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花兒的藝術手法花兒是廣泛流行于我國青海、甘肅、寧夏、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區的民歌,被譽為大西北之魂,是國家級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花兒音樂高亢、悠長、爽朗,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鮮明。不僅有絢麗多彩的音樂形象,而且有豐富的文學內容。反映生活、愛情、時政、勞動等內容,用比、興、賦的藝術手法即興演出。雖然大部分花兒的內容與愛情有關,但在歌頌純真的愛和控訴封建禮教及社會丑惡現象給戀人造成生死苦難的同時,深刻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且語言樸實、鮮明,比興借喻優美,有比較高的文學欣賞和研究價值。20世紀80年代,花兒的演唱形式已發展到花兒歌舞劇。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花兒以愛情為主線,廣泛地展現著各個時期的社會生活,多側面地反映著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和愿望,不但在藝術上達到了較高的表現水平,也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珍貴的史料性?;緝热菘煞譃榍楦?、生活歌和本子歌。(共5張PPT)高亢的西北腔——西北民歌什么是民歌它在人們世世代代口頭傳授中,不斷得到加工與完善,是勞動人民集體創作的并在民間流傳的一種藝術形式。民歌的音樂特點1、具有本民族本地區的音樂特點。2、旋律與本民族本地區的語言緊密結合。3、音樂特點常在音階、調式、節拍等方面表現。4、節拍節奏形式豐富自由,與生活、生產勞動關系密切。5、結構短小、歌詞常用同一旋律做反復。6、民歌的創作和演唱以即興性為基本特征。西北民歌1、流行地區:山西、陜西西、甘肅、寧夏、青海等省。2、風格特點:高亢、悠長3、西北民歌中山歌的兩種形式:花兒和信天游?;▋褐饕餍性谇嗪?、甘肅、寧夏;“信天游”主要流行在陜西、甘肅、寧夏。風格特點:旋律高亢悠長,起伏較大,節奏較自由,多用假聲或真假聲結合的方法演唱。西北民歌代表作品: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花兒)悠揚、舒展自由。山西民歌《刨洋芋》:表現農民收獲洋芋的喜悅心情。陜西民歌《腳夫調》(信天游):表現腳夫趕腳時的寂寞、惆悵、無助歌曲用起興的方法開始,而后又集敘事與抒情為一體,短小精悍,頗具雋永之藝術魅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上去高山望平川.rmvb 花兒的藝術手法.doc 西北民歌.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