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第三節 城市歷史景觀的保護學習指南什么是城市的歷史文化景觀?為什么要保護?保護的方式有哪些?觀察各種城市地圖,了解城市的不同形態,分析其形成原因:從社會和文化的歷史發展過程來理解城鄉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緛碓矗?1·世紀·教育·網】探 索城市景觀特色 城市景觀(urban landscape)特色是城市個性的重要體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21·世紀*教育網 ● 文物古跡的特色 文物古跡代表著一個城市歷史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如北京的故宮就獨具特色。 ● 自然環境的特色 自然環境的特色主要從山、水、風景方面反映出來。大理瀕臨洱海,泉州緊靠晉江,雖然兩個城市均依山傍水,但由于山水景色不一,其自然景觀各具特色。www-2-1-cnjy-com ● 城市格局的特色 城市格局主要體現了城市規劃思想。我國古代的城市大多是按照中國傳統的城市規劃思想建造的,強調中軸對稱和等級秩序。 一般的城(如縣城)只有四個城門,開在每邊城墻的正中,四門兩兩相對,城內主要街道便構成十字型,在十字路口或附近有報時用的鐘樓。這種規劃布局,對后來中國都城的建設有很大影響。2-1-c-n-j-y● 城市的輪廓景觀及主要建筑和綠化空間的特色 主要指入城口的標志物、城市制高點、著名建筑物和建筑群等。21*cnjy*com● 建筑風格和城市風貌的特色 由于氣候、地形、建筑材料及民族風俗等方面的不同,各地建筑風格大不一樣。北方厚重,南方明快,高原粗獷,水鄉秀麗。我國一些城市中的西方近代建筑也是城市的景觀風貌。【來源:21cnj*y.co*m】● 民族風情與民間藝術特色 民族風情和地方藝術特色是城市的重要景觀風貌。城市的發展與保護 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類自身的生活環境。運用現代材料建造摩天大樓、高速公路、多層立交橋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條件,也沖擊著歷史遺留下來的城市空間格局和建筑物。【出處:21教育名師】 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不僅在于保存城市歷史發展的軌跡,留存城市的記憶,也不僅是繼承傳統文化,以延續民族發展的脈絡,它同時還是城市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契機之一?!景鏅嗨校?1教育】保護特色景觀和傳統文化的對策措施 目前我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特色景觀和傳統文化進行保護。● 建筑物保護 此處所說的建筑物指國家確定的城市中不可移動的文物、歷史遺跡、古代或近代杰出人物的紀念地等。對被保護的建筑物本身,不僅要將保護對象原封不動地保護起來,還要做必要的維護性修繕、加固和恢復性修復。但是修繕、加固和修復的前提是不改變原貌,要特別尊重歷史,有確鑿的考古學證據,任何增添部分都必須與原有部分有所區別,以保持文物建筑的歷史真實性。 城市中屬于文物的建筑,是城市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在保護的基礎上,可以進行利用,使它繼續成為城市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當被保護建筑物的位置與現在的城市建設發生沖突時,可以采取整體移位或異地原樣、原材料復建的方法將其保留下來。上海松江方塔園內的天妃宮和楠木廳就是從其他地方整體拆移過來,按原樣、原材料復建的。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歷史地段的保護 歷史地段指一些文物古跡比較集中,或能較完整地體現某一歷史時期傳統風格和民族特色的街區、建筑群、小鎮、村落等。北京的中軸線,就屬于歷史街區的保護范圍。保護的核心是街區的整體風貌,包括建筑物的外觀、道路、綠地等。對歷史地段的保護,要采取保護修整外觀、更新改造內部的原則,對傳統建筑要按原樣進行修整,對非傳統建筑要逐步改造使之符合環境風貌的要求。要注意改善基礎設施、提高生活環境質量,完善地區的使用功能,保護社區的活力。不搞大拆大建、以新換舊,不以仿古建筑替代原有的傳統建筑。歐洲許多城市都采取了這樣的保護措施。21教育網活動保護歷史環境的利弊 對于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文物古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價值觀。有人認為城市中歷史文化的遺存,是城市文化的延續,是城市的個性和魅力所在,理應保護;有人則認為舊時代的陳跡,是落后生產力條件下形成的,不能滿足新時代的要求;還有人不滿地說,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保護文物,有多少意義?難道要讓死人壓活人嗎?21*cnjy*com 調查 征詢你家長、老師和同學的意見,了解他們對待歷史文物古跡保護的態度。 自制類似下面的表格,將他們的意見整理出來。思考你同意他們的觀點嗎?說出你的理由。● 城市整體環境的保護 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要從城市的整體著眼,側重于景觀環境的保護,以達到保護城市整體風貌的目的。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英國牛津城通過立法手段禁止建設高層建筑,不讓現代建筑與歷史建筑爭高低。正是由于在城內禁止高層建筑,才使原有城市環境風貌得以保持,呈現優美動人的牛津城市輪廓線。21cnjy.com為保護北京故宮的歷史景觀風貌,1985年北京制定了二環路以內建筑物高度控制圖來控制這個地區的開發行為。21·cn·jy·com● 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 除有形的文物古跡之外,還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如傳統藝術、民間工藝、民俗精華、名人軼事、傳統產業等,這些內容與有形的文化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共同反映了城市歷史文化的遺存和積淀,共同構成城市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案例研究 歷史街區 歷史文化名城需要保護什么?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提出:一是文物古跡和歷史街區,二是延續古城的歲月特色,三是工藝品、戲曲、民俗等傳統文化。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的《威尼斯憲章》有異曲同工之妙,即保護的對象不僅包括單個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夠從中找出一種獨特的文明、一種有意義的發展或一個歷史事件見證的城市或鄉村環境。梁思成先生1951年就提出:北京城的價值不在于王府、宮殿和寺廟,而在于所有建筑物之間的“空間秩序” ,我們要保護的重點是城市而不是文物。以北京為例,故宮、八達嶺固然重要,但從永定門、前門到鐘樓的這條中軸線是北京城“空間秩序”的基本特點,是大一統封建王朝的象征。如果輕率破壞或改變這條中軸線,800多年古都就像一個被抽掉了筋骨的巨人,細節再精彩也會給人以凌亂、癱瘓的感覺。耐人尋味的是,這條中軸線不可能成為一件文物!2·1·c·n·j·y 由此我們可以歸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一般文物保護的區別: ——一般文物包括金石、字畫等器物和宮殿、廟宇等單幢建筑物,基本上都在“墻內”;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在“墻外”的歷史環境。 ——“墻內”的文物等級較高;“墻外”的如民居、店鋪等分開來看多半夠不上文物,但作為一個整體就能見證歷史,正如1987年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華盛頓憲章》所言, “這些文化財產無論其等級多低,均構成人類的記憶” 。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重在整體布局和風貌特色,而不是城市的每個角落都要原封不動,可以實事求是地劃定保護范圍,不反對在保護范圍之外進行新的建設。這樣可以大大緩解保護與建設的矛盾。www.21-cn-jy.com思考 1.為什么要保護歷史文化古城?2.你認為保護歷史文化古城存在什么障礙?你有什么建議?復習題1. 城市景觀特色主要表現在哪幾方面?2. 我國目前對城市特色景觀和傳統文化的保護有哪幾種方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