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9張PPT。民族彈撥樂器古琴歷史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之一,到現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了。本世紀初才被稱作“古琴”。琴的創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農作琴”、“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等說,作為追記的傳說,可不必盡信,但卻可看出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象征意義琴前廣后狹,象征尊卑之別。官、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等級。后來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稱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二徵分別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徵代表閏月。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義反映出儒家的禮樂思想及中國人所重視的和合性。其制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倫的深意。古箏簡介古箏是中國傳統民族樂器寶庫中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屬于弦樂器族內的彈撥弦鳴樂器類,分布甚廣,歷經演變,歷史久遠。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箏即已成為當時廣泛流傳的重要樂器。構造古箏在構造上為一弦一柱、多弦多柱的樂器,分為琴身(由共鳴箱和支架構成)和琴弦系統(包括琴弦、弦軸、前梁、后梁和音柱)兩大部分。目前古箏的弦數在十九弦到二十六弦之間,有多種規格。制作古箏使用的材質,琴身共鳴箱一般為桐木制,支架為木制;琴弦的質地以前多為絲制,現在多為金屬制;前梁、后梁和音柱則多為竹制。琵琶簡介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時期出現的。“琵琶”這個名稱來自所謂“推手為枇,引手為杷”(最基本的彈撥技巧),所以名為“枇杷”(琵琶)。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里對所有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中國琵琶更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現時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