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世紀教育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考點解析考點40 理解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的重要性,增強公平意識和正義感(b)(思想品德八下P98~115)一、維護社會公平,增強公平意識1.公平的含義/判斷公平與否的標準公平是在比較中產生的。一般來說,人們心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公平,意味著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個人,即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承擔他應分擔的責任、得到他應得的利益。21cnjy.com2.公平的重要性/為什么要維護社會公平 (公平的角度,一般寫(1)即可)(1)總述: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社會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2)社會的穩定需要公平:公平能夠使人們穩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持久地進行合作。人們在社會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對待,產生不公平的感覺,就會感到冤枉、氣憤,甚至導致報復行為。這種心理和行為使人與人之間信任感降低,導致彼此關系惡化,合作難以為繼;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甚至會由此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影響社會的長治久安。(這也是不公平的危害)21·世紀*教育網(3)社會的發展需要公平:社會的發展離不開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的發展,有了公平,社會才能為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人們才能穩定持久地進行合作。有了公平,我們才可能通過誠實勞動,得到自己應得的東西,滿足自己的合理期望,從而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這樣,整個社會才能人人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www-2-1-cnjy-com3.如何認識不公平的現象/不公平產生的原因公平總是相對的,要受到一定社會條件的制約。“公平”與否的判斷,受個人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的制約。4.如何對待不公平的現象法律角度 當不公平的現象發生時,我們應該增強權利意識,善于尋找解決途徑,用合法的手段去尋求幫助,解決問題,以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心理角度 公平與否的判斷,受到個人價 ( http: / / www.21cnjy.com )值觀念、思維方式的制約。當我們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我們不妨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念,或許我們會更加客觀地對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道德角度 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們同破壞公平的行為作斗爭,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5.樹立公平合作意識原因 (1)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公平的合作中,人們各自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應有的發揮,個人的利益得到應有的保障;同時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內耗,推動了社會高效和諧地運轉(2)樹立公平合作的意識,有助于我們順利地融入社會,為社會作出貢獻做法 為了更好地合作,我們需要承擔自己應該做的,決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則對其他人不公平。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二、自覺維護正義,做有正義感的人1.什么是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判斷正義與否的標準凡促進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維護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利益的行為,都是正義的行為;凡阻礙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利益的行為,都是非正義的行為。2.正義的要求(1)正義要求我們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權,公正地對待他人和自己。(2)正義要求每一個人都必須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沒有人可以例外。3.正義的重要性/為什么要維護社會正義 (正義的角度,一般寫(1)即可)(1)總述: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社會的發展需要正義。社會公平需要正義的制度來支撐,需要富有正義感的人來維護。21教育網(2)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期盼正義,維護正義,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聲。實施正義行為,不做非正義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21·cn·jy·com(3)社會的發展需要正義/正義的作用保障人民利益角度 有了正義和正義的制度,即使是處在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會最底層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處于社會最不利地位的群體,也能夠得到社會的關愛,而不會成為被遺忘的角落。正義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競爭合作角度 當我們參與社會合作競爭的時候,正義的制度給予人們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在我們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公平的獲得也需要正義的制度作為支撐社會和諧角度 正義可以通過制度的調節來避免嚴重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會分化,以利于社會健康、持續發展,造福每一個社會成員;正義有利于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理解,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4.制度的正義性在于什么/什么是正義的制度制度的正義性在于,它的程序與規則不是為少數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利益制定的,而是為維護所有社會成員的利益制定的。每個人既能從制度規則的正常運行中受益,又要受正義制度的約束。制度的程序和規則反對歧視,不允許有特權。www.21-cn-jy.com5.正義的制度對實現公平的重要性/正義制度與公平有何關系公正的對待,必須有正義的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來保證;當我們參與社會合作競爭的時候,正義的制度給予人們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在我們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公平的獲得也需要正義的制度作為支撐。