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1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教案一、概述·學習內容:我國是擁有56個民族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但是歷史遺留的民族間發展不平衡造成的差別依然存在,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原則;三原則之間的關系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我們該做什么能做什么·這節課的價值以及學習內容的重要性:使學生認識到我們偉大的祖國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原則,三項原則之間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鞏固和發展民族關系,要人人付諸行動,使學生懂得應善于與不同民族同學友好交往,逐步學會處理民族關系問題。二、教學目標分析知識與技能:知道我國有56個民族,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懂得我們偉大祖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明確我國已經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明確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這三項原則相互聯系、不可分割。過程與方法:能在了解我國民族關系變化的情況的已有的知識的掌握上,分析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能運用有關的材料分析我國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繁榮原則的現狀,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聯系和搜集有關我國民族方面的材料,加深對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原則的理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懂得鞏固和發展民族關系要從現在做起,尊重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與不同民族的同學團結友愛、和睦相處,逐步自覺地承擔起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歷史使命。三、學習者特征分析通過平時的觀察、了解,發現學習者具有以下特征:知識與技能方面的準備: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過程與方法方面的準備:有一定的分析圖文資料比較能力。情感態度方面的準備:關心時政,明確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學生的學習風格:有較強的對學習動力和自我調控能力。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設計理念:借助時政熱點,透過西藏理解我國的民族關系;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加強學生辯證地、全面地看待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學活動與策略:提供事實,引發問題,自主探究;探究與實踐,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教學資源:教材、課件教學工具:多媒體、黑板、粉筆六、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多媒體展示圖片——記者的身影師:大家知道剛剛過去的“11.8”是什么節日嗎?生:記者節。師:沒錯,11月8日是我國的記者節。記者節是我國的三大行業性節日之一,那么作為一名記者或者說新聞工作者,他的本職工作是什么呢?生:報道新聞。師:報道什么樣的新聞,是應該真實的,還是捏造的?生:真實的。師:那么,我們來看這樣一組關于西藏事件的圖片,看看作為新聞工作者有沒有真實的客觀的報道此次事件。多媒體展示——西藏事件的圖片和文字:“張冠李戴”頻現西方報道師:西方媒體普遍對西藏事件進行了嚴重的彎曲報道,那么,當時的真實情況又是怎么樣的呢?多媒體展示——西藏事件的真實圖片和文字師:面對西方媒體甚至政府對西藏事件的嚴重彎曲、對中國政府的無端污蔑與指責,我們該怎么做?生:澄清事實,消除誤解,糾正錯誤報道。多媒體展示——海外華人打出的橫幅“傾聽我們的聲音,了解真實的西藏”(二)進行新課師:對于西方媒體對我們的無端誣陷與指責,我們應該向世界澄清事實,讓他們了解真實的西藏。在西藏地區,包括在其他民族地區,我國到底實行的什么樣的政策,怎么來處理民族地區的問題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探討一下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政策、措施。請大家把書打開到P.72,今天我們要開始第七課的學習—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一、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師:多媒體展示一幅中國少數民族分布圖,并引導學生閱讀教材73頁內容,思考我國的民族狀況、民族關系是怎么樣的?生: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任何國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組成的。我國有56個民族,除漢族外,其他55個民族,由于人口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我國所有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是我國重要的國情之一。2、新中國成立后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各民族陸續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鏟除了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階級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我國的民族關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但由于歷史形成和遺留下來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等發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差距,卻依然存在,且不可能在短期內消除。舉例經濟方面:2007年GDP完成情況(2007年江陰市國內生產總值為1160億元)1廣東:306062山東:250003江蘇:25887.716內蒙古:6018.8117廣西:5885.8825新疆:340029寧夏:83031西藏:342.19師:雖然應經形成了新型的民族關系,但是差距依然存在,別且不可能在短期內消除。所以,處理民族關系成為我國面臨的一項重要問題。那么,我國采取什么原則來處理民族關系呢?3、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1)民族平等(首要原則)①依據: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②含義:各民族絕無高低優劣之分;各民族人民都是國家的主人,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履行義務。我國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各族人民都為祖國文明作出了貢獻,都是國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權利,依法平等地履行應盡的義務。師:多媒體展示——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少數民族代表示意圖,引導學生閱讀圖表,思考圖表內容說明什么?