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物理課堂聽課筆記大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物理課堂聽課筆記大全

資源簡介


高中物理筆記大全
有些教師不會板書,學生記錄起來很麻煩。我用表格形式整理一番,大家看看有沒有好效果。老師和同學們研究研究吧。課堂板書、學生筆記。老師和學生的完美記錄。
第一編
高中物理的
科學思想方法
表1、位移與路程
物理量
定義
意義
性質(zhì)
對應量
圖示
關(guān)系
位移
物體由起點指向終點的有向線段
表示位置的變化
矢量
平均速度
只有在同向直線運動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路程
物體運動的實際軌跡的長度
表示物體運動的實際路徑
標量
速率
表2、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
速度
定義
定義式
特例
對應量
瞬時速度
質(zhì)點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勻變速運動
時刻
平均速度
質(zhì)點在一段時間的運動速度
時間,位移
表3、加速度的幾個公式對比
加速度
式子
物理意義
定義式
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
即速度的變化率
決定式
力是使物體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
即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特例
勻變速運動
常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
sn、sm為相等時間T內(nèi)的位移
圓周
運動
是變量;是由指向圓心的合外力提供的,對勻速圓周運動,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簡諧
運動
單擺
彈簧振子
是變量,當a=0時,速度達到最大值
表4、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物理量
意義
公式
性質(zhì)
說明
位移
表示位置的變化
Δs=s2-s1
都是
矢量
三個物理量沒有必然的關(guān)系
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的運動方向
加速度的方向與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速度
表示位置變化的快慢,即運動快慢
加速度
表示速度變化的快慢,即速度變化率
表5、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狀態(tài)
特點
種類
運用規(guī)律
平衡狀態(tài)
靜止
勻速運動
a=0
共點力平衡
∑F=0
力矩平衡
∑M=0
加速狀態(tài)
勻變速運動
a=
常量
即a的大小方向都不變
勻加速直線運動
勻減速直線運動
勻變速曲線運動
(平拋運動)
非勻變速運動
a=
變量
變加速直線運動
動能定理
變加速曲線運動
(勻速圓周運動)
W合=△EK
表6、運動學的兩類圖線
運動情況
圖線
物理意義
勻速直線
速度v一定,s∝t,s-t圖線的斜率k表示速度;k>0表示沿正方向運動,k<0表示沿反方向運動
v-t圖圖線的“面積”表示物體運動的位移
勻變速直線
加速度a一定,v∝t,v-t圖線的斜率k表示加速度;k>0表示物體做勻加速運動,k<0表示物體做勻減速運動
表7、勻變速運動的重要考點
條件
實驗考點
位置中點的速度
位置中點速度大于中間時刻速度
勻變速直線運動
中間時刻的速度
初速為零
vt∝t
初速為零
相鄰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之比為
s1:s2:s3=1:3:5
s∝t2
相鄰等位移內(nèi)的時間之比為
t1:t2:t3=1:():
表8、滑動摩擦力與靜摩擦力
摩擦力
狀態(tài)
產(chǎn)生條件
方向
大小計算
特點
靜摩擦力方向判定
滑動摩擦力
相對運動
粗糙
接觸
有彈力
有相對運動
沿著接觸面
與兩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F=μFN
系統(tǒng)可以產(chǎn)生內(nèi)能
Q=f動S相
可做動力阻力正功負功零功
定義判定;平衡方程判定;牛頓第二定律判定; 牛頓第三定律判定;
F合=ma
靜摩擦力
相對靜止
有相對運動趨勢
與兩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F合=0
有最大值
不能產(chǎn)生內(nèi)能
F合=ma
表9、作用力、反作用力與平衡力
兩種力
研究對象
定義
不同點
相同點
作用力
反作用力
兩個物體
兩物體間相互作
用的一對力
①同性質(zhì)
②同產(chǎn)生③同消失
③作用于不同物體
等大
反向
同直線
一對平衡力
一個物體
同物體所受的相互平衡的一對力
①不一定同性質(zhì)
②不一定同生同滅
③作用于同一物體
表10、物體的平衡條件
平衡
研究對象
特點
狀態(tài)
平衡條件
不同點
關(guān)健
方法
共點力平衡
小物塊
質(zhì)點
各力交于 —點
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
∑F=0
某個力必定跟其它幾個力的合力平衡
分析受力畫受力圖
合成法
正交分解法
力矩平衡
桿、棒
(有軸)
各力不都交于點
靜止
勻速轉(zhuǎn)動
∑M=0
順時針的合力矩必等于逆時針的合力矩
定轉(zhuǎn)軸
找力臂
求力矩
求力矩的代數(shù)和
表11、牛頓三定律
牛頓三定律
內(nèi)容含義
說明
牛頓第—定律
①指明了慣性的概念
一切物體總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做慣性。
質(zhì)量才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
力是使物體產(chǎn)生加速度原因
②指出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牛頓第二定律
指出了力和加速度的定量關(guān)系即:∑ F=ma
定量說明了加速度的決定因素是物體所受的合外力。
牛頓第三定律
指出了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等大反向,同生同滅,同直線,作用在不同物體上。
表12、超重與失重
狀態(tài)
定義
兩種情況
關(guān)系
特點
生物效應
超重
彈力大于物體重力的現(xiàn)象
加速度向上
加速向上運動
F彈=mg+ma
重力mg
不變
飛機飛船上
血液下流,頭暈眼花
視物不清
減速向下運動
失重
彈力小于物體重力的現(xiàn)象
加速度向下
加速向下運動
F彈=mg-ma
當a=g時
完全失重
F彈=0
血液上流下肢麻木腦受壓迫
減速向上運動
表13、質(zhì)量與重量
物理量
性質(zhì)
稱量工具
關(guān)系
不同點
共同點
質(zhì)量
標量
天平
G=mg
由物體本身定
在衛(wèi)星和牢宙飛船上因完全失重天平和測力計都不能測對應量
重量
矢量
測力計
與重力加速度有關(guān)
表14、力的合成與分解
方法
說明
遵循規(guī)律
研究方法
要求
注意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與分解是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
平行四邊形定則
圖示法
大小,方向,單位,作用點,標度
合力可以大于,等于,小于某一分力
|F1-F2|≤F合≤F1+F2
作圖法
作平行四邊形,計算
公式法
力的分解
作圖法
根據(jù)效果分解
正交分解法
建立直角坐標系分解
表15、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研究方法
運用規(guī)律
范例分析
說明
運動的合成
①符合平行四邊形定則
②合運動與分運動具有等時性
③每個分運動遵循各自的運動規(guī)律
船勻速渡河是兩個勻速直線運
動的合成
①是一種研究問題的方法
②物體的實際運動就是合運動
③兩個勻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
還是勻速直線運動
④一個勻速運動和一個加速運動合運動可能是直線,也可能是曲線
豎直上拋運動是向上勻速運動
和向下自由落運動的合成
平拋運動是水平方向的勻速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
運動的分解
表16、各種拋體運動的特點與研究方法
拋體運動
特點
條件
研究方法
運用規(guī)律
自由落體
只受重力作用
加速度為g,方向向下
都是勻變速運動
v0=0
建立直角坐標系,進行運動的正交分解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
(動能定理)
豎直上拋
v0與mg反向
平拋
v0垂直于mg
斜上拋
v0與mg成鈍角
斜下拋
v0與mg成銳角
表17、描述圓周運動的物理量
物理量
符號
單位
定義
定義式
轉(zhuǎn)化式
關(guān)系及說明
線速度
v
m/s
質(zhì)點在單位時間轉(zhuǎn)過的弧長
角速度
ω
rad/s
質(zhì)點在單位時間轉(zhuǎn)過的圓心角
向心加速度
a
m/s2
單位時間速度的變化
周期
T
s
質(zhì)點運動一周所用的時間
轉(zhuǎn)速n與頻率相當
頻率
f
Hz
質(zhì)點在1s內(nèi)完成圓周運動的次數(shù)
表18、萬有引力在天體中的運用
運動規(guī)律
應用
重要規(guī)律
特點
地球表面上:
天體質(zhì)量計算
與衛(wèi)星的質(zhì)量無關(guān);注意列方程分析
人造衛(wèi)星
都是r的函數(shù);
r↑→T↑,v↓a↓f↓ω↓
注意:
任何衛(wèi)星的圓心都是地心;
衛(wèi)星運行速度
v≤7.9km/s
運行周期
T≥85min
同步衛(wèi)星
在赤道正上方;
高度,速率一定
與地球自轉(zhuǎn)T同
三種宇宙速度
環(huán)繞速度
7.9km/s
都是衛(wèi)星在地面發(fā)射的最小速度
脫離速度
11.2km/s
逃逸速度
16.7km/s
兩星發(fā)現(xiàn)
天王星與海王星的發(fā)現(xiàn)
方法
公式
說明
注意
定義式
W=FScosθ
①公式只能求恒力做的功.或判定物體是否做功
②θ=900不做功,θ<900,做正功.θ>900做負功
功的定義式中的位移是物體相對地球的位移
動能定理中的速度也是物體相對地球的速度.
轉(zhuǎn)化式
W=Pt
常用來求牽引力功
電場力功
W=qU
此式說明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guān),用于求解電場力做功
動能定理
W=△Ek
可求恒力做的功,可求變力做的功
可求直線運動物體做的功,可求曲線運動物體做的功
表19、求功的方法對比
表20、功與沖量
物理量
對象
定義式
意義
性質(zhì)
單位
說明

一個
物體
W=FScosθ
功是力與物體對地移動的位移的乘積
標量
J
都是物體運動的過程量
功是能量改變的量度
沖量
I=F·t
沖量是力與物體運動的時間的乘積
矢量
N·S
沖量是動量改變的量度
表21、動能、動量與速度
狀態(tài)量
研究對象
定義式
單位
方向性
注意
換算關(guān)系
動能
一個物體
J
標量
都是物體運動的狀態(tài)量
動量
P=mv
Kgm/s
矢量
速度
m/s
矢量
表22、動量定理、動能定理與功能關(guān)系
三定理
對象
表達式
意義
說明
注意
動量定理
一個物體
I=△P
合力的沖量=物體動量的變化
沖量≠動量
狀態(tài)量都是
末減初
I>0 P↑
式中的位移、速度都以地球為參照系
矢量式
動能定理
W=△Ek
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物體動能的變化
功≠
能量
W>0,EK↑
W<0,EK↓
標量式
功能關(guān)系
W/=△E
除重力和彈力做的總功=物體機械能的變化
W/>0,E↑
W/<0,E↓
表23、守恒定律
守恒定律
條件
關(guān)系式
對象
含義
注意
動量守恒
∑F=0
F內(nèi)>>F外
mlvl+m2v2=mlv1/+m2v2/
系統(tǒng)
所有守恒定律都是能量轉(zhuǎn)化過程中的守恒;
時時刻刻都守恒
為矢量式
機械能守 恒
只有重力
或彈簧的
彈力做功
El=E2
為標量 式
能量守恒
無條件
E=常量,
E為各種形式的能量的總和
*表24、保守力做功與非保守力做功
兩種功
特例
做功與相應勢能關(guān)系
意義
特點
定義式
轉(zhuǎn)化式
非保守力做功
拉力做功
無直接關(guān)系
不引起勢能的變化
都是能量改變的量度
做功與路徑有關(guān)
都能用功的定義式求功W
=FS
都能用動能定理解題
W合
=△Ek
保守力做功
重力做功
W12=mgh1—mgh2
保守力做功勢能減少;
克服保守力做功,勢能增加
做功與路徑無關(guān);與起點到終點的位置有關(guān)
彈簧的彈力做功
電場力做功
W12=qUl2
分子力做功
不要求定量計算
*表25、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
碰撞
研究對象
特點
定量關(guān)系
說明
彈性碰撞
相互碰撞的兩個物體
動量守恒
動能守恒
p=p/
Ek=Ek/
①P、p/、Ek、Ek/分別為
碰撞前后系統(tǒng)的總動量與總動能②碰撞后兩物體粘合在一起時能量損失最大③列守恒方程是解題關(guān)鍵
非彈性碰

