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03收入與分配(學案+練習)-2018年高考政治二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03收入與分配(學案+練習)-2018年高考政治二輪復習

資源簡介


(1)本專題的知識復習要明確兩個方面,即個人收入的分配和國家收入的分配。從宏觀上把握“一個核心”、“兩條主線”、“兩個重點”、“三對關系”。
(2)一個核心:維護社會公平,從分配制度、財政政策和稅收政策來認識維護公平的措施。
兩條主線:個人收入分配與國家收入分配。
兩個重點:社會公平的維護和財政的作用。
三對關系:公平與財政的關系、公平與稅收的關系、財政與稅收的關系。
一、個人收入的分配
1.我國現階段的分配制度
(1)原因:生產決定分配,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相應地就必然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在我國分配方式中占主體地位。
(3)我國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按生產要素分配:生產要素包括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按生產要素分配有利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導致分配結果的懸殊和收入差距的擴大,影響社會公平。為此,國家應加強宏觀調控,進一步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并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等。
2.分配原則
(1)效率原則與公平原則
①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一方面,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另一方面,效率與公平分別強調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②如何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第一,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第二,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
(2)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
公平問題的表現
城鄉之間、區域之間、行業之間、不同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較大,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過低、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過低等
維護社會公平的原因
①收入分配的公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體現。②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社會公平的維護有利于調動勞動者生產的積極性,推動生產力發展,提高經濟效率,增加社會財富。③社會公平的維護,有利于縮小收入差距,從而提升整個社會的消費水平,有利于引導生產,擴大內需。④實現社會公平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⑤實現收入分配公平,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要求,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⑥社會公平的維護,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投資、出口與消費協調拉動轉變,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維護社會公平的措施
①生產決定分配,因而從根本上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②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實現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制度保證。③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當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另一重要舉措。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要充分發揮財政、稅收在促進收入分配公平方面的作用,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要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⑤政府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二、國家收入與分配
1.國家財政的本質
財政包括國家的收入與支出兩個方面。財政收入是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籌集起來的資金,財政支出是國家對籌集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配和使用。可見,財政本質上是一種分配關系,是國家通過收入與支出參與社會分配、占有和消費一定的社會財富。
2.國家財政的作用
(1)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財政與人民生活保障的關系。
(2)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財政與社會資源合理配置的關系。
(3)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財政與宏觀調控的關系。
3.調節財政收支關系
(1)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
主要
因素
經濟發展水平
分配政策
表現
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基礎性的,二者是根與葉、源與流的關系
在社會財富總量一定的前提下:①如果國家財政集中的財富過多,會直接減少企業和個人的收入,不利于企業生產的擴大和個人購買力的增加,最終將對財政收入的增加產生不利影響。②如果國家財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將直接影響國家職能的有效發揮,降低財政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最終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和個人收入的增加
