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生活處處有哲學教案一、教材分析《美好生活的向導》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1章第1框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哲學與生活的關系。二、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識記:哲學的本義和任務理解:(1)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2)哲學就在我們身邊運用:舉例說明生活中存在的哲學思想,說明哲學并不神秘,哲學就在我們身邊。2.能力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認識自然、社會和人生變化和發展的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喜歡哲學,熱愛哲學,切實體會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學。三、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產生于人們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 教學難點: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四、學情分析本框題的內容比較簡單,容易理解,但由于學生是初次接觸哲學還沒有樹立用哲學的思維認識問題,所以教師要對課堂上的舉的生活中的現象及時從哲學的角度概括。五、教學方法1.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2.學案導學:見后面的學案。3.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布置預習六、課前準備1.學生的學習準備:課前預習《生活處處有哲學》的具體內容,初步概括哲學與生活的關系。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后延伸拓展學案。3.教學環境的設計和布置:全班按座位分為五組,教室內教學。七、課時安排:1課時八、教學過程(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教師:人和動物不同。動物只是本能地“活著”,而人的生活應該是經過思考、有明確目標和意義的生活。人們要想生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就應該對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進行審視和思考。為此,我們不僅需要具體科學知識,還需要哲學知識。哲學和我們的生活是什么關系 什么是哲學 哲學研究什么 哲學和具體科學是什么關系 了解這些問題,可以使我們走進哲學,自覺地追求智慧,創造更美的人生。 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強調重難點,明確學習目標。設計意圖:使學生形成哲學的初步概念,激發興趣引入新課。(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探究一:探究問題:如何看待排名 一名高中生在談到“排名的二重性”時說:“我們既不能盲目地張揚排名,也不能簡單地否定排名。作為學生,如果用片面的觀點對待排名,排在前面沾沾自喜、驕傲自滿,排在后面灰心喪氣、一蹶不振,就會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如果通過排名了解自己的學習實力以及同別人的差距,做到知彼知己,揚長避短,就會出現先進更先進、后進趕先進的生動局面。” 問題:(1)在排名問題上,人們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這是為什么 (2)為什么我們應看到排名的“二重性” (3)聯系生活中類似的事例,談談生活與哲學的關系。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以上的材料,并思考所提問題。學生活動:閱讀材料,分組討論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分析材料中包含的哲學道理。 教師點評:(1)在排名問題上,人們的看法不同,主要是因為人們的思維方法不同。 (2)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要求我們一分為二地來看待。片面地看待排名問題,不利于提高自己的學。 (3)全面的思維方法本身就是一種哲學智慧,看待別人、分析自己等都應該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這說明生活與哲學密切相關。設計意圖:通過事例分析包含的哲學道理,體會生活就在我們身邊。思考追問1:同學們還知道那些包含哲理的例子?(播放多媒體)教師活動:指導學生分析事例,并及時總結事例中所包含的哲學道理。學生活動:學生繼續闡述自己的發現。教師點評:通過大家舉的生活中的事例我們可以看到生活中處處有哲學,哲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設計意圖:深化對哲學就在我們身邊的認識。思考追問2:人們的這些哲學思想、哲學智慧是生來就有的么?如果不是,那么它是從哪里來的?(播放多媒體)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一目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并總結回答問題。(1)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設計意圖:探究哲學的來源。教師講授:哲學產生于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觀的物質活動中,也就是在人們的實踐活動中產生的。結論:(1)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板書)哲學是從仰望天穹開始的。 每個人在童年時期必定會有一個時刻,也許是在某個夏夜,抬頭仰望,突然發現了廣闊無際的星空。這時候,他的心中會油然生出一種神秘的敬畏感,一個巨大而古老的問題開始叩擊他的頭腦:世界是什么? ——在生活實踐中,人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圍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觀念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在這些思考中,會觸及這樣或那樣的具有哲學性質的問題。 如“我是誰?”“世界是怎么來的?”“我是什么樣的人?我由什么原因獲得我的存在?”“世界是否因為我的存在而存在?是因為有我才有了世界,還是因為有了世界才有了我?”“世界和我相比哪個更‘厲害’?”“人活著是為了什么?” 哲學就是通過對一系列關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質和普遍規律問題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門學科。 結論:(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板書) 思考追問3:哲學產生,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什么?(播放多媒體)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思考學生活動: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設計意圖:感知哲學的作用 探究二:閱讀課本5—6頁的材料,思考問題課堂探究:(1)這兩個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有何不同 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 (2)想一想,思維方法在人們生活中起著什么作用。