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世紀教育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鞏固練習考點23 概述日本明治維新的內容及其影響(b)(社會八下P73—74)一、選擇題:1.適合填寫在右圖“?”處的是( )A.大化改新B.商鞅變法C.明治維新D.戊戌變法2.到1899年時,日本已獲得對其國土上所有外國人的法定裁判權,它成為亞洲第一個砸碎西方控制鎖鏈的國家。這得益于(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A.日本大化改新的成效 B.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C.西方國家的扶植支持 D.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3.1868年,日本某官員說過,“過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洋文明是外國人引進的,從今以后我們要用自己的手將西洋文明帶入國內。”下列屬于“用自己的手將西洋文明帶入國內”的舉措有( )21教育網①確立君主立憲制 ②實行三權分立③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④學習歐美生活方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下列關于明治維新內容正確的是( )①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②禁止土地買賣,土地收歸國有③鼓勵發展近代工業,向歐美學習 ④文明開化,努力發展教育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下列情況出現在20世紀初的日本的是( )①實行小學義務教育 ②穿西服吃西餐 ③不允許自由買賣土 地④實行征兵制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日本大臣木戶孝允提出:“立國之本,惟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人,而期望人才干載相繼而無窮者,惟在于教育而已。”下列明治維新措施與該思想對應的是( )A.提倡“文明開化” B.實行全國征兵制C.允許土地買賣 D.廢除所有的藩國7.明治元勛大久保利通說:“大凡國之強弱, ( http: / / www.21cnjy.com )決定于人民之貧富,人民之貧富則系于物產之多寡,而物產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勵人民之工業。”這體現的主要治國思想是( )21cnjy.comA.政治平等 B.文明開化 C.學習西方 D.發展工業8.明治維新使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強國。其改革內容中,最具有前瞻性和戰略目光的舉措是( )A.廢藩置縣 B.加強中央集權 C.推行義務教育 D.允許土地買賣9.下列關于中國洋務運動和日本明治維新共同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都是在內憂外患背景下進行的改革B.都在政治、經濟、思想領域向西方學習C.都推動了本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D.都創辦了機器化大生產的近代工礦企業10.從1868年起,明治政府在“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的口號下進行改革。下列對這次改革的評述,不正確的是( )www.21-cn-jy.comA.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C.使日本發展成為當時亞洲唯一的民族獨立強國D.使日本一度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二、非選擇題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53年,美國佩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將軍的艦隊陳兵東京灣,日本無力抵御它們。十多年前,美國人在鴉片戰爭中,對中國也曾這樣耀武揚威……。與中國截然相反的是,19世紀60年代,日本宣告了一個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時代的到來。——史茲·墨菲《亞洲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19世紀中期中日兩國的相同困境。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世紀60年代日本“迅速改革”的重要歷史事件。(2分)材料二:興辦生產事業亦屬急務,但人民還 ( http: / / www.21cnjy.com )沒有這種志愿,所以暫時創辦官立事業,示以實例,以誘導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經濟史》(2)材料二反映了明治維新的哪一內容?(2分)材料三:日本新領導人(注:指明治維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的領導者)不贊成這種不加區別地奉承所有西方東西的做法,他們并不對西方文明本身感興趣,而僅僅對其中增強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組成成分感興趣……他們現在提出了一個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個強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國家。講究實際的日本領導人得出了這一明確結論:每個民族必須為自己去掠奪,軟弱和膽小將一無所獲。21·cn·jy·com——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3)依據材料三,分析日本明治維新的特點。(2分)(4)明治維新對日本的對外政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請舉例說明。(4分)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C C A A D C B D11.(1)都受到外國入侵;明治維新。(2分)(2)鼓勵發展近代工業。(2分)(3)特點:把學習西方與國情相結合(有選擇地學習西方)。