措施
加快經濟發展,大力增加社會財富
國家應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又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2)財政收入與支出的本質
①財政收入代表國家可以支配的商品,是社會總供給的一部分。財政支出會形成貨幣購買力,是社會總需求的一部分。
②財政收入和支出都可以從動態和靜態兩個角度來理解。財政收入從動態看,是國家籌集資金的過程;從靜態看,是國家集中起來的財政資金。財政支出從動態看,是對財政資金進行分配的過程;從靜態看,是預算支出的財政資金。
(3)不同的財政政策與財政收支的關系
擴張性財政政策
緊縮性財政政策
實施
條件
在經濟增長滯緩、經濟運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約時
在經濟過熱、物價上漲、經濟運行主要受供給能力制約時
措施
增加經濟建設支出、減少稅收
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
目的
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拉動經濟增長
抑制總需求,穩定物價,給經濟“降溫”
聯系
具體采取哪種政策,必須依據當時客觀經濟運行狀況,國家通過財政收入和支出控制經濟運行
(4)辯證看待財政赤字
①財政赤字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經濟現象,它對經濟的影響是復雜的,因此不能籠統地說財政赤字有害或者無害。
②由于財政赤字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財政赤字如何彌補,如果用發行國債的辦法來彌補財政赤字,不會引起紙幣發行過量,不會引發通貨膨脹;如果用增發紙幣的辦法來彌補財政赤字,就會導致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導致通貨膨脹。
三、征稅與納稅
1.全面把握稅收
(1)稅收和財政收入的關系:稅收是財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財政收入最重要的來源。
(2)稅收的基本特征: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這是區別于財政收入其他形式的基本標志。
(3)稅收的作用:一是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二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手段。稅收是宏觀調控的經濟手段,是國家財政政策的重要內容。
(4)我國稅收的種類:根據征稅對象劃分,目前我國稅收分為流轉稅、所得稅、資源稅、財產稅和行為稅五大類。目前在我國,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是影響很大的兩個稅種。
(5)依法納稅的必要性:在我國,對公民而言,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通過稅收實現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對國家而言,稅收是組織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國家實現其職能的物質基礎,因此,公民應自覺誠信納稅。
(6)違反稅法的四種行為:偷稅、欠稅、騙稅、抗稅。
考點一 個人收入的分配 
例1. (2016·高考天津卷)《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強調,要鼓勵各類企業通過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方式,調動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實施股權激勵方式(  )
A.是我國分配制度的重大變革
B.是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體現
C.是我國按勞分配制度的完善與發展
D.保障了科研人員在企業發展中的主體地位
【答案】B
【解析】本題的題眼是“股權激勵方式”。實施股權激勵方式實際是按生產要素對企業發展的貢獻的大小來進行分配。這不是我國分配制度的重大變革,屬于分配制度的完善,我國的分配制度仍然是“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A項排除;各類企業采用的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方式,不屬于按勞分配方式,C項排除;D項夸大了股權激勵方式的作用,排除。
【變式探究】(2015·高考廣東卷)基尼系數是判斷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程度的指標。該系數介于0~1之間,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表明收入差距越大。國際上通常把0.40作為貧富差距的警戒線。2010~2014年,中國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數分別是0.481、0.477、0.474、0.473和0.469。對比下圖,不考慮各國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的差異,可以推斷出(  )
①近年來,中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且高于圖中發達國家 ②法國收入再分配政策對貧富差距的調整效果比英國更明顯
③中國應運用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手段強化再分配功能 ④發達國家依賴以市場為主導的收入分配機制實現社會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考點二 國家財政 
例2.(2016·高考全國丙卷)下圖反映我國2009~2015年的宏觀經濟狀況。為保持國內經濟平穩、持續增長,政府可以采取的財政措施是(  )
(注:PPI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全部工業產品出廠價格總水平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
