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文化在交流中傳播》教案課題第三課第2課時文化在交流中傳播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知道文化傳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列舉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方式,說出它們各自的特點。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熟練使用大眾傳媒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重點難點本課時的重點內容:文化傳播的途徑;大眾傳媒。本課時的難點內容: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教學方法1.合作探究法;2.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展現視頻、圖文資料,使教學更直觀、更感性;3.講授與討論相結合教學法。針對教材重點、難點,開展討論,發揮學生主體作用;4.啟發式教學法。通過啟發提問,引導學生思考,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科學思維的能力課前準備教師準備:1.《導學案》第三課第2課時、《固學案》第三課第2課時。2.搜集相關的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撰寫教案和教學設計。學生準備:1.全班同學分成幾個討論小組,每組選出小組長。2.了解文化傳播的過程。3.利用課余時間通讀課文,把握關鍵詞或理出知識框架。完成《導學案》P23《知識體系梳理》部分導學過程設計程序設計學習環節教師行為學生行為(預設)媒體運用情境導入老師引入新課旁白:同學們都有QQ嗎?有人習慣于每天登錄上去看看自己的空間,看看別人的說說和日志,看一些勵志的文章,如果大家留心,會發現有些朋友的勵志文章后邊還經常有這么幾句話:看完之后你可以做兩個選擇,一、置之不理,二、轉載到自己的空間,給更多的人看,傳播正能量。好的東西就需要大家來分享,這就涉及我們本課時的學習內容,文化在交流中傳播。教師通過激發學生興趣引入新課通過現實生活事例,進行思考,并通過討論互相啟發進入本課學習中PPT:播放一些文化傳播的場景第一層級環節一引導學生快速閱讀本課內容。2.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后填寫P23《知識體系梳理》中的內容。3.在教室走動觀察學生閱讀課文、填寫內容的情況閱讀課文,通過自學,填寫P23《知識體系梳理》中的空白處環節二老師提出《導學案》P23《基礎學習交流》中的問題:如何全面認識文化傳播的途徑和手段?現代社會各種文化傳播方式的特點?文化交流的意義?要求同桌討論,點同學進行歸納、總結根據P23《基礎學習交流》中的問題閱讀教材,同桌互學,完成問題,養成積極回答問題的習慣通過黑板或投影儀逐一呈現問題和答案環節三針對《導學案》P24邊欄中的《誤區提示》,“1.文化傳播的途徑與文化傳播的手段是一回事。2.伴隨著中外文化交流,中華文化正日益成為世界文化。”提醒學生注意文化在交流中傳播,文化交流的途徑和手段不是同一個概念,中華文化正日益走向世界,但不能說中華文化成為世界文化。老師講解后詢問學生是否能夠理解,有沒有疑問同桌討論誤區提示中的問題,針對不同意見進行思想的碰撞,最后達成共識微課學習第二層級合作探究一老師布置P24《重點難點探究》(一)中的問題,要求學生分小組先進行討論,然后形成小組意見,最后再要求小組展示,小組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樣:在座位上口頭表達、在黑板上板書、寫在卡片上通過多媒體展示。其間,老師要在全班走動,觀察各組學生的討論情況,并進行指導。學生討論結束后可以通過舉手的方式看哪個小組最快,點最快的小組回答問題,針對答案要求小組其他成員補充或其他小組補充。老師歸納點評:對各小組展示的內容進行點評,多肯定、鼓勵,并強調文化傳播的途徑有很多分小組共同討論問題,人人參與,有疑惑舉手問老師,并積極舉手搶答。一方面對本組代表發言進行補充,加一方面注意傾聽其他小組的發言,做好補充的準備PPT展示合作探究二老師布置P25《重點難點探究》(二、三)中的問題,要求同上。老師歸納點評:文化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文化的傳播速度也是相當快的,我們在文化交流中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吸收優秀成果,主動讓自己的文化走出去,增強文化影響力同上拓展應用要求全班同學思考P25《思維拓展應用》中的練習,并進行提問,注意提問時不要局限于少數學生,要注意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給所有人機會學生獨立完成,積極舉手發言,傾聽其他同學的答案和老師的點評第三層級課內鞏固布置學生完成P25~P26《基礎智能檢測》和《全新視角拓展》中的練習,根據時間進行提問和講解快速完成練習并同桌對比答案、進行討論第四層級課堂總結反思老師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師生共同完成P26《思維導圖構建》,要求學生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課后對所學內容進行反思完成并理解掌握《思維導圖構建》,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課后進行反思PPT展示板書設計課后鞏固布置學生完成《固學案》P11~P12(必做1、2、3、4、6、10題,其余選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