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1國家財政高中政治備課素材1、財政的由來從人類發展史來看,財政是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所以財政活動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經濟現象。綜觀我國幾千年留存下來的古籍,可以看到“國用”、“國計”、“度支”、“理財”等一類用詞,都是關于當今的財政即政府理財之道的記載,還有“治粟內史”、“大農令”、“大司農”一類用詞,則是有關當今財政管理部門的記載。我國使用“財政”一詞,如今雖已經習以為常了,但“財政”一詞出現在中文詞匯中至今卻只有百年的歷史。據考證,清朝光緒24年,即1898年,在戊戌變法“明定國是”詔書中有“改革財政,實行國家預算”的條文,這是在政府文獻中最初啟用“財政”一詞。“財政”一詞的使用,是當時維新派在引進西洋文化思想指導下,間接從日本“進口”的,而日本則是來自英文publicfinance一詞。孫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時期,宣傳三民主義曾多次應用“財政”一詞強調財政改革,民國政府成立時,主管國家收支的機構命名為財政部。美國政府相應機構的英文用詞為"DepartmentofTreasury",本來的意思是金庫或國庫,在我國也譯為財政部。20世紀40年代中華書局出版的《辭海》對“財政”一詞作如下解釋:財政謂理財之政,即國家或公共團體以維持其生存發達之目的,而獲得收入、支出經費之經濟行為也。顯然,這種解釋也是從英文publicfinance譯為中文引入的概念。因此,“財政”一詞在中文詞匯中的應用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目前在中文詞匯中的含義,雖然在學術研究上還有不同的理解,但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是一個沒有什么疑義的十分確定的詞語,例如,管理國家收支的工作之曰財政工作,管理機關名之曰財政部、財政廳、財政局等,已經約定俗成,為社會所公認。財政一詞最早起源于西歐。13~15世紀,拉丁文finis是指結算支付期限的意思,后來演變為finare,則有支付款項、裁定款項或罰款支付的含義。到16世紀末,法國政治家波丹將法語finances作為財政一詞使用,認為財政是“國家的神經”,隨后逐步泛指國家及其他公共團體的理財。中國古代一般采用國用、國計、邦計、度支、理財等詞語。日本自1868年明治維新以后,從西歐各國引用finance一詞,吸收中國早已分開存在使用的“財”和“政”二字的含義,創造了財政一詞,并于1903年傳入中國,逐步取代以前的各種名稱,確立了財政的概念。2、財政的產生與發展財政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歷史階段的產物。在國家產生以前,原始公社末期已經存在著從有限的剩余產品中分出一部分用于滿足社會共同需要的經濟現象。但這只是集體勞動成果由集體分配,屬于經濟分配,還沒有財政分配。國家產生以后,在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為了維護國家的存在,依靠政治力量,強制占有和支配一部分社會產品,以保證國家機器的運行和社會的發展,從而便從一般經濟分配中分離出獨立的財政分配,于是產生了財政。由于社會生產方式及由此決定的國家類型不同,財政經歷了奴隸制國家財政、封建制國家財政、資本主義國家財政和社會主義國家財政的歷史演變。資本主義國家及其以前的財政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是在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憑借國家的政治權力對勞動人民進行的額外剝削,反映了剝削階級對勞動人民的超經濟剝削關系。社會主義國家財政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之上的,消滅了剝削制度,它是服務于人民根本利益的國家財政,體現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分配關系。但是,不同類型的國家財政,一般具有下列共性:即財政分配的國家主體性、無償性、強制性和社會基金性。這些特性之間相互關聯,使財政分配與其他經濟分配相區別。財政分為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收入主要來源于稅收和國債,支出主要有社會消費性支出、財政投資性支出和轉移支出。3、財政支出財政支出(fiscalexpenditure)也稱公共財政(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t"_blank )支出,是指在市場經濟(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t"_blank )條件下,政府為提供公共產品(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t"_blank )和服務,滿足社會共同需要而進行的財政資金(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t"_blank )的支付。財政支出是國家(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t"_blank )將通過各種形式籌集上來的財政收入(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t"_blank )進行分配和使用的過程,它是整個財務分配活動的第二階段。國家(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t"_blank )集中的財政收入(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t"_blank )只有按照行政及社會事業計劃、國民經濟(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t"_blank )發展需要進行統籌安排運用,才能為國家(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t"_blank )完成各項職能(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t"_blank )提供財力上的保證。4、政府預算政府預算首先是以年度財政收支的形式存在的。它是對年度政府財政收支的規模和結構進行的預計和測算。其具體形式是按一定的標準將政府預算年度的財政收支分門別類地列入各種計劃表格,通過這些表格可以反映一定時期政府財政收入的具體來源和支出方向。政府預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表現為政府預算的級次劃分、收支內容、管理職權劃分等都是以預算法(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t"_blank )的形式規定的;預算的編制、執行和決算的過程也是在預算法的規范下進行的。