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班級:姓名:學號:課時序數:9日期:分數:課題:近代前夜的危機學習目標1.分析清朝統治者實施重農抑商政策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及歷史影響;2.多角度分析清朝社會矛盾尖銳的原因。重點難點重點:了解重農抑商和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難點:認識到清朝盛世下潛伏的危機課前筆記:課前預學1.清政府推行______的經濟政策和_______的外交政策.2.清初實行嚴厲的___政策,禁止居民出海貿易.統一臺灣后,開放四個港口對外通商口岸,后來減少為___一處.3.清朝中期,各種社會危機凸顯。存在___兼并嚴重,____增長迅速,___腐敗奢靡,農民起義增多等社會問題.4.從縱向看,明清農耕文明的繁盛超越前代,但從橫向看,清前期的中國已經在世界工業文明潮流中.5.預學質疑:課中導學重農抑商政策材料一:中國有著農耕文明悠久的歷史,在中國古代的大部分時間里,統治者都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有效地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材料二:(見課本P23資料1)材料三:(見課本P23資料2)問題:1.請說說清統治者繼續推行這一政策的落后性。2.從材料二和材料三來看,清朝統治者對民間工商業的發展有哪些擔憂?3.清政府對民間工商業發展所采取的措施會有什么后果?閉關鎖國政策材料一:利瑪竇繪制的《坤輿萬國全圖》在清朝官員中應起了軒然大波,認為:第一,中國應處于圖的正中央;第二,中國應該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材料二:乾隆皇帝以所請“與天朝體例”不合,駁回了英國使者馬戛爾尼與中國通商的請求,并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材料三:閱讀課本圖5-35。材料四:馬克思說:“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鄧小平說:“如果從明朝中葉算起,到鴉片戰爭,有三百多年的閉關自守,如果從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長期閉關自守,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后,愚昧無知。”問題:1.材料一和材料二說明了什么?2.材料三透露了怎樣的信息?3.說說清朝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4.結合材料四以及課文內容,說說清朝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社會危機1.與田地的矛盾突出2.的奢侈腐朽3.各族人民起義不斷比較中英兩國的政治、經濟和對外政策,說說中國近代前夜的危機有哪些?英國中國政治資本主義制度(民主制度)經濟工業革命,機器生產外交殖民擴張思想文化自由民主平等課后反思(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困惑?)課后提升基礎鞏固(A階)1.中華帝國最后一個大繁榮時代是()A.明朝前期B.康熙時代C.康乾盛世D.明中期到清前期2.多次強調“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末也”的清朝皇帝是()A.康熙B.雍正C.乾隆D.嘉慶3.馬克思說“這樣一個帝國(指清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的主要原因是清帝國()A.沒有能夠制止鴉片貿易B.愚昧自大、故步自封C.鄙薄科學技術D.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拓展提高(B階)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隋朝時,和中國通商往來的有十幾個國家,到唐朝時發展到70多個國家。唐政府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不許官吏加重他們的稅收。大批外商從陸路、海陸來到長安、洛陽、廣州等城市。材料二清初實行嚴厲的海禁,將沿海居民內遷50里,是為了斷絕東南沿海對鄭成功等抗清武裝的聯系和物資供應。康熙統一臺灣后,清政府重開海外貿易,允許外商來華貿易。乾隆時期,又關閉了其他海港,限定廣州一處海港通商,并只能通過“廣州十三行”統一進行商品貿易。問題:(1)上述材料分別反映了唐朝、清朝政府采取的是什么對外政策?(2)以上兩種政策導致的結果各是什么?你得到了怎樣的啟示?綜合探究五:課時預習:清朝盛世下潛伏的危機有哪些?重農抑商和閉關鎖國政策造成了什么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