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第十二課:第三框價值的創造和實現教案課時教學目標(三維)1、知識與技能:識記:如何創造和實現人的價值。理解:個人利益與社會、集體利益;人生價值實現的途徑。2、過程與方法: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以及透過現象把握本質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培養辯證思維能力,用全面的、發展的觀點對待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分析說明正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形成及人生價值的實現。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到處理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是我們成功的起點。通過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的教學,幫助學生走出自我,勇于向命運挑戰,鑄就人生輝煌。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如何實現人生價值。教學難點: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學手段:學案使用教材的構想高中二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哲學的大多數內容,基本掌握了唯物論、辯證法的科學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方法,基本樹立了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了解了古今中外大量典型人物的事例,所以,應該能夠比較容易地理解課本知識。高中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時期,對于如何實現人生價值的問題有所思考,由于現代社會物欲橫流,青少年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比較突出,所以這節課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對他們的成長起關鍵作用。教師行為學生行為課堂變化及處理主要環節的效果導入新課材料一:感動中國人物“中華之光”朱光亞1956年,朱光亞參與籌建近代物理研究室,為中國培養了第一批原子能專業人才。 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卻是新中國血脈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壯力量。細推物理即是樂,不用浮名絆此生。遙遠蒼穹,他是最亮的星。“肝膽春秋”吳孟超現年90歲,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世界上90歲高齡仍然工作在手術臺前的唯一一位醫生。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張手術臺,到今天也沒有離開。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膽,依然精準,心中一團火,守著誓言,從未熄滅。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馬,要把病人一個一個馱過河?!肮捅旧?br/>楊善洲原任云南省保山地委書記。1988年退休后,他扎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個春秋,帶領大家植樹造林5.6萬畝。不僅如此,他還帶領群眾架設了4公里余的輸電線路。綠了荒山,白了頭發,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驥伏櫪,意氣風發,他心向未來。清廉,自上任時起;奉獻,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為,就是為了不辜負人民的期望。一、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1)人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一個人在勞動中為社會創造的財富越多,他自身的價值就越大。(2)勞動著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有些人雖然有優裕的物質生活,但如果不在勞動中創造價值,不能走出自我的狹隘天地,不想奉獻他人和社會,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勞動著的人是幸福的(1)人只有在勞動中,在奉獻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創造價值。一個人在勞動中創造的財富越多,意味著他為滿足社會和人民的需要所作出的貢獻就越大,他自身的價值就越大,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強。(2)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實現和證明自己的價值。(3)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是創造人類美好生活、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材料二:兩會中唯一一位不能親口訴說和親耳傾聽的女委員邰麗華連續幾年的提案都在關注殘疾人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009年的提案關注殘疾人駕車問題,2010年關注殘疾兒童的健康,2011年的提案重點圍繞殘疾人事業發展大局展開,并密切關注殘疾兒童和農村殘疾人的發展,希望能為維護殘疾人權益做一些貢獻。2011年3月9日下午,與廣大手機網民在線交流:“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深深知道我身上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之重。希望殘疾人兄弟姐妹都能夠過上幸福生活”。“我深深地知道,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殘疾演員,沒有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愛,沒有藝術家的幫助,就沒有我的今天。我國特殊藝術的成就,是華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結晶,是社會主義制度和改革開放的成果。是我們偉大的祖國,給我們插上了飛翔的翅膀;是許許多多善良的人們,托起了我們殘疾人的夢想?!倍?、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1.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是從實現的客觀角度來看的主要把握三點,首先,明確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是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人的生存、發展及人生價值的實現都必須利用社會和他人提供的各種物質條件和知識成果。然后,從反面來論證:完全脫離社會的“個人奮斗’’和“自我實現”,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最后,得出結論:人的價值,只能在社會中實現。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實現自己的價值。2.正確認識和追求人的個性發展(1)強調在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個人的價值,并不否認追求人的個性發展。(2)人的個性表現于對他人、對社會的獨特的貢獻方式,而不應表現為人的怪異和陋習。材料三:邰麗華的成功為了練習舞蹈中高難度的旋轉動作,她要重復上千次,直到眼前一黑,昏倒在地上……有時怕舞停下來的瞬間,懈怠的神經會讓她放棄,此時,她就在心里對自己大喊:你要爭氣!邰麗華入神、傳神的舞姿緣于她對舞蹈的理解,也跟她的學識和修養分不開。她不僅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湖北美術學院的雙學位。邰麗華正朝著新的目標邁進?!拔蚁M軇撛斐鰵埣踩俗约旱奈璧感问?,可以讓盲人‘看’,聾啞人‘聽’,肢體殘疾的人‘演’,要讓所有殘疾人可以共享舞蹈藝術的完美境界。對邰麗華來說,人生就是一支最大的舞,不懈的努力是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內心的召喚是激情澎湃的源泉。三、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人生價值的實現需要的主觀條件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確價值觀的指引。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人的先天條件是無法改變的,后天的努力卻人人都能做得到,關鍵是看我們愿不愿做、怎樣去做。只有不斷戰勝人生旅途上的挫折和失敗才能越走越遠,實現人生價值。探究一:從價值觀角度看,感動中國人物的行為對我們有什么哲學啟示?為什么他們都能夠感動中國?如何看待他們的人生價值?探究二:邰麗華是成功者,但僅靠她個人的奮斗能成功嗎?為什么?探究三:邰麗華的成功,主觀上具備了哪些條件?項目檢測內容當堂達標檢測1.有人認為:“強調個人和社會的統一會抹殺人的個性發展?!边@種觀點A、是正確的,因為個人和社會是相互區別、相互對立的B、是錯誤的,割裂了個人和社會的統一,是十分有害的C、是正確的,在現實生活中個人和社會總是發生矛盾的D、是錯誤的,因為社會對個性的發展是不起任何作用的2.一個合格的志愿者需要擁有“三件武器”:外語特長、專業技能和禮儀知識。這說明A、客觀條件是個人實踐活動的前提B、事物運動是有客觀規律可循的C、青年學生要與群眾實踐相結合D、發揮主觀能動性要受主觀條件的制約3.到基層,到西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把根扎在希望的田野上,生命之花會開得格外絢麗,結出的果實也是沉甸甸的。這告訴我們①實現人生價值必須把個人和社會統一起來②追求人的個性發展是不可取的③沒有艱苦的工作條件,就難以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④只有在奉獻社會的實踐中才能創造價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在唐古拉山上有一支被交通部命名為“天下第一道班”的公路養護班.他們常年工作、生活在海拔5231米的高寒、缺氧、風雪不斷的公路上,平均每年幫助、接待過往司機和旅客上千人次,保障了養護公路的安全暢通.這些養護工人的行為表明:A、人是在勞動中、在奉獻社會的實踐中實現人生價值的B、越是艱苦的地方人生價值就越大C、要維護集體利益必須犧牲個人利益D、要實現人生價值就不能擁有幸福人生5.舞蹈《千手觀音》的主創人把主題定位為“愛”與“善”:如果你伸出手去幫助別人,那么別人也會伸出手來幫助你。這一主題詮釋了A.個性寓于共性之中B.要在勞動中創造價值C.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自己的價值D.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要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答案:1.B2.D3.D4.A5.C檢測反饋板書設計三價值的創造與實現☆補充設計☆作業設計結合自身實際談談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教學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