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文化與經濟、政治》教案課題第一課第二課時文化與經濟、政治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經濟和政治決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經濟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產力;文化對政治文明建設的推動作用及對公民政治素質和權利意識的作用;文化日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2.能力目標:通過分析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培養辯證分析能力,能說明現代社會中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的意義。3.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學習將來為增強綜合國力貢獻力量。重點難點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小組合作等形式對教材的相關內容與有關案例進行梳理整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搜集時代性強、有思維價值、能引發學生共鳴的典型案例,啟發學生思考,實現三維教學目標;要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切忌空洞說教。課前準備教師準備:1.《導學案》第一課第二課時、《固學案》第一課第二課時。2.通過書籍、報紙和網絡搜集有關的案例。學生準備:利用課余時間通讀課文,把握關鍵詞或理出知識框架。完成《導學案》P7《知識體系梳理》部分。導學過程設計程序設計學習環節教師行為學生行為(預設)媒體運用情境導入老師引入新課旁白:同學們,新課開始前,大家來看一則材料(幻燈片放映):新華社評出的2013年國內十大新聞。一、國家機構換屆順利完成二、神十天宮對接嫦娥玉兔奔月 三、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展開 四、《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打響呼吸保衛戰 五、薄熙來案終審反腐力度加大 六、中國(上海)自貿區成立七、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八、青島、德惠發生特大安全事故九、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強化維權十、中央首次召開城鎮化工作會議請同學們思考:上述新聞反映了社會生活中的哪些現象?社會生活分為哪幾個基本領域?這幾種現象能截然分開嗎?你能就這幾種現象的關系談談自己的認識嗎?老師通過提問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學生:思考并按小組學習展開討論,初步感悟社會生活三個基本領域及其關系PPT:新華社評出的2013年國內十大新聞第一層級環節一1.引導學生快速閱讀本課內容。2.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后填寫P7《知識體系梳理》中的內容。3.在教室走動觀察學生閱讀課文、填寫內容的情況閱讀課文,通過自學,填寫《知識體系梳理》中的空白處環節二老師提出《導學案》P7~P8《基礎學習交流》中的問題:文化與經濟、政治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作用是怎樣的?要求學生同桌討論,點同學回答問題并進行點撥、歸納根據P7~P8《基礎學習交流》中的問題閱讀教材,同桌互學,完成問題,養成積極回答問題的習慣通過黑板或投影儀逐一呈現問題和答案環節三針對《導學案》P7邊欄中的《誤區提示》,“1.生活中,我們看到文化越來越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光彩,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鮮活的亮色。可見,文化對經濟起決定性作用。2.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因此文化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二者的發展始終是同步的。3.增強綜合國力就是提高‘硬實力’,文化‘軟實力’無關緊要”,旨在提示學生注意文化與經濟、政治之間的關系并強調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詢問學生是否能夠理解,有沒有疑問同桌討論誤區提示中的問題,針對不同意見進行思想的碰撞,最后達成共識微課學習第二層級合作探究一老師布置P8《重點難點探究》(一)中的問題,要求學生分小組先進行討論,然后形成小組意見,最后再要求小組展示,小組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樣:在座位上口頭表達、在黑板上板書、寫在卡片上通過多媒體展示。其間,老師要在全班走動,觀察各組學生的討論情況,并進行指導。學生討論結束后可以通過舉手的方式看哪個小組最快,點最快的小組回答問題,針對答案要求小組其他成員補充或其他小組補充。老師歸納點評:對各小組展示的內容進行點評,多肯定、鼓勵,并強調文化與經濟、政治之間的關系。分小組共同討論問題,人人參與,有疑惑舉手問老師,并積極舉手搶答。一方面對本組代表發言進行補充,加一方面注意傾聽其他小組的發言,做好補充的準備PPT展示合作探究二老師布置P8《重點難點探究》(二)的問題,要求同上。老師歸納點評:別國積極提高文化軟實力對我國的啟示有哪些。也就是強調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同上拓展應用要求全班同學思考P9《思維拓展應用》中的練習,并進行提問,注意提問時不要局限于少數學生,要注意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給所有人機會學生獨立完成,積極舉手發言,傾聽其他同學的答案和老師的點評第三層級課內鞏固布置學生完成P9《基礎智能檢測》和《全新視角拓展》中的練習,根據時間進行提問和講解快速完成練習并同桌對比答案、進行討論第四層級課堂總結反思老師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師生共同完成P10《思維導圖構建》,要求學生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課后對所學內容進行反思完成并理解掌握《思維導圖構建》,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課后進行反思PPT展示板書設計課后鞏固布置學生完成《固學案》P3~P4(必做1、2、3、4、5、9、10題,其余選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