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教案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知道哲學、世界觀的涵義。2.理解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具體科學的關系。3.運用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原理,說明哲學可以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二)能力目標增強學生從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角度,認識哲學指導作用的能力。增強學生主動運用科學的世界觀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的意識和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本框學習,使學生充分認識哲學的意義。重點難點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教學過程(一)、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課堂探究: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學家.這是為什么呢?◇探究提示: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世界觀是自發的、樸素的.人人都有。而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要靠不斷的學習、思考、實踐才能掌握。1、哲學的含義哲學就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所以要了解哲學的含義.就必須首先理解世界觀的含義。理解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課堂練習:哲學()A、是關于世界觀的科學B、就是世界觀C、都是正確的D、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答案:D解析:哲學有正確與錯誤、科學與非科學之分.A、C兩項認為哲學是科學的、正確的不妥。B項把哲學與世界觀等同了.是錯誤的。2、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1)、二者的區別。①含義不同: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哲學則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②世界觀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發形成的世界觀還不等于哲學。哲學是哲學家依據一定的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把不自覺的、不系統的世界觀加以理論化、系統化而形成的思想體系。它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零散的不自覺的世界觀,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因此,我們既反對把哲學簡單化。把零散的、不自覺的世界觀當做哲學學說,也反對把哲學神秘化.認為哲學只是哲學家的事情。◇補充:掌握世界觀的概念應明確:“整個世界”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堆三部分,而不是世界某一部分;總的觀點、根本看法”不是對某類事物的觀點.不是零散的具體的看法(如:小王早上5點起床”就不是世界現。);世界現人人都有,但有科學扣非科學之分(如:“存在即被感知”就是錯誤的世界硯)。(2)二者的聯系。哲學以世界觀為內容。世界觀以哲學為最高表現。哲學與世界現的研究對象都是整個世界。世界現所涉及的問題.是關于整個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問題。如世界的本質是什么,是物質還是精神。物質和精神的關系是怎樣的,世界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有限和無限的關系是怎樣的.世界以何種狀態存在和發展,發展的動力、方向和道路是什么。我們究竟能不能認識世界.如何認識世界,人類社會的本質是什么.其發展有沒有一般規律可循。等等。這些問題都屬于世界現的范圍.都是哲學研究的對象。◇課堂練習:下列有關世界觀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自然界的根本看法B.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c.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關系的科學觀點D、有的人有世界觀,有的人沒有世界觀答案:B解析:世界觀是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而不只是自然界,A項排除。世界觀不一定是科學的,C項可排除。世界觀人人都有,D項排除。3、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課堂探究:(1)、上述具有不同思想觀點的人,在做人做事上有什么不同 你贊同哪些人的做法 (2)人的思想觀念與其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之間有什么關系 ◇探究提示:(1)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世界觀同時為人們提供方法論指導,具有不同思想觀念的人,在做人做事上往往會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方式。上面列舉的四種人的做法,第二、三種是可取的。(2)人的思想觀念決定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反映著人的思想觀念。(1)什么是方法論 人們關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樣的根本觀點是世界觀,用這種觀點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論。(2)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3)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一般說來,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著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不存在脫離世界觀的方法論,也不存在脫離方法論的世界觀。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我們可以說,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又是關于方法論的學問。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如圖所示:人們對整個世界世界觀總的看法根本觀點用來觀察問題、處理問題統一哲學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根本原則方法論根本觀點◇課堂練習: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是()A、世界觀和方法論相互決定B、方法論決定世界觀,世界觀體現方法論C、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D、世界觀和方法論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答案:c解析:此題屬于基本理論觀點的考查。掌握教材基本知識就可以知道,只有c;項正確表達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二)、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第五課時)◇課堂探究:從對具體“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美德的共性,體現出哲學思維的什么特點 ◇探究提示:哲學是研究世界上萬事萬物共同的本質和規律的,哲學思維通過理性思考,從個性中歸納、綜合出事物共同的本質。