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聲現象”考點解析hbjdzyq10一、填空題1.下面例子中,聲源是固體的是: ;是液體的是: ;是氣體的是: (填編號)。A.寺廟里被敲擊的大鐘;B.大雨傾盆的雨聲;C.魚雷在水里的爆炸聲;D.各種管樂演奏聲;E.爆竹聲聲辭舊歲;F.往茶杯倒水聲音;G.氣球打破聲音;H.檢測鐵軌時敲擊聲☆考點:聲音的產生、聲源。解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震動的物體叫聲源(也叫發聲體)。所以說,發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如:人說話、唱歌是聲帶震動產生的,機器的轟鳴聲是機器震動產生的,流水產生的“嘩嘩”聲是水的震動產生的,風聲是空氣振動產生的,管制樂器樂曲是管里面的空氣柱振動產生的,弦樂的樂曲是琴弦振動產生的。由此可知,此題答案是:AH、BCF、DEG。2.聲音在空氣、水、鋼鐵中的傳播速度分別是:、和,用“>”比較其聲速大小是: 。☆考點:聲速。不同介質,聲音傳播速度不同。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快,在氣體中傳播速度慢。所以,正確答案是:>>。3. “聽其聲,辯其人”利用的是聲音的 ,“鑼鼓喧天”指的是聲音的 大,“刺耳”的尖叫聲是由于聲音的 高。☆考點:聲音的特性:包括音調、響度、音色三個方面。“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物體震動頻率決定音調,頻率越高,音調越高。例如:歌唱家分高、中、低音是以音調衡量的,人緊張時候的尖叫音調很高,大提琴比小提琴的音調低很多等等。“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就是聲音大小。物體震動的幅度(振幅)越大,響度越強;聽者距發聲體越遠響度越弱。例如:某個人是個“大嗓門”就是他的響度強,說話聲音大;“震耳欲聾”說的也是響度高;說 “悄悄話”說的是響度低等等。“音色”:不同的發聲體由于材料、結構的不同,發出具有自身特點的聲音,這就是音色。音色是發聲體所獨有的,所以,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發聲體。音色是聲音的特色,根據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聲音強度的情況下,也能區分出是不同樂器或人發出的。所以,正確答案是:音色、響度、音調。4.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人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回聲。利用回聲可以進行距離測量。例如:已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450m/s,用聲吶向海底垂直發射聲波,并測得接收到回聲所用的時間為6s,則海底的深度為 m。☆考點:回聲及其應用。例如:高山的回聲,夏天雷聲轟鳴不絕,北京的天壇的回音壁等都是回聲現象。要想聽見回聲,原聲與回聲之間的時間間隔必須在0.1s以上,才能分辨出原聲和反射回來的聲音。聲吶探測儀可以測量海底深度,利用回聲可以測量人與山之間的距離等。正確答案應是:。5.由于退化,蝙蝠的視力較差,它躲避障礙物,捕捉食物靠的是它能發出超聲波。當蝙蝠發出的超聲波遇到物體發生反射,蝙蝠接收到反射回來的聲波時,它就能規避物體或捕捉食物,這說明聲波可以傳遞 。“超聲波牙刷”是利用聲波能夠傳遞 的特點制成的;“超聲波牙刷”能使牙周產生空化效應,達到清除牙周病菌和不潔物的目的。☆考點:聲波的利用、超聲波。聲波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利用聲波傳遞信息的例子很多,比如:人們面對面說話;蝙蝠可以靠超聲波發現昆蟲;聲納;探礦;B超;超聲探傷(檢測)。聲波也可以傳遞能量,利用聲波傳遞能量的例子也很多,比如:聲波清灰;超聲波清洗鏡片;超聲波霧化;醫用超聲波碎石;聲波凝聚;超聲波空化治理廢水等。正確答案是:信息、能量。6. 凡是影響人們正常活動,讓人感到煩躁,影響人們健康的聲音都叫噪聲。聽見玻璃刀剌玻璃產生刺耳的“滋滋”聲,我趕緊用手捂住耳朵;給摩托車排氣筒安裝消聲器;城市快速道兩側裝有聲屏障是控制噪聲污染的有效手段。這些手段分別屬于 , 和 。☆考點:噪聲控制。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發出的頻率、強弱變化無規律、雜亂無章的聲音;從環保的角度上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學習、工作、生活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噪聲的等級:表示聲音強弱的單位是分貝,符號dB。超過90dB會損害健康,0dB指人耳剛好能聽見的聲音。控制噪聲:(1)防止噪聲的產生;(2)阻斷噪聲的傳播;(3)防止早噪聲進入耳朵。正確答案是:防止噪聲進入耳朵,防止噪聲產生和阻斷噪聲傳播。二、選擇題7.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是唐代詩人李白《夜宿山寺》中的著名詩句,意思是:站在這里,我不敢大聲說話,恐怕(害怕)驚動天上的神仙。從“聲現象”角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說話聲音大,聲波傳播遠,會驚動天上的神仙;B.“不敢高聲語”是指音調不能高;C.“恐驚天上人”是指說話聲能傳到天上,驚動了天上的神仙;D.“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只是形容山寺高入云端。從“聲現象”角度,人的說話聲是不可能傳到天上的,因為聲音傳播需要空氣作介質,真空是無法傳播聲音的。☆考點: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行駛的列車發出的聲音通過鐵軌可以傳播到很遠的地方;用聲吶探測儀探測水下物體,是液體傳播聲音;聽見人們說話,是空氣傳播聲音。不同介質,聲音傳播速度不同。