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偉大的歷史性轉折備課時間上課時間學生姓名班級批閱時間課標要求:1、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決策的內容,認識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對我國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歷史意義。2、講述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認識改革與社會發展的關系。3、概述我國創辦經濟特區、興辦經濟技術開發區、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和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史實,分析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點。基礎導學一、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重大轉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背景(1)文革結束后,黨內“左傾”錯誤的延續;(2)1978年思想界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的討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3)鄧小平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2、根據教材指出這次會議從哪些方面實現了我國的歷史性轉折(主要內容有哪些)?召開時間:;地點內容:(1)重新確定了、的指導方針,停止使用“”的口號,做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上來的戰略決策;(2)提出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大幅度地提高生產力,多方面地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和,改變一切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和。(3)肯定了在經濟體制中的原則,提出精簡各級經濟行政機構,堅決按辦事,認真解決黨政企不分、以黨代政、以政代企等長期存在的問題。(4)做出了實行的決策。3、這次會議有何意義?(1)是新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始了中國從“”到、從到、從到的歷史性轉變;(2)以這次全會為起點,的新道路正式開辟;(3)標志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到來。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重大突破(一)對內經濟體制改革1、農村改革:中國的改革首先是從開始起步。(1)原因:(2)過程:①年12月,省鳳陽縣小崗村農民自發秘密地實行并取得空前的大豐收;②、等省的一些地方在推進實行等責任制的同時,不少地方的農民開始試行;③1980年,四川省廣漢縣的一個公社掛出的牌子,成為全國第一個的地方。④1980年9月,中共中央發出加強和完善的文件。⑤在中共中央的肯定和推動下,“”、“”的責任制迅速推廣。(3)歷史意義:①這場農村改革,是中國農村的一次重大變革,它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從根本上改革了農村的和。②農村改革的突破性進展推動著城市的改革。【資料卡片】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礎上,將土地長期承包給農民各家各戶使用(“包干到戶”、“包產到戶”),農業生產基本上變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農民獲得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2、城市改革:(1)全面改革展開的標志:——年10月,全會討論并通過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該決定把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發展社會主義,實行,建立的經濟責任制。(2)國營企業的改革:①原則:、和適當分離,②措施:在企業內部進行的以實行負責制為主要內容的改革。(3)歷史意義:國有企業的自我改造和自我發展能力在改革中不斷增強,效益顯著提高;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二)對外開放格局擴大1、對外開放形成過程(1)創辦經濟特區①設立:1979年,我國對廣東、福建兩省的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給予更多自主權。1980年,決定設立、、和四個經濟特區。1988年,劃定為經濟特區。②意義: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和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田。(2)開放沿海港口城市①概況:198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開放大連等14個城市,在這些城市擴大開展對外經濟活動的自主權,逐步興辦經濟技術,加快放寬利用外資、引進技術的步伐。②意義:沿海城市的開放,有力地增強了中國改革開放和國民經濟的活力。(3)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從1985年起,中共中央、國務院又相繼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和地區開辟經濟開放區。(4)開發開放上海浦東①概況:199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開發開放地區的決策,提出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2、特點(結果):到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初步形成了———這樣一個、、的對外開放格局。3、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和建設。【資料卡片】1、經濟特區: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是中國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走向國際市場的一個特殊渠道。我國設置的經濟特區不是政治特區,它的前提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行使主權管轄,在政治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思想文化上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特區的“特”主要體現在中國政府對其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不同于內地的經濟管理體制。2、經濟技術開發區:1984年開始在我國沿海開放城市內設立的以發展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工業為主的特定區域。其目的主要是開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集中吸收外資,引進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興辦生產性企業和科研機構,發展新產品,開發新技術,發揮四個窗口(即技術窗口、知識窗口、管理窗口和對外政策窗口)的作用?!就卣怪R、提升能力】(課堂學習)一、十一屆三中全會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道路探索中的歷史地位二、經濟體制改革1、為什么首先在農村變革?怎么變?2、建國后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的四次調整時期變革事項主要概況建國初期三大改造時期十年探索時期十一屆三中全會后3、認識改革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回歸課標、鞏固提升】(課后強化)一、結合所學,歸納中國20世紀中國歷經的三次歷史性巨變知識二、重新建構本課知識點的結構體系【課后反思】通過本課的學習,你都學到了什么?還有那些問題不明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