從這個角度說,沒有正義的制度就沒有真正的公平。6.怎樣自覺維護社會正義(1)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我們要從小樹立以自覺遵守各項社會制度和規則為榮的意識,養成自覺遵守各項社會制度和規則的良好習慣,以實際行動維護正義2·1·c·n·j·y(2)做有正義感的人(啟示)①如果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能夠采用正當方式,奮起抗爭;②如果看到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他人身上,能夠見義勇為、匡扶正義,及時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③我們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見義勇為的精神,又要做到見義巧為,要盡量在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維護正義;(▲未成年人同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時應注意什么?)④做有正義感的人,不僅要求我們明辨什么是正義的行為,什么是非正義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華道德境界,去踐行,以伸張正義;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⑤我們不僅會為自身、為他人的正義去努力,更會為集體的正義去奔走,為國家的正義而奮斗。7.怎樣的人才是有正義感的人(1)會對正義行為表現出贊賞和崇敬之情,對正義充滿向往和追求,會樂于把對正義的崇尚之情付諸行動。(2)面對非正義的行為,則會產生不安、不滿、憤怒等情緒,乃至采取行動來維護正義。8.為什么要做有正義感的人(1)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社會的發展需要正義。期盼正義,維護正義,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聲。實施正義行為,不做非正義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2)只有有正義感的人、正直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的社會才會更穩定、更和諧。有正義感、為人正直,這是做人應該具有的優良品德。【來源:21·世紀·教育·網】(3)面對非正義行為,選擇消極態度,無疑會助長非正義行為的擴散,最終損害的將不僅是某一個人的利益。【重要提醒】1.請從公平正義角度,分析XXX(如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的意義(1)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社會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公平角度)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社會的發展需要正義。(正義角度)(2)這些措施可有利于維護人民根本利益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和社會的穩定,有利于解決主要矛盾,實現共同富裕,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從依法治國角度,談談如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1)公正的對待,必須有正義的制度來保證,要加強法制建設;(2)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3)政府部門做到依法行政等。3.公平,需要什么來支撐 怎樣的人來維護正義的制度來支撐,有正義感的人來維護。4.當前中國存在哪些危害社會公平正義的現象(列舉影響社會公平正義的事例)(1)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城鄉發展不公平;東西部發展不平衡;(2)權利保障有待完善,上學難、看病難、就業難、買房難等民生問題嚴峻;(3)違法犯罪現象滋生,公民合法權益遭到侵犯……5.黨和政府關注民生問題,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為此,采取了哪些舉措(1)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2)推行醫療改革,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3)采取積極的就業政策; (4)建立和完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5)健全保障性住房制度; (6)重視三農問題,取消農業稅;(7)實行扶貧開發計劃; (8)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深化教育體制改革;(9)實施依法治國方略,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穩定……( http: / / 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1張PPT)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2017中考社會思品一輪復習品系列(考點40)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考點40:理解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的重要性,增強公平意識和正義感(b)思想品德八下P98—115公平是在比較中產生的。一般來說,人們心目中的公平,意味著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個人,即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承擔他應分擔的責任、得到他應得的利益。一、維護社會公平,增強公平意識1.公平的含義/判斷公平與否的標準2.公平的重要性/為什么要維護社會公平(公平的角度,一般寫(1)即可)(1)總述: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社會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2)社會的穩定需要公平:公平能夠使人們穩定、持久地進行合作。人們在社會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對待,產生不公平的感覺,就會感到冤枉、氣憤,甚至導致報復行為。這種心理和行為使人與人之間信任感降低,導致彼此關系惡化,合作難以為繼;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甚至會由此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影響社會的長治久安。(這也是不公平的危害)(3)社會的發展需要公平: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收入的發展,有了公平,社會才能為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人們才能穩定持久地進行合作。有了公平,我們才可能通過誠實勞動,得到自己應得的東西,滿足自己的合理期望,從而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這樣,整個社會才能人人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3.如何認識不公平的現象/不公平產生的原因公平總是相對的,要受到一定社會條件的制約。“公平”與否的判斷,受個人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的制約。4.如何對待不公平的現象法律角度 當不公平的現象發生時,我們應該增強權利意識,善于尋找解決途徑,用合法的手段去尋求幫助,解決問題,以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心理角度 公平與否的判斷,受到個人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的制約。