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2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教案1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識記中華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區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地位和特點;理解中華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博大精深的無窮魅力;運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分析具體的文化現象和文化成果。【能力目標】本課的教學,重點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參與文化生活、參加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能力;同時,通過對民族文化、區域文化的分析,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歸宿感和自豪感;教育學生尊重民族文化、區域文化,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2學情分析學生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雖然在初中階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由于他們認知層面較乍,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只是只鱗片甲,要學會分析傳統文化,辨析中華文化的區域特征,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延續和發展的重要標識這一課標的要求還有難度。再則學生從感性到理性的思維的跳躍也有一定障礙。同時學生辨識社會現象、合作、表達能力等方面也有待加強。3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博大精深中華文化的獨特性、區域性、民族性。教學難點:各族人民對中化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4教學過程【導入】復習提問復習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中華文化的其中一個基本特征,是什么?有什么見證?(學生回答)教師過渡: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漢字和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見證。中華文化除具有源遠流長的特點之外,還具有另外一個特點,那就是博大精深,這也是我們今天這節課所要探討的問題。【活動】體味文化——觀看視頻《中華文化 異彩紛呈》觀看視頻,思考問題:各種文化別具一格體現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什么特點?(學生回答)一、獨樹一幟,獨領風騷:(獨特性)中華文化的內容極為豐富,既包括教育、歷史、哲學、道德方面的內容,也包括文學藝術、科學技術方面的內容。教材上從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兩方面來說明它的獨特性。(一)關于文學藝術1.多媒體展示:中國古代文學的形式——詩詞曲散文小說。請同學們說說詩歌的特點。回憶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你最欣賞的人物是誰?向同學介紹人物的特征。2.問題探究:中華文學藝術的特點、地位、作用?(學生回答)歸納知識點:(1)文學藝術,對于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有獨到的作用。(2)中華文學藝術,以其輝煌而悠久的歷史、豐富而絢麗的內涵、鮮明而獨特的風格,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二)關于科學技術1.多媒體展示:中國的四大發明活動設計:(1)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給世界帶來了怎樣的影響?選擇你最熟悉的一項,談談自己的見解,與同學們交流共享。(2)你還知道我國古代領先的科學技術有哪些?學生根據課前準備進行課堂交流。教師:我國是世界科技文化最重要的發源地之一,在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中都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和卓越的成就,對整個人類文明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2.問題探究:(1)科學技術的地位是什么?(2)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特點、意義?(學生回答)知識點歸納:(1)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2)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成就,長期處于世界的前列,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3)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注重實際運用,具有實用性和整體性的特點。(4)中華民族在認識、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創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和艱苦奮斗精神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生動體現。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區域性)1.活動設計:“聽歌猜地名”(根據所聽到音樂,判斷它們分別是我國哪個地方的歌曲或戲劇)思考:音樂上的這種差異體現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什么特點?(中華文化具有區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2.問題探究:你還知道哪些區域文化形式?西域文化、東北文化、齊魯文化、吳越文化、關中文化、藏文化、滇黔文化等根據我們課前的研討,請大家來說說吳越文化與滇黔文化的不同。3.問題探究:文化呈現區域特征的原因是什么?區域文化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學生回答)知識點歸納:原因:中華大地地域遼闊,受歷史傳統、地理環境、經濟基礎、政治結構、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影響,我國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文化。關系:帶有明顯自然環境特色和社會人文特點的的地方文化,相互聯系、相互借鑒、相互影響,又各具特色,構成了中華文化豐富多彩、燦爛奪目的多方位格局,凸顯著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特點。三、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民族性)(一)中華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1.多媒體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思考:體現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什么特點?2.活動設計: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還體現在哪些方面呢?例如:多媒體展示:“聞名中外的石窟藝術”、民族語言、“優秀的民族文學”等你還能列舉其他各民族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民族文化古跡、民族舞蹈、民族樂器、民族節日等)嗎?它們有什么特點?(學生根據課前的準備回答)教師總結:這些都充分說明了中華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問題探究: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關系是怎樣的?(學生回答)(二)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關系中華民族是中華文化的創造者。構成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五十六個民族,都創造了自己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的百花園。各民族文化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各民族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各民族文化爭奇斗艷,具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也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它們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各民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正因為如此,我們應尊重和保護各民族優秀文化,各民族文化應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相互融合,共同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做出應有的貢獻!【本課小結】這節課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給同學們介紹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即獨特性、區域性、民族性。同時在每個方面的表現當中,我們又幫助同學們從幾個小的角度去感受了這幾個特征。希望同學們能將這一框的內容學習同上一框題學習的內容結合在一起。因為整個第六課就是重點介紹中華文化的兩個特征,即: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練習】探究:(請同學們學以致用)材料一:中醫學是在中國產生,經過數千年發展而形成的一門具有獨特理論體系和豐富的養生方法、診療手段的傳統醫學,對后世影響很大。材料二:“取消中醫”網絡簽名活動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許多專家和中醫藥界人士撰文或以其他不同方式對這種活動予以駁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聞發言人表示,據調查,到目前,參與網絡簽名的僅有138人,而非所傳“萬名”。(1)結合材料一說明中華文化的特點。(2)結合材料二為促進中醫學發展提一些合理化建議。參考答案(1)①中華文化具有源遠流長的特點。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史上唯一沒有中斷的古老文明。從中醫學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出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軌跡,這反映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特點。②中華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點。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領域中可謂獨樹一幟,獨領風騷。中醫學具有獨特理論體系和豐富的養生方法,診療手段,這展示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體現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特點。(2)①提高各完善中醫藥服務網絡和服務能力。②加強中醫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的建設。③充分發揮中醫藥在農村和社區衛生服務中的作用。④提升中醫藥自主創新能力。⑤提高中藥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⑥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