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快,氣體中慢。真空不能傳播聲音,因為真空中沒有傳播聲音的介質。像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電信號進行交談。正確答案是D。8.在高考考場路段,在安靜辦公區域都有如圖(1)所示的警示圖標,從控制噪聲污染方面,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禁止鳴笛標志 禁止喧嘩標志 圖(1)8題圖A.這是從阻斷噪聲傳播角度,控制噪聲污染;B.這是從控制噪聲傳播角度,控制噪聲污染;C.這是從防止噪聲產生角度,控制噪聲污染;D.這是既從控制噪聲傳播又能阻斷噪聲傳播角度,控制噪聲污染☆考點:控制噪聲。控制噪聲從以下三方面入手:(1)防止噪聲的產生;(2)阻斷噪聲的傳播;(3)防止早噪聲進入耳朵。在高考考場路段,在安靜的工作環境,汽車不鳴笛,人們不喧嘩,就不會產生噪聲。所以,正確答案是C。9.下列實例中,屬于超聲波傳遞信息的是( )。A.利用超聲波清洗金銀首飾上的污物;B.利用聲吶探測海深;C.利用超聲波碎石機,打碎人體內的結石;D.用超聲波清潔牙齒☆考點:超聲波及其應用。超聲波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于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可用于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殺菌消毒等。超聲波可分為檢測超聲和功率超聲。在醫學、軍事、工業、農業上有很多的應用,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大約等于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A、C、D都是利用超聲波傳遞能量的例子。利用超聲波傳遞能量來清除人體內的結石、牙齒上的污物,清洗首飾、鐘表等精密物件等。所以,正確答案是B。10. 在敲響古剎的大鐘時,有的同學發現停止了對大鐘的撞擊后,大鐘仍“余音裊裊”,其原因是( )。A.學生聽到的是大鐘發出的聲音;B.學生聽到的是大鐘發出的聲音的回聲;C.大鐘一直在發生震動;D.人的聽覺發聲延長☆考點:聲音的產生。有聲音物體一定振動,有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震動停止,聲源不再發聲,但原來發出的聲音不會馬上消失,聲音會通過某種介質傳播出去。停止撞擊大鐘后,大鐘仍“余音裊裊”說明停止撞擊大鐘后,大鐘仍然在震動。所以,正確答案是C。11. 我們知道雷電是同時發生的,但電光傳播速度遠遠大于雷聲,它的傳播時間可以忽略不計。如果我們看到閃電到聽到雷聲(聲音傳播速度取340m/s)用時10s,那么閃電發生處距我們( )。A.3.4km;B.6.8km;C.1.7km;D.無法計算☆考點:聲速。聲波的傳播速度叫聲速。聲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見下表(1)。表(1)聲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表介質聲速m/s條件介質聲速m/s條件空氣34015 oC 軟木500空氣34625 oC大理石3810海水153125 oC鋼鐵5200由此可知,正確答案是A。12. 在“中國好聲音”總決賽頒獎活動中,主持人對獲得第一名的選手作出這樣的評價:“小楊以優美、洪亮的嗓音征服了所有評委,可以說她是當今最優秀的青年女高音歌手”。其中,“優美、洪亮、高音”指的是聲音的特性,那么它們分別對應的物理概念是( )。A.音色、音調、響度;B.音色、響度、音調;C.音調、響度、音色;D.音調、音色、響度☆考點:聲音的特性。聲音的特性:包括音調、響度、音色三個方面。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就是聲音大小。物體震動的幅度(振幅)越大,響度越強;聽者距發聲體越遠響度越弱。音色:不同的發聲體由于材料、結構的不同,發出具有自身特點的聲音,這就是音色。正確答案是B。13. 關于“聲現象”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是震動產生的,只要有震動,人就可以聽見聲音;B.有人說:“震動停止,發聲停止”。我認為這句話不完全正確,像寺廟里停止撞擊大鐘后,仍然能聽到大鐘發出的聲音就是個反面例證;C.能聽到發聲體發出的聲音,是因為發聲體和聽者之間有介質存在。所以,聲音是靠介質傳播的;D.任何物體都是聲源,像桌子、筆、書本、籃球、氣球等等,因為它們都有可能發出聲音☆考點:聲音的產生。正確答案是C。三、簡答題14. 圖(2)是爵士音樂會鼓手演奏時的情形。演奏中,鼓手經常用手按住“鍤(cha)”,簡述其目的是什么? 圖(2)鼓手圖答:鼓手在演奏時,用手按住鍤,其目的是讓鍤停止震動,以免鍤繼續發出聲音。15. 正要咬餌上鉤的魚,突然聽到腳步聲受驚逃走,請你簡述魚接收到聲波的主要途徑。答: 正要咬餌上鉤的魚,突然聽到腳步聲受驚逃走,是因為魚聽到了腳步聲。其主要途徑是聲波通過空氣傳到水里,聲波在水里傳給了魚。四、計算拓展題16. 科學工作者為了探測海底某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發射超聲波,經過3s,收到回波信號,試計算海洋中該處的深度(聲音在海水中傳播的速度是1531 m/s)。解:從發出超聲信號到接受到回波信號時間是3s,那么聲波傳到海底時間是1.5s。所以,海底深度為:。17. 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00000km/s。問:(1)百米賽跑時,終點的計時員為什么必須看到發令槍的煙火就開始計時?請說明理由。(2)如果計時員聽到槍聲才開始計時,所記錄的成績與運動員的實際成績相比就有誤差。請你根據上述數據計算該誤差為多少?解答:(1)光速遠遠大于聲速,發令槍的響聲與煙火同時發生,煙火在百米比賽中所用時間可以忽略不計。所以,看到煙火就是開始計時時刻。(2)如果計時員聽到槍聲才開始計時,槍聲傳到計時員需要時間為:這樣,計時員記錄的時間就會少0.294s,誤差至少有0294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