.精品C.精品上D.極品
106.北宋朱長文《續(xù)書斷》將顏真卿書法尊為( )。
A.神品B.極品C.逸品D.上品
107.《神策軍碑》記述的是( )。
A.唐太宗B.唐玄宗C.唐高宗D.唐武宗
108.文征明謂“有歐褚筆意”的趙孟羈?樽髕肥牽? )。
A.《汲黯傳》B.《膽巴碑》C.《離騷經(jīng)》D.《神策軍碑》
109.行書是介于草書和真書之間的字體,偏真則謂之( )。
A.行正B.行真C.行草D.行楷
110.行書之名的出現(xiàn),最早見于( )。
A.三國B.南北朝C.晉代D.隋朝
111.行書書體草創(chuàng)于( )。
A.漢魏B.南北朝C.晉代D.隋朝
112.被贊為行書“群秀獨出,一變古法”的是( )。
A.王羲之B.王獻之C.顏真卿D.柳公權(quán)
113.《蘭亭序》原跡被埋入( )。
A.明孝陵B.唐太宗昭陵C.唐玄宗明陵D.明顯陵
114.《蘭亭序》存世唐募墨跡以( )為最著。
A.“神龍本”B.“安溪本”C.“火居本”D.“曌本”
115.《蘭亭序》中的二十多個( )字,充分體現(xiàn)了王羲之超凡的變化能力。
A.的B.了C.之D.又
116.懷仁是大唐( )寺僧人。
A.白馬B.弘福C.大雁D.少林
117.“妙悟八法、留神古雅”指的是( )的書法。
A.王羲之B.王獻之C.趙孟頓.趙構(gòu)
118.《張好好詩卷》是( )所寫。
A.李白B.文征明C.杜牧D.杜甫
119.人稱“北海”,有“書中仙手”之稱的是( )。
A.李邕B.王羲之C.文征明D.鄭板橋
120.行書入碑始于( )。
A.唐太祖B.唐太宗C.唐高宗D.武則天
121.《蜀素帖》寫于哲宗( )三年。
A.天禧B.天佑C.天元D.元祐
122.將《黃州寒食詩貼》稱為“天下第三行書”的是( )。
A.蘇東坡B.文征明C.鮮于樞D.鄧石如
123.現(xiàn)今出土的最早的草書形態(tài)是( )。
A.今草B.章草C.隸草D.行草
124.“臨池作書、池水盡墨”講的是( )。
A.杜度B.崔瑗C.張芝D.王獻之
125.“草圣”指的是( )。
A.王羲之B.張旭C.張芝D.王獻之
126.王羲之的《十七帖》是后世學(xué)習(xí)( )的不二法門。
A.今草B.章草C.隸草D.行草
127.宋代于草書卓成大家者是( )。
A.蘇軾B.黃庭堅C.米芾D.蔡襄
128.今草的特點是( )。
A.檢而便B.流而暢C.瘦而挺D.延而緩
129.《送高閑上人序》作者是( )。
A.曾鞏B.韓愈C.柳宗元D.王安石
130.張懷瓘《書斷》將皇象章草列為( )。
A.極品B.逸品C.珍品D.神品
131.《十七帖》內(nèi)容是王羲之寫給( )的書信。
A.王獻之B.周撫C.崔跡D.季直
132.“狀若斷還連,勢如斜而反直”指的是( )。
A.《急就章》B.《張猛龍碑》C.《薦季直表》D.《十七帖》
133.《中秋帖》又名( )。
A.《仲秋帖》B.《九月帖》C.《十二月貼》D.《末夏帖》
134.“一筆書”指的是( )。
A.《中秋帖》B.《九月帖》C.《十二月貼》D.《末夏帖》
135.“無意求合、而無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贊揚的是( )
A.孫過庭《書譜》B.顏真卿《多寶塔碑》C.柳公權(quán)《玄秘塔碑》D.智永《草書千字文》
136.“有懸崖墜,急雨旋風(fēng)之勢”指的書法作品是( )。
A.《草書千字文》B.《古詩四貼》C.《書譜》D.《自敘帖》
137.時人謂之“醉僧”的書法家是( )。
A.蘇軾B.懷素C.智永D.黃庭堅
138.黃庭堅是盛極一時的( )的開山之祖。
A.江西詩派B.皖南詩派C.洛陽詩派D.眉山詩派
139.黃庭堅草書運用( )的方法打破單字之間的界限。
A.破位B.移位C.間隔D.移形
140.古越時臺州最早的書法是所謂的( )。
A.蝌蚪文B.石文C.天臺文D.國清文
141.王羲之曾師從臺州( )學(xué)文。
A.白云先生B.天臺老叟C.靈虛先生D.孫綽
142.臺州是道教( )派的一大中心。
A.三清B.上清C.清虛D.逍遙
143.隋陳之際,高僧( )建寺天臺山。
A.智永B.智者C.智源D.智心
144.司馬承禎善書篆、隸,自成一體,號( )。
A.剪刀手B.金剪刀C.金剪刀書D.剪刀書
145.臺州道士書法家杜光庭成名于( )。
A.隋B.唐C.五代D.北宋
146.天臺山石梁“第一奇觀”為( )所書。
A.柳公權(quán)B.米芾C.李邕D.王羲之
147.劉仁本是臺州( )人。
A.仙居B.天臺C.臨海D.黃巖
148.黃巖陶宗儀對書學(xué)的突出貢獻是編寫了( )一書。
A.《書史會要》B.《書學(xué)匯編》C.《輟耕錄》D.《明書斷》
149.陶宗儀《東園隱居詠》是( )作品。
A.行書B.楷書C.隸書D.草書
150.曾為《徐霞客游記》作序的臺州書家是( )。
A.金維寧B.陶宗儀C.陳函輝D.柯夏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宇县| 萨迦县| 长白| 永济市| 开封市| 乐昌市| 阳春市| 永靖县| 绥滨县| 黎川县| 鄂伦春自治旗| 砀山县| 牙克石市| 若羌县| 南城县| 桑日县| 东港市| 孝感市| 镇远县| 娱乐| 乌拉特中旗| 湘潭市| 彭州市| 察隅县| 柞水县| 祥云县| 麻栗坡县| 开远市| 仪陇县| 新巴尔虎右旗| 沂水县| 东光县| 华坪县| 昌图县| 都江堰市| 辽中县| 奈曼旗| 晋城| 西乌珠穆沁旗| 灌阳县| 巨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