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民主管理:共創幸福生活一、學習內容和解析內容:解析:二、學習目標和解析目標:了解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的性質、產生、運作及其意義。嘗試參與民主管理活動,體驗民主管理的意義和價值,提高參與民主管理的實踐本領,增情社會責任感。分析:三、問題診斷分析在學習嘗試參與民主管理活動時可能有問題四、教學支持條件多媒體五、教學過程設計(一)教學基本流程復習上一節課的知識本節知識梳理目標檢測配餐作業(二)教學過程每年9月,新同學進來,組成新的班級,對于班主任而言,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進行的班級管理。對于班級管理,有這樣兩種方式,一是班主任凡事親歷親為,大到參加藝術節比賽的形式,小到每天的值日監督,最后累跨了,病倒了。另一種很多事情都交給班級自己去管理和解決,自己作一些指導工作,(班級自身不能解決的),制定一些規則等。問題一 如果你是班主任,你會選擇哪種管理方式,為什么?(提高效率、調動積極性、在管理過程中又能受到教育,更加自覺的實現管理目的。)同學們直接參與班級的管理,這種管理方式我們稱之為——民主管理。(班級自治)這和我們政治生活中所講的民主管理意思是一樣的,公民直接參與社會公共活的管理,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并在管理和服務過程中自我教育。一、民主管理:共創幸福生活在我們國家,公民參與民主管理最重要的形式,就是在基層實行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1、 最廣泛的民主實踐(1) 村民自治:農村中農民以村為單位進行民主管理。我們同學都不生活在農村,對農村的村民自治情況不是很了解,但是作為學生,我們對班級的民主管理情況是很熟悉的,而這兩者從民主管理的角度來看是類似的。問題二假設你是高中某班級的班主任,面對一個新班級,你會如何開展班級的民主管理工作?請設計一個簡要的方案。 首先—班干部隊伍建設,成立班委會。班委會是班級民主管理的主要組織,很多班級事情主要是靠班委去做的。班委會成員要如何產生才民主科學呢?——民主選舉,通過民主選舉——直接選舉和差額選舉,(這是班級民主管理的基礎。通過當班干部鍛煉自己的能力,體現也是同學們參與班級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 制定班級公約等規章制度(班規),規范班級所有成員,當然包括班干部在內的行為。類似于班級公約,班規之類的,涉及班級每一個同學利益相關的事情,要怎么樣訂出來?民主決策,征求意見,建議,修改,最后開班級大會,進行表決通過。 班干部和班委的工作是否公正、有效,認真負責,如何保證?必須要有監督,誰來監督?每一個同學都有監督權(民主監督),如何監督?必須通過一定形式進行監督,哪些形式?比如:對班委工作期末的評優評先活動,班務要公開,生活委員財務公開匯報等,通過以上幾個方面,一個班級的民主管理基本能高效運作了,班主任也可減負了。(副板書紅字)在一個村中,村民自治,實行民主管理的道理是類似的。 村委會—民主管理機構,是基層群眾自我管理、服務、教育的群眾自治組織。(不是國家機關)就如班委會不是學校機構一樣,是班級同學的自我管理組織。 村委會干部——民主選舉——直接選舉和差額選舉,是基礎和重要途徑 村民公約自治章程—規范行為和處理依據 村民大會——民主決策 村務公開、民主評議干部、村委會定期報告——民主監督可以把上面的副板書稍作修改成為正板書。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民主選舉、決策、監督本身就是民主管理的要求和內容。(2) 城市居民自治問題三假如您是2007年新當選的所在社區的居委會主任,一位農民伯伯第一次搬到你們社區居住,向您咨詢一些問題。1、您是國家機關的干部嗎?2、我家對門領居總是把垃圾放在我家門口,你們管不管?3、我想捐點錢給鄉下的娃娃們上學,你們幫我送去,行不?你們不會把俺的錢給花了?二、共建祥和文明社區問題四共建祥和文明社區意義,要求是什么?我們每個同學都生活在社區中,同學們對自己所在的社區情況了解嗎?出示調查,并作為作業完成。采訪所在社區的居委會1、 居委會主任的姓名及辦公電話。2、 你父母參加過居委會選舉嗎?詢問父母,有的,請父母談談體會和感受,若沒有的話,請你向父母宣傳和建議其意義,擬定談話稿。3、 了解所在社區的一次居民會議,調查會議內容,時間,以及結果。4、 評價居委會的辦事公開制度,有舉例,5、 就本社區的建設問題,向居委會提一次建議。目標檢測1、在我國的現有政治體制中,農村村民委員會是我國的(B)A、基層政權組織 B、基層自治組織 C黨的基層組織 D村級政府機關分析:我國地方國家機關分為省、市、鄉三級,在民族自治地方則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顯然,農村村民委員會不能作為我國的基層政權組織、村級政府機關,也不能與黨的基層組織——村黨支部劃等號。農村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村民委員會協助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開展工作2、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是實行(C)A、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協 B、民族區域自治和特別行政區自治C、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D、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組織分析:人大和人民政協分別是我國的權力機關和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我國重要的民主渠道,但不是最廣泛的,因為它們分別是通過選舉代表或協商產生的委員行使民主權利的,屬于代議制的民主方式;民族區域自治只對聚居區的少數民族人民適用,具有一定的范圍限制;職代會和工會組織則主要在企事業單位等內部實行,雖屬于基層民主制度,但卻不如村委會和居委會廣泛,故此題應選C。3、據報道,作為我國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南京市目前已經有六成以上的社區居委會由居民直選產生。與上屆相比,本屆選舉的民主程度大大提高,居委會成員的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特征日益顯現。這表明(AC )A、我國的基層民主制度在不斷健全和完善B、社區居委會直選是我國政府機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C、直選有利于更好地反映居民的意見和要求D、“直選”是產生居民滿意的居委會領導班子一唯一合法途徑分析:本題B項把居委會直選說成是政府機構改革,D項的說法過于絕對,均是錯誤的。點評:注意此題是不定項選擇,A和C項均可以入選。對B項觀點要特別注意,居委會不屬于國家的政權機構。4、2005年,我國有18個省市區的30多萬個村民委員會進行換屆選舉。有一種觀點說,中國農民素質低,不適合搞民主。分析:本題是明顯錯誤類型的辨析題,解答時要說明其錯誤的原因。可從我國當前村民自治實踐的發展、民主素質和民主意識的提高過程以及村民的民主政治創造性活動等方面來說明觀點的錯誤性。答案:(1)用直選的辦法選舉村民自治組織,是農民當家作主的具體體現。農民通過選舉,選出那些品質好、有能力、真心為群眾辦實事的“村官”,確保黨的富民政策在農村貫徹實施,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保證農民群眾真正得到實惠。這是中國農村民主政治進步和發展的一個顯著標志。(2)民主素質和民主意識都是在實踐中不斷培養、鍛煉出來的。廣大農民群眾在村民委員會的帶領下,實行村民自治,在實踐中學習和掌握管理村務的本領,切實行使了民主管理的權利。(3)在村民自治實踐中,廣大村民創造了村務公開、民主評議村干部、村委會定期報告工作等形式,保證村民能夠切實監督村干部的行為和村民委員會的工作,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4)綜上所述,題目中的觀點是錯誤的。配餐作業:全優設計P19第1、4、5、6、7、8、9、10題六、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