動能不守恒
能量損失Q=Ek2-Ek1
表26、動力機車的運行問題
運用公式
研究對象
兩種情況
運動規(guī)律
重要特征
汽車、摩托車等動力機車
由靜止起動
變加速→勻速
加速度先減小后為零
當a=0時速度有最大值vt=vm
勻加速起動
勻加速→變加速→勻速
加速度先一定,后減小,最后為零,
表27、單擺與彈簧振子
兩類振動
回復力
加速度
周期公式
特點
單擺
都做簡
諧運動
是變
加速
運動
機械能守 恒
a=0時
即平衡位置速度最大
彈簧振子

表28、振動圖像與波的圖像
圖象
意義
特點
機械振動
表示一個質(zhì)點在
不同時刻相對于
平衡位置的位移
相鄰最
大值間
距為T
質(zhì)點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動
都是正弦曲線
質(zhì)點做變加速運動
機械波
表示各個質(zhì)點在同一時刻相對于平衡位置的位移
相鄰最大值間距為λ
波形在勻速運動
波的傳播是形式傳播
波的傳播是能量的傳播
波的轉(zhuǎn)播是信息的傳遞
表29、分子間力比較
范圍
關(guān)系
實際表現(xiàn)
分子勢能
相同點
10-9m>r>r0
r0=10-10m
f引>f斥
引力
隨r增大,分子勢能增大
r=r0時分子勢能最小
引力和斥力同時存在。
實際表現(xiàn)為合力.
③ 隨r增大,引力和斥力同時減少,但斥力減的更快.
rf引斥力
隨r的增大,分子勢能減少
表30、布朗運動和擴散現(xiàn)象
現(xiàn)象
特點
布朗運動
只研究液態(tài)中的現(xiàn)象
都反映了分子的無規(guī)則熱運動;
溫度越高越明顯
它是固體小顆粒的運動
顆粒越小越明顯
擴散現(xiàn)象
固、液、氣都能發(fā)生
能彼此進入對方
表31、固體、液體分子直徑與氣體分子間距的估算
思想
模型
方法
運用公式
結(jié)論
固液分子直徑
看做小球,球體密排
只要知道總體積與分子總數(shù)則可求出每個分子占據(jù)體積
氣體分子間距
看做質(zhì)點,均勻分布
表32、溫度、內(nèi)能和機械能
物理量
定義
對象
符號
單位
關(guān)系
溫度
宏觀上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分子
T
K
對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
U=U(T)
是大量物質(zhì)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
內(nèi)能
是分子動能和勢能的總和
U
J
對宏觀的物質(zhì)
U=U(N,T,V)
機械能
是宏觀物體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
物體
E
E=Ek+Ep
表33、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兩方式
方式
意義
獨立關(guān)系
含義
能量守恒
符號規(guī)定
做功
是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兩種方式
W=△U
做功可以改變物體內(nèi)能
(熱力學第
一定律)
W+Q=△U
外界對物體做功
W>0
物體對外做功
W<0
熱傳遞
Q=△U
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內(nèi)能
吸熱Q>O
放熱Q<0
內(nèi)能增加△U>0
內(nèi)能減少△U<0
*表34、氣體實驗三定律
三定律
條件
狀態(tài)變化
狀態(tài)方程
圖線對比
斜率含義
玻意耳定律
—定質(zhì)量的某種理想氣體
等溫變化
K=nRT
(T1>T2)
查理定 律
等容變化
(V1蓋·呂薩克定律
等壓變化
(P1表35、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與克拉珀龍方程
方程
適用條件
方程
變形式
說明
狀態(tài)方程
理想氣體
定質(zhì)量
可以逆推三個實驗定律
克氏方程
變質(zhì)量
PV=nRT
n為氣體摩爾數(shù)
表36、熱力學兩大定律
定律
內(nèi)容
本質(zhì)
兩類永動機的含義
熱力學第一 定律
W十Q=△U
都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具體表現(xiàn)
不消耗任何能量的機器是不可能的.
第一類永動機不可能實現(xiàn)
熱力學第二 定律
①不可能使熱量從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它變化②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并把它全部用來做功而不引起其它變化
自然界涉及熱現(xiàn)象的宏觀過程都有方向性.
第二類永動機不可能實現(xiàn)
表37、電場強度三個公式
特例
電場三公式
適用范圍
場源
規(guī)定
含義
定義式
任何電場
電荷

變化的磁場
正電荷的受力方向為電場方向
比值定義量,與q及F無關(guān)
點電荷場
真空中,點電荷
由場源電荷Q及位置r決定
勻強場
勻強電場
與極板電勢差U及間距d無關(guān)
d為沿場線方向AB兩點間的距離
表38、電場強度與電勢差
物理量
符號
單位
性質(zhì)
意義
定義式
含義
轉(zhuǎn)化式
電場強度
E
N/C
矢量
表示電場
力的性質(zhì)
都由比值定義
都由場源電荷
決定,與移動
電荷無關(guān).兩者無必然聯(lián)系
F=qE
電勢差
U
V/m
標量
表示電場
能的性質(zhì)
W12=qU12
=q△ε12
表39、電場、電勢、電勢能的判定方法
物理量
電場強度E
電勢ф
電勢能EP
判定方法
電場線密處場強大
沿著電場線電勢降低
由電場力做功判定
W<0,增加
W>0,減少
等勢線密處場強大
由U12=W12/q判定
距點電荷近處場強大
※由ф=KQ/r(點電荷)判定
勻強電場場強處處等
處于靜電平衡態(tài)下的
導體,是等勢體
由△ε12=W12=qUl2判定
靜電平衡導體內(nèi)部場強為零
表40、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與偏轉(zhuǎn)
狀態(tài)
條件
公式
結(jié)論
意義
勻速
金屬筒中
S=vt
靜電屏蔽
不受電場力作用F=qE=0
加速
v0∥B
電場一定時
動量
動能Ek∝q
偏轉(zhuǎn)
v0⊥B
v0一定
動量一定y∝qm
動能一定y∝q
表41、安培力與洛侖茲力
磁場力
對象
公式
方向
特點
安培力
通電導線
☆I(lǐng)∥B
F=0
左手定則
F⊥B F⊥I
能夠做功,可產(chǎn)生內(nèi)能
轉(zhuǎn)動時有磁力矩的作用
☆I(lǐng)⊥B
F=BIL
任意角θ
F=BILsinθ
通電線圈
力矩
m=NBISsinθ(S為線圈平面面積,從B⊥S計時)
與轉(zhuǎn)軸位置及線圈形狀無關(guān)
洛侖茲力
運動電荷
☆v∥B
F=0
F⊥B F⊥v
不做功,只受洛侖茲力作用做勻速圓周運動(v⊥B時)
☆v⊥B
F=qvB
任意角θ
F=qvBsinθ
只受f洛時,做螺旋運動
表42、電容器的兩種情況
兩種情況
電路結(jié)構(gòu)
常用公式
特點
方法
電容器始終與電源相連
定義式
決定式
勻強場
電壓U
不變
d↑→C↓→Q↓→E ↓
搞清正反比用函數(shù)思想解題
s↑→C↑→Q↑→E不變
電容器充電后斷電
電荷量Q不變
d↑→C↓→U↑→E不變
s↑→C↑→U↓→E↓
表43、直流電與交流電
電流
定義
圖象
說明
直流電
穩(wěn)恒
大小和方向都不隨時間變化
通常所說的直流電
即穩(wěn)恒直流電
變化
大小可變,方向不隨時間變化
交流電
大小和方向都隨時間周期性變化
—個周期其方向變兩次
表44、導體、半導體和絕緣體
材料
特性
重要應用
導體
導電性強
隨著溫度升高電阻率增大,導電性減弱
架設(shè)通電線路
制作線圈
半導體
導電性中
隨著溫度升高電阻率減小,導電性增強
熱敏電阻、光敏電阻
二極管、三極管
絕緣體
導電性弱
絕緣材料
超導體
導電性最強
溫度降低到某值時,電阻率為零.
磁懸浮列車
表45、金屬與電解液的電流強度計算
電流強度
定義
定義式
特例
自由電荷
推廣
說明
注意
單位時間內(nèi)流過某一橫截面的電量
與橫截面大小無關(guān)
金屬
自由電子
I=nesv
n為單位體積的電荷數(shù),v為電子定向移動的速度
電場的傳播速度(光速c)遠大于電子定向移動速度(10-5m/s)
電解液
正離子
負離子
q為正離子的電荷量或負離子電荷量的絕對值
表46、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
電路
電流、電壓
功率
特點
電阻及特點
串聯(lián)
I=I1=I2=I3
P=
P1+P2+P3
U∝R
P∝R
R=R1+R2+R3
比大的還大看大的
不管串聯(lián)、并聯(lián)、混聯(lián),某一電阻增大總電阻一定增大
U=U1+U2+U3
并聯(lián)
I=I1+I2+I3
比小的還小看小的
U=U1=U2=U3
混聯(lián)
當某電阻R變化時,與它并聯(lián)的定電阻(I.U.P)變化情況與R變化情況相同
當某電阻R變化時,與它串聯(lián)的定電阻(I.U.P)變化情況與R變化情況相反
并同串反
表47、歐姆定律兩形式
歐姆定律
對象
公式
適用條件
特點
注意
部分電路
單個電阻
純電阻電路如
金屬
電解液
定電阻
對金屬
電源內(nèi)阻不為零時
Ri↑→
R↑→
U↑→
I↓
U.I為R上的電壓和電流
閉合電路
含電源
電路
斷路
I=0


