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烏海旅游景點簡介滿巴拉僧廟位于烏海市海南區拉僧廟鎮所在地。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在鄂托克旗第七代王東日布包仁時期,由第一世夏仲(活佛)貢其根阿日布吉主持興建,現已有215年的歷史。廟建成后,以研究醫中教義培養醫務人才為目的,學僧們進廟后,經義雙修。烏海煤炭博物館位于海勃灣區雙擁街南面,烏海市神華墨玉廣場內,建筑面積2305,博物館主體建筑共有三層,其中一二層為展廳部分,三層為辦公室及附屬用房,建筑外型為礦物晶體形形狀,一層外裝修為石材幕墻,二三層為全玻璃幕。烏海煤炭博物館是一座以反映半個世紀以來,烏海煤炭工業的發展歷史以烏海市因煤建市因煤興市的歷史的專題性博物館。本館將通過圖片實物標本設景等形式,傳播煤的科普知識。展示烏海煤炭工業的發展和烏海因煤而生而興的歷程。蒙古族家具博物館被評為2A級旅游景區,位于海勃灣區濱河大道的西側,毗鄰黃河的東岸,占地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326平方米。古銅色的外觀,古老的圖騰,猶如四個巨大箱子的建筑物坐落在黃河岸邊微微凸起的空地上,與流經烏海市的黃河交相呼應,仿佛是游牧民族便于游走攜帶的家。蒙古族家具博物館立足藏品特色,集研究教育欣賞于一體,通過“史海勾陳”“民俗奇葩”“藝苑擷珍”“文化交流”四個單元來展示蒙古族傳統的家具精品。博物館內收藏有900多件蒙古族家具和飾品,其中多數為清末民初的蒙古族家具。這些造型端莊,堅固實用,裝飾圖案艷麗的蒙古族家具結合了佛教文化游牧文化中原文化的特點,體現了濃郁的民族風格和特色。金沙灣生態旅游區,是古代經典故事的歷史見證,是現代烏海開拓者的輝煌雄姿。獨特的生態環境把現代文明與神奇亙古的歷史緊緊相連,以它獨特的英雄氣魄和神奇,點綴著黃河金腰帶上的明珠,沙漠中崛起的新興工業城市---烏海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金沙灣的美景;現代人的辛勤奮斗,巧奪天工更使金沙灣披上一身絢麗的彩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游客,為烏海市打造生態綠洲型城市,建設和諧社會錦上添花。甘德爾山奇峽谷位于烏海市海南區西北方向的甘德爾山上。這個美麗的峽谷,仿佛是用刀將大山劈為了兩半。峽谷全長650米,底部寬2~3米,頂部寬5~6米,兩側的石壁有100多米高。走進谷中仰望天空,天空被拘束成了一條線,所以這里被稱為一線天。一線天的產生有不少傳說,有人說這是二郎神劈山救母時留下的,也有人說這是何仙姑為方便上山采藥開出的道路。1994年,中國地質學家曾會聚這里,專門考證一線天的形成原因,專家們一致認為一線天是因為地震導致山體斷裂和錯位。我的家鄉---美麗的內蒙古著名的旅游勝地----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陵坐落在伊金霍洛旗水草豐美的甘德利草原上,由三個互通相連的蒙古包式大殿組成,展示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橫跨歐亞的豐功偉績,以及蒙古族淵源流長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成吉思汗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中國旅游勝地40佳之一,是內蒙古草原最著名的旅游景點。蒙古族樂器----馬頭琴馬頭琴是蒙古族民間樂器。琴身用木頭制作,琴頭雕飾馬頭,長約一米,有兩根弦。相傳有一牧人為懷念死去的小馬,用它的腿骨做柱,尾毛做琴弦,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此得名。馬頭琴演奏的聲音悠長纏綿,低回宛轉,圓潤悅耳,極具草原韻味,是深受蒙古族人民喜愛的傳統樂器。馬頭琴可用于獨奏、重奏、合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我的家鄉美麗的內蒙古.doc 烏海旅游景點簡介.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