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理解為什么要對政府的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了解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認識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明確行政監督體系包括外部監督和內部監督。明確建設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懂得政府主動接受監督,創建“陽光工程”的意義。2、能力目標結合由案例引出的問題,學生自主討論為什么要監督,引導學生由現象上升到理論進行分析。學會辯證地觀察問題、認識問題,能夠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權力。由此得出我們要對權力進行監督,途徑是什么,政府做了哪些努力。在這個過程中,由社會現象,引導學生討論,所以,本課以討論探究為主,引導學生為主。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我國政府接受人民監督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權力觀念,提高學生(公民)參與監督政府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民主監督的素養。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教學難點:政府為什么要接受監督,以及我們怎樣監督政府三、教學方法講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討論法,讀書指導法四、課時安排:1課時五、教學過程(復習舊課,導入新課)同學們,上一框題我們主要學習了政府依法行政的一些具體要求,但在這里邊,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應該依法行政,這只不過是在法律法規提出的綱性要求。假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不能做到依法行政,我們應該怎么辦?這就涉及到我們這節課要講的內容,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一、群眾喉舌政府的鏡鑒二、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的意義過渡:盡管在今天,我們的政府和人民,對權力需要進行制約和監督的重要性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但是,我們仍會時不時地發現一些腐敗官員“浮出”水面。請同學們閱讀材料1的內容,并回答問題。2011年2月10日廣東省茂名前市委書記羅蔭國被檢察機關以“涉嫌職務犯罪”刑拘,羅身兼三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黨風廉政建設領導小組組長。在茂名,擁有最高權力。羅被抓后的短短一月間,已全面崩潰的羅蔭國交待出100多名處級以上官員。有消息說羅蔭國家里來歷不明財產有16億,如果所言不虛的話,羅蔭國應是近年來劉志軍、許宗衡后中國第三位超級巨貪了!羅在接受調查時稱:“要說我是貪官,說明官場都是貪官”。“憑什么專整我?真讓我交代,我能交代三天三夜,把茂名官場翻個地朝天。中國不就是腐敗分子提撥腐敗分子,腐敗分子反腐敗嗎?”“像我這樣級別的,誰不能供岀來百十個人?這太平常了!”問:(1)政府官員出現嚴重濫用權力現象原因是什么?(2)根據某些政府公職人員變質的后果,說一說濫用權力會給國家、家庭、個人造成什么危害?(分兩組討論)針對問題(2):學生一:“損害國家利益,損害政府形象”。學生二:“毒化社會風氣”。學生三;“家破人亡”。學生四:“斷送個人的政治前程,是個人的悲劇”。羅蔭國作為國家公職人員,本應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應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卻濫用權力,為自己謀取私利,以權謀私,使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極大的損害。設問:那么,這是不是說所有掌握權力的人都是貪污腐化分子呢?如果不是,請舉出具體的人物或事例說明。(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結合上節課了的焦裕祿、任長霞、牛玉儒等人物事跡。)(運用對比方法)把上述材料和學生的回答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思考:羅蔭國和任長霞等都是擁有權力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但在運用權力上卻有著截然相反的表現,前者貪污腐化,后者造福一方,這說明了什么?(權力是把雙刃劍)1.對政府權力進行監督的原因(1)政府接受監督的必要性結論:權力是把雙刃劍。權力運用得好,就可以指揮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權力一旦被濫用,就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因此為了防止權力的濫用需要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為人民謀利益。(2)政府接受監督的意義課堂設問: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有什么重要意義?(引導學生看P47~48,從危害反思意義)。①提高效率②防止腐敗③正確決策④權威政府問題(1):學生討論歸納:個人思想問題;群眾沒發動起來;缺少包公那樣的鐵面無私的清官;事前沒有監督;制度規范不周全;學生一:“社會風氣不好”。學生二:“制度設計不完善”。學生三;“對政府官員的監督有待加強”。學生四:接著第三位同學的話題,“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下級監督不敢”。教師總結: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討論和回答了問題一,見解深刻,認識準確,老師概括同學們的觀點,導致這些高官走上了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內因,也有外因。 思想根源(內因):長期以來不注重思想意識改造,法治理念淡薄,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滋生是產生腐敗的思想根源。