政府預算編制后要經過國家立法機構審查批準后方能公布并組織實施;預算的執行過程受法律的嚴格制約,不經法定程序,任何人無權改變預算規定的各項收支指標,這就使政府的財政行為通過預算的法制化管理被置于民眾的監督之下。政府預算是財政體系(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t"_blank )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同國家財政具有內在的聯系。從財政收支的內容上看,政府預算是國家財政的核心,但從起源看,兩者不具有一致性。國家財政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而政府預算是社會發展到封建社會末期資本主義初期的產物,即是國家財政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當國家財政要求制定統一的年度收支計劃,而且要求經過一定的立法程序(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t"_blank )審查批準時才出現政府預算。因此,簡而言之,政府預算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國家年度財政收支計劃。8.1國家財政【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知道財政、國家預算、國家決算的含義;理解財政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了解財政收入的含義和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渠道;把握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知道財政支出的含義及主要種類;了解財政收入和支出的關系。2.能力目標:初步理解如何運用財政政策實現經濟平穩運行的能力;初步理解根據政府職能合理安排財政支出的能力;能夠為政府增加財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議的能力;培養學生辨證的、全面的認識問題的能力。3.情感目標:通過本框學習,增強學生國家觀念,教育學生關心支持財政工作,以國家利益、經濟建設為重。【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1、財政收支的對比關系2、財政的巨大作用難點:財政政策【教具準備】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方法】情境導入教學法、利用現代化手段教學法、師生對話,及啟發式教學法。【教學過程】一、導入上節課我們共同探討了社會所創造出來的財富如何在個人間進行分配,即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并且在分配時兼顧效率與公平。那么社會所創造出來的財富能不能全部由個人支配呢?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觀看視頻“中國高鐵的五年跨躍”,議論其中提出的三個問題:靠個人出資能興建高鐵嗎?修建高鐵應該由誰來辦?現實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服務是由政府提供的?學生活動:討論問題,在教師引導下明確:地鐵耗資巨大,只能有國家出資興辦,國家必須有一定的收入,才能保證其各項職能的順利實施。二、進行新課(一)財政1.含義:國家的收入與支出國家為什么要有財政,即它為什么要占有和消費一定的社會財富?2.目的:履行對內對外職能3.國家預算:政府提出并經過法定程序審查批準的國家年度基本收支計劃4.國家決算:上一年度國家預算執行結果的會計報告通過預算和決算,讓全體公民對政府的財政活動進行制約和監督,畢竟政府自己不掙錢,都是從公民那兒收來的,所以政府能收多少錢,該怎么花這個錢都應該事先征得老百姓的同意,事后給老百姓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而不能為所欲為。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有關國家的錢從哪兒收,又該怎么花方面的具體情況。(二)財政收入與支出1.財政收入(1)含義: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籌集起來的資金那么國家具體是通過哪些渠道,來籌集資金的呢?(2)籌集的具體渠道:稅收收入、利潤收入、債務收入以及其他收入。①稅收收入:講清其在財政收入中占主導地位,征收面最廣,最穩定可靠的財政收入形式。馬克思說:“賦稅是喂養政府的奶娘。”②利潤收入:講清并不是所有企業利潤都需上繳國家,聯系公司基本類型及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國家的利潤收入主要包括國有企業稅后利潤按規定上繳國家的部分,國家從參股企業中取得的股金分紅收入。引導思考這是因為國有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它掌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③債務收入:講清國家在內需不足情況下,發行一定債券,用于刺激經濟,拉動經濟增長。這是輔助性的。④其他收入:講明這個占有很少的一部分,國家不能亂收費,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個人的關系。(3)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①分配政策其次從根本上說,要想既多收稅和利潤又不影響企業和個人的生產積極性及購買力,主要依靠經濟發展,只有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社會財富不斷增加,稅收、利潤才能持續地增加,才能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持續增長。即②經濟發展水平這是基礎性的因素。經濟發展水平與財政收入的關系,是根與葉、源與流的關系。打個比方來說,如果說我們把整個社會的財富看作是一塊大蛋糕的話,分配政策是如何分配蛋糕,經濟發展水平,就是怎么做這塊蛋糕。只有提高經濟發展水平,把社會財富這塊蛋糕做大,相應的分到國家的才能夠越多,財政收入才能持續增長。在探討了財政收入方面的有關問題后,我們再來看一看財政支出方面的知識。2.財政支出財政支出,簡單理解就是國家花錢。即:(1)含義:財政支出就是國家對集中起來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配和使用的過程。(2)具體用途①經濟建設支出:在全部經濟建設支出中,基本建設和支持農業的支出占絕大多數,反映了國家財政參與經濟建設的重點。在我國目前經濟建設支出占財政支出的首位。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也是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要求。