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文化專制與八股取士【學習目標】1.知道明、清統治者文化專制的表現,以及造成的影響。2.知道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發生的變化以及影響。3.通過學習學會分析當時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文化專制的內容。學習難點:文字獄和八股取士的目的以及影響。【課前導讀】1.為了鞏固統治,明、清統治者采取多種手段加強思想文化專制,就是其中之一。2.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發生很大的變化,考試只許在范圍內命題。答卷的文體叫做。“四書”指的是、、、。“五經”是指、、、、。3.清朝在統治安定后,大規模編纂書籍,其中最著名的的是。【課堂展示】1、閱讀資料回答問題:“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一把心腸論濁清”這些普普通通的文學詩句卻被清朝黃帝親自批駁:“‘一把心腸論濁清’,加‘濁’字于國號之上,是何肺腑?”認為這些詩句都是譏貶仇視滿清命將胡中藻捉拿歸案,結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殺,禍及師友,家產全部抄沒。(1)大興文字獄的原因。(2)清朝大興文字獄的實質是什么。(3)清朝大興文字獄的造成哪些影響。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曾說過:“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材料二:雍正四年,禮部侍郎查嗣庭主持江西省鄉試。他以《詩經》中“維民所止”四字為考題,被認為“維止二字,意在去雍正之首”,以“大不敬”罪入獄,死于獄中。文字獄是自古就有的,但以清朝為最。尤其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厲害。材料三:有人認為,隋唐時創立的科舉制,通過考試來選拔人才,在古代是相對公平的一種方法,顧炎武的批評不合理。也有人認為,歷史總是在不斷地發展,到了明清科舉制成為統治者鉗制人們思想的工具,顧炎武的批評是對的。(1)與隋唐相比,明清時期,科舉制度發生了什么變化?(2)變科舉制度與清朝大興文字獄的相同目的是什么?(3)顧炎武認為八股文的消極影響比“焚書坑儒”還大?(4)科舉制度的演變,談談你對材料三這兩種觀點的看法。【拓展練習】1.“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雍正時期的一位進士因寫這兩句詩而被斬首,這主要反映了清朝()A.設置特務機構B.設立軍機處C.實行八股取士D.制造文字獄2.我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始于隋朝,到明朝時發生了巨大變化。明朝科舉考試最突出的特點是()A.八股取士B.試題類型繁多C.以詩詞為主要內容D.鼓勵考生發表個人見解3.清時期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治的原因是()A.實行八股取士B.大興文字獄C.實行廠衛制度D.反封建思想流行4.《明史選舉志》記載:“科目者,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之法,專取四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試士。”從以上史料中不能獲取的信息是()A.科舉考試的答卷文體B.科舉考試的命題范圍C.沿襲唐宋的考試科目D.稍變唐宋的考試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