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心中有數打官司一、課標要求歸納公民的訴訟權利。二、重點知識1.了解訴訟的含義、種類及作用;理解公民享有的主要訴訟權利。2.剖析典型案例,理解司法調解在解決權益糾紛中的作用。教學內容(一)全面認識訴訟1.含義:訴訟又稱“打官司”,是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在糾紛主體的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具體糾紛的活動,是解決各種沖突和糾紛的最后途徑。2.種類:根據訴訟要解決的案件的性質、訴訟的內容和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訴訟可以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三種。21·cn·jy·com3.特點:訴訟的一個基本特點是其規范性,這種規范性表現在:(1)訴訟請求必須符合法律規范。(2)訴訟必須按照法律預先確立的具體程序進行。不僅是當事人,即便是法官也不能隨心所欲、恣意妄為。(3)訴訟裁決的根據必須是法律規范,任何與立法相抵觸的情理或道德規范不能作為解決沖突的根據。21教育網4.基本原則: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的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對一切公民適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則;合議制原則;委托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的原則;回避原則;公開審判原則;兩審終審原則;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人民檢察機關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的原則等。www.21-cn-jy.com(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1.當事人的訴訟權利(1)公民有委托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的權利當事人可以委托其他人幫助自己進行訴訟,這就是訴訟代理。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幫助當事人進行訴訟的人稱為訴訟代理人。在刑事訴訟中,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辯護人;幫助被害人、自訴人或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的人,稱為訴訟代理人。2·1·c·n·j·y2)公民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如果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遇到一個可能會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人,當事人有權要求他退出,這就是我國三大訴訟法中規定的回避制度。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的辦案人員應當告知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3)公民有上訴的權利我國訴訟實行兩審終審原則,當事人和其他相關訴訟主體如果不服一審判決或裁定,可以在規定期限內要求上級法院對尚未生效的一審判決或裁定的事項進行重新審理。但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同時就是終審判決,對此不能提起上訴。2.當事人的義務(1)當事人應當依法正確行使訴訟權利,不得濫用法律賦予的訴訟權利,實施妨害訴訟的行為。(2)當事人必須如實陳述案件事實,不得捏造事實,偽造證據。被告在行政訴訟中負有舉證責任,在訴訟期間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21cnjy.com(3)當事人應當遵守法庭紀律,服從法庭指揮,未經審判長允許不得隨意發言或向對方當事人提問。(4)當事人必須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對話名師】公民民事訴訟的訴訟權利在我國,民事訴訟權利十分廣泛,并且受到法律保護。除了委托他人代理訴訟、申請回避和提起上訴外,還有起訴,應訴,提供證據,進行辯論,查閱案卷材料,請求調解,自行和解,原告放棄或變更訴訟請求,被告承認或反駁原告的訴訟請求,提起反訴,申請執行等。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