制度根源(外因):缺乏必要有效的制約和監督機制,是滋生腐敗的制度根源。2、對政府的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的措施分析原因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尋找有效的措施,那么怎樣才能加強對權力的監督,有效遏制腐敗現象的發生?(1)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是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這個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學生活動:民主和法制是否可以割裂開來?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只有民主沒有法制會造成無政府主義;只有法制沒有民主則會導致專制。兩者最終都會喪失民主,都不可能建立和健全對政府的制約和監督機制。所以,民主和法制缺一不可。(2)建立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課堂設問:對于權力的監督問題,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對此都有深刻的論述,但是卻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思路。這兩種不同的思路是什么呢?誰更具有正確性呢?(引導學生看書P47頁,討論觀點一和觀點二。)總結:西方觀點代表權利的內部監督,而王充的觀點代表外部監督,要把二者結合起來。我們不能說這兩種觀點誰對誰錯,也不應該把它們割裂開來,長久以來的探索和經驗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把兩者統一起來,對于權力的監督,我們既要內部的監督也要外部的監督,從而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監督體系。行政系統外部的監督:①人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主要是定期向人大報告工作,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質詢等。②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作為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可以通過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也可以通過調查研究,主動向政府機關提出建設性意見。③司法機關的監督:司法機關通過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實行司法監督。④社會和公民的監督:政府行政過程中侵害群眾利益時,群眾可以到相關政府部門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到司法部門提出行政訴訟。批評、建議、檢舉、申訴、控告的監督權;民主監督的方式:信訪舉報制度、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輿論監督制度。⑤中國共產黨的監督:主要通過黨紀監督。政府系統內部的監督:法制、監察、審計部門是政府內部的行政監督部門,通過加強廉政監督、執法監督、效能監督,督促政府工作人員廉潔從政,防止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引導學生分析例子,判斷屬于哪種監督方式。例子1:80年8月間召開的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170多名北京團代表就寶鋼工程分別向冶金部提出質詢,這是全國人大歷史上第一起質詢案,史稱“共和國質詢第一案”。(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例2:在今年的廣東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黃晨光遞交提案。建議,廣東省范圍內的高速公路收費站實行聯網收費,能取消的收費站取消,能合并的合并,保證車輛暢通。對此,省交通廳答復稱,目前,廣東正在開展第二階段的區域合并工作。下一步,省公安廳將加快聯網收費,減少主線收費站。(人民政協的監督)例3:湖南嘉禾縣政府濫用行政權力強制推進房屋拆遷,引起民眾的極大憤慨,引發了群眾集體上訪。央視《社會紀錄》欄目對此進行了曝光,國務院高度重視這起事件,最后周余武等人的嘉禾縣縣委書記、縣長職務被撤銷。司法機關也對涉嫌觸犯刑律的人員進行了調查審判并做出判決。(社會與公民的監督)(上級政府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例4:1995—2008年一大批省部級政府高官被中央紀委嚴厲查處而紛紛落馬。如:王寶森北京市副市長;李紀周公安部副部長;王樂毅海關總署副署長;成克杰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等。(中國共產黨的監督)例5:04年6月24日,審計署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所作的年度政府審計報告,在全國上下掀起了一場“審計風暴”。(審計部門的監督)例6:近年來國務院司法部集中查處了涉嫌賄賂法官的違法亂紀律師,公證行業的不正當公證行為,監獄勞教單位違紀違法行為、領導干部利用職權違規安排子女工作等。(法制部門監督)例7:深圳市監察局日前宣布:今年在加強廉政監察和查辦大案要案的同時,將加大力度查處七種行政過錯及行政效能問題,對行政過錯的典型案件,還將進行通報批評或在新聞媒體上曝光。今年將嚴格執行《深圳市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行政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辦法》,以促進機關作風轉變,提高政府部門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監察部門的監督)三、為政府的“陽光工程”喝彩過渡:為了防止權力的濫用,我們需要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那么作為政府本身,在監督面前又該秉持什么樣的態度?生:(略)師:政府應該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打造陽光工程,建立陽光政府,那么什么是“陽光工程”呢?1.