①提高企業稅費,增加財政收入 ②發行國債,擴大經濟建設支出 ③降低企業稅費,扶持企業創新 ④減少財政赤字,降低財政赤字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變式探究】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財政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巨大作用,財政預算的編制和管理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材料 2013年我國GDP增速為7.7%,2014年為7.4%。2015年我國GDP增長目標調低為7%。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對積極的財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財政預算擬安排財政赤字1.62萬億元,比去年增加2 700億元,赤字率從去年的2.1%提高到2.3%。(財政赤字率指財政赤字與GDP之比。國際上財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線為3%。)
結合材料和所學經濟知識,分析現階段我國增加財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說明應該如何用好財政赤字資金。
【答案】財政赤字是積極財政政策的具體手段,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增加財政赤字能夠擴大財政支出,刺激社會總需求;我國目前財政赤字率雖然在提高,但低于3%的警戒線,是適度的、安全的。
優化赤字資金支出結構,引導經濟轉型升級;加強赤字資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遵循財政分配原則,維護赤字資金支出的公平性。
【解析】本題有兩層,第一層,分析現階段我國增加財政赤字的合理性,我們一方面要看到增加財政赤字是積極的財政政策的重要手段,明確我國現階段增加財政赤字是必要的;另一方面結合材料信息,認識到現階段財政赤字率沒有超過警戒線,是適度的、安全的。第二層,說明如何用好財政赤字資金,可以從三個角度組織答案:第一,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引導經濟轉型升級;第二,要加強管理,切實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第三,要注重分配公平。
考點三 征稅和納稅
例3.(2015·高考重慶卷)某同學為了研究煙草消費稅的控煙效果,選擇了基本條件相似的甲、乙兩地進行比較。甲地在T時點進行了提高煙草消費稅的試點,乙地未進行試點。由下圖可以推斷出(  )
①T時點后,甲地政府稅收收入將減少
②T時點后,甲乙兩地香煙價格都將上升
③加稅預期會增加T時點前甲地的香煙銷量
④提高消費稅引起甲地香煙銷售下降的量約為X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變式探究】(2015·高考全國卷Ⅱ)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稅收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材料 2014年10月《國務院關于扶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要“認真落實已經出臺的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稅收優惠政策”。2015年3月,國家稅務總局出臺十大措施確保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
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全國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政策的小微企業有216萬戶,受惠面在90%以上,減稅51億元;享受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政策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共有2 700萬戶,減稅189億元。
結合材料和所學經濟知識,分析當前對小微企業實施稅收優惠的理由。
【答案】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健康發展能吸納大量就業,促進經濟發展;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稅負較重、融資難融資貴等困難;稅收優惠可降低小微企業負擔,有利于其生存與發展;引導和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解析】本題要求分析對小微企業實施稅收優惠的理由。首先是由小微企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的,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有利于安置就業,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其次要考慮小微企業稅負重、融資難融資貴的現狀;最后結合對小微企業實施稅收優惠的現實意義進行分析。
1(2017年高考北京卷政治35).圖13反映了某國1976年~2016年期間的經濟運行情況,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凱恩斯主義可以解釋時段一的經濟困境
B.按照新自由主義的主張,在時段二應該加強政府管制
C.該國在時段三陷入了“滯脹”的困境
D.在時段三可以通過擴張性財政政策拉動經濟增長
【答案】D
2.(2017年高考天津卷政治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習近平指出,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發展空間十分廣闊,要積極推進養老服務業制度、標準、設施、人才隊伍建設,完善相關規劃和扶持政策。
材料一
(1)解讀材料一中的經濟信息。(5分)
材料二 步入老齡化社會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自然趨勢,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巨大挑戰。2016年,國務院相關部委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文件,在財政支特、市場準入等方面為相關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依托,使老年消費需求背后隱藏著的巨大市場空間逐漸顯露。在市場和政策的雙重刺激下,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將迎來爆發期。
(2)運用《經濟生活》知識,結合材料二,闡明政府和市場在養老服務業發展中發揮的作用。(8分)
(3)養老保障是社會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市場經濟模式的重要內容。請指出西方國家現代市場經濟的主要模式,并說明較高水平社會保障的利弊。(9分)
