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民主決策:作出最佳的選擇教案教學目的:(一)知識目標:1、識記民主決策的重要性,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2、理解民主決策的方式和意義;3、運用實例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二)能力目標:提高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參與民主決策的意識和責任感。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重點和難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民主決策的重要性,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本課的教學難點是民主決策的方式和意義。教學設想:本課擬采用多引入民主決策的具體材料、數據、實例等輔助學習、理解;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過程與教學內容:(一)引入新課政府的決策往往涉及社會各階層的利益,關系千家萬戶的生活起居,決策是否科學合理至關重要。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進入決策機關,參與、審議、監督、制定決策,是各項決策能夠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證。但是,隨著我國民主形式的日益豐富,還有更多的機會、渠道直接參與決策,對決策的形成發揮積極作用,本節將進一步學習這方面的內容。(二)進行新課教材第19頁漫畫的第二種觀點充分發揚了民主,傾聽群眾意見,公民能夠參與決策過程,這樣形成的決策集中民智、反映民意,體現人民根本利益,是科學合理的。第一種觀點恰好相反,是不可取的。作為決策者應該讓公民充分參與決策過程,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體現人民根本利益。目前,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渠道很多,如電話、信函、網絡、新聞媒體等,都可以用來參與決策。下面我們就學習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問題。一、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1、間接參與決策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進入決策機關,參與、審議、監督、制定決策,是公民間接參與決策的方式。它要求選出的決策者必須代表民意、反映民情、體現人民利益。2、直接參與決策公民直接參與決策過程,對決策的形成發揮積極作用,是公民直接參與決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1)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參與民主決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就是公民向決策機關反映意見、提出建議方式:電話、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新聞媒體等(2)通過專家咨詢制度參與民主決策。專家學者利用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相關信息等,對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重大事項進行分析論證,決策機關通過舉行論證會、座談會等方式,聽取專家意見,集中學者智慧,有利于提高決策的科學性。(3)通過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參與民主決策。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就是,決策機關將涉及公眾利益的各項決策進行公示,公民在真正了解決策的有關內容后,發表意見,提出建議。原因:公民享有對涉及公眾利益決策的知情權,對同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實行公示,有利于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是公民參與決策的前提和基礎。(4)通過社會聽證制度參與民主決策。這是對同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進行聽證。在聽證會上,公民可以充分發表意見,提出建議,可以幫助決策機關發現決策方案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加以修正、完善。聽證于民的目的,就是為了決策利民。二、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1、對決策者:有助于決策者充分發揚民主,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有助于決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決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增強決策的科學性,避免片面性。2、對公民: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提高落實決策的自覺性,推動決策的實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鍛煉參與決策的能力,增強關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責任感。(三)課堂總結、點評本節內容講述了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和重要意義,通過學習,要自覺樹立決策參與意識,不斷提高參與決策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