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活處處有哲學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識記:哲學的本義和任務理解:(1)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2)哲學就在我們身邊運用:舉例說明生活中存在的哲學思想,說明哲學并不神秘,哲學就在我們身邊。2.能力目標:使學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認識自然、社會和人生變化和發展的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使學生喜歡哲學,熱愛哲學,切實體會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學。【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產生于人們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教學難點: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教學方法】1.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2.學案導學:見后面的學案。3.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布置預習【課前準備】1.學生的學習準備:課前預習《生活處處有哲學》的具體內容,初步概括哲學與生活的關系。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后延伸拓展學案。3.教學環境的設計和布置:全班按座位分為五組,教室內教學。【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檢查落實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針對性。(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教師:人們要想生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就應該對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進行審視和思考,也要用自己的活動改造世界。為此,我們不僅需要具體科學知識,還需要哲學知識。生活中處處都有哲學,我們的生活與哲學密不可分。那么什么是哲學 哲學研究什么?哲學和具體科學是什么關系?讓我們探究這些問題,走進哲學,自覺地追求智慧,創造更美的人生。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強調重難點,明確學習目標。設計意圖:使學生形成哲學的初步概念,激發興趣引入新課。(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探究一:探究問題:如何看待成績一名高中生在談到“成績的二重性”時說:“我們既不能過分看重成績,也不能簡單地忽視成績。作為學生,不能用片面的觀點對待成績。成績好了不沾沾自喜,成績差了也不灰心氣餒。用一顆平常心對待,通過成績認清自己的實力與差距,揚長避短,才會不斷進步。”問題:(1)在成績問題上,人們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這是為什么?(2)為什么我們應看到成績的“二重性”?(3)聯系生活中類似的事例,談談生活與哲學的關系。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以上的材料,并思考所提問題。學生活動:閱讀材料,分組討論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分析材料中包含的哲學道理教師點評:(1)在成績問題上,人們不同的思維方法導致了不同的看法。(2)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我們要一分為二地來看待。片面地看待成績,不利于提高自己的學。(3)全面的思維方法是一種哲學智慧,看待別人、分析自己等都應該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這說明生活與哲學密切相關。設計意圖:通過事例分析包含的哲學道理,體會哲學就在我們身邊,要用哲學的智慧生活。思考追問1:同學們還知道那些包含哲理的例子?(播放多媒體)教師活動:指導學生發散思維,分析事例,并及時總結事例中所包含的哲學道理。學生活動:學生繼續闡述自己的發現。教師點評:通過大家舉的生活中的事例我們可以看到生活中處處有哲學,哲學就在我們的身邊。設計意圖:深化對哲學就在我們身邊的認識,生活中處處都有哲學。思考追問2:人們的這些哲學思想、哲學智慧是生來就有的么?如果不是,那么它是從哪里來的?(播放多媒體)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一目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并思考回答問題。(1)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設計意圖:探究哲學的來源。教師講授:哲學產生于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觀的物質活動中,也就是在人們的實踐活動中產生的。結論:(1)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板書)哲學是從仰望天穹開始的。每個人在童年時期必定會有一個時刻,抬頭仰望,突然發現了廣闊無際的星空。這時候,他的心中會生出一種神秘的敬畏感,他的頭腦中會產生一個巨大而古老的問題:世界是什么?――在生活實踐中,人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圍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觀念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在這些思考中,會觸及這樣或那樣的具有哲學性質的問題。如“我是誰?”“世界是怎么來的?”“我是什么樣的人?我由什么原因獲得我的存在?”“世界是否因為我的存在而存在?是因為有我才有了世界,還是因為有了世界才有了我?”“世界和我相比哪個更‘厲害’?”“人活著是為了什么?”哲學就是通過對一系列關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質和普遍規律問題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門學科。結論:(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板書)思考追問3:哲學產生,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什么?(播放多媒體)教師活動:指導學生思考學生活動: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設計意圖:感知哲學的作用探究二:閱讀課本材料,思考問題課堂探究:(1)這兩個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有何不同 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2)想一想,思維方法在人們生活中起著什么作用。