I為總電流
U為總電壓也叫路端電壓或輸出電壓
U=E-Ir
U=E
U=O
表48、電路中的功率
功率
定義式
對純電阻
關(guān)系
注意
電源總功率
P=IE
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IE=UI+I2r
對純電阻
IE=I2R+I2r
即:
U為路端電壓
I為總電流
R為外電路的總電阻
當外電阻R=r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
外電路功率
P外=IU
內(nèi)電路功率
P內(nèi)=I2r
P內(nèi)=I2r
表49、電功與焦耳熱
物理量
定義
定義式
純電阻
非純電阻
電功
電流通過用電器做的功
W=UIt
W=Q
UIt=I2R總t
能量守恒
UIt=I2Rt+E機
U>IR
電熱
(焦耳熱)
電流通過電阻所做的功
Q=I2R總t
表50、電阻的測量
測量方法
電路
誤差原因
適用條件
關(guān)系
電源電路
注意
內(nèi)接法
電流表分壓
大電阻
Rx>>RA
測量值大于真實值
用分壓電路較好
本實驗還可測量功率
外接法
電壓表分流
小電阻
RV>>Rx
測量值小于真實值
用分壓限流電路均可
歐姆表
測量步驟
機械調(diào)零→粗測→選檔→電阻調(diào)零→測量→開關(guān)搬off檔
歐姆表測電阻
相對誤差較大
表51、電表的改裝
電表
改裝
電路圖
電表的
重要參量
擴大倍數(shù)
所需電阻
等效內(nèi)阻
結(jié)論
電流表改裝成電壓表
滿偏電流Ig
內(nèi)電阻Rg
滿偏電壓
Ug=IgRg
分壓電阻
RV=nRg
電壓表內(nèi)阻很大
可看成理想表
電流表擴大量程
分流電阻
電流表內(nèi)阻很小
表52、測定電源電動勢與內(nèi)電阻的三種方法
三種方法
原理
思想
電路
方法
啟迪
U—I法
U=E-Ir
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思想
用U—I法測E、r常常運用圖線法.其斜率表示r,縱截距表示E
任何物理實驗都可由原理,定儀器列方程,求 末知。
I—R法
U—R法
表53、限流電路與分壓電路
接法
電路
特點
適用條件
注意
能損
限流電路
R與Ro串聯(lián)
R與Ro相差不大
閉合K時P應從大到小調(diào)節(jié)即從B—A
能損小
UR范圍[ER/(R+R0),E]
IR不能超過R的額定值
IR范圍[E/(R+Ro),E/R]
分壓電路
R與Ro并聯(lián)
R>2Ro,UR測量范圍大
閉合K時P應從小到大調(diào)節(jié)即從B—A
能損大
UR范圍(0,E)
UR要求從零調(diào)節(jié)
IR范圍[0,E(R+Ro)/RR0]
UR不能超過R的額定值
表54、電池的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
n個相同電池
電動勢
內(nèi)電阻
特點
串聯(lián)
E=E1+E2+E3+…=nE
r總=r1+r2+r3+…=nr
類似于電阻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的特點
并聯(lián)
E=E1=E2=E3=…
r總=r/n
表55、電場強度與磁感應強度
兩種



單位
意義
定義式
場源
性質(zhì)
規(guī)定
轉(zhuǎn)化式
形象
表示
特點
電場
強度
E
V/m
電場與磁場都是特殊的物質(zhì)形態(tài)真實存在
表示電場的強弱與方向
電荷
變化磁場
矢量
正電荷的受力方向
F=qE
電場

對靜止、運動電荷都有力的作用
N/C
磁感應強度
B
T
表示磁場的強弱與方向
(B⊥I)
永磁體
電流
運動電荷變化電場
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
F=BIL·sinθ
θ為B
I夾角
磁感

I∥B時F=0
I⊥B時F=BIL
表56、電場線與磁感線
兩種線
相同點
不同點
注意
電場線
理想化模型;
形象描繪
不相交
密度大,場強大
場強方向在切線方向
非閉合線
源于正電荷(或∞)
止于負電荷(或∞)
順著電場線電勢逐漸降低
電場線與等勢線垂直
非帶電粒子的運動軌跡
磁感線
閉合線
外部由N極指向S極
內(nèi)部由S極指向N極
無勢的概念
表57、各種感應電動勢的計算
對象
適用條件
公式
說明
導線
切割磁感線
平動
E=BLv
導線與磁場垂直V⊥B
瞬時值
E=BLv
轉(zhuǎn)動
線圈
e=NBωSsinθ
Em=NBωS
從中性面計時
平均值
閉合
回路
磁通量變化
普適
常用來求平均值
表58、左手定則與右手定則
規(guī)律
研究對象
研究內(nèi)容
因果關(guān)系
特點
特例
左手
定則
通電導線
判定受力方向
I→F
F⊥B,F⊥I
電動機
右手
定則
運動導體
判定感應電流方向
v→I感
F⊥B,F⊥v
發(fā)電機
表59、欏次定律與右手定則
作用
對象
條件
內(nèi)容
判定方法
含義
欏次定律
判定感應電流方向
閉合電路
普適
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阻礙原磁場磁通量的變化
B原方向→ф原變化→B感方向→I感方向
阻礙磁通量的變化;阻礙電流的變化;阻礙導體的相對運動
減弱同向增強反向
跟著走
右手定則
運動導體
導體切割磁感線
拇指指向運動方向,四指指向感應電流方向
v⊥B,
I⊥v,I⊥B
發(fā)電機的原理;由機械能轉(zhuǎn)變成電能,能量守恒.
表60、電偏轉(zhuǎn)、磁偏轉(zhuǎn)和速度選擇器
偏轉(zhuǎn)場
對象
條件
圖象特征
規(guī)律
注意
電偏轉(zhuǎn)
運動的電荷;
不計重力
勻強電場勻強磁場
v0⊥E
審題是關(guān)鍵
作電荷受力圖是重點
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磁偏轉(zhuǎn)
v0⊥B
××××
××××
××××
速度選擇器
v0⊥E v0⊥B
××××
××××
當時,勻速直線通過電磁場
v>v0向磁場方向偏轉(zhuǎn)
v表61、單相交流電與三相交流電
交流電
結(jié)構(gòu)區(qū)別
相同點
不同點
對三相交流電
單相
一個線圈
一個周期交流電方向改變二次
都是正弦交流電
交流電有最大值和有效值
Y接法
三相
三個線圈
交流電的最大值(有效值)依次相差T/3
△接法
U相=U線
表62、交流電的四大值
四大值
感應電動勢
感應電流
應用
注意
有效值
可求電功、電
熱、功率等
是根據(jù)電流的熱效應
規(guī)定的
最大值
EM=NBωS
IM=I
瞬時值
e=EMsinωt
I=IMsinωt
可求瞬時值
該瞬時值是從中性面
計時的
平均值
可求感應電量
表63、電壓互感器與電流互感到器
儀器
原理
作用
電路
特點
注意
電壓互感器
利用變壓器原、副線圈的相互感應
測量高電壓
線圈匝數(shù)
原線圈接在相線之間
必須接地
電流互感器
測量大電流
原線圈接在相線之上
表64、變壓器與分壓器
兩儀器
結(jié)構(gòu)
原理
特點
關(guān)系
變壓器
互感現(xiàn)象
不改變穩(wěn)恒直流電壓
與電流
P1=P2
可逆
不計能量損耗
分壓器
分壓原理
對交流電、交變直流電都適用
分壓范圍
(0,U1)
不可逆
有能量損耗
表65、電容與電感
物理量
符號
元件
決定因素
作用
電容
C
電容器
與電容器兩極板的正對面積成正比,與極板間距離成反比,插入介質(zhì)電容增大

結(jié)構(gòu)決定
通交流,隔直流
通高頻,阻低頻
電感
L
線圈
由線圈長度、粗細、匝數(shù)及鐵芯共同決定
通直流,阻交流
通低頻,阻高頻
表66、電阻、感抗和容抗
物理量
特點
定義
決定式
說明
電阻
都由結(jié)構(gòu)決定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對直流電與交流電都有阻礙
感抗
線圈對交流電的阻礙作用
①感抗與容抗都由結(jié)構(gòu)和頻率共同決定;
②都只對交流電有阻礙作用
容抗
電容對交流電的阻礙作用
表67、遠距離送電的兩措施
措施
特點
高壓輸電
實用
線損很小
輸送功率
線電壓降
線損功率
P—定
U損∝1/U線線電阻定
線電阻定
減少輸電
線的電阻
不經(jīng)濟不實用
需要電阻率小或截面積很大的導線,架設(shè)困難,且輸電線能損減少不大。不實用
表68、LC振蕩電路各量比較
振蕩電路
振蕩電流
帶電量
周期
能量
特點
電場能與磁場能相互轉(zhuǎn)化,總能量守恒
在一個周期內(nèi)
為高頻交流電
電容器充放電各兩次
電場能與磁場能各改變兩次
電場方向改變兩次
若t=0時電容器開始放電
呈正弦規(guī)律變化
呈余弦規(guī)律變化.
由結(jié)構(gòu)決定叫固有周期
表69、麥克斯韋電磁波理論
麥氏電磁波理論
理論要點
電磁場
特點
電流能產(chǎn)生磁場
變化的電場也能產(chǎn)生磁場
穩(wěn)恒的電場不產(chǎn)生磁場
變化電場→變化磁場→變化電場→變化磁場…→電磁場
不能形成電磁波
周期性變化的電磁場才能形成電磁波
均勻變化的電場產(chǎn)生穩(wěn)恒磁場
振蕩電場產(chǎn)生同頻率振蕩磁場
能形成電磁波
電荷能產(chǎn)生電場
變化的磁場也能產(chǎn)生電場
穩(wěn)恒的磁場不產(chǎn)生電場
不能形成電磁波
均勻變化的磁場產(chǎn)生穩(wěn)恒電場
振蕩磁場產(chǎn)生同頻率振蕩電場
能形成電磁波
表70、波的四種物理現(xiàn)象
現(xiàn)象
定義
規(guī)律與現(xiàn)象
條件
共性
異性
反射
波經(jīng)過兩介質(zhì)交界面后,有一部分返回到原介質(zhì)中傳播的現(xiàn)象
共面,異側(cè)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凡波都有這些屬性
都改變了波的傳播方向
同一介質(zhì)中的現(xiàn)象
折射
波經(jīng)過兩介質(zhì)界面后有一部分進入到另一介質(zhì)中傳播的現(xiàn)象
共面,異側(cè)
光全
反射
光線由密入疏;入射角不小于臨界角
不同介質(zhì)中現(xiàn)象
干涉
兩列波疊加,使某些地方振動加強,某些地方振動減弱的現(xiàn)象
干涉條紋等寬紅光條紋寬度最大
兩列波頻率必須相同
振動情況完全相同
是波的特有現(xiàn)象;波長越長越明顯
兩列波的疊加
衍射
波能繞過障礙物或小孔,在其背后傳播的現(xiàn)象
衍射條紋不等寬
中央寬兩邊窄
波長與障礙物或小孔相差不大
一列波的行為
表71、機械波與電磁波
兩種波
共性
異性
機械波
都能發(fā)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
都具有能量
都滿足λ=vT
需介質(zhì)
橫波
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傳播

v<電磁波
不需
介質(zhì)
橫波
縱波
能在真空中傳播
v=c
表72、實像與虛像
像性質(zhì)
定義
共性
異性
實像
物點發(fā)出的光經(jīng)光學元件的反射或折射后,
直接相交于一點,則成實像
都能引起人的視覺
可接收于 屏
虛像
物點發(fā)出的光經(jīng)光學元件的反射或折射后,
反向延長線交于一點,則成虛像
不可接收于屏
表73、凸透鏡與凹透鏡成像規(guī)律對比
透鏡
像大小
物距
像距
像性質(zhì)
公式
凸透鏡
放大
fP/>2f
實像
倒立
物像異側(cè)
共軛
能成像于屏






等大
P=2f
P/=2f
縮小
p>2f
f

不成像
P= f
P/→0
放大
0P/>f
虛像
正立
物像同側(cè)
不共軛
不能成像于屏
凹透鏡
縮小
0p/表74、透鏡成像規(guī)律(附表61)
隨著
物距
減小
成實像時,像逐漸增大
m>l
成放大像
物像一一對應
折射光路可逆
物像移動速度方向永遠相同
m>1時物速小于像速
m<1時物速大于像速
物像間距L
關(guān)鍵是作圖
看物追像,還是像追物
看物像速度大小
成虛像時,像逐漸減小
m<1
成縮小像
表75、光的波動性與粒子性性質(zhì)對比
光本性
特有現(xiàn)象
特點
光具有波粒二像性
波動