【答案】(1)①2011~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和老年人口占人口比重呈持續增長態勢。
②老年人在家政服務等領域的消費需求會促使養老服務業的產生。
③持續增長的老年人口會產生巨大的老年消費需求,促進養老服務業的發展。
(2)
①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作用。供求關系變化可以引導企業調整生產,從而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巨大的老年服務市場空間吸引企業積極參與養老服務業的發展。
②資源的優化配置離不開政府的宏觀調控。政府運用財政政策等手段為養老服務提供支持,對養老服務業的發展起推動作用。
(3)①美國模式、德國模式、日本模式。
②較高水平的社會保障,一方面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另一方面會削弱人們工作的積極性,加重政府的財政負擔。
(4)①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幸福9號”養老模式將互聯網與養老聯系起來,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衣、食、住、用、行等全方位服務,體現了聯系的普遍性和多樣性。這種聯系雖然是人們在實踐活動中建立的人為事物的聯系,但仍然具有客觀性。
②整體與部分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幸福9號”立足整體,搭建三大平臺,構建養老產業生態鏈,體現了整體與部分的有機統一。(系統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幸福9號”依托三大平臺構建的產業生態鏈,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把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統籌考慮,體現了系統優化的方法。)
【解析】本題是以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發展為背景材料,第一問,考查材料中經濟信息。結合材料一的兩個圖表,我們要學會讀圖,圖表是趨勢圖與柱狀圖的組合,我們首先要看標題,2011-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數據和預測,其次,要橫看是時間的比較,從2011到2050年,再其次,縱看,趨勢表示的是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我們觀察發現,這個趨勢隨著年份不斷上升的,可見,我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越來越大,柱狀圖表示老年人口總數,觀察發現,不同的年份,柱狀圖也是在不斷增加的,因此老年人口也是隨著年份在不斷增加的。我們再接著分析,第二個圖,老年消費,包括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醫、老有所樂,四個方面,可以表述為老年人口的消費需求與養老服務業的關系,老年人口產生消費需求,以此帶動養老產業的發展等。
第四問,以一種養老新模式為背景材料,限定范圍唯物辯證法聯系觀,分析“幸福9號”養老模式的構建。結合材料,可從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的特點,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角度分析。
1.(2016·高考上海卷·13)2016年4月,國務院印發通知,對專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員兼職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紅、科研人員成立公司等方面作出規定。為落實這些激勵性規定,最需要完善的分配方式是
按勞動要素分配 B.按資本要素分配
C.按技術要素分配 D.按慣例要素分配
【知識點】我國的分配方式
【解析】“對專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員兼職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紅、科研人員成立公司等”體現的是生產要素的分配,具體而言是生產要素中的技術要素的分配,故C符合題意;AB項的分配方式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我國現有的分配制度中不存在D項的分配方式,D項不選,故選C。
【答案】C
2.(2016·高考上海卷·14)作為生產要素,企業家的經營管理是
A.使生產要素形成合力的要素 B.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實體要素
C.滲透于其他生產要素的要素 D.企業生產過程最活躍的要素
【知識點】生產要素的意義
【解析】企業家的經營管理要素能夠有效整合其他資源,實現資源的合理配景,故A符合題意;實體要素主要包括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不包括經營管理,B項不選;企業家的經營管理不是滲透性要素,C說法錯誤;勞動者是生產過程中最活躍的要素,D項不選。故選A。
【答案】A
3.(2016·高考上海卷·20)稅收政策調整以后,征稅對象發生改變的是
A.某高科技產品進口稅由10%減低為3%
B.由向企業征收營業稅改為征收增值稅
C.個人所得稅征收增加考慮家庭贍養、撫養因素
D.同一貨物多次進口,由按次征稅改為匯總征稅
【知識點】稅收及其種類
【答案】B
4.(2016·高考全國Ⅲ文綜政治·12)圖3反映我國2009~2015年的宏觀經濟狀況,為保持國內經濟平穩、持續增長,政府可以采取的財政措施是
①提高企業稅費,增加財政收入 ②發行國債,擴大經濟建設支出
③降低企業稅費,扶持企業創新 ④減少財政赤字,降低財政赤字率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知識點】財政收入的渠道
【解析】本題為曲線圖題,橫軸以2009年至2015年的時間為軸,縱軸,左邊是以GDP的增長率為縱軸,右邊是以PPI的增長率為縱軸,財政的來源,有稅、利、債、費,而為保持國內經濟平穩、持續增長,根據圖示,可從生產上入手,對于企業來說,降低稅費,扶持企業創新,增加利潤,另一個途徑則是發行國債,擴大財政支出。①④不適合題意;而②③適合題意;故本題答案選C.
【答案】C
5.(2016·上海卷·35).結合材料,運用經濟常識論述: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發展新動力方向前進,也要往有利于維護社會和平正義方向前進,通過改革給人民帶來更多獲得感。
