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天津市課堂教學設計 課題海與河孕育了天津第 2 周第 1 課時(總第2 課時)教學目標了解貝殼堤的形成,知道貝殼堤是古海岸遺跡。知道海河和海河上游的五條支流,了解海河與天津形成發展的密切關系。知道七里海是濕地,是天津眾多沼澤洼地之一,要自覺加以保護。教學重點難點知道貝殼堤、七里海這些古遺跡的珍貴,要自覺加以保護。學生了解貝殼堤的形成,知道貝殼堤是古海岸遺跡。教學過程教 學 內 容 與 師 生 活 動設計意圖和關注的學生一、介紹天津地貌1、天津是海退陸進,地形以平原為主。出示天津地形圖2、學生自己看書,了解天津退海成陸的過程。二、了解貝殼堤1、什么是貝殼堤?2、出示貝殼堤分布圖,介紹貝殼堤的分布地區。天津明顯的貝殼堤有三條。3、學生讀書,了解貝殼堤的形成。貝殼堤是由貝殼殘骸所堆積的沿海沙堤。天津古貝殼堤的科學價值。三、認識海河1、學生認識海河及其五大支流學生通過天津地圖了解自己所居住地區距海河那部分較近,增進學生對海河的了解和親切感。2、學生在圖上指認海河的五條支流,并記住他們的名字。觀察兩岸貨棧等,思考這些和水運的發展有什么關系。教師總結:七里海七里海濕地是天津眾多沼澤洼地之一。天津濕地多,有“北方水鄉”之稱。了解天津有72沽之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