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識考點歸納運動的描述考點一:質(zhì)點:為了研究方便把物體簡化為一個沒有大小但有質(zhì)量的點,稱為質(zhì)點。一個物體能否看成質(zhì)點是由問題的性質(zhì)決定的。考點二:時刻與時間間隔的關系時間間隔能展示運動的一個過程,時刻只能顯示運動的一個瞬間。對一些關于時間間隔和時刻的表述,能夠正確理解。如:第4s末、4s時、第5s初……均為時刻;4s內(nèi)、第4s、第2s至第4s內(nèi)……均為時間間隔。區(qū)別:時刻在時間軸上表示一點,時間間隔在時間軸上表示一段。考點三:路程與位移的關系位移表示位置變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只有當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但不能說位移就是路程)。一般情況下,路程≥位移的大小。考點四:速度與速率的關系速度速率物理意義描述物體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是標量分類平均速度、瞬時速度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時間)決定因素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時間決定由瞬時速度的大小決定方向平均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瞬時速度方向為該物體的運動方向。平均速度的方向只與只與初末位置(位移方向)有關,與運動過程中的某點的瞬時速度無關。無方向聯(lián)系它們的單位相同(m/s),瞬時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只有在單向直線運動過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考點五:速度、加速度與速度變化量的關系速度加速度速度變化量意義描述物體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大小程度的物理量,是一過程量定義式單位m/sm/s2m/s方向與△x同向,即物體運動的方向與△v方向一致方向初速度指向末速度。大小位移與時間的比值位移對時間的變化率x-t圖象中圖線上點的切線斜率的大小值速度對時間的變化率速度改變量與所用時間的比值v—t圖象中圖線上點的切線斜率的大小值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考點一: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公式和推理基本公式速度—時間關系式:位移—時間關系式:位移—速度關系式:三個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個,就可求出其余兩個。利用公式解題時注意:x、v、a為矢量及正、負號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解題時要有正方向的規(guī)定。常用推論平均速度公式:一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一段位移的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任意兩個連續(xù)相等的時間間隔(T)內(nèi)位移之差為常數(shù)(逐差相等):考點二:對運動圖象的理解及應用一、x-t圖象(左圖)①表示物體靜止在距離原點x2處的某點;②表示物體從原點出發(fā)做勻速直線運動;③表示物體從距離原點x3的位置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④表示物體從距離原點x1的位置開始向原點勻速運動,t2后背離原點做勻速直線運動;⑤表示物體從距離原點x4的位置開始向原點勻速運動,t1后一直向前做遠離原點的勻速直線運動. 圖象斜率表示 運動物體的速度。(越陡峭,速度越大)②③⑤平行表示 速度相同圖象與x軸的交點表示 物體在t=0時刻距離原點的位移,即物體的出發(fā)點。圖象與t軸的交點表示 在交點時刻距參考點的位移為零(回到原點)在x—t圖象中兩直線相交說明什么?表示兩物體在這一時刻相遇. 陰影部分面積沒有任何意義。在x—t圖象中如何判斷物體運動方向(速度方向為正還是負)如果斜率為正(如②③⑤)則速度方向為正;如果斜率為負(如④)則速度方向為負。二、v—t圖象(右圖)①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②表示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③表示物體做初速度不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④表示物體以初速度v1向正方向做勻減速直線運動,t2時速度為0,然后向反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⑤表示物體以初速度V4開始向反方向做勻減速直線運動,t1時速度為0接著又向正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圖象斜率表示 運動物體的加速度。(越陡峭,加速度越大)②③⑤平行表示運動物體的加速度相等。圖象與v軸的交點表示表示物體在t=0時刻的初速度圖象與t軸的交點表示在交點時刻速度圖象與時間軸交點表示速度為零.在v—t圖象中兩直線相交說明什么?兩物體的速度相同 陰影部分面積表示物體在t時間內(nèi)通過的位移,陰影部分在t軸上方表示位移為正,在t軸下方表示位移為負。在v—t圖象中如何判斷物體運動方向(速度方向為正還是負)?圖象在t軸上方部分速度為正,在t軸下方部分速度為負。如何判斷物體在做加速運動還是減速運動?斜率表示運動物體的加速度,如斜率和物體速度的正負相同則加速;如斜率和物體的速度正負相反則減速。如⑤中0-t1時刻,斜率(加速度)為正,而速度為負,則做減速運動。t1時刻以后斜率(加速度)為正,而速度為正,則做加速運動。可通過圖像直接看出:如果發(fā)展的趨勢是向t軸越來越近則是在減速,如果離t軸越來越遠則是在加速。如⑤中0-t1時刻靠t軸越來越近則在做減速,t1后離t軸越來越遠則在做加速運動。考點三:紙帶問題的分析判斷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根據(jù)勻速直線運動特點x=vt,若紙帶上各相鄰的點的間隔相等,則可判斷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若所打的紙帶上在任意兩個相鄰且相等的時間內(nèi)物體的位移之差相等,則說明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求加速度(相鄰計數(shù)點之間時間為T)(1)利用連續(xù)相等時間內(nèi)位移之差相等(當知道兩個時間間隔T內(nèi)的位移時比較好用): 如已知:X3 X4求a則: X4—X3 = aT2 ; 如已知:X1 X4求a則: X4—X1 = 3aT2 (2)利用加速度的定義(當給你的條件不好求時間間隔T內(nèi)的位移,但利用這些位移可求某幾個點的瞬時速度):a=(V-V0)/T如在上面紙帶上可求打點3時速度為V3=(x3+x4)/2T ; 打點5時速度 V5=(x5+x6)/2T ; 從點3到點5的時間為2T, 則a=(V5-V3)/2T給我們多組數(shù)據(jù)可轉化為相等時間T內(nèi)位移時,用逐差法求a,提高數(shù)據(jù)利用率,減小誤差。(4)v—t圖象法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的推論,求出各點的瞬時速度,建立直角坐標系(v—t圖象),然后進行描點連線,求出圖線的斜率k=a.(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