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課堂實錄 一、教學目的及準備 在上經濟常識“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時,我以“等價交換原則是怎樣貫徹的”為主線,積極在政治課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同學們參與到備課活動中來,師生共同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前,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了自學,并在此基礎上就課文內容提問,將問題歸類,針對不同的問題分組進行市場調查和到網上、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結合教材知識進行分析。相關問題有:調查市場價格狀況,認識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調查現實生活中價格與價值、供求的狀況,探究等價交換原則是怎樣貫徹的等等。 課上,同學們交流討論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得出結論,達到掌握價值規律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的目的,進而認識到利用價值規律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意義。 二、教學過程 1.提出問題 形成意識 學生自學、討論他們在日常購買商品時經常會遇到的經濟現象,一一列舉并歸類。如新上市的商品價高,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上市后價格就低些;各種蔬菜的價格時漲時落,不僅年年月月不同,甚至每天也不同;商品旺季價高,淡季價低;物價時漲時落,但漲落都不會太離譜,就拿自行車的價格來說,再漲也不會貴過汽車。21·世紀*教育網 師:這些紛繁復雜的經濟現象是雜亂無章的,還是有規可循的?是什么規律在支配著商品經濟的變化和發展呢?為什么會出現上述經濟現象?請同學們結合教科書上的“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相關知識,分組進行市場調查。【出處:21教育名師】 2.課外探究 占有材料 分析歸納 針對以上問題,學生分A、B、C三個大組進行活動,各組再分若干小組,深入商店、集貿市場,走訪農戶進行市場調查,并到網上、圖書館查找資料。 A組調查“不同商品的價格情況是怎樣的,為什么要在價值量的基礎上交換,怎樣交換”,并探究其原因。 B組調查“在實際交換中,商品的價格與價值的情況怎樣,它與價值規律所要求的等價交換原則是否矛盾,價格為什么會波動,等價交換的原則到底是怎樣貫徹的”,并根據實際,聯系教材內容探究原因。 C組調查“價格的波動對供求、對生產有什么影響,是否所有商品的價格都會波動”,并探究原因。 3.課堂研討 形成假設 同學們先看大屏幕,判斷并思考:價值規律的存在與什么有關,與什么無關? (1)價值規律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特有的規律; (2)價值規律是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特有的規律; (3)價值規律是一切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 (4)價值規律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 (學生討論、判斷并回答,內容略) 師(小結,多媒體演示):價值規律的存在與社會制度無關,商品生產和交換才是價值規律存在的條件,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同學們已分別對市場狀況進行了調查,現在請同學們將調查分析的情況進行交流討論。大家分析一下,不同商品的價格情況怎樣?為什么?請A組代表談談你們的看法。【來源:21·世紀·教育·網】 生1:我們發現,不僅不同的商品價格不一樣,就是同一類商品中,由于檔次不同、功能不同,其價格也不一樣。這主要是人們生產這些商品時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同,決定了商品的價值量有大有小,價格有高有低。21*cnjy*com (多媒體演示板書內容: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 生2:我認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這也是價值規律最主要的內容,人們正是在這個價值量的基礎上進行交換的。 師:那么人們為什么要在價值量的基礎上交換?怎樣交換? 生3:無論什么商品交換都是以價值量為基礎的。即交換雙方的商品價值量要相等,實行等價交換,才能使交換成為互惠互利的事情。如果交換的一方占便宜,另一方吃虧,商品交換就不能長久下去,所以,商品交換一定要按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 (多媒體演示板書內容:商品的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師:大家知道,在貨幣出現以后,商品的價值就由貨幣來表現為價格了。因此,等價交換就要求商品的價格與價值相符合,你們在調查中了解到的情況如何?等價交換的原則到底是怎樣貫徹的?請B組代表介紹你們的研究情況。www.21-cn-jy.com 生4: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在現實生活中,商品的價格經常是有高有低的,價格與價值出現一致反而是偶然的現象。請看大屏幕:趕不上趟——仔豬市場的變化(圖1)。【來源:21cnj*y.co*m】 圖1 生4:這是近幾年我們農村養母豬的真實情況。前幾年,農村大力發展養豬,仔豬一度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一頭仔豬價格曾高達100元至150元,于是村民紛紛喂養母豬。后來肉市價格下跌,并且仔豬數量供過于求,有的甚至以每頭2元至10元的價格賤賣,以致嚴重虧本,有的農戶便忍痛將母豬宰殺或賣掉。