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思考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回答實際意圖:讓學生自己總結哲學的作用教師總結:探究提示:(1)第一個同學運用一般的思維方法,第二個同學運用了創造性思維。 方法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世界觀不同、指導思想不同。 (2)思維方法在人們的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創造性的思維方法對人們的生活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結論: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所以,這樣的學問當然會使人生活得更美好。(板書) 教師講解:自然界變化萬千,社會錯綜復雜,有時會使人們感到像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之中,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處,正確的前行的路在何方 這時我們需要照亮前進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燈。哲學就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在古希臘文和英文中,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漢語中,哲就是智慧,哲學就是智慧之學或追求智慧之學,即愛智之學。正如馬克思所說,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 思考追問4:“斗轉星移,春秋變換,我們仰望蒼穹:時間有沒有開始?空間有沒有盡頭?宇宙由何而來?萬物從何而生?西天可有天堂?世間可有鬼神?人類可有靈魂?中國的老子說:宇宙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王夫之說:宇宙是由“氣”組成的物質實體;西方的赫拉克利特說:火是世界的始基;《圣經》上說:宇宙是上帝創造的; 馬克思說: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宇宙到底是什么?誰能告訴我們這些問題的答案?”(播放多媒體)學生活動:思考總結回答教師點評總結: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看待自然,指導人們正確的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板書)設計意圖:深化認識哲學的作用 思考追問5:“戰爭、瘟疫、貧困……世事紛紜,歲月滄桑,我們審視社會:人的本質是惡還是善?世間有光明也有黑暗假丑惡是什么?真善美在哪里?社會為什么是這個樣子?人和人應該怎樣相處?人類的前途在哪里? 老子說:道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 法家韓非子說:應該嚴刑峻法,讓人有所懼;儒家孔子說:人之初,性本善;仁者愛人;克己復禮;西方存在主義:一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馬克思:社會的發展是由客觀規律決定的,也是物質 問題:你認為人類發展的前途是什么,誰教給我人認識世界?”(播放多媒體)學生活動:思考總結回答教師點評總結: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認識社會,從而為生活和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板書)設計意圖:深化認識哲學的作用思考追問6:“吸毒、自殺、……生老病死,悲歡離合,我們考問人生:我們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我們為什么活著?又為什么死去?快樂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生有何價值?生命有何意義? 老子:道法自然,從容面對人生; 佛家:一切都是空,幸福在天堂; 叔本華:人生就是一場悲劇; 馬克思: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 ”問題:我們如何對待人生,誰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播放多媒體) 學生活動:思考總結回答教師點評總結: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對待人生,正確對待社會進步和個人發展,正確對待生與死、進與退、得與失名與利 (板書) 課堂小結:哲學并不是相遇人類而存在的它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產生于人們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哲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概括其來就是哲學的任務:指導人們正確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并進行當堂檢測。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并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五)發導學案、布置預習我們已經學習了哲學與生活的關系,但是我們并沒有總結哲學的概念到底是什么,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在下一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關于世界觀的學說》。課下大家可以先預習這一部分,并完成本節的課后練習及課后延伸拓展作業。設計意圖:布置下節課的預習作業,并對本節課鞏固提高。教師課后及時批閱本節的延伸拓展訓練。九、板書設計一、生活處處有哲學1、哲學與時代的經濟、政治、文化的關系(1)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3)結論:哲學就在我們身邊二、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1)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所以,這樣的學問當然會使人生活得更美好。(2)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看待自然,指導人們正確的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3)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認識社會,從而為生活和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4)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對待人生,正確對待社會進步和個人發展,正確對待生與死、進與退、得與失名與利(5)哲學的任務:指導人們正確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十、教學反思本課的設計采用了課前下發預習學案,學生預習本節內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課堂上師生主要解決重點、難點、疑點、考點、探究點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易忘、易混點等,最后進行當堂檢測,課后進行延伸拓展,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本節課時間45分鐘,其中情景導入、展示目標、檢查預習5分鐘,合作探究15分鐘,教師歸納講解5分鐘,反思總結當堂檢測5分鐘左右,其余環節10分鐘,能夠完成教學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