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重慶市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理科綜合能力試卷物理試題分析一、成績統計情況1.理科綜合整卷統計數據(1)理科高考分數線總分最高分:720 重本線:525 二本線:416 專科線:146 (2)理科各科有效分及相關數據統計表 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理綜重點線有效分104.0105.5110.066.568.071.0205.5二本線有效分95.584.085.544.050.057.0151專科線有效分75.529.535.0滿 分 值15015015011010090300最 高 分137.5150.0150.0110.099.090.0295.5平 均 分98.0192.1094.8957.0957.4461.46175.99及 格 率83.74%60.24%63.26%35.96%53.54%74.10%51.77%難 度 系 數0.650.610.630.520.570.680.59學科實考人數111054111020110937110242110202110231110255注:語、數、外及格分數為90分, 物理及格分數為66分, 化學及格分數為60分, 生物格分數為54分,綜合及格分數為180分。學科實考人數不計缺考和零分人數。(3)2016高考理科綜合數據統計(不計缺考和零分人數)總平均分175.99 最高分 295.5 滿分 300 信度0.907 人數110255標準差 55.70 差生率48.23% 及格率 51.77% 優生率 11.59% 物理:差生率 64.04% 及格率 35.96% 優生率 12.15% 人數110242化學:差生率 46.46% 及格率 53.54% 優生率 10.49% 人數110202生物:差生率 25.90% 及格率 74.10% 優生率 32.34% 人數110231注:全卷180分以下為差生;180分(含)以上為及格;240分(含)以上為優生;物理66分以下為差生;66分(含)以上為及格;88分(含)以上為優生;化學60分以下為差生;60分(含)以上為及格;80分(含)以上為優生;生物54分以下為差生;54分(含)以上為及格;72分(含)以上為優生。(4)2016年重慶市高考理科各學科分段人數統計表=================================================================================分數段 語文 語文% 數學 數學% 外語 外語% 物理 物理% 化學 化學% 生物 生物%1-10 1836 1.63 2104 1.86 1940 1.72 3308 2.93 3533 3.13 3086 2.7311-20 45 0.04 789 0.70 113 0.10 4303 3.81 3888 3.44 1835 1.6321-30 37 0.03 1287 1.14 971 0.86 9365 8.30 6775 6.00 3536 3.1331-40 52 0.05 1756 1.56 2450 2.17 13120 11.62 9555 8.47 6148 5.4541-50 58 0.05 2812 2.49 3565 3.16 16282 14.42 12586 11.15 10811 9.5851-60 171 0.15 4659 4.13 5062 4.48 17416 15.43 17951 15.90 18836 16.6961-70 688 0.61 7424 6.58 6969 6.17 15772 13.97 24674 21.86 29033 25.7271-80 3072 2.72 10628 9.42 9315 8.25 12467 11.04 23167 20.52 28780 25.5081-90 13549 12.00 14335 12.70 11789 10.44 9447 8.37 9643 8.54 10811 9.5891-100 37094 32.86 17410 15.42 14756 13.07 6979 6.18 1104 0.98 0 0.00101-110 41436 36.71 18657 16.53 17467 15.47 4417 3.91 0 0.00 0 0.00111-120 13599 12.05 16255 14.40 17146 15.19 0 0.00 0 0.00 0 0.00121-130 1212 1.07 10183 9.02 13019 11.53 0 0.00 0 0.00 0 0.00131-140 27 0.02 4081 3.62 6970 6.17 0 0.00 0 0.00 0 0.00141-150 0 0.00 496 0.44 1344 1.19 0 0.00 0 0.00 0 0.00------------------------------------------------------------------------- 不計缺考和零分人數2.物理學科各題統計數據(注:不計缺考和零分人數,樣本110255)(1)全卷各題統計數據(易:難度>0.7 中: 0.7>難度>0.4 難:難度<0.4)小題數T2_14T2_15T2_16T2_17T2_18T2_19T2_20T2_21小題滿分66666666平均分4.674.693.982.521.772.553.082.45難度系數0.780.780.660.420.300.430.510.41標準差2.492.482.832.962.742.442.451.55區分度0.510.490.420.280.440.240.500.31 小題數T3_22T3_23T3_24T3_25T4_33T4_34T4_35小題滿分691220151515平均分3.904.548.227.188.523.267.73難度系數0.650.500.680.360.570.220.52標準差1.732.714.266.54區分度0.590.660.740.70由表中數據可統計和得出試題易中難的分數分別為:12分(選擇題14、15)、72、26,其中中等難度范圍里面有3道選擇題(17、19、21)的難度系數非常接近0.4。