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5張PPT。京劇的行當:生、旦、凈、丑“行當”是戲曲中藝術化、規范化的性格類型,是中國戲曲特有的表演體制,簡稱“行” 。行當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角色形象的分類,二是表演技能的分類。生、凈、丑指男性人物,旦指女性人物 。生老生:指上了年紀的人,其中有老人,也有中年和壯年。小生:扮演青少年男性,人物形象基調是清秀英俊,儒雅倜儻。老生小生旦花旦指戲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為青衣、花旦、刀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類別。凈凈,俗稱“花臉”,男性。化妝極為夸張,發音方法比生行渾厚,高亮,動作造型剛勁有力,抑揚頓挫。丑一般扮演插科打諢比較滑稽的角色。文丑以做工為主,武丑以武打為主 。老生老生又稱須生,正生,或胡子生。胡子在京劇里的專有名詞叫“髯口”。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用本嗓(真嗓)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綹的黑胡子,術語稱“黑三”。另外還有灰色的,即花白的三綹胡子,專業名詞叫“蒼三”。白色的三綹胡子叫作“白三”。還有就是整片滿口的胡子,不分綹,術語稱"滿"。戲曲里區分人物,更多的是依據人物性格。老生是典型的中國人,正直、敦厚、博學迂腐,也不乏一些“黑色幽默”氣。連老生的唱都講究字正腔圓、韻味深厚,頗似喜歡含而不露、卻又要耍一下小聰明的中國人。而小生的確是年輕人的寫照,血氣方剛,敢作敢當。這樣長久地喜歡小生,也許是因為那時候還年輕,不管怎么說,小生的扮相畢竟要“風流倜儻”些。 老生一般分為文武兩種,從表演的側重點來劃分: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唱工老生又稱安工老生,以唱為主。其動作性較次要,態度安閑沉穩從容。如《捉放曹》中的陳宮,《洪羊洞》和《轅門斬子》的楊延昭,三國戲中的諸葛亮,《二進宮》的楊波等。介乎唱工戲和做工戲之間的以念白為主的戲,唱工老生和做工老生都可以兼演,如《審頭刺湯》的陸炳,《夜審潘洪》的寇準等,其難度較唱工和做工戲大得多。做工老生是以表演為主,如《徐策跑城》的徐策,《坐樓殺惜》的宋江,《清風亭》的張元秀等。長工老生和做工老生都屬于文老生的范疇。武老生包括長靠和箭衣(俗稱短打)兩種。長靠老生又稱靠把老生。("靠"是京劇的專門名詞,即古代武將所穿的鎧甲。身穿鎧甲,在京劇里叫做披靠或扎靠。"把"是"把子"的簡稱,即兵器。)身披鎧甲,手持兵器,擅長武功的老生角色,都叫作靠把老生。如《定軍山》和《陽平關》的黃忠,《戰太平》的花云,《失街亭》的王平等。還有一種穿箭衣的武老生戲,例如《南陽關》(伍云召)、《打登州》(秦瓊)等。對于老生,還有一種按照扮演角色的身份和社會地位所應該穿的服裝的種類來劃分的方法。這樣的劃分種類有:王帽老生(頭戴王帽,身穿龍袍,扮演皇帝之類的角色,基本上以唱工為主);袍帶老生(一種是頭戴紗帽,身著蟒袍,如《二進宮》的楊波,《轅門斬子》的楊延昭等;另一種是穿官衣的,樣式和蟒袍一樣,但不帶繡龍、繡花的,較素凈,如《群英會》的魯肅,諸葛亮也屬此類);褶子老生(即著便服的老生,此類角色最多。褶子是一種服裝的名稱,式樣頗像和尚、老道穿的那種,大斜領子,歇大襟,長袍大袖。分為花褶子和素褶子。如《捉放曹》的陳宮,《狀元譜》的陳伯愚等);靠把老生(武老生,見前述);箭氅老生(箭衣外著開氅之類服裝的角色,在戲里并不一定有武打,但多為武人出身,如《武家坡》的薛平貴,《汾河灣》的薛仁貴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京劇行當.ppt 老生.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