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文化塑造人生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通過賞析優秀文化產品,感悟積極向上的文化生活對于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的意義,確信其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2、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對各種文化現象進行文化分析的能力(2)理論聯系實際分析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展現優秀文化作品帶給人們的精神享受,感受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體驗優秀文化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健全人格的過程。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優秀文化如何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優秀文化如何增強人的精神力量難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學情分析通過第一框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文化從人的發展的角度看文化文化對人影響的特點為這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需要學生結合自身體驗展開探究。這就需要教師用有效的方式加以啟發和引導教學方法1.事例探討式教學方法。師生共同討論、相互交流,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不自覺到自覺,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論,并學會運用這一方法去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2.自學引導法。課前布置相關問題,讓學生自學。讓學生在自學中,對本節課的基本知識點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從而引發思考。3.探究性學習法。組織學生課后分小組進行探究性學習。在探究性學習中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作學習的主人,“愛學、樂學”,并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目的是:在小組分工合作中,在生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互動)中,促使學生克服“以自我為中心,合作精神差,實踐能力弱“等不足,培養綜合素質。4.理論聯系實際法。關注生活,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課前準備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課前預習學案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后延伸拓展學案。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多媒體展示: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師:人創造了文化,同時文化也在塑造著人。杜甫的這首詩為什么能世代傳頌?生:?可見,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境界,增強我們的精神力量。今天我們共同探討文化塑造人生。(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一、豐富精神世界----文化塑造人生的一個重要內容多媒體展示:李白、杜甫詩篇◇課堂探究:(1)你認為,這些語句為什么能夠代代相傳 (2)你怎樣看待這次評選的結果 你讀過其中的作品嗎 可談談自己的感受與同學們分享。(3)你認為哪些書曾影響了一代人的成長,能就此提供自己的說明或例證嗎 ◇探究提示:(1)這些語句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杜甫、范仲淹的詩表現了詩人具有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懷,李白的詩具有不事權貴、正氣凜然的氣質。詩詞中憂國愛民、正氣凜然的情操感染了具有進步思想的人。因此這些膾炙人口的語句得以代代相傳。(2)同學之間討論這次評選結果,請看過此書的同學談一下讀后感,敘述精彩的段落或者對自己啟發、影響深刻的故事、語句、詩詞等,談談自己受到了哪些影響。(3)啟發同學們搜集材料進行交流共享。1.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過程。2.我國當前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改革開放以來,空前繁榮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開闊了人們的視野,促進了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人們的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和民主法治意識大大增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文明、開拓進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觀念和道德風尚,成為我國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課堂探究:(1)如果你參加了學校的社團組織和活動,談談印象最深、感受最強的體驗。(2)有人認為,參加學校社團組織和活動浪費時間、耽誤學習。你如何評析這種看法 ◇探究提示:(1)啟發同學們進行口頭表達,培養思維和交際能力。(2)啟發同學們進行討論或辯論。如,認為這種看法是錯誤的,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可以開闊視野,有利于提高學習成績。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展示著名詩人的傳世之作,讓學生親身感受優秀文化對人精神的作用,同時讓學生通過聯系親身實踐自主感悟優秀文化的作用二、增強精神力量多媒體展示:《國際歌》和《義勇軍進行曲》以及列寧和毛澤東的評論◇課堂探究:(1)你知道《國際歌》和《義勇軍進行曲》誕生的背景嗎 (2)你怎樣理解列寧和毛澤東的上述言談 ◇探究提示:(1)①《國際歌》是巴黎公社戰士、詩人歐仁·鮑狄埃于巴黎公社失敗后的第二天寫的,是一首氣勢磅礴的號召全世界被壓迫、被剝削的奴隸起來為真理而斗爭的壯麗篇章。但是,這首詩整整經過16個年頭,才出現在由朋友集資出版的鮑狄埃的《革命詩歌集》中。第二年,工人業余音樂家狄蓋特用了3天時間為它譜曲。《國際歌》全曲只有一段貫穿首尾的旋律,以及通用的三段歌詞。悲壯的前奏過后,深沉的第一主題昂首進入,表現出革命戰士們不屈的氣節;中段旋律始終莊嚴、雄渾,曲調中愈發透出光明與希望;最后,樂曲的前奏經過自然再現,在雄壯而嘹亮的氣氛中結束。②1935年,中國大地上烏云翻滾。在四年以前的1931年,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一舉侵占了我國的東北三省。接著,日軍又于1933年侵占了我熱河省,侵略者的鐵蹄踏上了我國華北的土地,為大規模侵略中國鋪平了道路。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嚴重關頭,一方面是日本侵略者的劍拔弩張,步步緊逼;另一方面是國民黨反動當局的屈膝妥協,步步退讓。而千百萬勞苦大眾發出怒吼:“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田漢這時正在白色恐怖籠罩下的上海。由于敵人的瘋狂搜捕,他只好搬到上海的法租界居住。當時,音樂界有一些人,竟在民族危亡的生死關頭,濫寫靡靡之音,以什么《妹妹我愛你》《桃花江》《毛毛雨》一類歌曲,腐蝕人民的革命意志;有一些人專門寫與現實斗爭無關的所謂“藝術歌曲”來粉飾太平。雖然也有人寫了一些救亡歌曲,但由于作者的思想感情沒有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這些歌曲只能在小范圍唱唱,無法流行。針對這種情形,田漢同志想要寫一些能喚起民眾、鼓舞人民革命斗志的歌曲。(2)①130多年來,《國際歌》成為國際無產階級的戰歌,被翻譯成世界各國文字,傳遍地球上每一個角落,響徹寰宇。在俄國冬宮,在西班牙前線,在中國的渣滓洞集中營,在亞非拉的反帝反殖戰場上……一切曾有被壓迫者反抗的地方,都能聽到《國際歌》的激昂聲音。鮑狄埃也因此被稱為“是一位最偉大的用歌作為工具的宣傳家”。這首歌還以它強大的生命力響遍全世界,永唱不息。《國際歌》是一首格調高昂的政治抒情詩。抒情主人公是整個無產階級,是完全覺醒了的用馬克思主義思想觀點武裝起來的無產階級。它已經進行過推翻資產階級及其國家,由無產階級自己奪取政權、掌握政權的偉大的革命實踐,它已經認識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國際歌》展現了日益壯闊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畫面,深刻地表達了全世界無產階級的立場、愿望和理想,整個詩篇回蕩著無產階級解放全人類的偉大感情,充溢著不可摧毀的精神力量。