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6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杭州五縣七校聯考高二年級技術學科試題卷通用技術(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3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如圖所示為一款智能手環。它是一種穿戴式智能設備,具有防水性。通過手環可以記錄配戴人日常生活中的鍛煉、睡眠等數據,并將這些數據通過藍牙與手機、平板、ipodtouch同步,實現通過數據指導健康生活的目的。下列關于該產品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綜合運用材料學、美學、電子學、人機工程學等多學科知識,體現技術的綜合性B.具有心率監測,計步,防水等功能,體現技術的目的性C.手環電池容量小,幾天就要充電,體現技術的兩面性D.可通過藍牙連接手機,及時記錄運動及睡眠狀態,體現技術的創新性2.如圖所示是一款辦公轉椅。從設計中的人機關系角度分析,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利用線控技術,一鍵完成升降,一鍵滑動,一鍵后仰,實現了高效目標B.3D透氣坐墊,透氣分壓,分解腿部壓力,實現了舒適目標C.3D自適應腰背系統,給背部一個穩穩的靠山,弧形貼合頸椎、腰椎,可緩解疲勞,實現了健康目標D.椅座、扶手、椅背和頭枕均可調節,考慮了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3.兒童安全座椅是能夠固定到機動車輛上,由帶有卡扣的安全帶組件或柔韌性部件、調節機構、附件等組成的兒童安全防護系統。以下關于兒童安全座椅提出的設計要求中不恰當的是()A.頭枕及側面保護,高效的保護寶寶的頭部及身體B.無菌阻燃布料,舒適透氣。C.座椅肩部的安全帶可以調節,適合不同大小的兒童D.座椅骨架采用合金材料,強度更好4.如圖所示是用于可進入人體治療疾病的納米機器人,在臨床使用之前,技術人員制造出人工皮膚、人工血管、人工心臟等人造人體器官,讓機器人對其進行手術,從而發現問題改進設計,這種試驗方法屬于( )A.模擬試驗法B.優選試驗法C.虛擬試驗法D.強化試驗法5.如圖所示是一款紅外線電子體溫計及其評價坐標圖,該體溫計不只是測體溫,還可以測水溫和室溫,大液晶顯示屏可根據測得不同溫度,呈現三種不同的背景色,具有發燒報警功能。以下對坐標圖的分析中恰當的()A.坐標圖評價的依據是設計的一般原則B.該產品的成本比較高C.該產品實用性好,而且有一定的創新D.該產品非常美觀6.手機支架的設計和制作過程中,在對手機支架進行了設計分析后,同學們接下來應該做的是()A.對市場上的相框做一些調查、了解B.對相框的設計方案進行分析、篩選C.構思相框的形狀并用草圖呈現D.對相框進行穩定性試驗7.如圖所示是一款旅行背包,下列關于該背包的設計分析和評價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設計的S型肩帶,貼合肩部,主要考慮“人”的因素B.多功能分層,細致歸類,主要考慮“環境”因素C.采用新穎尼龍材料,自重輕,防潑水,耐磨,抗撕裂,符合設計的創新原則D.款式時尚,造型動感,符合設計的美觀原則8.如圖所示的形體,其正確的三視圖是()ABCD9.根據下面所給形體的主視圖、左視圖,分析完整標注該形體需要幾個尺寸()A.4個B.5個C.6個D.7個10.如圖為一款專為手部有殘疾的人士設計的電水壺。當水燒開時,使用者不用提起壺身,只需手持壺把轉動壺身就可以輕易將水倒出。倒水結束之后,使用者只需按動彈簧按鈕,壺身便可以自動回正。該產品主要體現了設計的( )A.道德原則、技術規范原則B.實用原則、創新原則C.美觀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D.經濟原則、創新原則如圖,某校在通用技術課上,為加深知識理解,安排了鉗工操作課,利用六角鋁棒加工螺母,回答11、12兩小題:11.利用六角鋁棒制作螺母,其工藝流程正確的是( )A.