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哲學的含義;(2)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含義;(3)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4)哲學與方法論的關系;(5)哲學與具體科學知識的關系。2.能力目標:(1)通過世界觀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2)通過對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具體知識三對關系的分析,培養學生辯證思維的能力;(3)通過對身邊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學家觀點的體悟,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1)通過學習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讓學生體會到樹立科學世界觀的重要性;(2)通過對哲學與具體科學知識關系的學習說明哲學的指導意義,從而使學生熱愛哲學,喜歡哲學,自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用哲學的思維認識并改造世界。【教學重點難點】1.本框重點:(1)哲學的含義;(2)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3)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2.本框難點:(1)世界觀的含義;(2)哲學的含義。【教學方法】1.教師啟發、引導,運用例證法、圖示法,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2.學案導學:見后面的學案。3.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布置預習【課前準備】1.學生的學習準備:課前預習,認真做學案。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后延伸拓展學案。3.教學環境的設計和布置:全班分為四組,教室內教學。【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檢查落實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針對性。(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教師:上節課我們對哲學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哲學并不神秘,它一直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而且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的更好的藝術。那么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看看,究竟哲學在研究什么問題,它與其他的學科、具體的科學有什么不同與聯系。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強調重難點,明確學習目標。(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探究一: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1.世界觀的含義(板書)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世界觀的含義。學生活動:閱讀課本,獨立思考,回答問題。教師點評: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板書)思維點撥:①注意:“整個世界”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三個部分。世界觀是對整個世界的看法,不是對世界某一部分的看法。要注意全面性。②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而不是對某一事物的具體的看法。要注意概念的準確性。(多媒體展示注意要點)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專家點評”,進一步理解什么是世界觀。學生活動:舉例說明什么是世界觀,什么不是世界觀,并說明原因。教師點評:指出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進一步了解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2.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板書)教師活動:我們已經知道了世界觀的含義,那么,同學們是否都有世界觀呢?為什么?學生活動:學生閱讀課本,獨立思考,回答問題教師點評:人人都有世界觀,只不過有些人的世界觀是零碎的、不自覺的,自己可能也沒意識到而已。舉例說明人人都有世界觀:“秦火火”事件中,秦火火是為了利益傳播謠言;而謠言之所以能夠傳播,是因為有一群相信謠言的人。學生活動:分析事件中秦火火以及網民的世界觀。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完成“課堂探究”。既然世界觀是每個人都擁有的,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學家,這是為什么呢?學生活動:仔細閱讀課本,思考并回答問題。教師點撥: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但世界觀并不等于哲學,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板書)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觀往往是零散的、不自覺的,還未上升為哲學。這也是上面提出的問題的答案。3.方法論的含義(板書)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方法論的含義。學生活動:仔細閱讀課本,獨立思考并回答問題教師點撥:方法論是人們用世界觀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當人們用一定的世界觀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時,世界觀就具有了方法論的意義。世界觀→觀察、處理問題→方法論4.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板書)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學生活動:仔細閱讀課本,獨立思考并回答問題。教師總結:(1)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2)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板書)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材料并思考:人的思想觀念與其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之間有什么關系?學生活動:學生閱讀課本,獨立思考并回答。教師活動:舉例說明世界觀決定方法論:①前面事例:秦火火的謠言捕風捉影,空穴來風,為什么還是有一部分網民堅信真實并且幫他傳播?②對“半杯水”不同人的看法。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上面的例子如何體現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教師總結:世界觀、方法論、哲學的關系示意圖:(多媒體展示)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要加強世界觀的改造,自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運用科學的方法論。探究活動二: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板書)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各門具體知識的含義和分類學生活動:閱讀課本后總結:1.人類形成的具體知識有三類(板書)(1)自然科學知識(2)社會科學知識(3)思維科學知識2.哲學與具體科學知識的關系(板書)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出示圖表從研究對象、揭示規律兩方面分析哲學與具體科學的區別:(多媒體展示)具體科學哲學研究對象某一領域整個世界揭示規律某一領域的特殊規律世界最普遍的規律學生活動:閱讀課本后獨立完成表格。教師活動:舉例說明哲學與具體科學的區別:自然植物:哲學(哲學研究自然植物的共同本質和特征,仙人掌的生長哲學不管。)仙人掌:具體科學(仙人掌的生活習性、生長環境等特殊特征。)學生活動:獨立思考,回答以上問題。過渡:哲學與具體科學是有區別的,那哲學與具體科學有沒有聯系呢?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完成“課堂探究”:恩格斯的上述論斷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如何理解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學生活動:哲學離不開具體科學。恩格斯的話說明了: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哲學與具體科學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板書)教師點撥:那種把哲學看作是“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的“取代論”是錯誤的。我們既要學好哲學,也要學好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的其他科學,不要過于偏科,要同等重視各學科。教師提問:哲學離不開具體科學,那么具體科學是否需要哲學呢?(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完成“課堂探究”:牛頓的世界觀對他的科學研究有什么影響?牛頓研究工作的得失能給我們什么啟示?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獨立思考,回答問題:哲學能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板書)科學家的研究工作都是自覺、不自覺地在某種世界觀的指導下進行的。教師點評:科學家的研究工作都是在某種世界觀的指導下完成的。牛頓在研究中樹立的科學的世界觀幫助他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而晚年的牛頓相信上帝,這種錯誤的世界觀使他的研究工作陷入混亂,導致失敗。這啟示我們:不同的世界觀指導人們的工作會帶來不同的效果,科學的世界觀引導人們走向成功,所以我們應該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怎樣才能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呢?學好本冊教材,學好馬克思主義哲學,讓我們走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殿堂,用科學的世界觀來指導自己的行為,擁抱哲學!教師總結:出示多媒體(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并進行當堂檢測。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并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檢驗教學效果。(五)發導學案、布置預習。我們已經學習了什么是哲學的問題,那么,哲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什么呢?我們在下一節課一起來學習《哲學的基本問題》。這節課后大家可以先預習這一部分,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部分,提出自己的問題和見解,并完成本節的課后練習及課后延伸拓展作業。設計意圖:布置下節課的預習作業,并對本節課鞏固提高。教師課后及時批閱本節的延伸拓展訓練。【板書設計】關于世界觀的學說一、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1.世界觀的含義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2.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但世界觀并不等于哲學。3.方法論的含義方法論是人們用世界觀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當人們用一定的世界觀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時,世界觀就具有了方法論的意義。4.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1)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2)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二、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1.人類形成的具體知識有三類(板書)(1)自然科學知識(2)社會科學知識(3)思維科學知識2.哲學與具體科學知識的關系(1)哲學與具體科學的區別:具體科學哲學研究對象某一領域整個世界揭示規律某一領域的特殊規律世界最普遍的規律(2)哲學與具體科學既有區別,又有聯系。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②哲學能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