(2分)(4)影響:使日本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2分)舉例:侵略中國,發動甲午中日戰爭,積極參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2分)( http: / / 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9張PPT)日本明治維新2017中考社會思品一輪復習品系列(考點23)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考點23:概述日本明治維新的內容及其影響(b)社會八下P73—741.19世紀中期的日本仍是閉關鎖國、落后的封建國家。天皇大權旁落,實際權力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日本處在腐朽的德川幕府統治之下。。(內憂)2.1853年,一支美國艦隊闖入日本港口,要求談判“通商”,否則立即向日本開戰。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同意開放港口(黑船事件)。 歐洲列強接踵而來,也向日本提出了同樣的要求,外國勢力的入侵,激化了日本國內的矛盾,日本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幕府統治搖搖欲墜。(外患)3.一些中下級武士階層發動倒幕運動。1868年,討伐幕府的武裝在京都附近戰勝幕府軍隊,推翻了幕府統治。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從京都遷往東京。明治維新的背景政治上:封建等級統治,社會矛盾尖銳經濟上:幕府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改革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維新的背景外患:1853年黑船事件,民族危機加劇社會矛盾(改革直接原因)內憂:幕府統治危機國內武士階層發起倒幕運動明治政府于1871年派出了48人組成的巖倉使節團赴歐美12國考察學習,另有50多名留學生隨行。在長達20個月的考察訪問中,使節團對西方文明“始驚” “次醉” “終狂”,眼界大開。后來,使節團中的主要成員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牢牢控制政府實權,任用大批主張改革的人才,基本形成了推進改革的施政方針,深刻影響了日本此后發展的方向。巖倉使節團赴歐美考察閱讀卡明治天皇名睦仁, 1867年繼承王位 1868年以《易經》中“圣人向明而治”,改年號為明治元年。推翻德川幕府統治后,實行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史稱明治維新。。1.政治方面:①廢除全國所有的藩國,由中央政府派官員直接管理,以加強中央集權。②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擇業。③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2.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3.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4.軍事方面:開始實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軍隊。最能體現資本主義性質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東京京都大阪三府七十二縣政治: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天皇將軍大名武士皇族華族士族平民封建等級制度四民平等政治:廢除封建等級制度政治:君主立憲制的確立1.背景:2.確立:3.意義:①明治維新使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逐漸深人人心。②各地成立民權組織,要求開設國會,掀起自由民權運動。1889年,天皇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也稱《明治憲法》),標志著日本君主立憲制政體的確立。明治維新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明治政府頒發的地契經濟:土地改革,允許土地買賣茲為改正地稅,原有之田地貢納辦法,一律作廢;并規定于地契調查完畢后,按土地價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為地稅。——明治政府1873年頒布的條例大凡國之富強系于人民之貧富,而人民之貧富系于物產之多寡。物產之多寡,雖依賴于人民致力于工業與否,但尋其根源,又無不依賴政府官員誘導獎勵之力。——1874年大久保利通《關于殖產興業建議書》經濟:鼓勵發展近代工業富岡繅絲廠于明治5年(1872年)由明治政府為實現日本的近代化而第一次成立的制紗廠。富岡制紗廠女工學習場面畫日本第一臺火車機車為迅速發展工商業,明治政府興建了大批工廠,修筑鐵路,舉辦郵政和電訊事業,扶植、保護私人企業的發展。1872年建成的東京火車站1872年東京與橫濱鐵路通車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輪船“孝明丸”從筑地駛往橫濱明治天皇出席東京工業博覽會開幕儀式國家 時間 工業年平均增長速度日 1868-1873 32.2%英 1851-1873 3.3%美 1861-1873 5%德 1861-1873 3.8%在政府大力推動下,日本經濟迅速發展,在當時世界上也很罕見。明治時期的日本課堂情景國家富強之途……第一開發國民多數之智德良能,使進入文明開化之域。——伊藤博文明治維新時期的教育普及率社會生活:努力發展教育明治時期舉辦的化裝舞會社會生活:提倡“文明開化”,像歐美學習穿西裝的政府官員剪發吃火鍋東京街頭出現了電燈日本海軍艦隊軍事:開始實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軍隊。主動向西方學習,引進西方文明。(“脫亞入歐”)明治維新的性質和影響1.性質: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目的: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挽救民族危亡。特點:①明治維新使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逐漸深入人心。各地成立民權組織,要求開設國會,掀起自由民權運動。②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1889年,天皇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也稱《明治憲法》),日本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③使日本擺脫了民族危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日本逐漸改變了落后的面貌,經濟發達,軍事強大,成為亞洲第一個邁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2.