②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支出:主要包括這些單位的人員經費支出,設備購置、維護及公務費用支出。科教文衛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但所占財政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指出這樣的情況在改善之中。目前我國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加大對此的支持力度。③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指用于政府機關、司法部門、駐外機構、軍隊建設、國防建設、國防科研方面的支出。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穩中有增,說明政府在加強宏觀調控,轉變職能。但國防建設方面的支出穩中有所下降,說明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④社會保障支出:指國家財政為公民提供的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社會優撫的各種費用。國家將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體現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⑤債務支出:國家用于償還各種債務本息方面的支出。注意國家財政發行債券、向金融機構借款,形成財政收入,償還這些債務屬于財政支出。債務既是財政收入又是財政支出。國家債務主要用于國民經濟建設。財政支出來源于財政收入,財政收入的多少又直接影響著財政支出的狀況,可見收入與支出緊密相連,那么二者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在這些關系當中,哪一種是最理想的呢?3.關系(1)財政收支的三種情況:支大于收,有赤字;收大于支,有節余;收支相等。在國家財政預算與決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狀態,它表明國家籌集的財政資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但是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制約,財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況幾乎不存在。(2)財政收支平衡:是指當年財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節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3)財政赤字:是指當年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的部分。我們說略有赤字,應當視為平衡或者基本平衡。如果財政赤字出現了較大數額,那就意味著國家的支出要靠借債來維持,這種情況有可能導致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不平衡,會引發通貨膨脹。必須把財政赤字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財政的本質就是國家通過財政收入和支出這兩個方面,參與社會財富的分配(說白了,財政就屬于我們所說的經濟四環節當中的分配環節,只不過分配的主體是國家而不是企業和個人)。就在這一收一支之間對我們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三)財政的巨大作用1.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通過財政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推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除此之外財政還起著什么樣的作用呢?像鐵路、還有我們上一堂課提到的地鐵,還有諸如能源、郵電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行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建設周期長,投資風險大,(青藏鐵路:總投資逾330億元人民幣,2001年開工,2006年7月1日全線通車;三峽工程:總投資達2039億元,1993年三峽工程正式動工2009年將如期全面竣工;西氣東輸:投資規模1400多億元,工程在2000-2001年內先后動工,將于2007年全部建成。)如果完全由市場配置資源,會導致投入這些行業、地區的資源嚴重不足,影響社會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行與發展,需要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由此可見,2.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國家通過財政支持基礎設施行業和落后地區的建設,有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我們知道,自去年以來,我國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增長滯緩,那么在這種形勢下,國家財政又能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又該如何發揮作用呢?在經濟過熱、物價上漲、經濟運行主要受供給能力制約時,政府可以通過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抑制總需求,穩定物價,給經濟“降溫”,我們把這種增收減支的財政政策稱之為緊縮性財政政策。總而言之,通過政收支上的調節能使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現大起大落,這樣就使得國民經濟能夠平穩運行,由此可見3.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三、課堂總結: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國家收入與分配的有關知識,知道了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財政,國家是通過預算和國家決算來實施財政的,知道了財政收支的具體渠道和用途,以及要保持財政收支平衡等常識,了解了財政的巨大作用。這有助于我們在經濟生活中理解國家用財政手段調控、管理經濟的政策和措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8.1國家財政 備課素材.doc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8.1國家財政 教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