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重難點“精講”】一、我國政府的性質1.政府的性質與國家性質的關系:國家的性質決定政府的性質。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了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了我國政府的性質。2.我國政府與權力機關的關系:我國政府是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的,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國家行政機關。二、我國政府的職能1.政府職能的含義:政府的職責與功能。2.政府職能與國家性質的關系:國家的性質決定政府的職能,政府的職能體現國家的性質。3.我國政府的職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①具體內容:A.保衛國家的獨立與主權;B.保護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種合法權益;C.保護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合法財產不受侵犯;D.保障人民民主、協調人民內部矛盾,懲治犯罪分子,維護社會治安和社會秩序等②原因:由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的③目的:保證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2)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①具體內容:A.經濟調節政府管理經濟職能并不意味著政府可以直接干預經濟活動。政府組織經濟建設的職能不是對經濟的直接管理,而是運用宏觀調控來組織經濟建設。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單純依靠行政力量直接配置資源,或者完全聽任市場配置資源,都存在種種局限性,政府應該制定對經濟運行實施宏觀調控的制度安排。主要通過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對經濟運行實施有效調節。B.市場監管如打擊假冒偽劣、打擊地方保護和壟斷,健全法制,倡導誠信C.社會管理職能主要是指維護社會安全秩序。制定并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政策D.公共服務信息引導,政策支持,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②原因:由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決定的③目的: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提高生產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知識拓展 正確理解政府的經濟職能】內容體現經濟調節解決社會經濟發展、地區發展、行業發展不平衡市場監管規范市場交易規則,維護市場交易原則,保障市場秩序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生產安全,處理突發性、群眾性事件,解決社會糾紛公共服務提供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和市場信息,提供基本的基礎設施保障(3)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①具體內容:A.政府宣傳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思想)B.政府組織和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各項事業(各項事業)②目的: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4)提供社會公共服務職能:①具體內容:A.加強公共設施建設;如修建道路橋梁、能源、信息、交通B.要提高醫療保健水平;C.要促進收入分配的公平;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D.要控制人口增長,促進優生優育;E.要保護公共環境,防治污染等。②目的: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各種社會公共服務【知識拓展1:①我們可以把這四種職能歸納為:“管理與服務”。前三項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職能從本質上都是管理的職能,與第四項公共服務職能一起歸納為“管理和服務”。】【知識拓展2:②關于我國政府職能的劃分,具有相對的性質,其中有些職能存在交叉的關系。經濟建設職能中的提供服務和公共服務職能,前者主要服務于生產而后者主要服務于生活。】【知識拓展3:區分經濟職能中的公共服務與社會公共服務職能①政府的經濟職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主要是進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此公共服務側重強調的是“經濟”領域,具體如匯集和傳播經濟信息等。②社會公共服務職能作為與經濟職能并列的四大職能之一,強調的是國家為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可見二者有所交叉,但社會公共服務職能應更廣泛,故把它單列為一項。】【知識拓展4:履行政府職能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中國共產黨、權力機關、司法機關、群眾團體和人民政協則不能履行政府職能】三、政府職能的履行-----政府職能的有限性1.政府職能政府承擔著重要的職能,能辦很多事情,并不意味著政府包辦一切。(1)政府職能也是有限的,政府不是萬能的。有些事情政府辦不了,也不該辦。政府只有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能,把該管的事情真正管好,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2)政府是有明確定位的。做到不“缺位(該管的不管)”、不“越位(不該管的去管)”、不“錯位(該、不該管都管,什么的管不好)”。我們既不能停留在過去認為“管得越多越是好政府”,也不能認為“管得越少越是好政府”。所以政府不能包辦一切,政府只有履行好自己的職能,把該管的事情管好,才能造福于人民。2.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1)現在政府通過職能的轉變,由管理型政府向管理服務型政府轉變。(2)建設服務型政府根本目的是進一步提高政府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四、便民利民的政府1.政府的作用(1)人們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2)人們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2.公民應該正確處理與政府的關系通過政府所履行的基本職能,可以反映出我國政府的宗旨──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個現代公民,同學們要了解我們的政府,相信我們的政府,支持政府工作,監督政府行為,同時還要學會去尋求政府的幫助。【考情分析】:本考點歷來是高考命題的重點,從題型上看,既有選擇題,也有非選擇題。2015年高考可能會結合政府保障民生、加強對經濟的宏觀調控、簡政放權等具體熱點材料考查政府的職能、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則。【易錯警示】:1.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意味著政府可直接干預經濟活動嗎?提示:這種說法錯誤,政府不可以直接干預經濟,而是以宏觀調控為主,變直接干預為間接引導。2.管得越多越是好政府嗎?提示: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政府不可以包辦一切。有些事情政府辦不了,也不該辦。政府應該在法定范圍內履行自己的職能,把該管的事情真正管好。3.轉變政府職能就是減少政府職能嗎?提示:這個說法錯誤,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有利于轉變政府職能,但政府對經濟的調控作用并沒有減弱,政府的職能也沒有減少。4.政府購買社會公共服務是提升社會組織地位,弱化政府管理職權的體現,這種說法對嗎?提示:政府購買社會公共服務,有利于提高社會公共服務能力和公共服務質量,社會組織地位并沒有提升,也沒有弱化政府管理職權。【答題模板】【公民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怎樣做某一件事?】1.公民為什么要自覺參與?①必要性:我國的國家性質、人民地位、公民權利。②重要性:第一:對公民——有利于增強主人翁意識,提高政治參與熱情、能力,真正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第二,對國家和社會——有利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和地位,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2.公民應如何參與政治生活?①內容:行使民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②要求:宏觀上把握——依法有序的參與;中觀上把握——堅持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微觀上把握——各種民主參與方式的內涵和途徑(渠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