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功夫巨星李小龍李小龍(Bruce Lee,1940.11.27—1973.7.20),原名李振藩,出生于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順德均安鎮。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著名的華人武打電影演員和功夫巨星、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UFC開創者,MMA之父,截拳道之父,雙節棍之父,亦是“功夫片”電影始祖。李小龍的出現打破了之前功夫動作片的虛假以及香港明星氣質的萎靡,開創了華人進軍好萊塢的先河,更創立了截拳道,讓西方人認識和學習功夫,同時令動作片成為香港電影的主流片種之一。在全球各地都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他對中國電影業的貢獻永不磨滅,在香港的4部半電影3次打破空前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記錄,他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斗》全球總票房達2.3億美元。毛澤東、本·拉登都是李小龍的影迷,他們都喜歡看李小龍的電影。李小龍去世之后,其聲威依然不減,他的銀幕形象對全球華人以至世界各地都依然有著巨大影響力。他將Kung Fu(功夫)一詞寫入了英文詞典。美國人稱他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圣者。泰國人稱他為武打至尊,電影界稱他為功夫影帝。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但是他卻創造和打破了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卻如同一顆耀眼的彗星劃過國際武壇的上空,對現代搏擊技擊術和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主演的功夫片風行海內外,功夫聞名于世。在不少外國人心目中,他的功夫就是中國武術的象征。他開辦“振藩國術館”,自創截拳道,用33歲和四部半電影締造了不朽的東方傳奇。李小龍僅3個月大就在舊金山當地拍攝的粵語片《金門女》中亮相。李小龍跟隨父母返回香港后,1949年在香港入讀德信學校,再轉讀喇沙書院及圣芳濟書院。1948年,李小龍以李鑫的藝名,客串參演了俞亮導演的《富貴浮云》,而該片廣告亦標明“新李海泉”客串演出。李小龍酷愛跳恰恰舞,少年時期曾獲全港恰恰舞邀請賽冠軍在港期間曾以教授名拳師邵漢生恰恰舞,來換取對方教他中國拳法。李小龍首次以男主角身份演出的電影是1950年公映的《細路祥》,片中飾演一個從好變壞,從壞變好的孤兒,獲得一致好評。1959年5月,由于喜常與人爭斗以致學習成績不佳,家人將他送往出生地美國。1960年上映的《人海孤鴻》是其赴美求學前的最后一部粵語片。1960年,李小龍進入位于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他主修戲劇,也學習哲學及心理學等課程。李小龍生前曾自信地在一張便箋上寫道:“我的明確目標是,成為全美國最高薪酬的超級東方巨星。從1970年開始,我將會贏得世界性聲譽。到1980年,我將會擁有1500萬美元的財富,那時候我和我的家人將過上幸福的生活。”1970年,李小龍轟動了整個西方。李小龍的名字在西方國家家喻戶曉。美國、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俄羅斯、加拿大等等,都有專門介紹李小龍的網站,李小龍主演的電影至今仍是不少DVD發行公司的“鎮家之寶”。在市場上還能看到不少電子游戲、T恤衫等以李小龍形象為賣點的產品。“影星如此之多,為何還要對已經死去37年的李小龍如此紀念呢?”當記者問起一個日本人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在你看來,李小龍在37年前就被埋葬了,而在我們看來,龍是不死的。他在我們心中永遠存在,是我們的偶像、是我們的英雄!”李小龍生于美國三藩市,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過的。李小龍幼時身體非常瘦弱。他父親為了使兒子體魄強壯,在他7歲時便教其練習太極拳。李小龍在13歲時跟隨名師葉問系統地學習了詠春拳,并在家中設一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練不輟。此外,他還練過螳螂拳、洪拳、少林拳、戳腳、節拳、白鶴拳等拳種,為后來自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了提高技擊水平,李小龍除了勤習中國拳術外,還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他一邊參加西洋拳訓練班,一邊節省零用錢購買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擊賽紀錄片,從中學習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訓練方法;他還經常參加校內外的拳擊比賽不斷豐富實戰經驗,赴美深造自創截拳道。