易中難的比例約為:1: 6.5: 2.4。(2)第Ⅰ卷單選題選項統計數據 題 號T14T15T16T17T18選A占%77.892.692.8325.0129.53選B占%13.985.3615.5216.6837.94選C占%4.3012.4466.3942.0320.71選D占%2.4178.1113.8414.7910.14選其它占%1.431.401.421.481.68注:考生人數111753人3.2016年重慶市高考理科物理1分段人數統計表1分段 00以上 01以上 02以上 03以上 04以上 05以上 06以上 07以上 08以上 09以上0 110242 110240 110232 110203 110187 110144 110086 110007 10989110 109735 109550 109323 109066 108740 108371 107986 107512 106987 10645020 105801 105081 104389 103602 102752 101887 100950 99930 98911 9775730 96687 95535 94345 93201 91957 90650 89374 87977 86580 8517540 83658 82183 80638 79076 77492 75826 74217 72600 71001 6929950 67526 65784 64092 62401 60649 58850 57029 55380 53614 5183160 50052 48359 46683 44983 43330 41738 40182 38651 37099 3559070 34148 32746 31371 30066 28714 27370 26106 24899 23739 2258980 21499 20439 19401 18367 17311 16269 15321 14444 13580 1270290 11920 11112 10334 9551 8788 8097 7353 6712 6094 5407100 4826 4287 3647 3230 2776 2238 1872 1500 947 724110 476 0 0 0 0 0 0 0 0 0二、試卷分析1.理綜卷特點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理科綜合測試試題卷(教育部共命制了3套全國卷,重慶用的是2卷,以下簡稱“理綜卷”)是教育部收回實行多年的各省自主命題權利后命制的又一套理綜試卷。命題依據《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理科)》及其說明。試卷結構符合《考試說明》的要求,物理、化學、生物三門學科難度(依次是0.52、0.57、0.68)搭配合理,試卷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難度和良好的區分度。2.物理卷特點物理部分包含必考題和選作題,其中必考題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對應《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的物理1、物理2、選修3-1、選修3-2四個模塊,選考題對應選修3-3、選修3-4、選修3-5三個模塊。整張試卷試題基調平和,沒有偏、怪的題目。本試卷知識點覆蓋較全面,必考部分考查了相互作用與牛頓運動定律、機械能、拋體運動與圓周運動、電場、電路、磁場、電磁感應(萬有引力定律和交變電流未涉及)。選考部分,選修3-3涉及氣體狀態方程、熱力學第一定律;選修3-4涉及電磁波、機械振動與機械波;選修3-5涉及原子核、碰撞與動量守恒。(1)注重對物理基礎概念和基本規律理解的考查。 全卷考查的內容不偏不怪,涉及的要點均是物理學科的基礎性知識,如第14題考查了物體平衡動態分析,第15題考查了點電荷電場、電場力做功特點、牛頓第二定律,第17題考查了帶電粒子在圓形有界磁場中的運動,第22題第(1)問考查了打點計時器的使用,第23題第(2)問考查了電路實物連線,第24題考查了動力學基本問題和電磁感應現象中的平衡問題,對物體受力分析要求較高。以上全是物理學科主干知識,也是考生進一步深入學習的必備性的基礎知識。(2)不回避舊題,注重通過對物理概念理解、判斷推理、綜合分析來考查學生。全卷試題物理情景、背景知識、物理模型等均為廣大考生所熟悉。命題者不在情景的新穎性方面設置難度,而是通過考查考生物理概念理解、判斷推理、綜合分析等基本能力來完成。如第14題用水平力拉繩,第15題帶電粒子被點電荷散射,第16題的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第21題的彈簧沿豎直桿下落、第25題小球、彈簧、圓弧軌道組合等等,這些模型都比較常見,考生在答題時,不會出現因題目情景新穎難以理解而下不了筆,這充分考慮到了我國經濟、教育水平區域不平衡的現狀。(3)注重以能力立意考查學生。全卷試題情景、考查的知識點雖然基礎,但絕大多數題目均需要一定的綜合分析能力才能做出。第15 題涉及力電綜合,第17題要求對含容電路進行化簡分析,第18題考查的是帶電粒子在有界磁場中的運動,涉及兩個物體和較復雜的幾何關系,第19題要用到初中的密度公式,屬于動力學綜合問題,第21題屬于側重于能量的力學綜合問題,第23、24題均屬于綜合問題,所涉及的考點及答題所需方程數目不止一個。(4)注重回避數學運算的繁雜度和難度,試題設置充分考慮學生的應試心理,安排有入手題。全卷絕大多數題目沒有復雜的數學運算,整張試卷運算量適中。選擇題多是定性分析或簡單的數學運算,如第14、15、20、21題以定性分析為主,第16、17、19題僅需少量的數學運算即可作答。計算題以過程分析為主,考查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數學運算量小、技巧性低。試卷充分考慮到學生答題的心理,設置了一些較易上手拿分的題目,以增加考生在考場上答題的信心。如第14題,計算題第24題。每道計算題都設置了至少兩個小問,第1問都比較簡單,讓學生在完成較難的題目時也有分可得。(5)試題還注重建模能力和獲取信息能力的考查。