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基本內容,理解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優越性。能力目標:提高運用馬列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政治現象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教學重點與難點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以及優越性教學準備及手段相關圖片視頻資料,多媒體教學流程一、導入新課:由“共商國是同舟共濟”的幾個鏡頭導入?提出相關問題:1、你知道中國有哪些民主黨派?2、你覺得我國政黨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3、西方政黨制度有哪些類型?4、我國政黨制度有哪些優越性?二、自主學習1、我國的政黨制度是2、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①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的關系。②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領導是政治領導。即、和的領導③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④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準則:。⑤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性質: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組織形式,也是共產黨領導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組織,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兩大主題:三個職能:。2、我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是什么?(在書上標出來)三、交流展示四、教師精講點撥五、課內探究:材料一:2008年1月30日,中央紀委在北京向黨外人士通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情況,并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材料二:“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等統一戰線廣大成員響應中共中央的號召,積極投入抗震救災的各項工作。他們慰問受災群眾,看望救援人員,實地察看災情,了解抗震救災工作進展,積極建言獻策。材料三:2008年7月2日至5日,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圍繞“進一步推進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和“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問題建言獻策。請運用我國政黨制度的相關知識對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說明。六、自主質疑七、遷移訓練八、布置作業:完善學案習題動態修改部分板書設計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基本內容:關系、前提、方針、準則、機構優越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