教師活動:指導學生思考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回答實際意圖:讓學生自己總結哲學的作用教師總結:探究提示:(1)第一個同學運用一般的思維方法,第二個同學運用了創造性思維。思維方法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世界觀不同、指導思想不同。(2)思維方法在人們的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創造性的思維方法對人們的生活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反之則會起到阻礙作用。結論: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所以,這樣的學問當然會使人生活得更美好。(板書)教師講解:自然界變化萬千,社會錯綜復雜,世界中的問題太多,有時會使人們感到像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之中,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處,不知道正確的前行的路在何方。這時我們需要指引前進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燈。哲學就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哲學的本意就是如此。在古希臘文和英文中,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漢語中,哲就是智慧,哲學就是智慧之學或追求智慧之學,即愛智之學。正如馬克思所說,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思考追問4:“斗轉星移,春秋變換,我們仰望蒼穹:時間有沒有開始?空間有沒有盡頭?宇宙由何而來?萬物從何而生?西天可有天堂?世間可有鬼神?人類可有靈魂?中國的老子說:宇宙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王夫之說:宇宙是由“氣”組成的物質實體;西方的赫拉克利特說:火是世界的始基;《圣經》上說:宇宙是上帝創造的。馬克思說: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宇宙到底是什么?誰能告訴我們這些問題的答案?(播放多媒體)學生活動: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教師點評總結: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看待自然,指導人們正確的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板書)設計意圖:深化認識哲學的作用思考追問5:“戰爭、瘟疫、貧困……世事紛紜,歲月滄桑,我們審視社會:人的本質是惡還是善?世間有光明也有黑暗假丑惡是什么?真善美在哪里?社會為什么是這個樣子?人和人應該怎樣相處?人類的前途在哪里?老子說:道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法家韓非子說:應該嚴刑峻法,讓人有所懼;儒家孔子說:人之初,性本善;仁者愛人;克己復禮;西方存在主義:一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馬克思:社會的發展是由客觀規律決定的,也是物質。問題:你認為人類發展的前途是什么,誰教給我認識世界?”(播放多媒體)學生活動: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教師點評總結: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認識社會,從而為生活和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板書)設計意圖:深化認識哲學的作用思考追問6:“吸毒、自殺、……生老病死,悲歡離合,我們拷問人生:我們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我們為什么活著?又為什么死去?快樂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生有何價值?生命有何意義?老子:道法自然,從容面對人生;佛家:一切都是空,幸福在天堂;叔本華:人生就是一場悲劇;馬克思: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問題:我們如何對待人生,誰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播放多媒體)學生活動: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教師點評總結: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對待人生,正確對待社會進步和個人發展,正確對待生與死、進與退、得與失名與利(板書)課堂小結:哲學并不是先于人類而存在的,它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產生于人們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哲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概括起來就是哲學的任務:指導人們正確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并進行當堂檢測。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并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檢驗教學效果。(五)發導學案、布置預習我們已經學習了哲學與生活的關系,但是我們并沒有總結哲學的概念到底是什么,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在下一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關于世界觀的學說》。課下大家可以先預習這一部分,并完成本節的課后練習及課后延伸拓展作業。設計意圖:布置下節課的預習作業,并對本節課鞏固提高。教師課后及時批閱本節的延伸拓展訓練。【板書設計】一、生活處處有哲學1.哲學與時代的經濟、政治、文化的關系(1)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3)結論:哲學就在我們身邊二、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1)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所以,這樣的學問當然會使人生活得更美好。(2)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看待自然,指導人們正確的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3)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認識社會,從而為生活和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4)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對待人生,正確對待社會進步和個人發展,正確對待生與死、進與退、得與失名與利。(5)哲學的任務:指導人們正確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