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順德區2016年佛山市中學階段招生考試物理科改卷分析報告 順德區教育發展中心教學指導與研究部2016年佛山市中學階段招生考試物理科閱卷工作已經順利結束,現將此次閱卷情況做一個小結:第一板塊:本板塊為填空題和作圖題。8-14共7個小題, 21分,15題7分總共28分1、平均分:本小組20.51分,本題組20.63分,本題組得分率為0.74 2、得分情況:從上圖表看出,成績滿足正態分布,試題有信度,分數分布的峰值在24分處,表明試題較為基礎,難度偏小,效度不高。典型錯誤:一、填空主要錯誤是多寫、漏寫單位;物理語言表達不準確,試題的物理情景分析不清等,詳細錯誤如下:① 第8題,該題三空較為基礎,第一空熱脹冷縮中的“脹”字寫成“漲”字。第二空—3℃寫成-3.00℃,對讀數的位數認識錯誤。②第9題,一部分考生把“汽化”寫成“氣化”,“水蒸氣”寫成“水蒸汽”,第三空“氣壓”填成“壓強” ③第10題,第一空不知道M是什么意思,很多考生把它看成“毫”為10-3,第三空選填題有少數考生自己寫答案如寫成“發射并接受”④第11題,“做功”寫成“做功沖程”多寫“沖程”。⑤第12題,考生審題錯誤把“桶裝滿水后的總質量10kg”看成“水的質量是10kg”導致把第一空100J算成105J 第二空 95J 算成 100J ⑥13題是一道好題,老題出出新花樣,很多學生按照習慣的思路認為杠桿平衡,質量相等,沒有注意兩邊的力臂不相等,因此第二第三空都填1:2 。⑦第14題,典型的對并聯電路的特點不熟悉,把串聯總電阻和并聯總電阻搞混,還有用分數來表示結果的。二、作圖題主要是作圖不規范扣分,具體錯誤如下:(1)兩小題把光線的折點畫在元件的中間而沒畫在透鏡的邊緣,入射光線畫的與主光軸重合。鏡子背面不畫陰影,入射角和反射角不相等。(2)滑輪的線畫的不直,繞線沒有畫入槽中,不畫出拉力的方向。(3)壓力的作用點畫在物體上,不按題中所給的符號表示例如壓力用N 來表示,摩擦里的方向畫錯。三、教學建議: ① 強調審題要嚴謹,不要“畫蛇添足”。例如多寫或漏寫單位。如多寫單位。 ②教學中尤其備考時,強調答題的規范性,平時測驗和考試時嚴格按規范答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寫錯別字,一旦寫了錯別字將改變原題含義。如“氣”和“汽”的區別。③ 對于一些學生學習中易混淆的關聯知識,教學過程中要嚴格區分、備考時要多做強調,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嚴格劃清各知識間的關聯和不同。④教學難點多作突破,使學生能扎實掌握各難點知識,考試中更有競爭力。平時要教學生創設物理情景,做題不能生搬硬套,如13題情景和老師講的天平情景不同,要能夠區分不同,正確的解題。第二板塊:本板塊為16-18共3個小題,總分20分。1、平均分:本題組15.66分,本小組15.54分。得分率為78.3%。2、得分情況:從上圖表看出,成績滿足正態分布,試題有信度,題目比較基礎,沒有區分度。3、典型錯誤16小題:整體較好,主要存在問題是空調消耗的電能不少學生寫30.6,電功率寫1.2和2200,電壓表讀數寫2.5.17小題:主要存在問題是第1問第二個空及第二問學生語言描述不準確。不少學生將重像寫成重影。學生不理解薄玻璃板做實驗的目的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原因。第4問不少學生的時針對正了11,或時針分針的長度互換了。 18小題: 主要存在問題是第1問第3個空錯得多,不少學生寫DE;第2問第2個空寫3.4。評卷過程還發現有學生答案填錯位置造成丟分。4、教學建議:第二板快題目比較基礎,造成失分基本上都屬于粗心大意的丟分,建議教師在平時教學要訓練學生的解題嚴謹性,減少非智力因素丟分。學生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審題情況,沒有理解題意就憑經驗做題導致丟分,如空調消耗的電能直接讀了電能表的示數,空調的電功率直接用P=UI求出2200,或者沒有將KW化成W寫了1.2,電壓表的量程讀了0—3V。建議平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加強實驗教學,讓學生清楚實驗原理和理解實驗每一步的目的和提高動手能力,加強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會用物理述語表達物理現象;實驗教學中尤其備考時,強調答題的規范性,平時測驗和考試時嚴格按規范答題。第三板塊:本板塊為19和20題,共13分。1、平均分: 本題組9分,本小組9.06分,得分率為0.692。2、得分情況:從上表看出, 得11、12、13分的人數最多,其次是0分,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第19、20題難度較小,區分度不大。3、典型錯誤:20小題,考生失分主要體現在:①不認識m·s-1,導致部分考生誤認為v= 6m·s-1=0.6m/s或者1/6m/s。②不會看圖像,把0—12s都當做勻速直線運動,求出總路程,然后除以2,就是半段路程。③不會受力分析,認為壓力等于人重或車重,摩擦力等于壓力或重力。