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明確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是中華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含義;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宏偉目標;明確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含義。能力目標:通過學習,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情感、態度、值觀目標:了解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增強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之情,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信念,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教學重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教學難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什么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教學過程】復習與導入:回顧第一課有關文化重要作用的內容,第五課文化創新的途徑,由學生回答,然后由老師歸納后導入新課,走中國特色的路,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性。(一)中華文化復興的必然選擇1.實現中華文化復興的艱難求索導讀教材p95探究活動一相關材料,學生討論后歸納。結論:奉行“全盤西化”論或“文化復古主義”都無法使中華文化走上復興之路。2.實現中華文化復興的指導思想 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3.實現中華文化復興的領導力量 中國共產黨一直肩負實現中華文化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內容、意義)1)內容:可以概括為“一個指導”,“三個面向”,“三個特征”。2)意義: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才能把繼承中華優秀傳統和吸收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結合起來,使悠久的中華文化煥發新的生機,實現文化強國的夢想。注意:當代中國的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都是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1.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宏偉目標補充資料“文化強國”的提出:2011年10月18日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總結了十六大以來文化改革發展的實踐經驗,首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2.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符合中國的國情和具體實際(現實意義)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指的是經濟、政治、文化及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正在向世界經濟強國邁進,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大大增強,國際地位明顯提高,這就迫切需要增強我們的文化力量,形成自己的文化優勢,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其次,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不僅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也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獨特貢獻。必須指出,我國雖然是文化資源大國,但不等于我國就是文化強國。小結: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是在深刻把握我國文化建設實際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提出的,既順應時代潮流,又體現了人民愿望,既符合實際又催人奮進導讀教材p97材料 提示:“六個堅持”既概括了我國文化建設與改革必須堅持的重要方針,又表達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基本要求。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路在何方?3.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提問: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談談為什么必須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我們黨長期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對我國文化發展規律的時刻揭示,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反映了新形勢下對文化發展的新要求。導讀教材p97探究活動三的相關材料提示:探究材料分別從不同視角分別說明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按照教材闡述可概括為“四個決定”。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與建設文化強國的關系----路徑和目標的關系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路徑)2)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宏偉目標(目標)簡要分析:第一,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最終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第二,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是發展先進文化、實現中華文化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三)我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1.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原因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需要;有利于增強全民族的文化創造活力。2.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含義什么是文化自覺?文化自覺就是對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對發展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來自于對時代發展潮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深刻把握,來自于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3.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表現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表現為對中華文化發展前途充滿信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充滿信心,對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充滿信心。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地位和作用(1)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社會主義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2)站在歷史起點上,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一定要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更加自覺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更有自信地邁向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課堂小結】本節課主要講述在文化建設中我們所確立的目標、道路和任務,明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建設文化強國,需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