注:①發展新動力,指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融入發展各領域各環節,鼓勵各類主體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打造發展新引擎;堅持需求引領,供給創新,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激活和釋放有效需求,形成消費與投資良性互動、需求升級與供給升級協調共進的高效循環,激發發展新動能。
②社會公平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即通過創新制度安排,創造更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逐步建立以權力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力,伸張正義。
要求:
(1)圍繞論題,運用經濟常識論述;
(2)論題、總論點(結語)、分論點內在邏輯一致,論述合乎邏輯,較全面深入;
(3)根據論題,運用相關材料,理論聯系實際加以論證;
(4)學科術語使用規范。
【知識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社會公平
【答案】思路提示:(1)改革是通過調整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更好發展。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2)社會的發展有著自身的規律,我們只有調整那些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進步。(3)我國目前改革的方向就是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要符合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同時又要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4)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消除剝削,避免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5)只有堅持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堅持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我們才能在推動改革的同時,維護社會公平,實現社會的正義。
6.(2016·高考浙江文綜政治·41)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材料一
材料二
根據中共中央“十三五“規劃建議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的要求,H市各級黨委和政府勇敢承擔扶貧責任,積極創新扶貧方式,運用中央和省級財政扶貧資金,對有勞動能力的支持發展特色產業和轉移就業,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實施扶貧搬遷,對喪失勞動能力的實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從而打開了扶貧開發工作的新局面。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經濟信息。(8分)
(2)結合材料二,運用財政作用的知識,分析H市扶貧工作中采取的方式所包含的經濟學原理。(12分)
【知識點】 財政的作用
【解析】(1)本題是圖表類問答題。做此類題,需要對數字做橫向和縱向的比較,還要分析圖表與圖表之間的聯系。從41題圖中可以直觀的看出從1978年到2014年,我國的GDP和刀勻GDP不斷增加,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成就巨大。而縱向比較41題表中文字即可看出2014年與1978年相比,我國農村貧困發生率大幅下降,貧困人口明顯減少,說明我國扶貧工作成效卓著。注中告訴我們“貧困發生率是貧困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由此看來我國的貧困人口數量仍然很大,扶貧任務艱巨。
(2)本題因為已經給出了知識點限制一一財政的作用,考生只需要用財政的三個作用分析材料即可。材料中的關鍵詞也十分明顯,比如“對喪失勞動能力的實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對應的是財政的第一個作用;對有勞動能力的支持發展特色產業和轉移就業,對應的是財政的第二個作用。
【答案】(1)1978年到2014年,我國的GDP和人均GDP不斷增加,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成就巨大;2014年與1978年相比,我國農村貧困發生率大幅下降,貧困人口明顯減少,說明我國扶貧工作成效卓著。但2014年農村貧困人口絕對數量仍然巨大,扶貧任務艱巨。我國的GDP和人均GDP不斷增加為扶貧脫貧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H市各級黨委和政府運用財政資金,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群體實施兜底性保障政策,發揮了財政在建立社保體系、保障人民生活、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H市運用財政資金支持貧困群體發展特色產業和轉移就業,實施扶貧搬遷,促進了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當地經濟的協調持續發展。
1、 (2015·廣東卷)基尼系數是判斷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程度的指標。該系數介于0~1之間,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表明收入差距越大。國際上通常把0.40作為貧富差距的警戒線。2010~2014年,中國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數分別為0.481、0.477、0.474、0.473和0.469。對比下圖,不考慮各國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的差異,可以推斷出(  )