第20題,試題考查了法拉第圓盤發動機原理,由于圓盤是實心的,不同于平時常見的空心“回路”,考生只有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把圓盤看到輻條組合而成——才有可能正確作答。第23題考查了半偏法測電壓表內阻的實驗原理,其難點在于要認清滑動變阻器分得的電壓近似不變,此實驗教材和考綱并沒有提及,但考生只要認真審題,注意到題目中“…若認為調節電阻箱時滑動變阻器上的分壓不變…”這句話,應該不難理解本實驗的原理。(6)注重選考模塊的等值性物理試卷共三個選考試題(33、34、35),每個選考試題均設置兩個小題:一個選擇題或填空題,一個計算題。無論從試題本身的難度上看,從考生得分情況來看(33題難度0.57、35題0.52,34題答題的考生人數太少且有較多0分,數據無參考價值),三個選考題難度接近,基本等值。三、考生存在的問題1.物理基本功不扎實。對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理解不準確,不深入,基本方法掌握不牢。2.審題能力、技巧需提高。不能正確、全面地理解題意,過于注意問題的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質,不能針對問題作答。3.抽象思維水平、綜合分析能力層次較低。不能分析和想象物理過程及其空間幾何關系;物理狀態、過程分析不清;不知道該用什么物理規律列方程求解。4.運算能力(數字、字母)有待提高。5.實驗能力有待提高。對基本的實驗儀器不會使用,對實驗原理不理解,數據處理能力欠缺6.習慣差。解題思路不規范,亂用字母,解答過程混亂,書寫丟三落四,思維不全面,不嚴謹。 四、復習教學建議1.立足本學科教學,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落實過手。復習教學中應以學科內的基本概念、重點規律和主要分析解決問題方法的理解掌握為主要線索。知識內容的復習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形成知識結構,抽象的概念和規律,要從其建立的背景、過程及與其它部分知識的區別聯系入手,使其具體化、問題化。同時抓住知識的聯系點和主要線索,幫助學生建立起知識的,樹形結構,從整體的角度重新認識知識,以達到融會貫通的層次。復習要有層次,不要一步到位,不要在難題、大型題目上花太多的時間,時間分配應該傾向于基本功的訓練。物理高考試題內容或許會有所變化,難度也有所變動,但其考查“基礎+能力+方法”的出發點不會改變,明確高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培養學生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強調體會物理的本味,使學生站在一定高度,用形成的方法和能力,游刃有余、靈活地思考和處理物理問題。2.注重實驗與知識的相互聯系,加強復習中實驗的作用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觀察實驗及實驗方法是物理學發展的基礎,實驗既是建立物理概念、探索物理規律、認識物理世界最基本的手段,又是驗證物理假說、檢驗物理理論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驗是理科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只讓學生“照葫蘆畫瓢”和背實驗的教學是行不通的。教學中應從實驗目的(包括為什么要做這個實驗)、原理 (與知識聯系)和設計思想(科學的方法)入手,教材上的學生實驗,是學生必須理解掌握的基礎。注重演示實驗,引導、鼓勵學生進行深入研究。平時教學最好能設計出一些開放性的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領悟實驗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運用這些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實驗復習不僅是為解答實驗試題,利用實驗中直觀的形象,過渡到把抽象知識具體化,在頭腦中形成自己描述相關問題的情景模型,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考查一直是高考物理的一個重點,歷年來考生在實驗上得分都不理想。就試題而言,高考實驗題目情景或許有多種變化,但多來源于基本實驗,略高于基本實驗,在實驗方法,思維上都脫胎平時學生實驗的方法和思維,所以平時要注意實驗的開展和演示,強化學生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實驗現象的觀察、實驗數據的處理、實驗操作的到位,注意學生實驗習慣、實驗素養的形成,再在此基礎適當提高,活化實驗,形成實驗能力,從而扭轉學生高考實驗較大失分的情況。3.結合生產生活常識,注重學科知識的應用復習教學應緊密聯系社會生活、科技發展,是學生能夠運用學過的科學知識和方法,解釋、說明生活中的現象和應用,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4.找準位置,明確努力方向復習過程中要跳出題海、避開難題,加強復習教學的針對性,從發展的角度讓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不要只看到高考的難題,而脫離學生的基礎。試題取材都為學過的知識,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知識的理解,對實驗過程的觀察,對常用解題方法的掌握。摒棄題海戰術更有必要。5.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提高審題能力、分析能力從學生答卷中反映出來的問題看,相當部分學生的審題習慣尚待養成,審題能力還需提高。教學中,特別是在例題分析和習題評講時,要把解題分析的思路講清,特別要在讓學生明白遇到新問題,首先要通過讀題、分析題意后,畫圖分析,明確對象、狀態、過程等,再選取規律求解。 (重慶市教科院 周智良 西南大學附中范偉) 2016.09.1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