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8張PPT。樂器女王——小提琴小提琴簡介:小提琴(英文名:violin)是弦樂器。它廣泛流傳于世界各國,是現代管弦樂隊弦樂組中最主要的樂器。它在器樂中占有極重要的位置,是現代交響樂隊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難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形狀構造:小提琴由30多個零件組成。其主要構件有琴頭、琴身、琴頸、弦軸、琴弦、琴馬、腮托、琴弓、面板、側板、音柱等。小提琴演奏歷史的發展: 16世紀,小提琴開始在意大利出現時,一般用來伴舞、伴唱,或直接演奏歌曲。17世紀初,隨著小提琴奏鳴曲的出現,演奏技術也相應發展。法里納(約1600~約1640)在1627年的創作中,就采了用雙音、震音、顫音及高把位,并模擬貓叫、狗吠、笛、鼓、吉他等聲音。一些演奏家與作曲家也競相仿效。于是模擬杜鵑、夜鶯、公雞等聲音的作品,充斥于當時的樂壇。直到17世紀后半葉,意大利作曲家和小提琴家科雷利才把小提琴藝術引上了正途。歐洲古代小提琴:現代小提琴的出現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自17世紀以來西方音樂中最為重要的樂器之一,被譽為樂器皇后,其制作本身是一門極為精致的藝術。小提琴音色優美,接近人聲,音域寬廣,表現力強,從它誕生那天起,就一直在樂器中占有顯著的地位,為人們所寵愛。如果說鋼琴是“樂器之王”,那么小提琴就是樂器中的“王后”了。 現代小提琴:世界小提琴十大名曲:1、紀念曲 ——德國小提琴家德爾德拉(Drolla)2、圣母頌——德國小提琴家維爾海姆(Wilhelmj)3、云雀 ——羅馬尼亞作曲家旦尼庫(Dinicu)4、沉思 ——法國作曲家馬斯涅(Massenet)5、愛之喜悅—— 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6、匈牙利狂歡節 ——匈牙利小提琴家胡拜(Hubay)7、E小調協奏曲—— 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Mendelssohn)8、流浪者之歌—— 西班牙小提琴大師薩拉薩特(Sarasate)9、引子與幻想回旋曲 ——法國作曲家圣桑(Saint-Saens)10、魔鬼的顫音奏鳴曲 ——意大利小提琴家塔爾蒂尼(Tartini)謝謝!小提琴介紹小提琴(violin)是一種擦奏弦鳴樂器。它廣泛流傳于世界各國,是現代管弦樂隊弦樂組中最主要的樂器。它在器樂中占有極重要的位置,是現代交響樂隊的支柱,也是具有高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現代小提琴的出現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制作本身是一門極為精致的工藝技術。它的發音近似人聲,適于表現溫柔、熱烈、輕快、輝煌以至最富于戲劇性的強烈感情。幾個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的著名作曲家寫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經典作品,小提琴演奏家在這種樂器上發展了精湛的演奏藝術。小提琴既可以合奏,又可以進行獨奏。小提琴是一個四條弦的弓弦樂器,是提琴家族中的主要和高音成員(該族系中的其它成員是: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現代小提琴起源于意大利的克瑞莫納,在1600-1750年間成為最大的小提琴制作中心。著名的有:Amati,Stradivari,及Guarneri;他們制造的樂器現今都是無價之寶。小提琴的五度定弦為:g, d1, a1, e2,音域超過3個半組,是所有管弦樂團必不可少的正規樂器。課件3張PPT。蒙古族民歌 蒙古民歌從音樂特點來講,大致分為“長調”和“短調”兩大類。 長調民歌。長調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體裁,有較長大的篇幅,節奏自由,氣息寬廣,情感深沉,并有獨特而細膩的顫音裝飾。長調民歌用蒙古語歌唱,其節奏舒緩自由,字少腔長,且因地區不同而風格各異。 短調民歌。與長調民歌明顯不同的是,短調民歌篇幅較短小,曲調緊湊,節奏整齊、鮮明,音域相對窄一些。歌詞簡單,但不呆板,其特點在音韻上廣泛運用疊字。往往是即興歌唱,靈活性很強。課件3張PPT。馬頭琴的歷史馬頭琴是蒙古族歷史上較為悠久的一種弓弦樂器,因琴首雕有馬頭而得名。 蒙古語叫它“潮爾”。馬頭琴從它產生那天起,就成為蒙古民族喜愛的樂器而廣為流傳,它伴隨著蒙古民族走過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已成為蒙古民族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著名馬頭琴曲 《蒼狼記 》《心靈之歌》《在那銀色的月光下》《天邊》《萬馬奔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兒童歌曲 - 嘎達梅林.mp3 小提琴.ppt 小提琴介紹.doc 小提琴獨奏《牧歌》.rmvb 小提琴音效.wav 蒙古族民歌《夢中的額吉》.mp3 蒙古族民歌介紹.ppt 馬頭琴.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