④部分考生求功時把距離s當成時間t代入。⑤部分考生公式錯誤或沒有作答。21小題,考生失分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部分考生分不清效率和功率兩個物理量。題目中是求效率,但考生求的是功率。②部分考生分不清保溫和加熱兩種狀態,求R1時,利用保溫的功率400W。③解釋理由思路不清晰。4、教學建議:①教師授課時盡可能加強學生對物理量的理解和區分。比如效率和功率兩個物理量。加強對公式的理解。比如w=Fs中,s表示距離,而不是時間。本次中考的19與20題的計算過程并不難,基本上只要能寫出公式,就可以進行計算了,可見掌握公式是解答計算題的根本。②教師在講解計算時應提醒學生不是最后結果可用分數表示,以免造成結果錯誤或計算量大。③加強學生對物理題審題能力的提高,本次改卷中發現做錯的考生大多是對題目理解不透或審題粗心造成,因而并時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大對學生如何審題、如何理解題意思方面的能力。④加強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比如電路的分析(加熱和保溫的區別),力學的受力分析等。第四板塊:本板塊為綜合能力題,21-23題,總分為18分1、平均分:本小組10.97分,本題組10.98分,本題組得分率為0.612、得分情況:從給分分布曲線可看出,得分在11、12分的人數最多,也就是說題目難度較去年是下降了,區分度不夠大。3、典型錯誤:第21題:考查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是常規題,難度較低,所以得分率較高,學生普遍能拿到4分以上的得分。主要的失誤位置有:第(2)小題中,很多學生只因為看到題中說鋼球是從不同高度滾下的,就判定這個空格填的是“高度”,而沒去思考我們讓鋼球這樣子滾下來的目的是為了得到不同的“速度”,總的來說,還是對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比較模糊之故。第(4)小題的第一個空格,問木塊為什么停下時,很多同學填的是“受到力”、“受到重力”、“受到空氣阻力”;甚至有學生回答是“所受摩擦阻力小于動力”,這就是沒分析到當木塊在水平面運動時,已是靠慣性向前運動的,并沒有受到動力的作用。第(5)小題中,較多的同學沒有回答到速度不變這一得分點上。在這一題中還有一個較大的遺憾就是由于錯別字而造成失分,如把“勻速”寫成了“均速”、“做功”寫成了“作功”等。第22題:考查電學實驗,主要失誤位置有:第(1)小題中,只看到電源電壓是5V,就馬上判定了電流表的量程是選0~3A的,根本沒觀察并分析到在給出的電路中,電壓表的量程已選定了0~3V,所以電流表的量程只能選為0~3A;還有一種錯誤就是,把題目的原圖改了,就是說有部分學生可能認為原圖出了錯,居然把原圖中的線叉掉,自己重新添加了線上去,而有些新加的線還把電路弄成了短路。第(2)小題的①中,因沒有通過串聯電路的電壓分配關系和實驗的可操作性這些方面的考慮,所以還有有很多的同學在答案中選進了“20Ω”或“1Ω”。第④問是22題中失分最重的一個格,很多同學無法計算出“11.11~11.25”范圍內的答案,這個格甚至有不少人是空白的。 第23題(壓軸題):題目背景并不新穎,看著難度也并不很大,但得分率較低,可以這樣說,我們綜合能力題最大的失分點就在這了。主要的失誤位置是: 第(1)小題中,絕大多數同學都只答出了一個得分點,要不就是只寫出金屬絲的長度變長,要不就只寫出了金屬絲的橫截面積變小了。個人覺得這與題目只給出了一條橫線來填答案有莫大的關系,如果題目有給出了兩條橫線,應該很多同學能把這兩個點都答上的。 第(2)小題就真的是失分最嚴重的題了,答問無關的人特別多,就算是較好一點的答案,也很多是寫成“金屬絲的電阻不變,電流不變”或“電流相同,電阻不變”等等,證明學生根本還沒有看清看懂題意,不變并不代表相同呀!4、教學建議:①教學中對于答題的規范性,物理專用名詞的書寫上要作強調。如重寫或漏寫單位、寫錯別字,沒按要求選填答案等情況,老師在平時的作業和測試中要適當扣分,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②對于探究型實驗一定要要求學生能弄清實驗的原理、實驗對象、實驗的現象和相應的結論及實驗的注意點。要做到“會看圖說話”,結論的前提(控制變量),語言要首尾呼應。③培養學生要善于從題目和圖像中獲取、提煉出有用的信息,找出問題的突破口,因此在平時的訓練中,要求學生一定不能漏掉題中關鍵的字、詞、句(可以要求學生在做題時一邊看題一邊要動筆把它們圈畫出來),再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準確的利用物理知識解題。整體評價及建議:從各板塊總分56.27分看出今年的中考題注重基礎,比較容易。整份試題都是學生常見的題,不少題目在廣東省題或其他省、市題中出現,學生感到親切熟悉,提高考試的信心,學生考完以后都非常高興。但由于試卷沒有區分度,不利于高中招到物理特尖人才。這次改卷的評分標比較人性化,和平時的教學相符合,合理的評分標準對今后的物理教學和復習備考具有指導作用。 2016年7月4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