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章 第一節 城鄉人居環境與居住區規劃學習指南居住區由哪些用地組成?怎樣才能合理配置?選擇居住區要考慮哪些因素?居住區設計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居住環境的好壞,一般可從安全性、保健性、便利性和舒適性等四個方面去評價。在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在這四個方面增添新的內容。21cnjy.com探 索思考為什么對居住環境的評價要從安全性、保健性、便利性及舒適性等四個方面考慮?人居環境 人居環境即人類的居住環境,是包括城市、集鎮和村莊及維護人類活動所需物質和非物質結構的有機結合體。它的組成既包括大氣、水、陽光、空氣、土壤、植物、動物等自然要素,也包括建筑物、道路、基礎設施、鄰里友誼、社會管理、村規民約等社會要素。自然要素提www.21-cn-jy.com供了人類生產和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質和能量,是構成人居環境的基礎。社會要素提供了人類生存的基本空間和條件,是我們生存的保障。一般把構成人居環境的所有社會要素分為人、社會、建筑、支撐網絡四大類。2·1·c·n·j·y “住”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建設美好的人居環境,是人類的基本追求。隨著人們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居住環境的評價標準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一般來說,人們首先考慮居住環境能否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然后逐步對環境產生更高的要求,例如,在改善人居環境方面,包括擴大居住面積、完善基礎設施、改善居住條件、提高居住質量等;在完善人居環境方面,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這是人們在居住方面追求的較高境界。總之,人居環境是人居住的,也是人管理的,更是為居民服務的,所以,在選取評價人居環境的指標時,應該著重體現與人類居住和活動有關的要素,反映居民對住所及環境的主客觀感受和需求。【來源:21·世紀·教育·網】房地產開發的地理區位 房地產開發是城市規劃的實施過程。城市規劃是城市發展的目標和城市建設的依據,房地產開發則是城市發展目標的實施過程。房地產開發的主要內容是房產和地產的綜合開發。房產是建設在土地上的各種房屋,它們具有各自的性質和功能;地產是土地及其供水、供熱、供電、供氣、排水等地下管線和地面道路等基礎設施的總稱。21·世紀*教育網 在城市里,滿足人們住房需求主要是通過房地產的開發來實現。房地產開發不僅關系著開發者的利益也與城市發展和消費者利益密切相關,所以成為城市居民日益普遍談及的話題。2-1-c-n-j-y 房地產最重要的一個特性是其位置的固定性或不可移動性。開發項目位置的選擇,在房地產開發中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地段,是保證房地產開發成功的首要條件。房子建在什么位置?開發者必須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選擇適當位置的地段進行開發。 ● 符合城市規劃的要求。 居住區選址首先要符合城市功能分區的規劃要求。這規定了房地產開發的空間位置,約束了開發的區位選擇。一些地段也許是房地產開發的理想地段,但由于不符合城市發展的總體規劃而不能開發。此外,開發企業從城市規劃方面確定備選地塊時,要有一些超前的眼光,對一些有較大增值可能或受到較少約束的地塊,以及使用性、兼容性較強的地塊,應予特別關注。 ● 自然環境的適宜度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區的生態環境質量更加關注。因此房地產的區位選擇中必須綜合考慮地勢、水質、風向、植被等自然因素。例如,在地勢方面,應盡量選擇平緩、排水良好的陸地,要避免地下水位過高、有污染水源的地段。21*cnjy*com ● 社會環境的完善性 對于居住區來說,社會環境既包括交通、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等,也包括其中的安全保障、居民素養、鄰里關系和周圍大型經濟建設等。在城市治安環境良好、配套設施完善的地段,房地產開發的前期投入少,單位面積住房造價低,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來源:21cnj*y.co*m】 ● 消費者區位選擇的心理趨向 不同的人群,出于各自的經濟狀況和消費習慣,對于居住區位的選擇是有所差異的。在我國,由于市內生活設施相對完善,居民生活比較方便,在收入和交通工具沒有明顯改變的今天,多數居民仍然愿意在市區居住,但市區房價普遍較高,環境狀況也不是十分理想。 近年來,隨著郊區生活基礎設施的完善、轎車的普及、郊區優美的自然環境、相對低廉的土地價格、工業向郊區的遷移等,也有不少居民愿意到郊區居住。 影響房地產開發的地理區位要素很復雜,各種要素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但是,在滿足經濟利益的前提下,為消費者提供綠色典雅的環境、安全舒適的居所和便利的交通,應是房地產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開發追求的永恒主題。居住地的類型及規模 居住區按居住戶數或人口規模可分為居住區、居住小區和居住組團三級。 ● 居住區 居住區是一個城市中住房集中,并有配套的公共服務設施和公用設施的地區,是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務的社區。它由若干個居住小區或若干個居住組團組成。 規模:3萬~5萬人,1萬~1.5萬戶,用地50~100公頃。 ● 居住小區 居住小區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線(河流等)劃分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并且不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區內有整套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礎服務設施和公共綠地。