光的干涉
大量光子的行為
(概率大)
波長長的光子波動性明顯
光子本身的屬性
非光子間相互作用引起
光的衍射
粒子

光電效應


個別光子的行為
(概率小)
波長短的光子粒子性明顯
它與物質(zhì)間的作用是一份一份的
康普頓效應
貫穿本領(lǐng)
表76、光的波動性與粒子性分類對比
代表人物
光本性
重要例證
分類
實驗現(xiàn)象
條件
牛頓
粒子性
光電效應
(愛因斯坦)
光照金屬打出電子
入射光的頻率大于金屬的極限頻率
惠更斯
波動性
干涉
(托馬斯·楊)
雙孔、雙縫
薄膜干涉
條紋等間隔
頻率必須相同的相干光源
衍射
(泊松衍射)
小孔、雙縫
泊松亮斑
條紋中央寬
兩邊窄
光的波長接近或大于障礙物
光的電磁說 (麥克斯韋)
電磁波譜
表77、電磁波譜比較
波譜
無線電波
紅外線
可見光
紫外線
x射線
γ射線
產(chǎn)生
機制
振蕩電路中自由電子的周期性運動產(chǎn)生
原子外層電子受激發(fā)產(chǎn)生
原于內(nèi)層電子受激發(fā)產(chǎn)生
原子核受激發(fā)產(chǎn)生
作用
電子技術(shù)
☆熱作用
引起視覺
☆熒光效應
☆穿透作用
遙感
合成VD,促鈣吸收

最強
殺菌消毒
遙控
辯別偽鈔
人體透視
探傷
規(guī)律
從左
向右
▲波長逐漸減小,頻率逐漸增大
▲波動性逐漸減弱,粒子性逐漸增強
表78、各種可見光的特點
波長
頻率
波速
折射率
焦距
波動性
粒子性
從紅光到紫光
減小
增大
減小
增大
減小
減弱
略增
各種顏色的光在真空(或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都為c=3×108m/s
在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同一色光由一種介質(zhì)進入另一介質(zhì)頻率不變
表79、激光的三個特點
產(chǎn)生
★特點
應用
原子受激輻射而產(chǎn)生
是人工合成的相干光
能量很高
有穿透本領(lǐng)
相干性強
光纖通訊
如:電視,電話
平行度好
精確測距
如:激光雷達
亮度高
切割物質(zhì),焊接工件, “γ”光刀治療近視眼,化療(高能量)
表80、三種射線及本質(zhì)
三種射

本質(zhì)
產(chǎn)生特點
共性
符號
質(zhì)量
電荷
電離本領(lǐng)
貫穿本領(lǐng)
α射線
氦核流
都是由原子核自發(fā)輻射的
可獨自產(chǎn)生
有半衰期
半衰期與元素物理化學因素無關(guān)
4mp
2e


β射線
高速電子流
0
e


γ射線
光子流
①伴隨α或β射線而產(chǎn)生②α或β衰變產(chǎn)生的新核有多余的能量
γ
無靜質(zhì)量
中性


表81、原子核的人工轉(zhuǎn)變
物質(zhì)
符號
發(fā)現(xiàn)者
現(xiàn)象
核反應方程
物理規(guī)律
說明
質(zhì)子
(P)
盧瑟福
α粒子轟擊氮核
質(zhì)量數(shù)守恒電荷數(shù)守恒動量守恒
能量守恒
原子核內(nèi)部有結(jié)構(gòu)
中子
查德威克
α粒子轟擊鈹核
正電子
α粒子轟擊鋁核
表82、四種核反應
反應
定義
特例
特點
說明
物理規(guī)律
衰變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能自發(fā)地放出α、β、γ射線的現(xiàn)象
83號以后的元素都有天然放射性
自發(fā)
核有復雜結(jié)構(gòu)
質(zhì)量數(shù)守恒
電荷數(shù)守恒
動量守恒
能量守恒
人工轉(zhuǎn)變
用人工的方法從原子核中打出粒子的現(xiàn)象
質(zhì)子、中子、正
電子的發(fā)現(xiàn)
人工
核內(nèi)部有結(jié)構(gòu)
裂變
一個較重質(zhì)量的原子核能分裂成兩個較輕質(zhì)量的原子核的現(xiàn)象
原子彈
鏈式反應
釋放很高能量
聚變
兩個較輕質(zhì)量的原子核聚合成較重質(zhì)量的原子核的現(xiàn)象
氫彈
熱核反應
釋放更高能量
表83、光電效應與康普頓效應
現(xiàn)象
現(xiàn)象
重要規(guī)律
結(jié)論
共性
光子特點
發(fā)現(xiàn)者
光電效應
光照金屬打出電子
EKM=hv—w
極限頻率νo=w/h
反向截止電壓
eU=EKM
動量守恒
能量
守恒
產(chǎn)生條件ν>νo
與光強無關(guān)
不需預熱
都說明光具有粒子性
無靜質(zhì)量,動量為P=h/λ
能量為 E=hν
=hc/λ
愛因斯坦
都因此獲得諾 貝爾物理 獎
康普頓效應
光照物質(zhì)光子散射
相當于粒子斜碰
產(chǎn)生的光子方向改變,頻率變小,波長變長
康普

表84、物質(zhì)波與電磁波
分類
波動觀
代表人物
規(guī)律
物質(zhì)
實物
(任何運動物質(zhì),包括電磁場)
物質(zhì)波(德布羅意波包括電磁波)
德布羅意


通式λ=h/p
對電磁波:
λ=c/ν
概率大時顯示波動性
概率小時顯示粒子性
場(電場、磁場)
電磁波
麥克斯韋
表85、玻爾理論三點假設(shè)
模型
意義
公式
規(guī)律
說明
能量量子化
原子處于一系列不連續(xù)的、確定的能量狀態(tài)之中
能量
En=E1/n2
(僅對氫原子適用)
自發(fā)發(fā)射光子數(shù)
總能
En=El/n2
E1=-13.6eV
n=1,2,3…
基態(tài)能量最低最穩(wěn)定.
n↑→
En↑→
Ekn↓→
Epn↑
對氫原子光譜適用
能級躍遷
由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自發(fā)輻射—個光子的能量
hν=E高—E低
動能
由低能級向高能級躍遷吸收—個光子的能量
-hν=E低—E高
軌道量子化※
原子中的電子運行軌道是量子化的※
rn=n2r1
(有理論價值)
電勢能
Epn=En-Ekn
表86、α粒子散射實驗與原子核式結(jié)構(gòu)
實驗
代表人物
α粒子散射實驗現(xiàn)象
說明
核式結(jié)構(gòu)
規(guī)律
α粒 子轟 擊金 箔
盧瑟福
絕大多數(shù)仍沿原方向
原子具有核式結(jié)構(gòu)
原子中心有一個較小的核,核內(nèi)集中了所有的正電荷與幾乎全部的質(zhì)量。電子繞核做高速圓周運動
動量
守恒
能量
守恒
少數(shù)發(fā)生較大角度的偏轉(zhuǎn)
極少數(shù)偏轉(zhuǎn)達到900,有的甚至達到1800
表87、兩類核反應
反應堆
名稱
原理
應用
原料
核電站地點
注意
特點
第一類
慢中子實用反應堆
原子核的裂變
主要用于發(fā)電
U235
浙江秦山
廣東大亞灣
減速劑:石墨.重水.輕水
原料缺乏
控制棒:鎘棒
第二類
快中子增殖反應堆
U238
北京房山
原料可增殖
表88、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
應用
貫穿本領(lǐng)
優(yōu)點
利用它的射線
生物
DNA基因突變
醫(yī)學
γ刀放療(高能量)
工業(yè)
γ射線探傷
消除靜電
比天然放射性元素強度易控制;半衰期短;放射性廢物易處理
保存食物
作為示蹤原子
棉花吸收磷肥用同位素P30跟蹤
治療甲亢
表89、電阻、電容和彈簧的串聯(lián)
儀器
決定量
串聯(lián)結(jié)構(gòu)
公式
特點
電阻器
電阻R
U=IR
I=I1=I2
U=U1+U2
R=R1+R2
彈簧和電容串相同,且與電阻并聯(lián)相似
電容器
電容C
Q=CU
Q=Q1=Q2
U=U1+U2
彈簧
勁度K
F=Kx
F=F1=F2
x=x1+x2
表90、電阻、電容和彈簧的并聯(lián)
儀器
決定量
串聯(lián)結(jié)構(gòu)
公式
特點
電阻器
電阻R
U=IR
U=U1=U2
I=I1+I2
彈簧和電容并聯(lián)相且與電阻串聯(lián)相似
電容器
電容C
Q=CU
U=U1=U2
Q=Q1+Q2
C=C1+C2
彈簧
勁度K
F=Kx
x=xl=x2
F=Fl+F2
K=K1+K2
表91、照相機與幻燈機
兩儀器
結(jié)構(gòu)
成像特點
運用公式
照相機
凸透鏡
實像
縮小
物距
(∞,2f)
像距
錯誤!鏈接無效。
幻燈機
放大
(f,2f)
(∞,2f)
表92、顯微鏡、望遠鏡與放大鏡
三種鏡
分類
作用
構(gòu)造
特點
特例
顯微鏡
觀察微小物體
都是由物鏡和目鏡組成
F物<f目
觀察
范圍小
望遠鏡
開普勒望遠鏡
可以觀察天體的運動
F物>f目
觀察
范圍大
牛頓反射式望遠鏡
物鏡為凹面反射鏡
哈勃太空望遠鏡
放大鏡
放大
凸透鏡
物距小于焦距,成放大虛像
表93、正常眼、近視眼和遠視眼
眼睛
特點
近點
遠點
明視距離
晶狀體
成像特點
應配鏡
請注意
正常眼
晶狀體玻璃體共同作用相當于凸透鏡
是精巧的變焦距系統(tǒng)
10cm

25cm
正常
在視網(wǎng)膜上
用眼衛(wèi)生
近視眼
小于10cm
小于

小于25cm

在視網(wǎng)膜前
凹透鏡
遠視眼
大于10cm

大于25cm

在視網(wǎng)膜后
凸透鏡
表94、物理現(xiàn)象及重要結(jié)論
物理學家
物理現(xiàn)象
重大發(fā)現(xiàn)
力學規(guī)律
盧瑟福
α粒子轟擊金箔 (散射實驗)
類似碰撞
發(fā)現(xiàn)原子核式結(jié)構(gòu)
動量守恒
能量守恒
α粒子轟擊氮原子桉
發(fā)現(xiàn)質(zhì)子
核有
結(jié)構(gòu)
查德威克
α粒子轟擊鈹原子核
發(fā)現(xiàn)中子
貝克勒爾
天然放射現(xiàn)象
三種射線,核有復雜的結(jié)構(gòu)
愛因斯坦
光照金屬,逸出電子 (光電效應)
光具有粒子性
康普頓
光經(jīng)介質(zhì),新光子散射
奧斯特
電流的磁效應
電能生磁
法拉弟
電磁感應
磁能生電
表95、做功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七種方法
具體方法
做功的特點
系統(tǒng)克服其它力
做功
物體間有相對運動,系統(tǒng)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⑴內(nèi)能的增加總是對系統(tǒng)而言;⑵內(nèi)能增加了,系統(tǒng)的機械能一定減小;⑶內(nèi)能增加過程,一定要克服其它力做功;⑷系統(tǒng)的總能量永遠是一個定值。
兩物體發(fā)生碰撞時,系統(tǒng)克服彈力做功
運動的物體克服空氣阻力做功
繩子繃緊瞬時,物體克服繩子彈力做功
電磁感應現(xiàn)象中,導體克服安培力做功
電流通過電阻時,克服電場力做功
其它力做功,轉(zhuǎn)變成內(nèi)能(如流水問題)
表96、物理學中的平衡問題
平衡種類
研究對象
狀態(tài)與現(xiàn)象
特點
共點力平衡
物體或質(zhì)點
靜止
勻速直線
合外力等于零
有固定轉(zhuǎn)軸物體的平衡
桿、棒、球
靜止,
勻速轉(zhuǎn)動
合力矩等于零
熱平衡
物質(zhì)
無熱量交換
溫度相同
靜電平衡
導體
無電荷轉(zhuǎn)移
導體內(nèi)部合場強等于零
凈電荷分布于導體外表面
導體是個等勢體
表面是個等勢面
導體外部的電場與導體表面垂直
表97、游標卡尺與螺旋測微器
兩種儀器
作用
原理
注意
讀數(shù)方法
以mm為單位,最后結(jié)果保留
游標每格長度
分類
精確度
游標卡尺
測量內(nèi)徑.外徑深度
1mm-精確度
10分度
1/10mm