當我們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我們不妨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念,或許我們會更加客觀地對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道德角度 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們同破壞公平的行為作斗爭,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5.樹立公平合作意識原因 (1)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在公平的合作中,人們各自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應有的發揮,個人的利益得到應有的保障;同時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內耗,推動了社會高效和諧地運轉(2)樹立公平合作的意識,有助于我們順利地融入社會,為社會作出貢獻做法 為了更好地合作,我們需要承擔自己應該做的,決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則對其他人不公平。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二、自覺維護正義,做有正義感的人1.什么是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判斷正義與否的標準凡促進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維護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利益的行為,都是正義的行為;凡阻礙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利益的行為,都是非正義的行為。2.正義的要求(1)正義要求我們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權,公正地對待他人和自己。(2)正義要求每一個人都必須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沒有人可以例外。3.正義的重要性/為什么要維護社會正義(1)總述: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社會的發展需要正義。社會公平需要正義的制度來支撐,需要富有正義感的人來維護。(2)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期盼正義,維護正義,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聲。實施正義行為,不做非正義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正義的角度,一般寫(1)即可)(3)社會的發展需要正義/正義的作用保障人民利益角度 有了正義和正義的制度,即使是處在社會最底層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處于社會最不利地位的群體,也能夠得到社會的關愛,而不會成為被遺忘的角落。正義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競爭合作角度 當我們參與社會合作競爭的時候,正義的制度給予人們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在我們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公平的獲得也需要正義的制度作為支撐社會和諧角度 正義可以通過制度的調節來避免嚴重的社會分化,以利于社會健康、持續發展,造福每一個社會成員;正義有利于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理解,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4.制度的正義性在于什么/什么是正義的制度制度的正義性在于,它的程序與規則不是為少數人的利益制定的,而是為維護所有社會成員的利益制定的。每個人既能從制度規則的正常運行中受益,又要受正義制度的約束。制度的程序和規則反對歧視,不允許有特權。5.正義的制度對實現公平的重要性/正義制度與公平有何關系公正的對待,必須有正義的制度來保證;當我們參與社會合作競爭的時候,正義的制度給予人們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在我們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公平的獲得也需要正義的制度作為支撐。從這個角度說,沒有正義的制度就沒有真正的公平。6.怎樣自覺維護社會正義(1)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我們要從小樹立以自覺遵守各項社會制度和規則為榮的意識,養成自覺遵守各項社會制度和規則的良好習慣,以實際行動維護正義①如果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能夠采用正當方式,奮起抗爭;②如果看到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他人身上,能夠見義勇為、匡扶正義,及時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③我們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見義勇為的精神,又要做到見義巧為,要盡量在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維護正義;(▲未成年人同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時應注意什么?)④做有正義感的人,不僅要求我們明辨什么是正義的行為,什么是非正義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華道德境界,去踐行,以伸張正義;⑤我們不僅會為自身、為他人的正義去努力,更會為集體的正義去奔走,為國家的正義而奮斗。(2)做有正義感的人(啟示)7.怎樣的人才是有正義感的人(1)會對正義行為表現出贊賞和崇敬之情,對正義充滿向往和追求,會樂于把對正義的崇尚之情付諸行動。(2)面對非正義的行為,則會產生不安、不滿、憤怒等情緒,乃至采取行動來維護正義。8.為什么要做有正義感的人(1)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社會的發展需要正義。期盼正義,維護正義,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聲。實施正義行為,不做非正義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2)只有有正義感的人、正直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的社會才會更穩定、更和諧。有正義感、為人正直,這是做人應該具有的優良品德。(3)面對非正義行為,選擇消極態度,無疑會助長非正義行為的擴散,最終損害的將不僅是某一個人的利益。1.請從公平正義角度,分析XXX(如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的意義(1)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社會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公平角度)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社會的發展需要正義。(正義角度)(2)這些措施可有利于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和社會的穩定,有利于解決主要矛盾,實現共同富裕,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從依法治國角度,談談如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1)公正的對待,必須有正義的制度來保證,要加強法制建設;(2)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3)政府部門做到依法行政等。3.公平,需要什么來支撐 怎樣的人來維護正義的制度來支撐,有正義感的人來維護。4.