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政治權利與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基礎和準則一、教材分析<一>教學目標1. 通過閱讀課本,能夠說出公民的政治權利2. 能夠背誦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性義務3. 能夠概括公民參與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則<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重點: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公民應履行的政治性義務。難點: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內涵;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及要求;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與要求。二、學情分析高一下學期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辯證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分析綜合能力,能簡單對社會上發生的事件進行分析,但沒能形成較為完善的認知結構。僅僅停留于對書本知識的接受和掌握,學生的進取欲望會受到極大壓抑,學生的發展也將受到極大束縛。他們對發生在身邊的真人真事有了解的興趣,對社會中發生的事件有探索的欲望,對通過活動的方式來獲取知識有參與的興趣。三、教學方法根據高一年級學生的學齡特點和認識水平,主要采取了多媒體教學、情境探究、討論等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認知和體驗,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多媒體教學法: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境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境等活動方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討論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由于本框題的內容和社會現實生活聯系比較密切,還將采取案例分析法、榜樣示范法、課前調查法等,讓學生對本框題的認識更清晰,更深刻。四、教學準備和教學手段教師準備:教師同時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充分挖掘和整合其他資源,制成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學生通過觀察、查閱資料等渠道搜集生活中與民主監督相關的資料、正反面案例。五、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課堂導入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權利和權力兩個概念,那么,權利和權力有什么區別呢?我國的公民又享有哪些權利呢?思考、感悟、討論,教師引導,導入新課。情境體驗想一想根據以上圖片和文字說明,體會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政治性義務,說說它們與我們的政治生活有什么關系?思考、討論、總結發言。新知探究探究一:選舉權與被選舉權1.美國籍公民在中國有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選班干部屬不屬于行使選舉權?3.選舉或被選舉為國家各級各機關的領導或廠長、村民居委會成員的權利屬不屬于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一、神圣的權利莊嚴的義務(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和自由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政治自由3.監督權(二)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義務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2.遵守憲法和法律3.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意義: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保證,是公民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表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職責。4.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參與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則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2、堅持權利和義務統一的原則3、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思考、討論并回答教師所提問題。心靈感悟近年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日漸增多,特別是利用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進行造謠誹謗等違法犯罪現象比較突出。鑒于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檢察院進行了一年多的深入調研,對存在問題進行了系統梳理,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尤其是關注了互聯網上許多網友的意見,并借鑒其他國家通行的法律規制原則,經反復研究論證,制定了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于2013年9月10日起正式實施。談談你對這部司法解釋出臺過程的認識。欣賞“何永慶接聽熱線”,談對她所言的感悟。行為提升多媒體展示:某中學網站論壇上寫道:在學校有些同學早晨洗漱時任憑自來水流個不停;在餐廳門口的泔水桶里,裝著將滿的剩余飯菜,不少同學還在將大半碗拉面、大半個饅頭往里丟,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寫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公民與國家關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中中學生的行為。設計并實施監督方案。六、課堂小結七、當堂達標1.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與老年人分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人。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這說明我國公民( )①應自覺履行法定義務 ②合法權利受到保障③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 ④權利與義務相統一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由于醉酒駕駛造成的惡性交通事故不斷發生,各地交管部門針對高發區域和高發時段,高密度部署勤務,提高攔查頻率,對有酒后駕駛嫌疑的車輛和駕駛人嚴格檢查。有人認為,這一規定對司機未免太苛刻了。這一觀點( )①割裂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②堅持了權利與義務的統一③沒有看到公民必須在社會主義法制的軌道上行使公民權利④沒有看到公民應該先履行義務才能行使權利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八、教學評價成功之處本節學習的有關知識,涉及的實際生活內容較多,教學內容以情境探究為線,引導學生思考、理解。教學中注意了雙向互動,讓學生在積極思考中,自主探索、理解實行民主監督的意義以及公民應該如何正確行使監督權,從而提高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存在的問題1、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太少,整堂課上下來內容過于緊湊。2、課堂總結方面,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