它由若干居住組團組成,是構成居住區的一個單位。 規模:0.7萬~1.5萬人,0.2萬~0.4萬戶,用地10~35公頃。閱讀居住小區的環境組成及其功能 居住小區是指達到一定的人口和用地規模,基礎設施配套比較齊全的聚居區。住宅及各種建筑物是居住小區最主要的物質組成,其功能是滿足人們居住的需要。住宅的建設要安全、實用,要有利于采光、通風和居住舒適等。各種體系的配套設施是居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包括居住區內的商業服務設施、教育設施、文化娛樂設施、環境設施、基本設施等。各種設施直接服務于居民的日常生活,滿足小區居民對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所以設施的建設水平和完善程度成為評價居住小區建設質量的一項重要內容。各項設施在布局上要以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促進鄰里交往、資源的合理與有效利用為原則。隨著信息高速公路通向千家萬戶,一些新的城市功能開始融入了小區。比如一些家庭辦公、小型高新技術產業、無污染的第三產業等也逐漸布局在居住區里,小區成為了融居住、辦公、娛樂、休閑、學習一體化的新型環境。在選擇居住區時,我們首先要對其環境質量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一般主要包括住宅、設施、道路等。 ● 居住組團 居住組團指由若干棟住宅組合成的、不為小區道路穿越的地塊,設有為居民服務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務設施和庭院,它是構成居住小區的基本單位。 規模:0.1萬~0.3萬人,300~700戶,用地4~6公頃。居住區規劃 居住區規劃是確定居住區的總體布局、各主要功能部分的空間位置及其有機組合。居住區規劃設計的基本要求 對居住區進行規劃設計時,一般應滿足以下幾點要求: ● 使用要求 為居民創造一個生活方便的居住環境是居住區設計的最基本要求。為了滿足居民生活的多種要求,必須合理確定公共服務設施的項目、規模及其分布方式,合理地組織居民室外活動和休息場地、綠地和居住區的內外交通等。 ● 衛生要求 為居民創造一個衛生、安靜的居住環境。要求居住區有良好的日照、通風等條件,防止噪聲的干擾和空氣污染。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 安全要求 為居民創造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居住區規劃除保障居民在正常情況下,能有條不紊地生活外,還要能適應可能引起災害發生的特殊和非常情況,如火災、地震、敵人空襲等。因此,必須對可能產生的各種災害進行分析,并按照有關規定,對建筑的防火、防震構造,安全距離,安全疏散通道與場地,人防的地下構筑物等做必要的安排,使居住區規劃能有利于防止災害的發生或減少其危害程度。21*cnjy*com ● 經濟要求 居住區的規劃與建設應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居民的生活水平相適應。也就是說,確定住宅標準、公共建筑的規模、項目等均需考慮當時當地的建設投資及居民的經濟狀況。 ● 美觀要求 為居民創造一個優美的居住環境。居住區是城市中建設數量最多的項目,因此,它的規劃與建設對城市的面貌影響很大。一個優美的居住環境不僅取決于住宅和公共服務設施的設計,更取決于建筑群體的組合及建筑群體與環境的結合。思考你家的居住地與課文中所述的居住區、居住小區、居住組團哪一類相似?相應的配套公共服務設施有哪些?生活是否方便?存在哪些問題?居住區各種設施的規劃布局 居住區的設施包括公共服務設施、道路與停車設施、綠地和戶外活動場地、管理設施和市政設施等。 ● 公共服務設施 各類公共服務設施應根據其設置規模、服務對象、服務時間和服務內容等方面的服務特性在平面上組合布置。商業設施和服務設施也應相對集中地布置在住宅區的出入口處,文化娛樂設施應分散布置在住宅區或集中布置在住宅區的中心,為老年人和住宅區居民服務的綜合性社區活動設施應安排在住宅區內較為重要和近便的位置。21教育網 ● 居住道路 居住區道路系統的規劃設計與居住區內外動、靜態交通的組織密切相關,即與居民的出行方式和擁有的私人交通工具密切相關。21·cn·jy·com 道路系統主要有人車分行、人車混行兩種基本形式。 人車分行道路系統由車行和步行兩套獨立的道路系統組成。特點是能較好地解決私人小汽車與行人的矛盾,因而被汽車保有量大的國家廣泛采用。 人車混行道路系統是居住區最為常見的一種交通組織形式。這種形式在汽車保有量不高的國家較為適用,特別是對居民以自行車和公共交通出行為主的城市更為適合。我國大城市多為這種形式。【出處:21教育名師】 ● 停車設施 各類停車設施的布局應依據居民出行的方便程度進行安排,還要保證居住區的安靜、安全及生態環境不受破壞。居民的非機動車應盡可能地安排在室內,并接近自家住宅單元。機動車停車也應考慮室內,晚間路邊停車也可以作為居民私車停放的一種方式。公交站點應設置在居住區人行道的主要出入口。 ● 綠地 住宅區綠地的布局要達到環境與景觀共享、自然與人協調的目標,充分考慮居住區生態建設方面的要求,盡量保留保持和利用原有的地勢和地貌,發揮其最大的效益。 ● 戶外活動場地 各類戶外活動場地應與居住區的步行和綠地系統緊密聯系或組合,其位置和通道應具有良好的通達性。幼兒和兒童活動場地接近住宅便于監護,老人的活動場地宜相對集中。www-2-1-cnjy-com 白沙嶺高層居住區規劃采用整體式向心布局形式,構圖簡潔流暢,形似一朵盛開的菊花。居住區由六組大小不等的組群構成。住宅組群大部分采用塔式、板式相結合的組合方式,并用低層公共建筑和天橋、連廊相連。低層公共建筑的屋頂作為屋頂花園供居民游憩。住宅為10~18層曲板形和24~30層“V”形、人字形和圓形等塔樓。曲板形住宅底層架空,既可改善通風條件,豐富景觀,又可停車或作為居民半室外空間。【版權所有:21教育】案例研究 深圳白沙嶺高層居住區的規劃思考看圖,分析該居住區規劃是如何考慮居民生活的?復習題1. 城市居住地主要有哪些類型?它們之間有何差異?2.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 運用所學知識,判斷影響城市居住環境的主要因素,確定不同人群適宜居住的區域,并說明理由。4. 有關房地產開發的地理區位因素有哪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