①近年來,中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且高于圖中發達國家 ②法國收入再分配政策對貧富差距的調整效果比英國更明顯 ③中國應運用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手段強化再分配功能 ④發達國家依賴以市場為主導的收入分配機制實現社會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2010~2014年我國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數逐漸縮小,說明我國的貧富差距在不斷縮小,因此①中“越來越大”說法錯誤。針對我國貧富差距較大的問題,國家應該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進一步縮小收入差距,③符合題意。法國通過再分配政策,基尼系數下降了0.19,英國下降了0.11,說明法國的再分配政策對貧富差距的調整效果優于英國,②符合題意。由圖中數據可以看出,發達國家初次分配后基尼系數較高,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數下降較多,這充分體現了宏觀調控的作用,④說法錯誤。
2、(2015·山東卷)國務院決定,2015年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選項中,對國務院的這一決定理解正確的是(  )
A.提高醫療補助標準,優化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
B.健全初次分配機制,協調國家與個人的利益關系
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水平
D.增加貨幣供應量,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水平
【答案】C
3、(2015·北京卷)未來幾年我國財政收入將由高速增長轉向中低速增長,財政支出會呈剛性增長,財政管理要求更規范科學。這種“財政新常態”意味著在保證財政收支大致平衡的前提下,適度增加財政赤字規模。下列政策不會導致財政赤字增加的是(  )
A.擴大以營業稅改增值稅為重點的結構性減稅政策適用范圍
B.清理、規范、取消多項行政事業性的收費項目
C.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政府投資力度
D.盤活政府部門資金存量,提高財政資金運轉效率
【答案】D
【解析】本題屬于逆向思維題。擴大營改增適用范圍,會減少國家財政收入,在財政支出呈剛性增長的情況下會擴大財政赤字,A不符合題目要求;清理、規范、取消多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會減少國家財政收入,擴大財政赤字規模,B不選;C中加大政府投資力度會增加國家財政支出,在財政收入一定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財政赤字,不選;盤活政府已有的資金存量,提高財政資金運轉效率,不會導致財政赤字的增加,D入選。
4、(2015·天津卷)根據《經濟生活》知識,結合右圖能夠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A.財政收支與經濟總量正相關
B.財政赤字是經濟發展中的必然現象
C.緊縮性財政政策是政府抑制經濟過熱的手段
D.經濟總量提高是財政收入增加的基礎
【答案】D
5、(2015·重慶卷)某同學為了研究煙草消費稅的控煙效果,選擇了基本條件相似的甲、乙兩地進行比較。甲地在T時點進行了提高煙草消費稅的試點,乙地未進行試點。由圖可以推斷出(  )
①T時點后,甲地政府稅收收入將減少 ②T時點后,甲乙兩地香煙價格都將上升 ③加稅預期會增加T時點前甲地的香煙銷量 ④提高消費稅引起甲地香煙銷售下降的量約為X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1.(2014高考四川卷4)納稅人是直接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的單位或個人,負稅人是實際負擔稅款的單位或個人。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①李先生交納1200元個人所得稅-----李先生既是納稅人也是負稅人
②某連鎖商店交納8500元營業稅-----該商店既是納稅人也是負稅人
③張女士購買一套680元(含消費稅)的化妝品----張女士是負稅人但不是納稅人
④某公司購買一臺66000元(含增值稅)的機床-----該公司是納稅人但不是負稅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納稅人是直接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的單位或個人,負稅人是實際負擔稅款的單位或個人。①③符合題意。②該商店是納稅人不是負稅人,舍去有②的選項。④該公司既是納稅人又是負稅人,故舍去有④的選項。
2.(2014高考山東卷24)2004-201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連續11年發布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堅持實行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等政策。這些補貼政策的實行有助于
A.縮小收入差距,實現城鄉居民同步富裕
B.提高糧食市場價格,擴大糧食種植規模
C.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
D.增加種糧農民收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答案】D
【解析】A選項觀點錯誤,題中補貼政策的實行有助于縮小收入差距,但不能實現城鄉同步富裕,而是實現城鄉共同富裕,故排除。B選項觀點錯誤,題中補貼政策的實行會降低糧食市場價格,而不是提高,糧食種植規模保持穩定,而不是擴大,故排除。C選項觀點與題意不符,種糧補貼與社會保障體系完善沒有關系,也不能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故排除。D選項觀點正確且符合題意,題中種糧補貼政策有助于增加種糧農民收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故入選。
3.(2014高考重慶卷4)國有企業上繳利潤比例逐年提高(如圖2所示),這將進一步增強國家財政實力。國有企業上繳利潤比例提高
①有利于增強國有企業控制力 ②有利于增強政府宏觀調控的能力
③是改善國民收入分配的重要舉措 ④目的是促進非公經濟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4.(2014高考重慶卷2)結合圖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目標價格制度違背了市場供求規律
B.補貼生產者避免了農產品價格的下跌
C.補貼低收入消費者發揮了財政改善民生的功能
D.目標價格制度使農產品價格在目標區間內波動
【答案】C
【解析】目標價格是遵循價值規律的表現,沒有違背價值規律,故排除A;補貼生產者不可能避免農產品價格下跌,而是為了鼓勵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故排除B。補貼低收入消費者是財政與民生作用的體現,故選項C正確。選項D言過其實,排除。
5.(2014高考浙江卷26)2010年后,我國光伏產業的產能嚴重過剩。這與全球光伏市場需求不足和國家光伏產業補貼政策等有關。從經濟學上講,國家光伏產業補貼政策屬于???