李小龍在西雅圖的生活相當艱苦,進入大學就讀以后,他除了學習外,把精力都放在研習武術上。他在學校里組織了一支“中國功夫隊”,經常在校園里進行訓練和表演,博得了師生們的好評。李小龍經過精益求精的潛修苦練,使功夫逐漸嫻熟乃至達到更高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腳”“寸拳”和“勾漏手”更是他的絕招。李小龍是個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種拳術外,還擅長長棍、短棍和雙節棍等各種器械,并研習氣功和硬功。李小龍為了宣揚中華武術,在大學2年級期間,租了校園的一個停車場角落,作為武館,掛起了“振藩國術館”的牌子。他邊教邊練,刻苦磨煉,技術大有長進,尤以腿功造詣更為精深。在振藩國術館里,他認識了來學武術的醫學院女學生琳達,經過一年多的交往,他們漸漸產生了感情,在1964年8月,他倆正式結婚。婚后,李小龍夫婦雙雙輟學,合力經營武術館。自從李小龍在佛羅里達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個持刀歹徒,勇救華人少女的消息在報紙上刊登之后,李小龍的名字便傳遍了美國,佛羅里達州等電視臺也請他表演腿法中國功夫引起人們的重視。1960年擊敗世界柔道冠軍木村政彥,1961年擊敗世界空手道冠軍山本岡夫,1962年完勝黑市拳王桑德尼姆,曾化名唐龍在美國打無限制的黑市拳,取得了96戰全勝的戰績。而他創辦的振藩國術館也逐漸興旺起來了為了擴大影響,李小龍經常到各處參加武術比賽,并先后在西雅圖、奧克蘭、洛杉磯等地開設武術分館授徒。1964年榮登空手道冠軍寶座,1965年,降伏巴柔高手杰尼勒貝爾獲得世界柔術冠軍,1965年夏擊敗棍王伊魯山度1967年提出其創立的“截拳道”中文名稱。1968年擊敗世界跆拳道冠軍李俊九,1969年擊敗拳王Joe Frazier1970年世界搏擊大會用截拳道橫掃各國功夫高手,獲得第一。1970年夏在泰國度假時秒殺前來挑戰的泰拳王乃佛。國術館的規模和設備不斷完善,世界上許多顯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國空手道冠軍羅禮士等都爭著拜他為師,好萊塢的著名電影明星如占士亨賓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門徒。世界拳王阿里也曾登門拜訪,與他交流經驗。美國各流派的拳師經常聚集在李小龍的武館切磋武藝,他的“以武會友”的宗旨收到了預期的效果。1971年夏季,李小龍接受香港嘉禾電影公司的邀請,以1.5萬美元的片酬簽下了兩部影片,第一部是以中國武術為題材的《唐山大兄》該片預算只有10萬美元,而且劇本也是邊拍邊寫的,在這種情況下卻創下了香港開埠以來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達到了300萬港元。繼《唐山大兄》之后,李小龍又拍攝了《精武門》,《精武門》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的預算,引起更大的轟動打破了亞洲票房紀錄。李小龍在片中的大無畏精神和驚人的打斗技巧,特別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腳”和“地躺拳”和“雙節棍”,令人贊不絕口。此后,李小龍又自組協和電影公司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猛龍過江》和《死亡游戲》,《猛龍過江》更作世界性發行。還與美國好萊塢華納電影公司聯合拍攝了《龍爭虎斗》,并親自擔任了主角。正當李小龍雄心勃勃,大展宏圖,準備繼續拍完《死亡游戲》的時候,1973年07月20日突然在香港逝世,享年34虛歲,32周歲。李小龍逝世后安息于美國西雅圖湖景墓地,他的兒子李國豪英年早逝也葬于此地。重唱重唱是聲樂演唱形式之一。指兩個以上的演唱者,各按自己所分任的聲部演唱同一樂曲。按聲部或人數分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六重唱等。歌劇中的重唱基本上是兩個以上的人物進行感情交流的表現方式。包括男女聲二重唱等等。例如《茶花女》中的“飲酒歌”、.《藝術家的生涯》中的“愛情二重唱”等。另外在《弄臣》中還有著名的四重唱、《拉莫摩爾的露琪亞》中的六重唱等。重唱的形式分類重唱曲是一部歌劇不可缺少的環節,它不僅有詠嘆調抒發情緒的成分,更兼有宣敘調發展劇情的功效,它分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六重唱、七重唱、八重唱甚至有九人簡單重復的重唱。重唱在歌劇中是十分有效的手法,在舞臺劇中,只要兩個演員以上同時講話,相信你幾乎無法聽清楚他們在說些什么,然而重唱曲它可以使幾個人同時用各自的特性音調歌唱,透過和聲與對位的技巧,來表現同一內容或完全不同的內容,造成生動的戲劇性和立體化的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國功夫》.rmvb 《中國功夫》歌曲學習.swf 功夫巨星李小龍.doc 重唱.doc 重唱的形式分類.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