主尺讀數(shù)+對齊格數(shù)×精確度
一位小數(shù)
20分度
1/20 mm
二位小數(shù)
50分度
1/50 mm
二位小數(shù)
螺旋測微器
測量
外徑
螺距d=0.5mm
螺旋有50分度,1分度=0.01mm
精確度為0.01mm


固定讀數(shù)+格數(shù)×精確度
三位小數(shù)
表98、各種圖線斜率的物理意義





表示加速度
表示感應電動勢
表示電流強度
表示勁度
表示電阻




表示溫度
表示體積倒數(shù)
表示壓強倒數(shù)
表示普朗克常量
表99、各種圖線的“幾何面積”物理意義

表示位移
表示功
表示沖量
表示流體的功
表示電荷量
表100、物理量之間的微積分關(guān)系
速度與加速度
位移與速度
功與功率
力與功
力與沖量
電流與電荷量
磁通量與電動勢
電荷量與電容
導數(shù)
積分
附表一、高中物理常用規(guī)律的條件
規(guī)律
條件
規(guī)律
條件
概念與規(guī)律
條件
直線運動
∑F與v0共線
勻變速
直線運動
加速度恒定
簡諧運動
F回=-kx
曲線運動
∑F與v0不共線
變速運動
加速度變化
勻速圓周運動
∑F大小一定;
∑F⊥v; ∑F、v共面
轉(zhuǎn)動平衡
∑M=0
動量守恒
系統(tǒng)合力為零
內(nèi)力遠大于外力
繩子拉小球在豎直面內(nèi)的圓周運動
力學條件F拉≠0
速度條件
共點力平衡
∑F=0
機械能守恒
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
木棒拉小球在豎直面內(nèi)的圓周運動
力學條件F壓≠0
速度條件v高≥0
電流產(chǎn)生
有電勢差
有自由電荷
光的衍射
光波長不小于障礙物或小孔
光的全反射
光線由密入疏;入射角不小于臨界角
感應電流
產(chǎn)生
磁通量變化或?qū)w切割磁感線
光的干涉
頻率必須相同
振動情況相同
光電效應
入射光的頻率不小于金屬的極限頻率
歐姆定律
成立
純電阻
(金屬、電解液)
機械波形成
振源
傳播介質(zhì)
理想氣體
不考慮分子間力;壓強不太高,溫度不太低;常溫常壓下氣體
附表二、高中物理的常量
萬有引力常量
G=6.67×10-11Nm2/kg2
普朗克常量
h=6.63×10-34j·s
靜電力常量
K=9.0×109Nm2/C2
介電常量(真空中)
μ0=1
分子直徑
10-10m=0.1nm
真空中的光速
c=3×108m/s
阿弗伽德羅常數(shù)
NA=6.02×1023/mol
空氣中的聲速
v=340m/s
氣體摩爾體積
Vmol=22.4×103m3/mol
月球轉(zhuǎn)動周期
T≈30d
地球的公轉(zhuǎn)周期
T=365d
太陽質(zhì)量
2.0×1030kg
地球的自轉(zhuǎn)周期
T=24h
地球質(zhì)量
5.98×1024kg
環(huán)繞速度
7.9 km/s
脫離速度
11.2km/s
逃逸速度
16.7km/s
電子的質(zhì)量
me=0.91×10-30kg
電子的電荷量
e= -1.6×10-19C
質(zhì)子的質(zhì)量
mp=1.67×10-27kg
質(zhì)子的電荷量
e= 1.6×10-19C
中子的質(zhì)量
mp=1.67×10-27kg
原子質(zhì)量單位
1u=1.66×10-27kg
附表三、高中物理的物理學史知識
科學家
物理現(xiàn)象與規(guī)律
重要結(jié)論
牛 頓
光的直線傳播、反射
說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牛 頓
低速宏觀物體的運動
提出牛頓三定律
惠更斯
光的干涉、衍射
說明了光具有波動性
愛因斯坦
光電效應
證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愛因斯坦
時空的相對性
提出了相對論
麥克斯韋
電磁說
提出電磁波理論
法拉弟
磁生電現(xiàn)象
發(fā)現(xiàn)電磁感應定律
奧斯特
電生磁現(xiàn)象
發(fā)現(xiàn)電流的磁效應
盧瑟福
α粒子的散射實驗
說明原子具有核式結(jié)構(gòu)
盧瑟福
α粒子轟擊氮原子核
發(fā)現(xiàn)了質(zhì)子
查德威克
α粒子轟擊鈹原子核
發(fā)現(xiàn)中子
貝克勒爾
天然放射現(xiàn)象
說明了原子核具有復雜的結(jié)構(gòu)
附表四、高中物理的解題思想方法
物理思想方法
數(shù)學思想方法
模型思想
作圖思想
假設(shè)思想
方程思想
幾何思想
比較思想
比值思想
比例思想
極值思想
圖象思想
列表思想
規(guī)律思想
極限思想
微分思想
積分思想
等效思想
割補思想
對稱思想
函數(shù)思想
數(shù)列思想
估算思想
歸納思想
推理思想
遷移思想
合成思想
分解思想
互補思想
數(shù)值思想
類比思想
附表五、高中物理的科學思想
小球思想
小球靜止
小球運動
小球碰撞與反沖
質(zhì)點模型
天體的運動
衰變,裂變,聚變,人工轉(zhuǎn)變
孤立點電荷
光的直線傳播
α粒子的散射實驗
固體、液體分子
光的反射
光電效應 ,康普頓效應
場的思想
重力場
電場
磁場
g=G/m
E=F/q
B=F/IL
G=mg
F=Eq
F=BIL

電場線
磁感線
五大理論
玻爾原子理論
普朗克量子理論
麥克斯韋電磁波理論
德布羅意物質(zhì)波理論
愛因斯坦相對理論
1.能量量子化2.能級躍遷※3軌道量子化
微觀粒子的運動是不連續(xù)的,量子化的
1.變化磁場能產(chǎn)生電場.2.變化電場能產(chǎn)生磁場
從宏觀到微觀,從物質(zhì)到電磁波,都滿足λ=h/P
同時的相對性
時間的相對性
空間的相對性
附表六、常用物理量的函數(shù)關(guān)系
速度公式
v=
f(t)
回復力
F=-K/x
F=
f(x)
一定質(zhì)量理想氣體
T=
f(PV)
位移公式
s=
f(t)
彈簧彈力
F=-Kx
F=
f(x)
V=
f()
感應電動勢
e=NBωS
·sinωt
e=
f(θ)
光電效應
EKM=
f(ν)
P=
f()
歐姆定律
I=
f(R)
成像公式
P/=
f(P)
U=E-Ir
U=
f(I)
P=
f(P/)
天體運動
v=f(r)
a=f(r)
ω=f(r)
附表七、高中物理常用公式總匯


力與力的效果
胡克定律
F=-kx
勻變速直線運動
速度公式
滑動摩擦力
F=μFN
位移公式
共點力平衡
ΣF=0
轉(zhuǎn)動平衡
ΣM=0
力的合成
速度平方式
圓周運動
常用公式
s2-s1
=aT2
中間時刻
簡諧運動
位置中點
定理定律
牛頓定律
∑F=ma
加速度
決定式
動量定理
∑Ft=△P
定義式
動能定理
∑Fs=△Ek
勻變速
動量守恒
勻速圓運動
機械能守恒
單擺
能量守恒
E機+E內(nèi)+E電+E磁+…
=常量
彈簧振子


總分子數(shù)
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
阿氏常數(shù)
玻意耳定律
P1V1=P2V2
壓強公式
P=P0±ρgh
查理定律
克拉珀龍方程
PV=nRT
蓋·呂薩克定律
電路
電阻串聯(lián)
R=R1+R2+R3
歐姆定律
U=E-Ir
電阻并聯(lián)
電池串聯(lián)
E總=nE,r總=nr
電功
W=UIt
功率
P=UI
電池并聯(lián)
E總=E,r總=r/n
電熱
Q=I2Rt


電場
定義
E=F/q
電勢差
定義
U12=W12/q=ф2-ф1
點電荷
E=KQ/r2
電勢
定義
ф=ε/q
點電荷
※ф=KQ/r
勻強場
E=U/d
電功
定義
W12=qU12
勻強場
W=qEd
電場力
定義
F=qE
電容
定義式
決定式
點電荷