A.財政政策?? B.貨幣政策?? C.稅收政策?? D.價格政策
【答案】A
6.(2014·四川文綜,2)M村在確認村民的土地經營權等權屬后,將1000畝土地的經營權流轉給T公司,用于種植蔬菜和花卉,每戶村民按850斤大米(約1400元)/畝·年的標準領取租金。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①村民獲得租金是因為土地與資本和勞動結合創造了價值
②土地所有權在土地向專業公司流轉后仍歸每戶村民所有
③村民通過土地經營權流轉所獲收入屬于非農業勞動收入
④土地經營權流轉能使市場有效發揮配置土地資源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收入分配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準確把握教材知識。農民通過土地經營權流轉所獲得的收入屬于非農業勞動收入,故應選③;通過市場的調節作用使土地經營權流轉,實現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故應選④;村民所獲租金不是勞動所得,故不選①;土地經營權的流轉過程中,其所有權沒有發生變化,故不選②。
7.(2014·課標文綜Ⅱ,14)近年來,我國多地多次出現了空氣嚴重污染的霧霾天氣,PM2.5(細顆粒物)是導致霧霾的重要因素。下圖為某市PM2.5主要污染物來源的構成圖。為治理空氣污染,該市政府可采取的經濟措施是(  )
A.提高燃煤企業排污標準
B.加強環境保護執法力度
C.增加財政投入扶持清潔能源技術研發與推廣
D.限制企業和居民對機動車的購買和使用
【答案】C

1.2017年某省財政籌集資金1.56億元,對納入國家和省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的18個市、縣(市、區)給予資金補助。增加財政支持力度(  )
①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 ②有助于促進資源合理配置
③可促使經濟平穩運行 ④有助于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2.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強調“宏觀經濟政策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適度擴大總需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下列做法與這一財政政策相一致的是(  )
①降低出口關稅 ②降低存貸款利率 ③減發國債 ④擴大財政支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增加經濟建設支出,減少稅收,降低失業率,刺激總需求,屬于積極的財政政策,①④符合題意;②屬于貨幣政策;減發國債屬于緊縮性財政政策,③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B。
3.為保持財政收入穩步增長,最根本的是(  )
A.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增加社會財富
B.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增加財政收入
C.保持財政收支平衡,實現社會總供求平衡
D.強化公民的納稅意識,穩定財政收入
【答案】A
【解析】保持財政收入的穩步增長,最根本的是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增加社會財富,故A正確;分配政策是影響財政收入的重要因素,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最重要來源,但不是根本因素,故B、D不符合題意;保持財政收支平衡,實現社會總供求平衡有利于促進經濟的發展,但不能保持財政收入的穩步增長,排除C。
4.PPP模式是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共同進行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共擔風險,共享收益。我國政府積極推廣這一模式,能夠(  )
①避免政府投資的市場風險 ②激發社會資本投資活力 ③提高財政資金的利用效率 ④確保公有資產優勢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避免”風險,說法錯誤,排除①;題中舉措是要引進社會資本進入,與公有資產的優勢地位沒有關系,④排除;②③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故本題答案選C。
5.2017年2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降低和規范涉企收費,這一新做法有利于(  )
①減少國家財政收入 ②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③降低企業的稅負 ④激發市場活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6.針對一些地方的工商管理部門隨意增加收費,加重個體工商戶創業成本的問題,有專家呼吁將“費”改“稅”,這樣可減輕個體工商戶的負擔。這是因為(  )
A.稅收具有強制性 B.稅收具有固定性
C.稅收具有無償性 D.稅收金額比收費低
【答案】B
【解析】稅收具有固定性,工商管理部門不能隨意增加,故B當選;A、C、D都不是“費”改“稅”的原因,排除。
7.稅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而結構性減稅將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下列結構性減稅對經濟影響的傳導中,正確的是(  )
①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減輕居民稅收負擔→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②推進資源稅改革→提高資源開采和作用成本→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③健全和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 ④營業稅改增值稅→國家財政收入增加→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屬于再分配而不是初次分配,故①說法錯誤;營業稅改增值稅不一定會使國家財政收入增加,故④說法錯誤;推進資源稅改革,提高資源開采和作用成本,有利于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故②正確;健全和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調節收入分配,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故③正確;本題答案選C。
8.自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以來,全國截至2016年10月底累計減稅965億元,加上前期試點行業和原增值稅行業通過營改增的減稅額,全年減稅總規模已超過5 000億元。這是因為,營改增(  )
①能夠避免對一個經營額重復征稅 ②屬于緊縮性的財政政策 ③能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需拉動 ④屬于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9.甲是某國企的員工,收入主要是工資和獎金;乙是私營企業主;丙是某獨資外企的技術人員;丁承包本村土地進行種植獲取收入。下列關于他們收入方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和乙是按勞分配
B.甲和丁是按生產要素分配
C.丙和丁是按勞分配
D.乙和丙是按生產要素分配
【答案】D
【解析】甲、丁的收入屬于按勞分配所得,乙、丙的收入是按生產要素所得,故D說法正確。
10.李克強總理指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經濟的重要推手,是收入分配改革和促進社會公平的切入點,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這是因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