一段時間后,肉市價格上漲,而仔豬供應量卻減少了,現在每頭仔豬又賣到了100元以上,那些宰殺母豬的農戶真是后悔莫及,自嘆總是趕不上好價錢。這樣的例子還多得很呢!21*cnjy*com 師:你們研究價格變化的原因了嗎? 生4: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剛才的分析可知,主要是供求關系的變化導致了價格與價值的不一致。價格與供求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制約的關系,請大家看這幅圖(圖2)。 圖2 師:價格與價值經常不一致,這是否說明商品不是按等價交換原則進行的,并且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呢?小組其他成員談談吧!21教育網 生5:不是。從剛才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雖然供求影響價格,使價格經常背離價值,但價格的波動反過來也會影響供求,使價格不會背離價值太遠。因為商品的市場價格歸根到底還是由生產商品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格的波動總是圍繞價值這個軸心轉的。一輛汽車再便宜,價格也不會降到比一輛自行車更低,一艘玩具船的價格無論如何也漲不到一艘輪船的價格那么高。 生6:在這個圖示中(圖3)我們還可看出,從一個較長時期來看,價格上漲和下跌部分是可以互相抵消的,商品的價格總的來說仍然與它的價值相符,價值規律所要求的等價交換原則就是這樣貫徹的。 圖3 生7:這說明等價交換原則雖然不是發生在每一個交換場合,但卻始終是作為一種趨勢存在著的。因此,價格圍繞價值上漲下跌并不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相反正是價值規律起作用的表現,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現。2·1·c·n·j·y (多媒體演示板書內容: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等價交換原則就是這樣貫徹的) 師:大家同意他們的分析嗎? 生(全體):同意! 生8:有一點我不明白,比如一些稀有的東西,還有文物、名人字畫和珍貴的郵票等,它們的價格都很高,但不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是為什么呢?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那么,商品價格為什么會波動?價格波動對供求和生產有什么影響?請結合這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分組討論。(過程略)21cnjy.com 師:C組同學,你們能推舉代表向大家交流討論結果嗎? 生9: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能影響供求的,價格上漲會促使生產擴大。而文物、名人字畫和珍貴郵票等的數量卻不可能因為它們價格的上漲而增加,也就是說,即使價格上漲到驚人的地步,也不會促使這些商品擴大生產、增加供應量,這樣就不能反過來抑制它價格的上漲,在這里能夠抑制它們價格上漲的因素是人們的購買力。www-2-1-cnjy-com 師:大家是否同意他的看法?還有什么疑問嗎? 生10: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社會上還存在著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和哄抬物價等現象,這怎么理解? 師:這些現象屬于什么行為呢?是不是商品交換中的普遍現象?與價值規律的關系如何?大家互相議一議,然后發表你的看法。 (學生討論) 生11:我認為這都屬違法行為,應受法律制裁,因為這都不是正常的商品交換。 生12:稀有物品的買賣和違法行為都是商品交換中的特殊現象,我們不能因為存在著某些特殊現象就否定價值規律的存在。21·cn·jy·com 師(提示、引導):就是說,在這些現象背后還有更深刻的東西,那是什么呢?怎樣才能真正認識事物? 生12:我們要真正認識事物,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 師:這也告訴我們,經濟學研究的是現象背后的、內在的、本質的聯系。因此,一般地講,市場上形成的商品價格應當既反映供求關系,又反映價值。2-1-c-n-j-y (多媒體演示板書內容:一般地講,市場上形成的商品價格應當既反映供求關系,又反映價值) 4.延伸拓展 形成能力 師:那么,我們為什么要認識價值規律呢? (教師再次演示“跟不上趟”漫畫) 師:認識價值規律是要利用它為我們服務。這幅漫畫反映出的仔豬市場的變化和相應的養母豬生產的擴大和縮減,說明正是價值規律客觀地存在著并起著作用。顯然養豬人并不懂得這一點,所以他總是趕不上趟。那么,大家說說他怎樣才能“趕上趟”?這對我們發展市場經濟,從事生產和經營有什么啟示?【版權所有:21教育】 (同學們熱烈討論發言,興趣盎然) 生13:我認為,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他應當自覺按價值規律辦事,要了解市場供求關系和價格變動的信息。這也說明了現在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信息閉塞的人就像是沒了眼睛、沒了耳朵。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生14:價格與供求是互相制約的,商品的價格不會無限制地上漲或下跌,在生產和經營中,當遇到價格下跌時,要沉得住氣,不要輕易放棄生產,要通過降低成本、提高質量來度過難關,一旦價格回升,就能獲得更多的盈利。 師:同學們做了大量的調查,都分析得很好,進而弄清了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有人說:“價值規律是場風雨,是片陽光,沒有誰能左右它的未來……它更像一個躲不開的擂臺,任何企業都沒有當觀眾的權利。”這就是說,價值規律是客觀的。只要它存在,就一定起作用,它到底有哪些作用?為什么會有這些作用?請同學們繼續探究它,以后我們再來交流研究的成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