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2張PPT。低音提琴是西洋弦樂器中的一種,也是現代交響樂隊中弦樂組中發音最低的樂器。低音提琴與弦樂組中其他樂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有明顯的區別:低音提琴的外形更多地來源于維奧爾琴,與其他三種提琴的外形不同。低音提琴比如琴肩部分,低音提琴呈斜型,其他的三種提琴成圓形;低音提琴的弓子可以用維奧爾琴弓的演進型(現在叫做德國弓,需要反手持弓,類似中國胡琴),也可以使用類似大提琴的弓子(現在叫法國弓)。其他三種提琴只能使用后一種弓子。低音提琴是交響樂隊中唯一的一種首席演奏員不坐在指揮面前的弦樂器。低音提琴是唯一在低把位只用3個指頭按弦的交響弦樂器,其把位距離過大導致無法均勻使用四個手指。 低音提琴是唯一在爵士樂中占據標準地位的交響弦樂器。大提琴大提琴是近代管弦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樂器。在管弦樂曲中大提琴聲部經常演奏旋律性很強的樂句,也與低音提琴共同擔負和聲的低音聲部。它是甚為人們喜愛的獨奏樂器。作為獨奏樂器來說,它的地位僅次于鋼琴與小提琴。大提琴是由古代的膝琴演變而來的,自16世紀以來即流行于世,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樂器的大小一直未能固定下來。經過許多年的實踐與改革才算告一段落。現代大提琴高約48英寸,具有深厚動人的音色。大提琴四根弦的音高比中提琴低八度(C—G—d—a),樂譜通常用低音譜表,在較高音區有時用中音譜表。它的奏法與中、小提琴不同,是夾在兩腿之間演奏。大提琴的第一根a弦發音華麗有力,富于歌唱性,第二根d弦,音色較朦朧,第三、四弦(G、C)低沉響亮,能夠承受樂隊的非常沉重的音響。它的發音原理雖然與中、小提琴相同,但其手指的把位在低音區與小提琴迥然不同,在高音區時能用姆指把位演奏。至于演奏技巧,由于它在琴身大小、琴弦排列與琴弦長短等方面與小提琴均不相同,因而各有難易。自17世紀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寫了第一首大提琴獨奏曲以來,陸續有人為大提琴創作樂曲。18世紀時,維瓦爾第、塔爾蒂尼和萊奧等作曲家模仿小提琴協奏曲為大提琴寫了不少協奏曲,后在英國、奧地利與法國等地相繼出現意大利風格的大提琴協奏曲及其他樂曲。至于18、19世紀的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作曲大師們,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舒曼、德沃夏克及柴科夫斯基等寫了大量大提琴獨奏曲、協奏曲與有大提琴聲部的室內樂,使這一樂器的性能與技巧得到充分的發展與發揮。其中最常演奏的有巴赫的六首大提琴組曲、博克尼尼協奏曲、海頓的D大調與C大調協奏曲、勃拉姆斯為小提琴與大提琴譜寫的a小調協奏曲、舒曼的協奏曲、德沃夏克的協奏曲、柴可夫斯基的《羅可可主題變奏曲》、圣桑的協奏曲等。其他如拉洛、埃爾加、柯達伊、興德米特等近、現代作曲家亦寫了許多優秀的大提琴樂曲,深受人們的喜愛。小提琴介紹小提琴(violin)是一種擦奏弦鳴樂器。它廣泛流傳于世界各國,是現代管弦樂隊弦樂組中最主要的樂器。它在器樂中占有極重要的位置,是現代交響樂隊的支柱,也是具有高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現代小提琴的出現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制作本身是一門極為精致的工藝技術。它的發音近似人聲,適于表現溫柔、熱烈、輕快、輝煌以至最富于戲劇性的強烈感情。幾個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的著名作曲家寫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經典作品,小提琴演奏家在這種樂器上發展了精湛的演奏藝術。小提琴既可以合奏,又可以進行獨奏。小提琴是一個四條弦的弓弦樂器,是提琴家族中的主要和高音成員(該族系中的其它成員是: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現代小提琴起源于意大利的克瑞莫納,在1600-1750年間成為最大的小提琴制作中心。著名的有:Amati,Stradivari,及Guarneri;他們制造的樂器現今都是無價之寶。小提琴的五度定弦為:g, d1, a1, e2,音域超過3個半組,是所有管弦樂團必不可少的正規樂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提琴.mp3 低音提琴.ppt 大提琴.doc 小提琴.mp3 小提琴介紹.doc 管弦樂—大提琴.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