“陽光工程”的含義我國政府為了方便人民群眾對政府及其工作人員進行監督,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和公開辦事制度,增強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師:開放“紅頭文件”查閱,政務向社會公開,表明我們的政府對自身的信心日益提高,更是政府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的直接體現。類似開放政府“紅頭文件”查閱這樣的政務公開行為,我們把它統稱為“陽光工程”。開放“紅頭”文件的查閱是“陽光工程”的一個重要內容。“紅頭文件”主要是指行政機關制定并公布,在一定范圍、時間內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文件。因為政府機關發布的公告、政令等經常以帶有紅色字體開頭的文件形式印發,因此得名。“陽光工程”:從2002年12月1日起,中國人、外國人都可以到廣州的省檔案館免費查閱政府的紅頭文件。北京等城市的街道、廣場、社區隨處可見的電子觸摸屏,可供查詢法律、政務信息、紅頭文件。2003年鎮江大市口城市客廳又添新景:每晚8時準點播放政府部門政務公開內容,引來不少市民觀看。2006年2月南京首創“權力陽光”運行機制2007年6月江蘇“陽光政府”工程核心政府網站中文域名開通2008年5月實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溫家寶首次與網友在線交流提出:政務和官員財產收入公開。2009年2月杭州余杭政府出臺《“陽光行動年”活動實施意見》,全面啟動“陽光行動年”活動2.“陽光工程”的目的和意義師:開放紅頭文件,打造陽光工程是政務公開、政府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的具體體現。目的:人民政府制定和發布文件,一方面是規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執法行為,另一方面是協調各方面的利益,實現和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師生一起探究教材P48的三個鏡頭,教師引導學生從開放“紅頭”文件的查閱所表明的意義入手,思考總括政府接受監督的意義。)政府接受監督有什么重要意義呢?(學生討論發言,教師歸納)(1)有利于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眾加強對政府工作的監督。(2)有利于群眾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有利于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六、教學總結這節課我們明確了為什么要對權力進行監督,應該怎么樣去監督。監督不僅要靠機制:民主與法制,還要靠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包括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七、課堂練習1.“干部用得準不準,交給群眾‘審一審’,干部用的行不行,交給群眾‘評一評’”,這是目前某市干部任用實行公示制的通俗說法。該市選用干部通過媒體公示的辦法讓群眾把好最后一關,將干部人選交給群眾評審、把關。這種制度(C)A.表明了公民享有選舉和被選舉權B.表明公民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權利C.擴大了民主監督的渠道,有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接受群眾的監督D.體現了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自由權利和自由分析:該題題旨是干部的合理選拔任用與人民群眾監督之間的關系,顧選C。2、反腐敗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一個重大政治課題。我國現階段正處于各種體制改革深入開展的特定歷史時期,反腐敗形勢非常嚴峻。毛澤東曾經說過:“只有讓人民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會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鄧小平說:“制度好可以以是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以上論述表明(B)A、公民依法行使監督權,可以徹底根除腐敗。B.構建一套完善的制度體系,監督和規范權力的運作方式,是反腐敗的重要途徑。C.我國的每一位公民都有效地行使了監督權,D.眼里制裁和懲治腐敗,是防止腐敗的唯一途徑。分析:公民的監督權對遏制腐敗起一定作用,但如果單靠公民的監督根除腐敗是不可能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公民更有效地行使監督權是可能的,但每一位公民都能有效地行使監督權是不可能的。防止腐敗需要各方面工作的配合,如果認為眼里制裁和懲治腐敗是防止腐敗的唯一途徑,就絕對化了。3.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是加強對政府權力制約和監督的關鍵,這一機制主要靠(C)A.舉報和懲治B.民主和集中C.民主與法制D.批評和建議4、下列體現著國家權力機關對政府活動的制約和監督的是(B)①國家預算和決算須經人民代表大會審批②國務院總理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③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查處腐敗大案④中共中央征求各民主黨派對選任國家領導人的意見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分析:③④是黨的活動,與題意無關。5、“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政府的權力運行過程公開透明就會大大地降低腐敗發生幾率。”這是因為,權力運行過程公開個、透明才能(C)①擴大公民的民主權利②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③切實維護群眾的所有利益④有效防止政府權力的濫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分析:政府權力公開有利于維護公民的權利,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但沒有擴大公民的權利,也不可能維護群眾的所有利益。顧①③表述錯誤。八、作業:你能通過網絡或其它途徑查閱我省或我市及我縣的紅頭文件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