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凡爾賽體系下的和平(一戰后二戰前的世界、兩次大戰間的世界)(1919-1939)1914-1918一戰結束—1919-1922年重建戰后秩序,調整動蕩期—1924-1929年相對穩定—1929-1933年經濟危機(兩條道路:強化民主政治(美)法西斯專政(德日))—20世紀30年代二戰迫近第一課凡爾賽體系由來——巴黎和會一、召開的背景1、一戰使世界格局發生變化2、目的:表面上是戰勝國為處理戰爭遺留問題和謀求戰后世界和平;實際上是戰勝國為瓜分戰利品,建立戰后國際關系新秩序。(分贓)二、召開1、時、地:1919.1巴黎凡爾賽宮2、參與國:27國協約國、戰敗國與蘇俄除外3、操縱者:三強三巨頭(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 喬治法國總理-克里孟梭)4、各大國的打算:美:推行“十四點原則”,憑借經濟實力,擴大世界的影響力稱霸世界英:想利用戰勝國的地位,并吞已經到手的德國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一些領土,擴大鞏固大英帝國的版圖法:最大限度削弱乃至肢解德國,把中東歐國家納入防御德國的“體系”重建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同時擴大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日:攫取德國在山東的全部權益進一步侵略中國,稱霸亞太地區實質: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三、巴黎和會上的爭奪和勾結1、焦點問題:對德問題的爭奪----爭斗(分歧)①法:嚴厲制裁、肢解德國②英:堅持歐洲大陸均勢政策,反對過分削弱德國,阻止法稱霸歐洲③美:反對過分削弱德國和肢解德國,幫助振興德國(因為經濟崩潰的德國會無力償懷美國的戰債和投資;法國的強大不利于美國的世界稱霸計劃。同時防范蘇俄)2、重點問題:在山東問題上的勾結----勾結(一致)①山東問題的形成:戰時日本占領山東租借地、“二十一條”戰后中國要求收回山東②勾結:日本施壓、英法支持、美國妥協③結果:五四運動爆發,中國代表拒絕簽和約山東問題由來與解決①1897年德國派艦隊強占膠州灣。清政府被迫同意將膠州灣租給德國,并允許德國在山東修筑鐵路、開采礦山等特權。山東成為德國的勢力范圍。②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日本借口對德宣戰,出兵山東,強占膠濟鐵路和青島。由于袁世凱幾乎全部承認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使得日本在山東的權利合法化。③1919年巴黎和會拒絕了中國代表提出的要求,決定把德國原來在中國山東攫取的一切權利交給日本。帝國主義的強權政治引發了“五四運動”。在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下,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④1922年華盛頓會議期間,由于中國人民堅持斗爭和英美反對日本獨占中國而施加的壓力,日本與中國在會外簽訂了《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及《附約》,日本歸還中國山東主權,膠濟鐵路由中國贖回。四、《凡爾賽和約》的簽定(對德和約)P261、內容:①德國及其盟國應承擔戰爭罪責②(本土)疆土問題:重劃德國疆界③(海外)殖民地問題:全部以委任統治方式,被瓜分(分贓)④軍事問題:限制德國軍備(兵役制、陸軍、空軍、海軍、非軍事區)⑤賠款問題:暫時先償付200億金馬克,但是就賠償總額和賠償方式未達成最后協議懸而未決的兩大問題:歐洲安全問題、德國賠款問題(總額、方式)2、評價--(性質、和約的影響)一般性理解(1)性質:它是協約國戰勝國強加給戰敗國德國的一個具有掠奪性和強制性的十分苛刻的“和約”。(2)在對德問題上,戰勝國大國不同程度地實現了各自的目的,戰勝國與戰敗國,戰勝國之間的矛盾通過和約暫時得到了緩解,戰后的國際關系新秩序,即凡爾賽體系開始(初步)建立,有利于資本主義世界的相對穩定和發展。(3)對于德國過分苛刻的壓制,引起了德國的復仇情緒,埋下了產生罪惡的種子。第二課凡爾賽體系(一)凡爾賽體系的構成:《凡》及其隨后簽訂的處置戰敗國的對奧保匈土五個條約一起構成。p31國際聯盟的成立----維護凡體系的機構。(體系作用范圍:歐、非、中東)(二)凡爾賽體系的實質:在巴黎和會上,以英法為主導,在懲治德國為首的戰敗國、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礎上,確立的帝國主義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的重新瓜分世界的國際關系新秩序。(三)凡爾賽體系的評價:①實質②進步性:1、確立了戰后帝國主義在歐洲、非洲和中東的新秩序,暫時緩解了帝國主義在上述地區的矛盾,使資本主義發展進入相對穩定時期2、承認民族自決原則,改變了歐洲和中東的政治格局,出現了一系列歐洲新興民族國家。P30地圖3、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際政治格局,歐洲地位受到削弱,美、蘇、日崛起。或由以歐洲為中心轉為向兩側轉移。③體系下矛盾決定其不穩定性戰勝國之間:由于分贓不均引起新的矛盾戰勝國與戰敗國:由于苛刻,引發民族主義、復仇主義資本主義國家與蘇聯:由于意識形態矛盾資本主義國家與被壓迫民族國家之間(殖民地半殖民地):由于委任統治,引起民族解放運動高漲。四)、凡爾賽體系的演變(或瓦解)1、沖擊:如土耳其凱末爾革命的修約、中國五四運動的拒簽、以及大國之間的爭斗2、調整:如(賠款問題)道威斯計劃和(法國安全問題))洛迦諾公約、山東問題的解決3、瓦解:德國撕毀:德國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德軍進入萊茵不設防區、突襲波蘭致使二戰爆發第三課華盛頓體系的由來——華盛頓會議一、華盛頓體系的由來——華盛頓會議1、召開的背景:1、巴黎和會美國攫取世界霸權計劃失敗美國外交注意力轉向亞太地區2、日本一度獨霸中國,擴充亞太地區的實力,美英日利益發生沖突3、美英日三國希望限制海軍軍備競賽4、平息中國人民的反帝怒潮,維護列強在中國利益2、會議的幾大問題:1、(核心問題)亞太地區問題——簽定《四國條約》①時間、國家:②內容:互相尊重在太平洋區域內島嶼屬地和領地的權利;遭受任何國家侵略威脅時,締約國應進行協商;條約生效后英日同盟應予以終止。