影響:(1)積極影響: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使日本強大后,走上對外擴張道路,威脅亞洲和世界和平。(2)消極影響:仔細觀察上面這張圖,找一找哪些是當時的新事物,哪些是以前的舊事物。想一想,這說明了什么。圖中蒸汽火車、鐵路、電線、西服等是新事物;而帆船、人力車、馬車、日本和服等是舊事物。新事物的出現說明,日本在明治維新期間主動向西方學習,在多個領域引進西方文明。日本明治維新期間,政府在提倡文明開化的同時,鼓吹“忠君”、“愛國”。日本政府強迫人們奉讀《教育敕語》日本兒童在玩模仿甲午戰爭的游戲一方面,增強了日本民族凝聚力,促進日本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另一方面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發展軍國主義,不斷對外侵略戰爭。堅持對外開放,善于學習外國長處;堅持與時俱進,勇于改革創新;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改革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等。謝 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有大把優質資料?一線名師?一線教研員?趕快加入21世紀教育網名師合作團隊吧!!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紀教育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考點解析考點23 概述日本明治維新的內容及其影響(b)(社會八下P73—74)一、背景:1.19世紀中期的日本仍是閉關鎖國、落后的封建國家。天皇大權旁落,實際權力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內憂)21教育網2.1853年,一支美國艦隊闖入日本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要求談判“通商”,否則立即向日本開戰。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同意開放港口(黑船事件)。 歐洲列強接踵而來,也向日本提出了同樣的要求,外國勢力的入侵,激化了日本國內的矛盾,幕府統治搖搖欲墜。(外患)21cnjy.com3.一些中下級武士階層發動倒幕運動 ( http: / / www.21cnjy.com )。1868年,討伐幕府的武裝在京都附近戰勝幕府軍隊,推翻了幕府統治。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從京都遷往東京。二、措施(內容):1868年開始,明治政府先后頒布了一系列向西方學習的改革措施,史稱“明治維新”。1.政治方面:①廢除全國所有的藩國,由中央政府派官員直接管理(廢藩置縣),以加強中央集權。②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擇業。③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2.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自由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代工業。(為迅速發展工商業,明治政府興建了大批工廠,修筑鐵路,舉辦郵政和電訊事業,扶植、保護私人企業的發展。)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3.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向歐美學習,提倡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生活方式,努力發展教育。(規定了統一的學制,仿照歐美,設立了新的學校,普及初等教育;提倡學習歐美生活方式:蓋洋樓,吃西餐,改變傳統的日本發型。)21·cn·jy·com4.軍事方面:開始實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軍隊。三、性質: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四、目的: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挽救民族危亡。五、特點:主動向西方學習,引進西方文明(“脫亞入歐”)六、影響:1.積極影響:①明治維新使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逐漸深入人心。各地成立民權組織,要求開設國會,掀起自由民權運動。②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1889年,天皇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也稱《明治憲法》),日本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www.21-cn-jy.com③使日本擺脫了民族危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日本逐漸改變了落后的面貌,經濟發達,軍事強大,成為亞洲第一個邁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2.消極影響: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使日本強大后,走上對外擴張道路,威脅亞洲和世界和平。七、啟示:堅持對外開放,善于學習外國長處;堅持與時俱進,勇于改革創新;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改革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等。(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圖1明治初期的小學課堂 圖2巖倉使節團赴歐美考察 ( http: / / 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考點23 日本明治維新(復習課件).ppt 考點23 日本明治維新(鞏固練習).doc 考點23 日本明治維新(考點解析).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