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3我國的宗教政策教案教學目的:知識目標:了解我國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二)能力目標:1、領會我國的宗教政策遵循了宗教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讓學生嘗試用歷史的、辨證的眼光觀察、評價問題,提高學生的比較、鑒別能力。2、引導學生利用已有歷史知識,深入學習本課。培養學生善于將不同學科知識綜合起來,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明確宗教信仰自由時憲法賦予公民基本權利,是保護和尊重人權的表現,堅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宗教,弘揚科學,樹立科學世界觀。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重點和難點:本課的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是我國的宗教政策教學設想:教學中通過創設情景,聯系有關實例,讓學生感悟、理解我國的宗教政策的正確性。教學過程與教學內容:(一)引入新課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也是一個多宗教國家。我國信仰宗教的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雖然不大,但絕對數字不小。因此,正確處理宗教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二)進行新課一、我國宗教具有愛國主義傳統教材用三個鏡頭展示了我國的宗教現狀。我國各種宗教千百年以來和睦相處,宗教文化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們雖然有消極的一面,也有愛國的傳統,都倡導服務社會。造福人類,也為增進國際宗教交流,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貢獻。二、全面正確理解我國的宗教政策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現象,它的存在有其深刻的自然根源、社會根源和認識根源,有它自身的發生、發展、消亡過程。我國現階段,宗教存在的自然根源、社會根源和認識根源還沒有消失,宗教還將長期存在。這種現狀決定了我們還不能用行政手段取消宗教,只能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1)含義: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這個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教派的自由;有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信教而現在不信教的自由。(2)實質: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實質是使宗教信仰問題成為公民個人自由選擇的問題。我國憲法規定:“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薄叭魏螄覚C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边@說明,公民不論信教不信教,也不論信什么教,是公民自由選擇的權利,誰也不得強加干涉。(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兩個方面:既保護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護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一項全面、完整的政策。(4)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是我國尊重和保護人權的重要體現。說明在宗教問題上要堅持權利義務的統一,宗教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利用宗教損害國家、社會的利益,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2、國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務(1)國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指政府依法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管理。(2)管理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宗教界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動,制止和打擊利用宗教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抵御境外勢力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簡單講就是:保護合法、制止非法、打擊犯罪、抵制滲透??梢?,國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務與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對立的,而是為了更好的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3)邪教不是宗教。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旗號,神話首要分子,宣傳迷信邪說,蒙騙群眾,非法聚斂財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邪惡勢力。其本質是反人類、反社會、反科學的。3、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我國憲法規定:“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組織和個人不得干預我國的宗教事務。長期以來,境外勢力利用宗教對我國進行滲透、顛覆和破壞活動,對此必須保持高度警惕。我國政府既要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往,又要抵御境外勢力利用宗教對我國進行滲透,堅決打擊宗教極端勢力。4、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尊重公民的信仰權力,維護民族團結。因此,要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1)含義: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放棄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們熱愛祖國、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要求他們從事的宗教活動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體利益;支持他們努力對宗教教義作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支持他們與各族人民一道反對一切利用宗教進行危害社會主義祖國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動,為民族團結、社會發展和祖國統一多做貢獻。(2)原因:是社會主義社會對宗教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國各宗教自身的要求。我國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都是國家的主人,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宗教團體是聯系信教群眾的愛國組織,宗教界成為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教群眾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力量。三、以科學態度對待宗教1、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勵人們信仰宗教(1)宗教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不能簡單的用行政力量去消滅或發展宗教,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遵循宗教發展規律,科學處理宗教問題。(2)宗教信仰自由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民主權利,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加強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的團結,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2、弘揚科學精神我國是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的社會主義國家,要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加強對人民群眾的科學世界觀和無神論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逐步消除宗教存在的社會根源何認識根源,在保護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時,創造宗教消亡的條件,這是解決在教問題的根本途徑。3、中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建設者,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主義以及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弘揚科學精神,樹立科學世界觀,承擔起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光榮歷史使命。(三)課堂總結、點評本節主要了解了我國的宗教狀況,認識了我國政府在宗教問題上的基本政策和立場觀點。通過學習,要明確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勵人們信仰宗教,而是遵循宗教發展規律,科學處理宗教問題。我們應該加強科學世界觀和無神論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逐步創造宗教消亡的條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