③影響:美國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消除太平洋爭霸的障礙;英國與日本矛盾激化;對日本雙重影響,但是日本第一次獲得與歐美平等的地位,它在太平洋地區的權益得到其他國家的正式承認。2、限制海軍軍備競賽問題——《五國條約》①時間、國家:②內容:規定五國主力艦總噸位的比例和各國航空母艦的總噸位限額③意義:世界現代史上第一個裁軍協議美國外交勝利:與英海軍同等地位,限制日本海軍的擴張日本得到美英在海軍方面的讓步,得以實際占有相對的優勢。暫時緩慢海軍軍備競賽上的爭奪,但不能真正消除矛盾3、中國問題①中國山東問題—《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及《附約》結果:日本將山東的主權和一部分權利歸還中國,仍保留一些特權評價:是對《凡爾賽條約》中有關山東問題的不公正條款的主要修正近代中國人民取得的少有②《九國公約》1922內容:聲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實際對華政策的基本原則是“門戶開放”、“機會均等”評價:美國外交的又一勝利:打破日本對中國的獨占,又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美國是最大的贏家:1《四國條約》拆散英日同盟;2《五國海軍條約》美國海軍力量與英國并駕齊驅;3《九國公約》確認“門戶開放”,打破日本獨占中國的局面4遏制日本在亞太地區的擴張;確立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 利益受損:日本:英日同盟被拆散;海軍力量受遏制;獨占中國局面被打破;英國:喪失海軍優勢。中國:受到帝國主義的宰割。(最大受害者)二、華盛頓體系的構成三個條約:《四國條約》《五國條約》《九國公約》三、評價:1、實質:建立帝國主義在亞太地區的國際關系新格局2、影響:1)建立起列強在亞太地區國際關系的新格局“華盛頓體系”。至此,一戰后國際關系新秩序“凡—華體系”完全形成。2)美國是最大勝利者:既取得了英國同樣的海軍力量,又抑制了日本在東亞和太平洋的勢力。3)只是暫時調整了列強在亞太、特別是在中國的利益沖突,日本并沒有放棄獨霸中國、稱霸亞太的野心,為后來日本全面侵華和日美戰爭埋下華盛頓體系如何一步步被瓦解的:隨著日本的局部侵華和37年的全面侵華,美日矛盾的升級,1941年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華盛頓體系瓦解。四、凡-華體系及其評價1、概念:戰后的國際關系新格局2、評價:1、實質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國際關系的新秩序2、作用構成戰后資本主義國際新秩序,使資本主義20年代進入相對穩定時期。3、不穩定性暫時緩和帝國主義列強矛盾,并沒有消除各大國間矛盾,相反埋下更大的沖突的種子。第四課國際聯盟1、由來:美國威爾遜“十四點原則”2、建立過程:巴黎和會討論—1920.1正式生效(日內瓦)3、盟約所體現的原則:A“維護和平”的原則下,宗旨是促進國際合作,保證國際的和平安全B集體安全原則C對戰敗殖民地“委任統治”4、機構:國聯大會、行政院、常設秘書處5、成員:蘇俄及德、奧等戰敗國被排斥美國未參加(因未能實現稱霸目標及孤立主義影響)6、實質:是英法操縱的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美國提出但不參加的原因:A、提出建立國聯的原因:①實力增長;②“十四點計劃”,攫取戰后世界領導權B、拒絕參加國聯原因:①美攫取世界霸權的計劃失敗②英法抵制③孤立主義思潮、移民國家C、反映的問題:英美矛盾成為當時世界主要矛盾;美國綜合國力還不足以獲世界領導權;國際關系中心仍在歐洲7、國際聯盟的活動:㈠國聯初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⑴在維護和平、制止侵略方面:1925年制止了希臘、保加利亞的沖突;⑵在處理世界范圍的衛生、經濟方面發揮過積極作用。㈡留下了許多不光彩的記錄:⑴被英法操縱,成為它們維護霸權的工具。⑵縱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放任二戰的爆發:①縱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②“九一八”事變后,沒有制裁日本,反而提出列強共管東北;“七七”事變后要求各會員國自行制裁日本,結果無人響應。③德國破壞凡爾賽和約,英法沒有抗議,縱容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當德國吞并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時,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制造慕尼黑陰謀——達到頂峰。后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國聯的威信受到損害,1946年,正式宣布解散。8、對國聯的評價:(1)消極:A、實質:是英法帝國主義控制下維護法凡爾賽體系、維持霸權的工具,缺乏普遍性和權威性:美提出但不參加、蘇德被排除、日意退出B、不能制止戰爭,后來成為綏靖政策的工具(2)積極:是世界上第一個政治性國際組織,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以維護世界和平為宗旨的國際組織,開創了國際合作的形式,順應了世界整體發展趨勢,為后來的國際組織提供了經驗和教訓。+P3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