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政治生活》 第一單元 第一課第二框《政治權利和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基礎和準則》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探究性教學是指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其試探與摸索,分析與總結,掌握理解和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其情感、態度和科學精神,發展智力與技能的一種教學方式。本課以影片為載體,采用事例探究、講授分析、合作討論等方法設疑激趣,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良好的課堂氛圍,實現教學目標。教材分析教學重點:1、公民依法行使的政治權利和依法履行的政治義務的內容。2、公民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則。www.21-cn-jy.com教學難點:如何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學情分析公民的政治生活的全部內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為基準,本框內容在全書中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學好這部分內容可為以后內容的學習奠定知識基礎。但本框內容多,理解上有一定難度,雖然高中學生自主意識增強,但平時課業負擔重,主動關注這類問題較少,需要提前布置學生課前預習并注意結合生活熱點及自身實際理解課文內容。【來源:21·世紀·教育·網】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①了解公民政治權利和義務的含義及內容②清楚公民的政治性義務③明確公民參與政治生活必須堅持的基本準則、要求及意義2.能力目標:①能結合具體事例分析說明公民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及參與政治生活應遵循的基本原則的重要性 ②能聯系實際說明正確處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從而提高學生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21·世紀*教育網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樹立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的意識,樹立國家意識,法制意識和集體觀念并積極而有效地參與政治生活。www-2-1-cnjy-com教學流程示意1、 播放視頻片斷,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2、播放公民依法行使的政治權利和依法履行的政治義務的行為視頻片斷 3、設置問題、學生思考 4、討論判斷、得出結論 5、合作探究、升華知識 6、本課小結、教師評價復習舊課,導入新課:回顧上節課內容請學生回答:1、我國的國家性質是什么?其本質是什么?2、我國人民民主有哪些特點?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并導入新課:新中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公民與國家之間形成了和諧統一的新型關系。這種新型的關系主要體現在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政治性義務的統一上。那么,我國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政治權利?又依法履行哪些政治性義務?我國公民應如何有效參與政治生活?這就是本節課主要探究的問題。21教育網學生積極觀看視頻、圖片并自覺作出對比。用正反兩面的材料引出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政治性義務的話題,為新課作輔墊,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講授新課教學環節一由學生主持展示他們收集到的分別體現公民政治權利和履行的政治性義務的材料及圖片。并通過自主閱讀教材去理解區分哪些是政治權利和自由,哪些是政治性義務。并思考回答公民正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有什么重要意義,如何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關系,公民又應如何有效地參與政治生活等問題。思考、自由發言。公民正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有什么重要意義,如何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關系,公民又應如何有效地參與政治生活等問題。21cnjy.com教學環節二教師在這里還需特別注意引導學生思考:行使政治自由的條件并理解自由與法律的關系。并引導學生把握政治自由與選舉權、監督權在行使意義上的差別。2·1·c·n·j·y思考、自由發言。通過視頻片斷去談自己的判斷,從而讓學生去分析和解決面對行使政治自由的條件并理解自由與法律的關系。教學環節三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政治權利與政治義務相輔相成,不可分割。這里可以幫助學生以表格方式將權利與義務內容、公民參與政治生活應把握的基本原則進行歸納整理,以便一目了然。閱讀、思考、自由發言。進一步認識權利與義務內容、公民參與政治生活應把握的基本原則教學環節四答疑解惑:在學校,班級選舉班干部在;企業,職工選舉領導人;在農村,村民選舉村干部。是否就是行使選舉權?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憲法規定公民享有政治自由,但有些公民的一些示威活動為什么卻被判為非法?思考、分組討論并匯報探討結果。通過合作討論,讓學生從將樹立正確的權利意識與義務意識,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認識如何堅持正確權利觀與義務觀。通過讓學生當評委點評,讓學生明白參與政治生活如何把握基本原則教學環節五課堂小結、總結升華。對課堂評價總結,提升認識引發共鳴對所學內容進行總結讓學生對本節課內容有一個整體性的認識。板書設計政治權利和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基礎和準則一、生活中的政治權利和義務二、神圣的權利 莊嚴的義務1、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1)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2)政治自由 (3)監督權2、公民的政治性義務(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2)遵守憲法和法律(3)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4)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三、參與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則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2.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3.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教學反思隨著高中學生自主意識的增強,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愿望也會日益強烈。這是每一個有良知的公民的基本愿望和要求。所以,這節課內容的開設的確對于日益走向成年,需要感受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與榮耀的中學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肯定無法達到這個目的,需要運用新課程教學理念并把它們落實到我們的教學中才能較好地完成這個任務。但本框內容較多,要讓學生充分理會這些問題在一節課40分鐘的時間里是難于實現的,需要拆分本框題內容。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