磁感應強度
定義式
B=F/IL
磁場力
安培力
F=BILsinθ
轉(zhuǎn)化式
B=ф/S
洛侖茲力
F=qvB
電流磁場
※B=KI/r
磁力矩
M=NBISsinθ
帶電粒子只受洛侖茲力做勻速圓周運動時(V⊥B)
半徑
周期
電磁感應
電動勢
磁通量變化
(法拉弟電磁感應定律)
導線平動切割磁感線
E=BLv
導線轉(zhuǎn)動切割磁感線
E=Bωr2/2
線圈轉(zhuǎn)動切割磁感線
e=NBωSsinθ
交流電
單相
最大值
E=NBωS
※三相
Y接法
I線=I相
有效值
E=NBωS/
△接法
U線=U相
平均值
E=N·△ф/△t
變壓器
普適
U1/U2=n1/n2
單相
瞬時值
E=NBωSsinθ
P入=P出
遠距離送電
頻率f1=f2
電磁振蕩
阻抗
電阻
R=ρL/S
周期
※感抗
XL=2πfL
電磁波
※容抗
XC=1/2πfC
幾何光學
※透鏡
成像公式
原子物理
氫原子光譜
能量量子化
En=-13.6/n2
★能級躍遷
E高-E低=hν
放大率
※軌道量子化
rn=n2r1
折射率
☆輻射光子數(shù)
N=n(n-1)/2
質(zhì)量衰變方程
m余=m原/2n(n=t/T)
物理光學
光子
能量
E=hν
光波
λ=c/ν
質(zhì)能方程
△E=△mc2
動量
P=h/λ
核能
△E=(m-m/)c2
m、m/分別是反應前后原子核的總質(zhì)量
干涉條紋寬度
△x
=Lλ/d
光電效應
EKM
=hν-w
第二編
高中物理科學的
基礎(chǔ)學習方法
高中物理科學的基礎(chǔ)學習方法
1、學習物理的方法
①要學好物理,必須形成物理思想,即:
理解物理概念,明確物理規(guī)律,建立物理模型,搞清物理思路,熟練物理方法。
②審題是熱點,作圖是重點,找規(guī)律是難點,列方程是焦點,解方程是得分點。
③知識是得分的實力,能力是較量的資本,
方法是競爭的關(guān)鍵,意志是成功的力量。
④形成物理思想,掌握物理方法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2、力的正交分解方法
建立直角坐標系,將力垂直分解在坐標軸上,如圖
然后進行矢量合成
分力大小:
注意:①上面兩式是矢量關(guān)系式,必須規(guī)定正方向計算,特別要注意正負號
②正交分解法分解的分力只有正弦與余弦,沒有正切與余切,如
,對邊為正弦,鄰邊為余弦
合力大小:合力方向:
常用于三個以上的力的平衡問題和二個以上力的加速運動問題
3、力的合成思路方法
思路方法:
作圖法:
①平行四邊形定則(以分力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對角線則為合力)
②三角形法則(兩分力首尾相連,合力為第一力的首端與第二力的尾端的連線)
(2)計算法:
二力的合力大小:
其中α為兩兩已知力F1、F2的夾角
方向:
合力的最大值:
合力的最小值:
③特例——菱形對角線垂直平分
結(jié)論:同向合力最大,反向合力最小
二力的夾角為銳角時,合力一定大于每個分力
二力的夾角是鈍角時,合力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每個分力
4、靜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方法
靜摩擦力產(chǎn)生的狀態(tài):相對靜止
方向:
靜摩擦力的方向判定是高中物理的一個難點,僅僅由定義判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實際問題常常運用下面三種方法
①由定義判定——靜摩擦力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②由平衡條件∑F=0判定
③由牛頓第二定律∑F=ma判定
④由牛頓第三定律判定
5、平均速度的計算方法
用定義式 計算
上式對直線運動、曲線運動、勻變速運動、變速運動都適用
s為時間t內(nèi)物體運動的位移
用計算
上式僅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即直線性變化情況
要注意速度v的矢量性即正負號問題
6、如何運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四個公式
①速度公式:(無s)
②位移公式:(無vt)
③速度平方式(無t)
④平均速度表示的位移公式:(常考) (無a)
思想方法:
①上面四個公式僅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
②四個公式共含有五個物理量,每個公式中都含有四個物理量,知三則可求二
③瞬時速度是狀態(tài)量,位移、時間是過程量
④上面的四個公式都符合矢量運算法則(注意正負號)
⑤選取公式時,無什么物理量選取什么公式最好
7、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常用的兩個重要公式
某一段時間的平均速度等于這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 時速度
②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相鄰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之差相等
加速度(其中T為任意相等的時間間隔)
逐差法求加速度(n與m都是整數(shù)n>m)
8、中間時刻的速度和位置中點的速度
①中間時刻的速度
②位置中點的速度
特點:不管加速還是減速,位置中點的速度一定大于中間時刻的速度
9、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幾個重要推論
①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為
②前1S內(nèi)、前2S內(nèi)、前3S內(nèi)…前nS內(nèi)的位移之比為
③第1S內(nèi)、第2S內(nèi)、第3S內(nèi)…第nS內(nèi)的位移之比為
④相鄰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之比為:1:3:5……
⑤相鄰等位移內(nèi)的時間之比為:
10、豎直上拋運動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法一、分段研究:上升勻減速,下降自由落體
法二、作圖研究:(最佳方法)
法三、全程研究:勻減速直線運動,
關(guān)鍵:y=0(返回原出發(fā)點時)
重要結(jié)論:
分時間: 全程總時間:
上升最大高度:
11、平拋運動的研究方法
學習方法:建立直角坐標系,進行運動的正交分解
思路方法:函數(shù)思想法——所有運動學量都是時間的函數(shù)
速度關(guān)系:
分運動速度:
物體的速度(合速度)大小:
速度方向:
位移關(guān)系:分運動位移:
物體的位移
方向位移:
注意事項:
①高度決定時間
②各運動學量都是時間的函數(shù)
③各運動學量都由v0 、t共同決定,與物體的質(zhì)量無關(guān)
12、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方法
(1)常用公式:
常用形式:
學習方法:
二個共點力常用合成法
三個以上的共點力常用正交分解法
重要結(jié)論:物體所受的合力是使該物體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
注意事項:
①公式的因果性、瞬時性、矢量性、對應性
②必須作物體的受力圖,進行合成或正交分解
③要運用三角函數(shù)進行變換
(2)整體運用牛頓定律
對多個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F外=m1a1+m2a2+m3a3……
含義:系統(tǒng)所受的合外力是引起系統(tǒng)內(nèi)部每個物體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
思路:先整體求解加速度,然后隔離求解內(nèi)力
13、動力機車的運行問題
⑴物理規(guī)律:→當vt=vmax時,
P額=f vmax…(3)
重要結(jié)論:
⑵兩類問題:
動力機車在額定功率下的起動問題
思路:
結(jié)論:機車先變加速,然后勻速
加速度先減小后為零
速度一直增大,最后勻速
動力機車勻加速起動問題(開始a一定,F(xiàn)一定)
思路:
結(jié)論:機車先勻加速,后變加速,最后勻速
加速度先不變,然后減小,最后為零;速度一直增大,最后勻速
14、圓周運動的條件問題討論
(1)繩子拉小球在豎直面內(nèi)的圓周運動問題
要使小球在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
從力的角度分析,應該使繩子的張力永遠存在,即:
F≥0…………①
小球通過最高點時,椐牛頓定律:
聯(lián)立解得:v≥……②
圓周運動條件:
(2)木棒連接小球在豎直面內(nèi)的圓周運動問題
因為木棒不可伸長,故小球只要有速度就能到達最高點
圓周運動條件:v≥0
設(shè)最高點小球受拉力,則F≥0且
解得小球在最高點受拉力的條件是:v≥
設(shè)小球在最高點受支持力,則F≥0且
解得小球在最高點受支持力的條件是:0≤v≤
豎直面內(nèi)的圓周運動有電場存在時,還要區(qū)分“物理最高點”——速度最小的位置;與“幾何最高點”——圓周最高點的關(guān)系
15、萬有引力定律與物體的重力
⑴引力定律
⑵物體重力的大小
地球表面:
距離地面任意高度h處:
其中R為地球半徑,M為地球質(zhì)量,m為物體的質(zhì)量
地面上的物體,重力是引力的一個分力;空中的物體,重力的大小等于引力
物體的重力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少,隨著緯度的增加而增大
16、衛(wèi)星的運動的研究方法
思路方法:
函數(shù)思想法:所有運動學量都是r的函數(shù),求解軌道半徑是關(guān)鍵
因果分析法:引力是使運動物體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
規(guī)律學習法:
①→
②→
③→
④→
⑤→
重要結(jié)論:一同全異規(guī)律
①所有運動學量都是r的函數(shù)
②r↑→a↓、v↓、ω↓、f↓
→T↑
應該記憶的常量
①衛(wèi)星的環(huán)繞速度不大于7.9km/s,衛(wèi)星的發(fā)射速度不小于7.9km/s,衛(wèi)星做圓周運動鞋的周期不小于85min
②地球公轉(zhuǎn)周期365d,地球自轉(zhuǎn)周期24h=86400s,月球繞地運行周期30d
③需要了解的常數(shù):地球的質(zhì)量5.98×1024kg;太陽的質(zhì)量2.0×1030kg
17、同步衛(wèi)星的特點
特點小結(jié):
①與地球自轉(zhuǎn)同步(ω、T、f相同)
②在赤道的正上方
③距離地面的高度一定(約為36000km)
④運行速度大小一定,且小于7.9km/s,加速度大小一定。
⑤有三顆同步衛(wèi)星就能覆蓋地球
常用規(guī)律:
黃金代換:
18、變速運動的最大速度思想
凡變速運動,當a=0時,速度一定達到最大值
動力機車在額定功率下的運行問題:當a=0時,速度最大
單擺、彈簧振子的簡諧運動問題:當a=0時,速度最大
豎直面內(nèi)的變速圓周運動問題:當a=0時,速度最大
(4)質(zhì)點做非勻變速直線運動問題:當a=0時,速度最大
19、動量定理的學習方法
(1)沖量:大小 方向與該力的方向一致
注意:
沖量的大小與力的方向無關(guān)
研究沖量,必須說明是哪個力的沖量
沖量是一個過程量
(2)動量:大小 方向與此時物體的速度方向一致
注意:
動量中的速度就是物體的速度,不能隨意分解
動量是一個狀態(tài)量
(3)動量定理的學習方法
研究對象:一個物體m
定律內(nèi)容:
定律內(nèi)涵:物體受到的合力的沖量等于該物體動量的變化
注意事項:上述方程是矢量方程,要規(guī)定v0方向為正方向
解題步驟:
確定研究對象(打擊、碰撞、運動的物體)
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求合力
對研究對象進行運動分析,求始末狀態(tài)的動量
規(guī)定正方向(通常以初速度方向為正),由動量定理列方程
解方程并討論
20、動量守恒定律的學習方法
研究對象:兩個以上相對運動的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
守恒條件:系統(tǒng)不受外力;系統(tǒng)合外力為零;系統(tǒng)內(nèi)力遠遠大于外力
(物體系只存在相互作用的內(nèi)力)
守恒方程:
或:
物理意義:一個物體動量的減少量等于另一個物體動量的增加量
或系統(tǒng)相互作用前的總動量等于系統(tǒng)相互作用后的總動量
注意事項:
動量守恒方程也是矢量方程,必須規(guī)定一個正方向
動量定理與動量守恒定律都是研究物理問題的一種方法
動量定理與動量守恒定律高中只要求會求一維運動情況
解題步驟:
①確定研究對象(相對運動的物體系)
②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看合外力為是否零
③對研究對象進行運動分析,求相互作用前后的總動量
④規(guī)定正方向(通常以初速度方向為正),由動量守恒定律列方程
⑤解方程并討論
21、功的概念及內(nèi)涵
⑴功的定義式W=FScosθ
注意:
①功中的位移是物體相對地面的位移
力是作用于物體上的力
θ是F、S之間的夾角
②正功表示動力對物體做了功,θ<900
負功表示阻力對物體做了功,1800≥θ>900
某力對物體做了負功,通常說物體克服該力做功(取絕對值)
θ=900時,表示力對物體不做功
③對動力機車,W=Pt
④電功W=qU
⑤重力、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guān)
22、功率的學習方法
⑴平均功率:
⑵瞬時功率:僅對恒力做功適用
注意:
①式中的速度必須是力的方向上物體的速度
②動力機車的功率P=F牽vt
23、求功的思路方法
①用定義式W=FS求功(只能求解恒力做的功)
②用動能定理求功(恒力、變力、直線、曲線都能用)
③用W=Pt求功
④幾種特殊力做的功:
A.重力功WG=mgh1-mgh2(與路徑無關(guān),只與始末位置的豎直高度有關(guān))
B.電場力做功W=qU=εA-εB(與路徑無關(guān),只與始末位置有關(guān))
C.在勻強電場中W=qEd(d為順著電場線方向的位移)
D.阻力做功W=-f S路程
E.斜面上的物體,正壓力為FN= mgcosθ時,滑動摩擦力做的功為
W=-μmgx (x為水平位移)
注意:
①系統(tǒng)發(fā)熱損失的能量
Q=f S相對=E原-E現(xiàn)
系統(tǒng)機械能的減少量=系統(tǒng)內(nèi)能增加量=阻力×相對位移
說明滑動摩擦力做功才能生熱,靜摩擦力做功不能產(chǎn)生熱量
②功能關(guān)系:
除重力和彈簧彈力之外的力對物體做的總功W/等于物體機械能的變W/=E2-E1
若W/>0,機械能增加,若W/<0,機械能減少
24、動能定理的學習方法
研究對象:一個物體
定理內(nèi)容:
物理意義: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
合力對物體做正功→物體的動能增加
合力對物體做負功→物體的動能減少
適用范圍:
恒力做功、變力做功、曲線運動、直線運動。
運動特點:
注意事項:動能定理中的合力功包括重力功和彈簧彈力功
動能定理中的速度就是物體的速度,不是物體的分速度
思路方法:
曲線運動求解物體的速度時常用動能定理
求變力做功時運用動能定理
③一個運動過程分幾個不同階段,且始末位置狀態(tài)已知時,求某力做的功運用動能定理
④求往復運動過程物體運動的路程時運用動能定理
解題步驟:
①確定研究對象(運動的物體)
②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求總功
③對研究對象進行運動狀態(tài)分析,求始末狀態(tài)的動能
④由動能定理列方程
⑤解方程并討論
注意事項:
①功中的位移是物體對地的位移
②動能中的速度是物體的速度,不能隨意分解
25、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學習方法
機械能的定義: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
研究對象:物體、地球及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
守恒方程:
⑴研究對象為一個物體與地球的系統(tǒng)
⑵兩個物體與地球或彈簧的系統(tǒng)
守恒方程:
守恒條件:
①物體系只有重力做功(物體與地球系統(tǒng))
②物體系只有彈簧的彈力做功(物體與彈簧系統(tǒng))
③物體系同時只有重力做功和彈簧的彈力做功(物體、地球和彈簧系統(tǒng))
④物體系沒有其它能量的損耗(多個運動的物體系統(tǒng))
物理意義:
①對一個物體:
系統(tǒng)動能的增加量等于系統(tǒng)勢能的減少量(反之也然)
②對于兩個物體(抱括地球或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組成的系統(tǒng),沒有阻力做功及系統(tǒng)沒有其它能量損耗時
一個物體機械能的減少量等于另一個物體機械能的增加量
③總之機械能的守恒是能量轉(zhuǎn)化過程中的守恒
思路方法:
①一個運動的物體,只有重力做功時——考慮機械能守恒(如拋體運動)
②懸掛的繩子、鐵鏈子不計阻力求速度時——考慮機械能守恒
③兩研究對象相對運動無阻力做功時——考慮機械能守恒
④求解流體運動的速度時——考慮機械能守恒
不管是哪一類問題,只要搞清系統(tǒng)已知狀態(tài)和未知狀態(tài)的動能與勢能直接列守恒方程,則可求解未知量
解題步驟:
①確定研究對象(物體、彈簧、地球等組成的系統(tǒng))
②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看是否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
③對研究對象進行運動狀態(tài)分析,求始末狀態(tài)系統(tǒng)的動能
④選取參考平面,求物體系的勢能
⑤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
解方程并討論
26、摩擦生熱問題的研究方法與思想
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小物體以速度v0滑上質(zhì) 量為M的長木板的左端,長木板原來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分析摩擦生熱問題
思路與方法:
物體受滑動摩擦阻力做減速運動,木板受滑動摩擦動力做加速運動,最終兩者的速度相同。設(shè)最終的共同速度為v,剛達到共同速度時,物體運動的位移為S1,木板運動的位移為S2,則
對系統(tǒng):mv0=(m+M)v
對物體m:
對木板M:
解得:
重要結(jié)論:
