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目標】(1)識記:價值和價值觀的基本含義;價值觀的導向作用(2)理解:人的價值是什么,如何評價人的價值(3)運用:運用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分析實際問題;自覺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思想覺悟。【重難點“精講”】人的價值的評價標準;價值觀的導向作用一、價值與價值觀——即什么是價值與價值觀及價值觀的作用(一)、人的價值【課堂探究】:物的價值和人的價值是一回事嗎 你是怎樣認識人的價值的 1.哲學意義上的價值。哲學意義上的價值是指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和功能。它涵蓋了各個不同領域事物的價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理解這一概念應把握以下兩點:(1)哲學上的價值與具體領域事物的價值的關系。所以哲學上的價值就應是主體需要與事物屬性之間的特定關系,即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哲學上的價值與具體領域事物的價值是一般與個別的關系。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東西具有不同的價值。糧食、水果等食物具有滿足人們營養需要的屬性;衣物、房屋等具有滿足人們穿、住需要的屬性;書籍、藝術等具有滿足人們精神需要的屬性。可見,事物各有自己的價值。而這些具體的價值又可以概括為幾個領域,即經濟價值、道德價值、審美價值等,這是具體事物、具體領域的價值。而哲學世界觀領域的價值,是在具體價值的基礎上概括和抽象出來的,它比具體領域事物的價值更廣泛、更抽象。這些具體領域的事物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這些領域的事物的屬性能夠滿足人的需要,這一點是共同點。(2)價值是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質現象,也包括精神現象。如衣服、糧食、房子、車輛等物質產品能夠滿足人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音樂、電影、圖書等精神產品能夠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它們具有各自的屬性。它們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就是哲學上的價值。2.人的價值這是本課的一個重點。把握該知識點可分為兩個層次:(1)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奉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自己所屬的社會、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這是人的真正價值所在。因為人生活在社會中,總是需要依靠別人創造的財富來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因此,每個人理當用自己的勞動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回報社會,滿足他人。(2)人的價值的另一個方面在于人通過自己的活動,付出了心血和勞動,滿足社會和他人需要的同時,自己也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得到社會對自己價值的承認,從而實現對自我的滿足。【知識拓展】:人的存在具有雙重性,一方面作為社會的人,可以以自己的活動滿足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作為個體的人,又要從社會和他人那里得到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東西。人的存在的雙重性決定了人的價值的兩個方面,一方面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另一方面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當然,人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3.人的價值的評價。既然人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因而對一個人的價值的評價主要是看他貢獻了什么,而非索取了多少。而人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在今天,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就是看他為社會、為人民貢獻了什么。教材“相關鏈接”揭示了人類對價值問題的探索與追求,說明認識價值問題對人類的重要性。(二)、價值觀的導向作用1、價值觀的含義。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會形成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這就是價值觀。(1)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是在一定的社會存在基礎上產生的,并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2)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2.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課堂探究】:這位總經理所秉承的信念對他的經營產生了什么影響 探究提示:企業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上暢銷不衰,深受消費者的歡迎,獲得了巨大利潤。把握該知識點可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的活動具有導向作用。價值觀不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就不同。二是價值觀影響著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在生活中,我們都要面對如何選擇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問題。選擇正確,我們就會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取得成功;選擇錯誤,我們就會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遭到失敗。3.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課堂探究】:為什么正確的價值觀往往同光明的未來和美好的前途聯系在一起,錯誤的價值觀則容易與平庸和茍且為伍 探究提示: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一個人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的價值觀的指導下進行的。教材設“專家點評”分析了集體主義價值觀,集體主義價值觀正確處理了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是我們所倡導的正確的價值觀。【知識總結】本課在授課過程中主要讓學生懂得人的價值是什么,人的價值體現在哪,如何評價人的價值,以及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明確人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