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1. 2 政治權利與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準則教學目標知識目 標知道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應履行的政治性義務、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則。能力目 標在權利與義務、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關系的分析中,培養和提高學生辯證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和親身參與政治生活的事例,培養學生關心社會事務和國家大事的觀念,增強公民的責任感、權利意識和義務意識,激發參與政治生活的日清,提高參與政治生活的素養。重點難點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教學方法復習導入、教授法、研討法師 生 互 動 過 程(一)引入新課【復習導入】教師活動:在《人民民主專政: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這一課中,我們重點學習了關于國家、國體、人民民主專政等方面的內容,其中我國的人民民主是如何表現它所具有的廣泛性和真實性的?學生活動:……教師活動:人民民主的廣泛性表現的其中一個方面是人民享有廣泛的權利,比如選舉權,被選舉權,政治自由等等。那么有權利就必然會有義務的存在,也就是說,我國人民要發揮其主人翁的作用,達到其民主參政的目的,就必須通過享有一定的政治權利和履行相應的政治義務來實現。這種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上升到國家與公民的層面,就是國家應給予公民哪些權利以及公民應履行哪些義務的問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來探討的內容:《政治權利與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準則》。(二)進行新課生活中的政治權利與義務教師點評: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公民與國家形成了新型的關系。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權力來源于人民。國家通過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以及應履行的政治性義務。教師活動:思考公民與人民,權利與權力的區別。教師點評:1、公民與人民:(1)性質不同(2)范圍不同(3)權利義務不同(4)概念不同 2、權利與權力:(1)權利是一個法律概念(2)權力是一個政治概念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課件圖片,同時思考所提出的問題。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討論問題。二、神圣的權利 莊嚴的義務教師活動:公民的權利、義務與政治生活之間的關系?學生活動:我們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為基礎和準則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展示圖片)(1)法律依據(重點) 教師活動:展示問題:A、請從該憲法規定概括出行使選舉權利的資格。B、思考沒有選舉資格的三種情況。學生活動:思考、回答問題教師活動:監獄里的罪犯都沒有選舉權嗎?學生活動:思考、回答問題教師:我國憲法對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作了三個方面的規定:廣泛性、嚴肅性、階級性。 教師活動:關注政治生活:選舉或被選舉為國家各級各機關的領導或廠長、村民居委會成員的權利屬不屬于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教師點評(2)含義(P9第一段)(3)意義(P9第一段)學生活動:進行選擇題練習行使選舉權利的法律程序:選民登記、提名候選人、投票選舉2、政治自由(1)法律依據 含義(P9第二段)(2)意義(P9第二段)學生活動:討論P9方框內的兩種觀點。教師點評并展示一些事例3、監督權(1)法律依據(P9第三段)(2)含義:公民有監督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權利。(3)內容:批評權、建議權、檢舉權、申訴權和控告權展示我國的監督制度學生活動:進行選擇題練習過渡:我國憲法在規定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的同時,也規定了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性義務,即公民對國家、社會應承擔的責任。(二)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性義務(公民應該如何做)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重要性)2、遵守憲法和法律(重要性)3、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重要性)4、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重要性)教師活動:指導學生就P10方框內容進行課堂探究(展示3個問題)。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并回答問題(三)課堂小結權利是神圣的,義務是莊嚴的。我國憲法賦予公民政治權利秘自由,又要求公民依法承擔對國家、對社會應承擔的責任。那么公民與國家之間就和諧,我們的社會就和諧。 (四)歸納本課知識點課余作業《世紀金榜》(紅皮)P4——P7 (白皮)P2板書設計一、生活中的政治權利與義務二、神圣的權利 莊嚴的義務1、政治權利與自由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2)政治自由 (3)監督權2、政治性義務 (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2)遵守憲法和法律 (3)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三、參與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則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2、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3、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教學后記本節學習的有關知識,與生活聯系比較緊密。教學中應更加注重雙向互動,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在積極思考中,自主探索、領會有關生活現象中的政治道理,學會獨立分析,而不應過多強調教師的講授,教師把一切都包辦了,就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此外知識點方面應切忌讓學生死記硬背。在內容安排方面,若能把三個原則中的一個安排下去,結構上將更合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