1、具體知識的內容人類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各種各樣具體的知識,這些知識大致可以概括為三類:一類是認識和改造自然的知識,即自然科學知識,如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一類是認識和改造社會的知識,即社會科學知識,如文藝學、倫理學、經濟學、政治學等;還有類是關于人的認識和思維的知識,即思維科學知識,如心理學、邏輯學等。圖示為:自然知識物理、化學、生物等具體知識:社會科學知識文藝、倫理、政治等思維知識心理學、邏輯學等2、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1)哲學與具體科學是一般與個別、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哲學是人類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的各種知識進行概括、總結和反思的一門學問。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和奧秘,哲學則對個別的規律和特性進行新的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提示:如何看待“黃昏中起飛的貓頭鷹”所包含的哲學思想 黑格爾的命題,正確的一面是看到了“反思”在哲學思想的形成中的作用;缺陷是認為哲學思想來自于主觀的“精神”和“思想”,馬克思主義認為,哲學思想來源于人在實踐中對物質世界的反映。(2)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課堂探究:(1)恩格斯的上述論斷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 (2)如何理解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探究提示:(1)哲學不是憑空產生的,它以具體科學為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離開具體科學,哲學就會干涸、枯萎。(2)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哲學之所以富有生機和活力,能夠存在和發展,就在于它以不斷豐富的具體科學知識為基礎,從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結論。離開具體科學知識,哲學就會干涸和枯萎。那種把哲學看作“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的看法是錯誤的。◇思維拓展:哲學是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在歷史上,哲學曾被當作“知識的總匯”“科學的科學”。后來,哲學與具體科學分離,這時,哲學一方面真正獲得了作為最抽象、最概括的學說的地位,另一方面則更需要具體科學知識作為自己的基礎和前提。只有對具體科學進行概括和總結,才能體現其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的性質。社會實踐和精神文明為哲學提供思想素材,哲學發展的過程應當是整個社會實踐和精神文明發展的體現。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社會實踐發展的必然產物,是具體科學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人類智慧發展的必然產物,因而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管某些人是否愿意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事實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一切領域的工作、一切科學的研究都在起指導作用,它總是給人們提供一個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原則。所以,哲學不是生活經驗的簡單總結,用說幾個故事、講幾個成語來進行哲學教育,雖有其可取之處,但畢竟不是扎實的做法。只有徹底的理論,才能徹底地說服人。(3)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課堂探究:(1)牛頓的世界觀對他的科學研究有什么影響 如果牛頓不相信上帝,還會得出“第一推動力”的結論嗎 (2)牛頓研究工作的得與失能給我們什么啟示 ◇探究提示:(1)唯物主義世界觀推動了他的科學研究,唯心主義世界觀阻礙了他的研究工作。如果牛頓不相信上帝,是不會得出“第一推動力”的結論的。(2)牛頓工作的得失告訴我們,科學研究應該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否則,科學研究會失去正確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亂和失敗。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科學家的研究活動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某種世界觀的指導下進行的,缺乏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科學家就會在自己的研究活動中失去正確方向,甚至陷人混亂和失敗。因此,任何輕視哲學、否認哲學對具體科學的指導作用的看法,都是錯誤的、有害的。◇思維拓展:對哲學概念的總結。(1)從字義上看,哲學是使人聰明、啟發智慧的學問。古人說“知人則哲”,就是其義。(2)從與世界觀的關系看,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在不斷處理自己與自然界、自己與他人和社會、自己與自己的關系中,逐步形成一種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即世界觀。世界觀幾乎人人都有,但人們自發形成的世界觀往往是零散的、樸素的、缺乏理論論證的。如果將世界觀形成一套體系,用某種理論形式表現出來,那就是哲學。必須澄清一種錯誤認識:即認為哲學都是科學的,其實不然,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主要是從哲學的體系上來講的,至于其內容,則可能正確,也可能錯誤。(3)從與具體知識的關系看,哲學是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人們在處理自身與外部世界的關系中,在調節自身的關系中,積累了許多具體的經驗。文明史開始后,逐漸有了具體科學知識。這些具體科學知識講的都是世界某一特定領域的問題,揭示的都是某一特定領域的事物運動發展規律。隨著實踐的發展,人們對具體事物的認識越來越豐富,經過長期的積累,人們以各種具體知識為基礎,思考和研究萬事萬物的共同性質和共同規律,以及人與外部世界共同的本質關系,還有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共同規律,當人們將這些認識系統化理論化,就成了哲學。可見,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而哲學反過來會給具體科學的發展以指導,兩者是個別和一般的關系。(4)從與方法論的關系看,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當人們以一定的世界觀觀察問題、處理問題時,世界觀就具有了方法論的意義。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課堂練習:1、下列關于哲學、世界觀、具體知識之間聯系的說法正確的是()A、哲學是世界觀和具體知識的統一B、哲學就是科學的世界觀和具體知識C、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D、哲學決定世界觀,世界觀決定具體知識答案:C解析:A、B、D項是錯誤的,可用排除法,得到正確選項。2、下列對哲學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B、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C、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科學化的世界觀D、哲學是對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答案:C解析:此題為反向選擇題。C項錯在“科學化”上,因為哲學不一定都正確,不一定都是科學的。本課小結:在生活邏輯的基礎上,本課解決了一個核心問題——哲學的概念。從知識邏輯上講,圍繞哲學概念,主要講了三個關系:哲學與世界觀、哲學與方法論、哲學與具體科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