①系統(tǒng)機械能的減少量=摩擦產(chǎn)生的內(nèi)能
②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Q=μmg·s相對
③只有滑動摩擦力才能產(chǎn)生內(nèi)能
④摩擦生熱總是對系統(tǒng)而言的
⑤物體機械能的減少量等于系統(tǒng)的內(nèi)能與木板運動動能的增加量的和
27、力學問題的思想方法
①研究一個物體的運動,優(yōu)先考慮兩大定理
②研究兩個以上物體的相對運動,優(yōu)先考慮兩大守恒定律
③求曲線運動的速度,優(yōu)先考慮動能定理
④求物體損失能量及相對位移,優(yōu)先考慮能量守恒
⑤涉及時間,不必求加速度,優(yōu)先考慮動量定理
⑥涉及位移,不必求加速度,優(yōu)先考慮動能定理
28、單擺的知識要點
(1)形成穩(wěn)定擺的條件:
對擺球——質(zhì)量大、體積小
對擺線——不可伸長,不計質(zhì)量的細線
對擺角——θ≤50
(2)單擺周期:
L為單擺的有效擺長,是懸點到質(zhì)心之距
g為等效重力加速度
單擺周期與振幅、振子質(zhì)量、運動速度無關(guān)
兩極重力加速度最大;秒擺的周期為T=2s;對擺鐘有熱脹冷縮現(xiàn)象
擺動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擺球做變加速運動,平衡位置速度最大
29、機械波的思想方法
波動特點:波的傳播是形式的傳播;能量的傳遞;信息的傳遞
運動特點:質(zhì)點做簡諧運動(變加速運動),波形做勻速直線運動
波的傳播具有周期性和重復性
波的種類:
橫波——質(zhì)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
縱波——質(zhì)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一致
特有現(xiàn)象:干涉、衍射
運用公式:λ=vT=v/f;x=vt
思路方法:微平移作圖法;去整留零思想
質(zhì)點運動速度方向——上坡向下,下坡向上;最高點為零
回復力與振動加速度方向——永遠指向平衡位置
位移方向——由平衡位置向外
注意事項:
①簡諧運動的位移是指質(zhì)點離開平衡位置的位移
②要搞清同一點與對稱點波動學量的特點
要知道多解問題(重復性與周期性性問題)
④作圖法,平移法,去整留零思想是解決波動問題的關(guān)鍵
30、阿佛伽德羅常數(shù)的估算方法
從單位與物理概念去思考
Mmol、Vmol表示物體的摩爾質(zhì)量
m個、V個表示每個分子的質(zhì)量和體積
31、固體、液體分子直徑的估算方法
物理模型:把固、液分子看作小球,球體密排
估算方法:
每個分子的體積
總分子數(shù)
分子直徑大小:(約10-10m)
32、氣體分子間距離的估算方法
物理模型:把氣體分子看做質(zhì)點,均勻分布,一個蘿卜一個坑
估算方法:
每個分子的體積
總分子數(shù)
摩爾數(shù)
分子間的距離:
33、壓強問題的研究方法與等效思想
(1)、液體的壓強公式P=P0±ρgh(h為豎直高度)
分析玻璃管內(nèi)長為L的液柱封閉氣體的壓強
思路方法:
以液柱為研究對象,液柱受力平衡
PS=P0S+mgsinα
P=P0+ρgLsinα=P0+ρgh
(2)計算壓力用等效面積
壓力F=PS——S為垂直于壓強P的等效橫截面積
如圖所示,氣缸內(nèi)用質(zhì)量為m的活塞封閉著一定量的氣體,活塞的下部是一個斜面,計算內(nèi)部氣體的壓強
思路方法:
設(shè)氣缸的截面積為S,
以活塞為研究對象,豎直方向受力平衡
因氣體內(nèi)部任何方向的壓強均為P
故PS=P0S+mg
34、物體的內(nèi)能的內(nèi)涵
定義:物體的內(nèi)能=分子動能+分子勢能
(物體的機械能=物體動能+物體勢能)
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方法:做功與熱傳遞
內(nèi)能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對物體U=f(N,T,V) 對封閉氣體:U=f(T)
熱力學第一定律:△U=W+Q
對理想氣體:T↑→U↑ V↑→W<0→Q>0吸熱
35、電場強度三個公式的含義
定義式:(任何電場都適用)
點電荷的電場:(只適用于真空中的點電荷)
勻強電場:(只適用于勻強電場,d為沿場線方向1、2兩點的距離)
電場特性:
電場是一種特殊的物質(zhì)形態(tài),電場是真實存在的
有電荷Q周圍空間就存在電場,與放入電場中的試探電荷q無關(guān)
電場的疊加符合平行四邊形定則
電場為零的地方電勢不一定為零;電勢為零的地方電場不一定為零
36、電場中導體的靜電平衡問題
處于電場中的導體瞬時就達到靜電平衡。它有以下性質(zhì):
①導體是個等勢體,其表面是等勢面
②孤立的導體,凈電荷只分布在導體的外表面
③導體內(nèi)部的合電場為零(感應電荷的場與原電場等大反向)
④導體外部的電場與導體表面垂直
要知道靜電屏蔽問題
導線連接兩導體相當于 “同一導體”
“接地”的兩層含義:
系統(tǒng)電勢為零
導體、導線與地球成為“同一導體”
37、何時考慮帶電粒子的重力
①對于電子、質(zhì)子、α粒子、原子核、離子都不考慮重力的影響
②根據(jù)題意,若帶電粒子的重力遠小于電場力時也可以不計它的重力
③一般地帶電質(zhì)點、帶電小球、帶電液滴都要考慮重力
④題意中隱含考慮重力條件時,需要注意
總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8、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思想
常用公式:
物理意義:粒子由靜止開始加速,該公式對任何電場都適用
對勻強電場:
也常常運用運動學公式研究
39、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偏轉(zhuǎn)學習方法
思路方法:運動的正交分解法;動能定理
研究方法:帶電粒子做類平拋運動——用等效法研究
垂直于電場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平行于電場方向做勻加速運動:
偏向角(速度方向偏離原方向的夾角):
F合=ma
注意:是否考慮重力要具體分析
40、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運動的思路方法
復合場包括:重力場、電場和磁場
思路方法:除了運用本身的概念外
①結(jié)合牛頓第二定律分析
②結(jié)合運動學公式分析
③結(jié)合動能定理、動量定理分析
④結(jié)合動量守恒與能量守恒分析
注意事項:
①變力參與的問題常用能量觀點分析
②曲線運動問題用常能量觀點分析
③有電場、磁場參與時,一般機械能不守恒,但總能量仍守恒
④有重力與恒定電場力時要等效成合力去處理
⑤注意對稱性思想、等效思想、補償思想的運用
⑥只受恒力作用時常常運用正交分解法
41、電容器的問題
兩個公式:
①定義式 (普適)
②決定式 (只對平行板電容器適用)
兩種情況:
①電容器始終與電源相連接——電壓U不變
②電容器充電后斷電——電荷量Q不變
42、計算電流強度的思想方法
對金屬:
①與橫截面的大小無關(guān)
②I=neSv——n為單位體積的電子數(shù),v為電子定向移動的速度
對電解液:
粒子q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等效電流電流強度:
43、對電功W與電熱Q的理解
物理含義:
電功——電流通過用電器所做的總功W=UIt
電熱——電流通過純電阻所做的功Q=I2Rt=
相互關(guān)系:
純電阻電路W=Q ,部分電路歐姆定律成立
非純電阻電路W=Q+E其它能 即:Uit=I2Rt+ E其它能 W>Q,U>IR(如電動機問題)
歐姆定律不再成立
44、串聯(lián)電路與并聯(lián)電路的重要特點
電阻特點:
串聯(lián)總電阻比大的還大,看大的
并聯(lián)總電阻比小的還小,看小的
不管串聯(lián)、并聯(lián)、混聯(lián),某一電阻增大,總電阻一定增大
電壓特點:
串聯(lián)U∝R 并聯(lián)電壓恒定
某一電阻增大,該電阻上的電壓一定增大
若考慮電源內(nèi)阻,則總電阻增大,總電壓一定增大,總電流一定減小
若不計電源內(nèi)阻,則總電壓一定不變
45、滑動變阻器對電路的影響——“并同串反”規(guī)律
在混聯(lián)電路中, 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發(fā)生變化,定值電阻上的電壓、電流、功率都會發(fā)生變化,其規(guī)律為:“并同串反” 即:
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增大→
與它等效并聯(lián)的定值電阻的(U、I、P)也要增大
與它等效串聯(lián)的定值電阻的(U、I、P)反而要減小
46、電源的最大輸出功率問題研究
當R=r時電源輸出功率最大
電源的最大輸出功率為
47、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學習方法
當B∥I時,F(xiàn)=0
當B⊥I時,F(xiàn)=BIL
當B·I之間的夾角為θ時,F(xiàn)=BILsinθ
注意事項:公式中的B必須為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
L必須為磁場中的垂直于B有效長度
推導過程:分解矢量B,F(xiàn)=B⊥IL= BILsinθ
48、安培力作用下的力學問題研究思路
思路方法:
①畫通電導線的截面圖
②對通電導線進行受力分析
運用力學規(guī)律列方程
49、等效安培力問題的思想方法
如圖所示,通電的折導線電流強度為I,導線的長度分別為L1和L2,夾角為α,求導線受到的安培力
思路方法:
如圖所示,折導線受到的安培力為F1和F2的合力
F1=BIL1 F1=BIL1
合力為
= =BIL
相當于連接折導線兩個端點的直線電流的安培力
例如:閉合三角形通電線框通以同一方向的電流時,線框受 到的磁場力為零
50、計算通電線圈的磁力矩的方法
如圖所示,通電矩形線圈處于水平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為B,線圈的邊長分別是L1、L2,線圈的匝數(shù)為N,中心對稱軸線為OO/,求
(1)B∥S時,線圈受到的磁力矩
(2)B⊥S時,線圈受到的磁力矩
(3)任意情況時,線圈受到的磁力矩
學習方法:
(1)、截面圖分析法:
若線圈是豎直的看俯視圖
若線圈是水平的看正視圖
(2)、規(guī)律學習法:
解法一、①當B∥S時,作出線圈的俯視圖
線圈的ab、cd邊受安培力如右圖,
安培力的大小分別是F=NBIL1
線圈受到的磁力矩為
②當B⊥S時,線圈的ab、cd邊受安培力如右下圖,
安培力的大小分別是F=NBIL1
安培力的力矩為m=0
③通過總結(jié)規(guī)律我們能夠得出:
若從B⊥S計時,線圈轉(zhuǎn)過任意角θ時,磁力矩大小為:m=NBISsinθ
若從B∥S計時,線圈轉(zhuǎn)過任意角θ時,磁力矩大小為:
m=NBIScosθ
重要結(jié)論:
①磁力矩的大小與轉(zhuǎn)軸位置無關(guān)
②磁力矩的大小與線圈形狀無關(guān)
51、帶電粒子只在洛侖茲力作用下做勻速圓周運動問題
重要規(guī)律:
重要公式:
重要結(jié)論:
①帶電粒子垂直進入勻強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 ②洛侖茲力對運動電荷不做功
③周期與軌道半徑、運行速度無關(guān)
思路方法:
先確定圓心,然后求解半徑
作圖是解題的關(guān)鍵
欲求半徑先找心,找心目的求半徑,始末位置定圓心,幾何關(guān)系求半徑
52、磁通量的計算方法
⑴定義:當B⊥S時,φ=BS
分析:當S一定時,B↑→穿過閉合回路的磁感線條數(shù)越多→φ↑
當B一定時,S↑→穿過閉合回路的磁感線條數(shù)越多→φ↑
結(jié)論:磁通量表示穿過閉合回路的磁感線條數(shù)的多少
當B∥S時,φ=0
當B與面積S平面的夾角為α時,φ= B·S⊥= B⊥·S= BSsinα
物理意義:磁通量表示穿過線圈的磁感線的條數(shù)的多少
求解方法:顯然φ=B⊥·S=B·S⊥=BSsinα(α為B與S的夾角)
⑵注意磁感應強度的矢量疊加
如圖所示,矩形線圈處于通電直導線的磁場中,若線圈兩邊對稱時,線圈內(nèi)部的合磁場為B=0,通過線圈的磁通量為φ=0
⑶注意磁通量的正負與變化量
在勻強磁場中,圖示位置的磁通量為φ1=BS
從圖示位置開始線圈繞軸轉(zhuǎn)過1800時的磁通量為φ2=-BS
線圈繞軸轉(zhuǎn)過1800的過程中,磁通量的變化為Δφ=-2BS≠0
53、對感應電流產(chǎn)生條件的理解
條件Ⅰ:閉合電路中的一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產(chǎn)生感應電流(特例)
注意事項:
①必須有相對運動
②只能是一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
③切割速度越快,感應電流越大
④切割磁感線的那部分導體相當于電源
條件Ⅱ: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發(fā)生變化產(chǎn)生感應電流(普適條件)
注意事項:
①必須有相對運動
②相對運動速度越快,感應電流越大
③ 磁通量變化的那部分導體相當于電源
重要結(jié)論:
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必要條件和普適條件是:
①電路必須閉合
②磁通量發(fā)生變化
54、感應電動勢的計算方法
(1)平均感應電動勢的計算方法
磁通量發(fā)生變化時
上式常常用于線圈中磁通量的變化
導線切割磁感線時(B⊥L⊥v)
注意事項:上面二式都對應一個過程或一段時間
(2)瞬時感應電動勢的計算方法
導線切割磁感線時E=BLvt(B⊥L⊥v)
注意事項:上式對應某一時刻
(3)各類感應電動勢的計算方法
導體棒平動切割磁感線產(chǎn)生的感應電動勢:E=BLv
L為導線切割磁感線的有效長,即垂直于速度方向的有效直導線長度
②導體棒轉(zhuǎn)動切割磁感線產(chǎn)生的感應電動勢:
方法一:
方法二:
解得:
線圈轉(zhuǎn)動切割磁感線產(chǎn)生的瞬時感應電動勢的計算
⑴在中性面(B⊥S),ф=BS E=0
⑵在B∥S平面,ф=0 E=NBωS
由規(guī)律學習法知
從中性面開始計時,線圈轉(zhuǎn)動θ角時,
從線圈平面與磁感線平行平面開始計時,
法二、俯視圖法
設(shè)線圈ab邊長為L1,bc邊長為L2,Oa=x
如圖所示,從上向下觀察,當線圈從中性面轉(zhuǎn)過θ角時,
dc邊的感應電動勢為
e2=NBL1v⊥=NBL1vdsinθ= NBL1ω(L2-x)sinθ
ab邊的感應電動勢為
e1=NBL1v⊥/ =NBL1vasinθ=N BL1ωxsinθ
線圈的感應電動勢相當于兩個電源串聯(lián)的總電動勢
e= e1 +e2= NBL1ωxsinθ+NBL1ω(L2-x)sinθ= NBL1ωL2sinθ=NBωS sinθ
注意事項:
①這兩個結(jié)論與轉(zhuǎn)動軸的位置及線圈形狀無關(guān)
②上面的公式只能用于勻強磁場的計算
③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與磁通量ф、磁通量的變化△ф無關(guān)
55、感應電動勢的有效長度的分析
如圖所示,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B,一根折導線的長度分別為L1和L2,L2豎直,L1與豎直方向成α角,現(xiàn)在導線以速度v水平向右運動,求導線的感應電動勢
思路方法:
設(shè)折導線經(jīng)過時間為△t,增加的面積△S如圖所示
△S=L2v·△t+L1cosα·v·△t
磁通量的變化△ф=B△S=Bv(L2+L1cosα)·△t
根據(jù)法拉弟電磁感應定律得
導線的感應電動勢為E=B(L2+L1cosα)v
顯然:
(L2+L1cosα)相當于與切割速度垂直的直導線的長度——有效長度
56、欏次定律的應用
內(nèi)容提示: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阻礙含義:“阻礙”非“阻止”,“阻礙”即“反抗”
原磁場增強時,感應電流的磁場與之反向,反抗它的增強
原磁場減弱時,感應電流的磁場與之同向,反抗它的減弱
解題步驟:
明確原磁場的方向
搞清原磁場是增強還是減弱
判定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增強同向,減弱反向)
④ 用右手螺旋定則判定感應電流的方向
推廣結(jié)論:
①阻礙磁通量的變化(增強反向,減弱同向)
②阻礙原電流的變化(增加反向,減小同向)
③阻礙導體的相對運動(跟著走,運動方向一致)
57、交流電的有效值應用
①交流電的有效值是根據(jù)電流的熱效應規(guī)定的
②通常說交流電的值指的是交流電的有效值
③交流電表的讀數(shù)是有效值
④有效值的大小
⑤計算交流電的熱量、功率時必須用有效值Q=I2 Rt
⑥計算感生電量時必須用平均值
58、自發(fā)輻射光子數(shù)的計算
原子由任意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就能自發(fā)輻射光子
任意兩個能級只能自發(fā)輻射一個光子
輻射的光子數(shù)為:
59、氫原子的電子繞核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規(guī)律與等效電流
運用規(guī)律:
電子運動的動能
等效電流:,T為電子做圓周運動的周期
60、半衰期及質(zhì)量衰變的計算
半衰期T與原子所處的物理化學因素無關(guān)(如加溫、加壓;轉(zhuǎn)變?yōu)榛衔铮?br/>質(zhì)量衰變規(guī)律: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經(jīng)過時間t剩余質(zhì)量為
其中為衰變次數(shù)
61、核能的計算方法
設(shè)反應前所有原子核的總質(zhì)量為m,反應后所有原子核的總質(zhì)量為m/
質(zhì)量虧損(或增加)Δm=m-m/
放出能量(或吸收)ΔE=(m-m/)c2 (J) c=3×108m/s
若質(zhì)量虧損量以原子質(zhì)量單位u為單位,
則放出能量為ΔE=(m-m/)×931.5(MeV)
62、物理量的單位、推導及特例學習
(1)基本單位:
物理學總共有七個基本單位,高中物理學習六個
力學三個:長度單位m,質(zhì)量單位kg,時間單位s
熱學兩個:物質(zhì)量單位mol,溫度單位K
電學一個:電流強度單位A
其它單位都是導出單位
(2)單位的推導方法
由物理公式去推導任何物理量的單位
(3)求證:1V=1T×1m×1m/s
證明:U=Ed E=F/q q=It
得:1V=1N×1m /C=1N×1m/A·s…①
而B=F/IL
得:1T=1N/A·m……………………②
②代入①得:
1V=1T×1m×1m/s
從而導出感應電動勢E=BLv, 這就是公式與單位的統(tǒng)一原理。
63、求解極值的思路方法
數(shù)學方法
①二次函數(shù)直接求極值