當前中國存在哪些危害社會公平正義的現象(列舉影響社會公平正義的事例)(1)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城鄉發展不公平;東西部發展不平衡;(2)權利保障有待完善,上學難、看病難、就業難、買房難等民生問題嚴峻;(3)違法犯罪現象滋生,公民合法權益遭到侵犯……(1)完善收入分配制度;(2)推行醫療改革,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3)采取積極的就業政策;(4)建立和完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5)健全保障性住房制度;(6)重視三農問題,取消農業稅;(7)實行扶貧開發計劃;(8)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深化教育體制改革;(9)實施依法治國方略,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穩定……5.黨和政府關注民生問題,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為此,采取了哪些舉措社會公平與正義謝 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有大把優質資料?一線名師?一線教研員?趕快加入21世紀教育網名師合作團隊吧!!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紀教育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鞏固練習考點40 理解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的重要性,增強公平意識和正義感(b)一、選擇題:1.右圖是我國分配制度改革的一幅宣傳畫。它說明合理的分配制度( )①有利于實現平均分配②可以使低收入群體不勞而獲③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④有利于保障廣大人民的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我國新出臺的《居民證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規定,居住證持有人在居住地享受與當地戶籍人口平等的公共服務,免費接受義務教育、依法參加社會保險,這說明( )①每個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權利 ②政府不斷推進社會公平正義③公民在人格上已實現完全平等 ④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絕對公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近年來,公平已成為社會的共同期盼和呼聲,引起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列舉措體現公平要求的是( )①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②教育資源向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傾斜③機關事業、企業職工養老金并軌 ④多收入者多繳稅,少收入者不繳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新增了“代替考試罪”等罪名。替考入刑是因為( )①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 ②懲治犯罪是當前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③依法治國是我國的治國方略 ④替考損害了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權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漫畫《保護傘》表明( )①正義的制度能保障社會的公平②要理智面對不公平的社會現象③我國政府重視百姓的民生問題④這些措施只保護社會弱勢群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有正義感、為人正直是做人應該具有的優良品質。做有正義感的人就應該明辨什么是正義行為,什么是非正義行為。下列行為屬于正義行為的是( )A.排除異己 B.見義勇為 C.以權謀私 D.恃強凌弱7.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是李陽同學的心愿,下列他的行為符合要求的是( )①過馬路走斑馬線,遵守交通法規 ②積極參加“慈善一日捐”的活動③遇見校外青年敲詐同學及時報警 ④交流時強迫同學接受自己的意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某青年遇到一歹徒搶劫市民,他奮力將自行車扔向騎摩托車逃竄的歹徒,使得歹徒被及時趕到的警察擒獲。這一事件啟示我們,親近社會必須( )A.只幫助我們所認識的人 B.有社會正義感,克服冷漠心理C.用道德的力量感化歹徒 D.明哲保身,確保個人安全要緊9.2015年12月9日,王先生在昆明海埂大壩拍攝到有游客抓海鷗自拍留影,游客無視被抓海鷗的掙扎和其他海鷗呼救鳴叫的行為讓王先生非常氣憤,他在將虐鷗過程記錄下來后,立即上前對此行為制止。王先生制止虐鷗行為( )①體現王先生對自然界生命的關愛和呵護②表明王先生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人③是王先生實施正義行為,自覺維護正義的體現④是王先生自覺承擔責任的表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近期,膠州市兩名中學生撿到一個內有9000元現金及貴重物品的錢包,將其送到派出所,經過民警多方尋找,物歸原主。這個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在社會上獲贊無數。這件事告訴我們( )①要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②要按照正義標準做人做事③要想獲得社會贊譽,只能拾金不昧 ④正義行為有利于傳遞社會正能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新實施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這一法律新規的施行引發了下面的議論:消費者:“七天無理由退貨”讓我享受到了“上帝”的待遇,公平!我利用“反悔權”過了幾天新潮衣服癮,然后一退了之,爽!經營者:“上帝”是這樣子的嗎?“七天無理由退貨”對我們經營者不公平!經營者和消費者為什么會對公平與否產生截然不同的判斷?由此,請你為經營者如何面對這種“不公平”提出合理建議。(4分)12.閱讀漫畫《正義者》,回答問題。(1)有人說漫畫中的男孩“貌似仗義,實非正義”。你是否同意這一說法?請說明理由。(4分)(2)要讓漫畫中的男孩成為真正有正義感的人,你有哪些好的建議? (4分)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A C B B A B D B11.公平總是相對的。公平與否的判斷,受到個人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制約。(2分)經營者面對這種“不公平”,可以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念,客觀對待。(2分)12.(1)同意。(1分)因為在社會進程中,凡促進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維護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權益的行為,都是正義的行為。(1分)漫畫中的主人公雖然是為了維護他人和公共的利益,但損害了其他公民的生命健康權、財產所有權,是違法行為,是非正義行為。(2分)(2)要明辨是非;學法守法;用合法的手段和途徑維護正當權益;要尊重他人權利;……(兩點,4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考點40 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復習課件).ppt 考點40 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鞏固練習).doc 考點40 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考點解析).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