②人民在勝利中不忘記過去的斗爭,《義勇軍進行曲》能鼓舞人們永遠以昂揚的精神繼續前進。它歌唱了人民的意志,唱出了民族自信心,唱出了為著理想不怕犧牲,敢于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這支歌曲很雄壯、豪邁,有革命氣概,節奏鮮明。但也有人認為,新中國已經站起來了,中華民族已經作為一個偉大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這首歌當中還有“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歌詞是不是有些過時了。這首歌在歷史上曾起過巨大的作用,盡管現在新中國成立了,但今后還可能有戰爭,要居安思危。國歌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民族氣質和精神面貌,《義勇軍進行曲》創作于中華民族危難關頭,正是表現了中華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采用《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時的國歌而不加修改,是為了喚起人民回想祖國創立過程中的艱難憂患,鼓舞人民發揚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愛國熱情,把革命進行到底。對于中國人來說,《義勇軍進行曲》最能喚起內心的強烈共鳴。全國各族人民同唱這一首國歌,將不斷激發出愛祖國、愛人民、一往無前、自強不息的精神,增強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自豪感,為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而努力奮斗。文化對人的塑造,還表現在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優秀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而由此產生的精神力量,往往歷久不衰,激勵人們不斷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這種先進文化總是給人以無窮的精神力量,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中華民族優秀兒女,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威武雄壯的人生樂章。◇課堂探究:聯系當時的背景,小組之間暢談:從“鐵人”王進喜的豪言壯語中,你能感受到精神的力量嗎 ◇探究提示:建國之初我國石油工業落后,后來我國東北發現了大慶油田。1960年,面對國家建設急需石油的燃眉之急,全國各地的幾萬名職工和3萬名轉業官兵,來到了大慶,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艱苦卓絕的石油大會戰。會戰之初,幾萬人馬一下子涌到薩爾圖草原,生活和生產都遇到了極大的困難。面對“頭上青天一頂,腳下荒原一片”的惡劣環境,在生產生活條件異常艱難的情況下,大慶人正是依靠“鐵人”精神,取得了會戰的偉大勝利,當年6月份就實現首車原油外運,到年底生產原油97萬噸,有力地支持了國家的經濟建設。經過3年半時間,高速度、高水平拿下了大慶油田,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貧油的面貌。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鐵人”精神是“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其主要方面包括:“為祖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為“早日把中國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干事業“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要為油田負責一輩子”,“干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對工作精益求精,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不計名利,不計報酬,埋頭苦干的“老黃牛”精神;等等。40多年來,“鐵人”精神早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成為大慶人的共同理想、信念和行為準則。“鐵人”精神是對王進喜崇高思想、優秀品德的高度概括,體現了我國工人階級精神風貌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完美結合。“鐵人”精神是戰勝困難、勇往直前、不斷取得新勝利的巨大精神力量。“鐵人”精神是我們強大的精神支柱。設計意圖:通過展示《國際歌》和《義勇軍進行曲》以及鐵人王進喜的事跡感受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1.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過程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尤休止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也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過程。2.人的全面發展的表現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町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傘面發展起著不町替代的作用。隨著物質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滿足,人們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滿足,文化活動、文化消費在生活消費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優秀文化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作日益突出。多媒體展示:教材P21材料◇課堂探究:你能對這個回答作進一步的解釋嗎 小組之間討論◇探究提示說明:隨著物質生活需要得到滿足,人們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滿足,對文化活動表現出日漸濃厚的興趣,文化消費在生活消費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人們富起來后,科學技術、精神享受是青年追求的時尚,優秀文化對促進青年的全面發展的作用日益突出。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在增強合作意識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人的全面發展和內涵和文化與經濟政治的相互作用,理解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教師組織學生反思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參照板書),進行總結。設計意圖: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小結,學生的概括過程也是檢驗學生對本節課理解程度的過程。再次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并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板書設計一、豐富精神世界1、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2、我國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二、增強精神力量1.優秀文化增強人的精神力量,激勵人們不斷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2.中國共產黨所代表的先進文化給予中國人民無窮的精神力量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1.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2.人的全面發展的表現(1)縱向理解(動態):人的全面發展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過程;(2)橫向理解(靜態):人的全面發展是全面素質的提高,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各方面。3.優秀文化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學反思本節課講述了文化對人的作用,這節課對于學生來說,不難理解,同學們大多對里面的事例有親身體驗或者比較熟悉。關鍵是通過對這節課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先進文化能豐富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自覺接受先進文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