生: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權利。師:堅持民族平等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首要原則。為體現這一原則的要求,歷屆全國人大都有少數民族代表參加,少數民族代表占代表總數的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例。師:多媒體展示圖片——因民族問題帶來的戰亂、傷亡,引導學生思考世界上有哪些國家因為民族問題而戰火不斷、傷亡慘重?對我們有什么啟示?生:積極思考并回答,引出民族團結的重要性。(2)民族團結(重要原則)①含義:在民族平等基礎上,我國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互相合作、共同奮斗,誰也離不開水的大團結局面。②意義:民族的團結、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師:請學生回憶公民的政治性義務中與本原則有關的一條義務是什么?師生共同探討影響民族團結的因素,并舉例說明。(3)各民族共同繁榮(根本原則)原因:各民族共同繁榮是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是實現國家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師:介紹西部大開發的相關材料,思考材料說明什么?生:說明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積極實施西部開發戰略,促進了民族經濟發展,也帶動了整個社會現代化進程。師:實施西部大開發,對于加快當地少數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于全國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4)三項原則之間的關系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①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②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③各民族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是實現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二、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師:多媒體展示海外華人舉行反藏獨游行,引導學生閱讀教材78頁內容,思考分析我們如何鞏固、發展這種民族關系?尤其是此次西藏事件發生后,作為我們來講,可以做些什么呢?生: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師:鞏固發展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1)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提供了法律保障。(2)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提供制度保障。(3)弘揚團結統一的民族精神,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同各種危害民族關系思想和行為作斗爭。(三)課堂小結本節內容主要講述了我國的民族狀況、社會主義新型的民族關系,以及我國政府處理民族問題基本原則。要從中體會處理好民族問題的重要性和意義。(四)實例探究1、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形成的新型民族關系是()A、民族間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的民族差別關系B、民族間差別已消除,民族之間相互融合的關系C、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D、各民族逐步走上獨立的關系2、9月1日是西藏自治區成立紀念日。40多年光陰,在歷史長河中只是短暫一瞬,而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世界屋脊從落后的封建農奴制一步跨入嶄新的社會主義時代,社會生產力得到空前釋放,百萬翻身農奴過上了當家作主的幸福生活。這表明()①藏族人民實現了真正的當家作主②西藏自治區的人民享有自主管理本地區事務的權利③藏族人民享有特別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④我國實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3、在我國,每個民族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且人口在百萬以上的民族都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材料體現了()A、各民族的大團結是我國統一、繁榮、昌盛的重要保證B、各民族都有權利參加國家的管理C、各民族都有權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D、各民族都有權管理本地區事務4、民族問題是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處理好的重大問題,下列關于民族問題的認識,正確的有()①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政治基礎②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扶持是推動民族地區發展的主要手段③民族地區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是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重要保證④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區高度自治的前提條件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海峽兩岸攜手祭孔,“海峽月-中華情”央視中秋晚會又實現大陸主會場和臺灣分會場的同臺直播,晚會讓身處全球各地的華人涌起了同根同源感同身受的思念之情。海峽兩岸的這種文化交流是()A、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B、促進祖國統一的有效措施C、實現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D、實現和平統一的最佳方式6、簡析題:只有堅持民族團結,就能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五)板書設計7.1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一、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1、統一的多民族國家2、新型的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3、基本原則:二、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我們該做什么、能做什么七、教學評價設計強調參與,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互動。注重過程,強調能力的發展,總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從學生的發言、參與小組活動以及完成課外作業的表現等幾方面綜合起來進行評定。八、幫助和總結用討論、探究的方式使學生從現象和問題的分析中得出結論,結合時政和熱點問題,使學生能夠從現實問題出發來結合書本知識,加深理解和記憶。引導學生要加強民族團結意識,從身邊小事做起,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與不同民族的同學和睦相處,逐步自覺地承擔起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歷史使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