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保護動物,人人有責由于人類的破壞,與棲息地的喪失等因素,地球上瀕臨滅絕生物的比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在工業社會以前,鳥類平均每300年滅絕一種,獸類平均每8000年滅絕一種;但是自從工業社會以來,地球物種滅絕的速度已經超出自然滅絕率的1000倍。全世界1/8的植物,1/4的哺乳動物,1/9的鳥類,1/5的爬行動物,1/4兩棲動物,1/3魚類,都瀕臨滅絕。所以現在全球都在號召保護動物。地球上,每一種物種都有其生存的權利,都是大自然的子孫,不分大小強弱,數量多寡,它們在生物學上的意義和價值都是同等的,人類沒有權利和理由以不平等之心去對待其他物種,虐待甚至殺害它們以滿足自己貪婪的私欲。很多人覺得動物就是低人一等,這種“人類優先”的物種歧視觀念根深蒂固,它不但影響著動物的生存,還影響著人類的發展。保護動物,善待動物,尊重它們的生命,人與動物和諧發展,是我們的職責。在這個艱難的世界里動物是最弱勢的一群,當他們被殘害的時候,連申訴的能力都沒有。人的貪婪和私欲導致無辜動物的受難,放下“屠刀”,聽聽動物們的哭訴。你也能否承諾,能否行動,愛及生靈,尊重生命,給予它們一個生存的權利。《丹頂鶴的故事》梗概這個美麗的女大學生,名叫徐秀娟,她的父親是扎龍自然保護區的一位鶴類保護工程師。徐秀娟小時候常幫著父親喂小鶴,潛移默化中也愛上了丹頂鶴。徐秀娟常年累月地與丹頂鶴生活在一起,許多的丹頂鶴都成了她的朋友,其中有只丹頂鶴總是喜歡粘著她,她叫它“賴毛子”。有一天,有個割蘆葦的人突發盜獵之念,當賴毛子毫不戒備地接近他時,卻突然被一把抓住脖子,且欲置它于死地。幸好路經此地的徐秀娟聽到它凄慘的叫聲,并不顧一切地沖了過去,與那個人展開了拼死搏斗,才最終讓它撿回了一條生命。從此,賴毛子對徐秀娟更親熱和依戀了……徐秀娟大學畢業后,留在了鹽城自然保護區工作。鹽城自然保護區是丹頂鶴的主要越冬地,如果能在那里建立一個不遷徙的丹頂鶴野外種群,那將是保護瀕臨絕跡的丹頂鶴種群的一個重要突破。徐秀娟為了事業,含淚揮別親人,不遠萬里前往鹽城。在這次遠行中,作為禮物,她帶了兩只丹頂鶴趕往鹽城。有一天,平常規律性很強的這兩只丹頂鶴在天黑之時沒有按時歸巢,因為害怕它們發生意外,不敢大意的徐秀娟找了它們兩天兩夜。可誰又能想到,她卻在尋找它們的過程中,滑進了沼澤地,再也沒上來過。生命的脆弱總是讓人很是無奈,一瞬間的別離,也許就是一世。當這兩只貪玩的丹頂鶴飛回時,它們再也沒見不到曾挽救過它們生命的徐秀娟了,它們只能在她的身邊徘徊,不停地低下帶著紅冠的頭,用長長的喙整理著她濕淋淋的衣服……也許因為失去了這么好的一位朋友而感到難受且自責,從此以后,這兩只丹頂鶴再也不夜不歸宿了。當徐秀娟的遺體下葬在保護區的灘涂上后,它們至今仍是喜歡站在徐秀娟的墳頭上“嗝啊……嗝啊”地叫著,似乎向她傾訴著心中的思念。更令人吃驚的是,從徐秀娟去世的那天起,遠在扎龍自然保護區的賴毛子就從此變得郁郁寡歡,“茶飯不思”,總是一天到晚地朝著南方悲鳴,不久后,也無疾而終。聽了這個美麗凄婉的故事,你是否渴望著有一天,可以“飛”到這個發生過動人故事的地方,看看美麗的丹頂鶴?動物也是通人性的,只要你好好善待它,它們也知道感恩和報恩,也會和你和諧相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丹頂鶴的故事》.rmvb 《丹頂鶴的故事》梗概.doc 保護動物,人人有責.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