劃線→鋸割→銼削→鉆孔→攻絲B.劃線→銼削→攻絲→鋸割→鉆孔C.鋸割→劃線→鉆孔→銼削→攻絲D.劃線→攻絲→銼削→鋸割→鉆孔12.在制作螺母的過程中,鉆孔環節需要用到的夾持工具是()A.臺虎鉗B.活口扳手C.平口鉗D.老虎鉗13.如圖,小明家的一把實木三腳小凳子的A連接桿斷了,小明決定自己動手重新制作該桿,于是他先畫了A桿的設計草圖,你認為下列草圖中符合A連接桿的是()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14小題3分,第15小題3分,第16小題6分,第17小題12分,共24分)14.請補全三視圖中所缺的3條圖線。15.請補全三視圖中所缺的3條圖線。16.三角架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如在浴室、書房中作為支撐架使用。用一段等邊角鋼,鋸割后彎曲成90度,再加上一根斜支撐木條,就可以做成一個簡易的三角架。把兩個這樣的三角架固定在墻上,再鋪上一塊木板就可以當作一個簡單實用的小書架。下面就是某校學生在實踐活動課上制作的簡易三角架,請根據相應的提問回答下面幾個問題。(將序號填寫在“▲”處)(1)利用角鋼制作支架過程中不需要用到的工具是▲(在①鋼鋸;②銼刀;③絲錐;④樣沖中選擇一項);(2)手工制作三角架合理的流程是▲①劃線→彎折→鋸割→鉆孔→銼削→木料加工→組裝成型②劃線→彎折→鋸割→銼削→鉆孔→木料加工→組裝成型③劃線→鋸割→銼削→鉆孔→彎折→木料加工→組裝成型④劃線→鉆孔→彎折→鋸割→銼削→木料加工→組裝成型(3)彎折角鋼,盡量一次成型。彎折時,合理的夾持工具是▲(在①臺虎鉗;②老虎鉗;③平口鉗;④尖嘴鉗中選擇一項);(4)組裝成型。把木料與彎折好的角鋼組裝在一起,如圖16-1比較合理的連接件是▲(在①自攻螺釘;②緊定螺釘;③鋼釘中選擇一項)(5)出現如圖16-2所示的情況,可能造成的原因是▲(在①沒有彎折到位;②劃線時角度小于90度;③鋸割加工過量中選擇一項)(6)把三角架固定在墻上合理的連接方式是▲(在①螺栓連接;②膨脹螺絲;③水泥鋼釘;④膠接中選擇一項)。17.如圖所示,圖甲為一款立式相框,現在想要將其懸掛于墻壁。請你設計一個相框上的掛件,能將相框懸掛在墻壁上,設計要求為:A.利用圖乙2mm厚的薄鋁板制作;B.該掛件與木質相框易連接;C.掛件與墻壁采用塑料膨脹螺絲連接,螺絲平頭直徑為8mm,相框懸掛在螺絲上方便取下,但不易掉落。(1)畫出掛件的設計草圖,必要時用文字說明;(2)在設計草圖上標注主要尺寸;(3)適合作為連接該掛件與木質相框的連接件為________(在①塑料膨脹螺絲;②自攻螺絲;③木銷釘中選擇一項,將序號填寫在“________”處);(4)為了檢驗掛件與木質相框連接后是否達到設計要求,下列試驗方案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在下列選項中選擇一項,將序號填寫在“________”處)。①將相框掛在墻壁上,輕輕觸碰,觀察其是否掉落;②將相框掛在墻壁上,施加一定的豎直向下拉力,觀察掛件與相框連接處是否松動;③將相框立于桌面,輕輕搖晃,觀察其是否容易翻倒。通用技術部分(50分)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26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CDDACCBCBBAC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14小題3分,第15小題3分,第16小題6分,第17小題12分,共24分)14.(每條1分,共3分)15(每條1分,共3分)16.(每空1分,共6分)(1)③;(2)③;(3)①;(4)①;(5)③;(6)②。17.(1)設計草圖7分,與相框連接兩個孔2分,與墻上的膨脹螺絲連接,上部略大2分,考慮膨脹螺絲的空隙2分,體現一定的厚度1分。(2)尺寸標注2分。孔的標注1分,長度1分。第1題圖第2題圖第3題圖第4題圖第5題圖第7題圖第8題圖第9題圖第10題圖第11、12題圖A第13題圖第14題圖第16題圖圖16-1圖16-2圖17題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