①為創業創新者提供更加公平的機會 ②尊重了勞動、知識、人才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所獲得的收入 ③能有效地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④可以提高勞動報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A
【解析】“雙創”是尊重了勞動、知識、人才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所獲得的收入,鼓勵人們通過創業創新獲得合理的收入,讓所有人都有公平競爭的機會和上升的通道,故①②符合題意;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有效地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故排除③;可以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故④錯誤。答案選A。
11.小劉與朋友共同出資設立了A公司,其中小劉出資額為10萬元人民幣。三個月后,經半數以上股東同意,小劉以11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將自己的全部股權轉讓給了老張。一年后,A公司因經營不善依法破產。據此可判斷(  )
①A公司是有限責任公司 ②小劉轉讓所得應繳納增值稅 ③老張對A公司的債務清償責任不超過10萬元人民幣 ④小劉轉讓所得屬于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收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12.在新華網舉行的“今年兩會,你最關心的話題”調查中,“收入分配”問題位居榜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下列體現“初次分配要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
①建立最低工資保障制度 ②強化稅收調節,整頓不合理的分配秩序 ③增加財政支出,減少稅收 ④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建立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和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都屬于初次分配要注重公平的措施,①④符合題意;②③是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重要舉措,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
13.“如果我們把社會財富比做一塊蛋糕,那么制作好蛋糕固然重要,而切好蛋糕同樣值得重視。”這說明(  )
A.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B.要處理好集體與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
C.要注重生產和積累的關系
D.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社會保障之間的關系
【答案】A
【解析】制作好蛋糕強調要提高效率,而切好蛋糕強調的是要促進公平,說明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14.某企業原來效益很好,后因分配上不斷向高層管理人員傾斜,導致普通員工積極性下降,企業效益下滑。這說明(  )
A.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
B.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證
C.效率與公平沒有一致性
D.效率與公平不存在矛盾
【答案】B
【解析】題干中企業效益之所以下滑,是因為企業分配上不斷向高層管理人員傾斜,導致普通員工積極性下降,這說明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證,B符合題意。A與題意不符。C、D說法錯誤,效率與公平具有一致性,二者也存在著矛盾。
15.近年來,我國在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除學費的基礎上,又對農村寄宿制學生推出了營養餐計劃。農村寄宿制學生能享受到“免費的午餐”,這說明財政(  )
A.能憑借政治權力分配社會資源
B.具有維護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C.能促進城鄉教育資源均衡分配
D.能縮小社會收入差距,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答案】B
16.某省人大常委會組織的“收入分配差距”調研結果表明,目前我國分配領域問題突出。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分配比重過小。城鄉、地區和行業收入差距大: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大,東、中、西部職工工資相差數倍,不同行業收入差距驚人。電力、電信、金融、石油等壟斷行業職工的平均工資是其他行業職工平均工資的2~3倍。行業內部普通員工和高管薪酬差距達到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結合材料,運用收入與分配的有關知識,請你為縮小收入差距,促進分配公平建言獻策。
【答案】(1)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促進分配公平提供制度保障。
(2)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發揮財政和稅收的作用,整頓分配秩序。
(4)統籌城鄉、區域發展,深化壟斷行業收入分配改革,縮小收入差距。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收入與分配的有關知識,問題指向為縮小收入差距,促進分配公平建言獻策,措施建議類題目。回答時要注意從材料中尋找有效信息并與教材知識點結合起來。
17.近些年,隨著醫保制度不斷健全,政府投入逐年增加,保障水平穩步提高,人民群眾基本醫療權益得到有力保障,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所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有所減少,對于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公平起到了重要作用,贏得了群眾的廣泛擁護,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
閱讀以上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材料,談談我國國家財政的作用。
(2)“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在低收入人群中較為突出,請就如何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列舉兩條措施。
【答案】(1)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材料中國家財政通過對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加大對醫療方面的投入,保障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進了社會的穩定和諧。
(2)①大力發展經濟,增加就業機會。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促進收入分配公平。③發揮財政和稅收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阳市| 邻水| 岚皋县| 辉县市| 罗山县| 鸡东县| 马龙县| 麻城市| 萝北县| 祁连县| 榕江县| 广西| 瑞金市| 莲花县| 新乡县| 孟津县| 修武县| 蓬安县| 且末县| 金堂县| 嘉鱼县| 福鼎市| 河曲县| 黑河市| 象州县| 沅江市| 静安区| 于田县| 灵川县| 松滋市| 通化市| 东源县| 青铜峡市| 谷城县| 新龙县| 永顺县| 团风县| 进贤县| 溧阳市| 江城| 从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