a>0,y有極小值,a<0,y有極大值
②二次函數(shù)配方求極值
=
a>0,y有極小值,a<0,y有極大值
③二次函數(shù)隱函數(shù)求極值
變形為二次方程:
要使x有實數(shù)解,須
要使x有無實數(shù)解,須
④三角函數(shù)求極值
-1≤sinα≤1, -1≤cosα≤1,
⑤當a、b均為正數(shù)時,(a+b)≥2
當a=b時(a+b)有極小值
物理方法——作圖法
例:已知合力F的方向與某一個分力F1的大小和方向α,求另一個分力F2的最小值
方法:作矢量圖,合成法
分力F2的最小值為F2=F1sin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山县| 揭阳市| 股票| 禹州市| 海口市| 邵武市| 抚顺县| 封丘县| 道孚县| 临夏县| 剑河县| 永新县| 和林格尔县| 阳原县| 康乐县| 广丰县| 中卫市| 芦溪县| 黄大仙区| 蕲春县| 维西| 根河市| 莱西市| 阳朔县| 六盘水市| 抚宁县| 涞源县| 长宁区| 新建县| 牡丹江市| 明光市| 西平县| 万载县| 平湖市| 达拉特旗| 剑河县| 长子县| 安化县| 库车县| 七台河市|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