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政府的責任:對人民負責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則,理解公民與政府的關系。2、能力目標:在教學中利用學生參與的探究活動提高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初步探究學習的能力3、情感目標:評價生活中的政府表現,分析人民與政府的關系;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使同學們進一步升華對我國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認同。教學重難點重點: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難點:政府的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工作方法。教學設計:導入新課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政府履行各項職能必須以人民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切實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情景設置:多媒體演示: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記者招待會上的一些講話內容:“政府工作走過了四個年頭,告訴我們一個真理,這就是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政府工作人員除了當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沒有任何權力。”“全國二千五百多個縣中,我跑遍了一千八百多個”“這使我更深地了解了國情和人民的狀況,深知人民的期待。我將忠實地履行憲法賦予我的職責,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不負眾望。”3月7日,國務院副總理吳儀針對于當前存在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說:“在這個問題上群眾不滿意,我沒有做好工作,愧對百姓,應向大家道個歉!”設計意圖:由此情景帶出政府的責任是什么的話題,以此引起學生的共鳴,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互動】(一)解讀一個市長的承諾合作探究:解讀一個市長的承諾:(1)歸納市長承諾的內容,想一想,市長最關注的問題是什么?(2)假如我們是該市市民,市長的承諾與我們有什么關系?(3)市長代表政府作公開承諾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好處?提示:(1)市長最關注的問題是政府要搞好公共服務。市長的各項承諾意味著作為市政府應該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增強政府的服務職能,多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2)正是因為有了市長的承諾,才會使更多的人提高了職業技能,實現了就業和再就業;使更多的人解決了飲水困難、交通不便的情況;使疫病防治有了健全的防治網絡;使更多的孩子安全地接受教育;使我們每時每刻都會感到政府的作用,享受著政府提供的各種服務,過著安定祥和的生活。(3)市長代表政府作公開承諾的目的是政府要切實履行職責,增強服務功能。通過政府行使其職權使更多的人享受到政府的服務,真正使人們感受到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這一公開承諾,一方面,有助于使廣大市民更多的了解政府的性質和職能,相信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從而積極支持政府的工作。另一方面,使政府的職能履行情況置于群眾監督之下,自覺地接受群眾監督,從而不斷提高行政效率,增強服務意識。(二)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1.我國政府的工作宗旨和原則及其依據。課堂設問一:讓同學們都參與進來討論,請他們說說,在他們心目中的好官是怎么樣的?教師總結學生觀點并加以總結,同時引導學生閱讀教材40頁中南海新華門影壁,思考:毛澤東手寫“為人民服務”用意。探究提示:一個好官應該是一個能真正為人民服務的公仆,一個好的政府,應該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政府的責任應該是對人民負責。多媒體演示:政府的宗旨:為人民服務;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對人民負責。提示:對一個事物的認識總要從三個方面入手,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我們也從這三個方面來解讀一下政府的責任。課堂設問二:為什么說我國政府的責任是對人民負責呢?由什么決定?提示:因為我國的國家性質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這就決定了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要對人民負責。(是什么,為什么),以下導入怎么做2.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基本要求(怎么做)。課堂設問:要做到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政府應該怎么做呢?提示:我們可以從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工作方法這三個方面來看。簡要說明三者遞進關系。(1)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2)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3)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多媒體展示::任長霞先進事跡任長霞,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長,她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為了更好地了解情況,她把每周六定為局長接待群眾日 誠心傾聽群眾呼聲,解決了十多年來的控審積案 共查結控審案件230多起,使多年的上訪老戶息訴停訪;她帶領全局民警集中破大案 破積案,打響了一場又一場攻堅戰,共破獲各種刑事案件2870多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200余人,被譽為“警界女神警”;2001年5月3日,在登封市大冶鎮西施村煤礦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中,16歲女孩小春玉成了一名孤兒,她便毫不猶豫地承擔了小春玉生活和學習的全部費用;自入警以來,她從事的都是有一定權力的工作,總是有人通過直接或間接的關系來靠近她,給她送去金錢 物品,但都被她婉言謝絕 (1)任長霞同志的事跡體現了政府應堅持的什么原則 (2)這一原則在任長霞同志的事跡中是如何體現的 學生討論回答歸納小結:(1)任長霞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誠心傾聽群眾呼聲,解決了十多年來的控審積案.堅持了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2)任長霞誠心傾聽群眾呼聲,解決了十多年來的控審積案,使多年的上訪老戶息訴停訪;她帶領全局民警集中破大案 ,共破獲各種刑事案件2870多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200余人,把為人民服務落實到行動中,真抓實干,體現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3)任長霞誠心傾聽群眾呼聲,解決了十多年來的控審積案,承擔了孤兒小春玉生活和學習的全部費用,堅持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課堂設問二:如何理解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它有什么要求?提示:要求:要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真心實意對人民負責的思想(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在執行公務過程中,深入群眾、關注民生、體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損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多媒體展示:“文化搭臺 經貿唱戲”,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在某些地方,節慶活動被搞成了勞民傷財 徒有虛名的“形象工程”,有的城市層層“造節”,一年舉辦的節慶活動達30多個;有的貧困縣只有幾十萬人口,為舉辦文化節,縣城里掛出幾千盞燈籠,擺出十多萬盤鮮花。課堂設問:你們還知道哪些“形象工程”?結合圖片及你所了解的“形象工程”事例,請你們談談對“形象工程”的看法?探究提示:“形象工程”(1)增加了政府的財政的開支,勞民傷財;(2)影響了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損害了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情意;(3)會助長某些公職人員弄虛作假的不良作風,滋長了腐敗。(4)不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等等課堂設問:在你看來,“民心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區分標準是什么?探究提示:區分標準是:(1)政府工作是否建立在人民利益的基礎上;(2)是否能把工作的著力點真正放在研究、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中的緊迫問題上;(3)是否能經得起實踐、群眾和歷史的檢驗。課堂設問三:根據上述問題思考:為什么要做到對人民負責還必須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作為政府公職人員人員又應該如何貫徹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并試著歸納一下什么是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提示:為人民服務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要落實到行動中。要把工作的著力點真正放在研究、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緊迫問題上,努力使政府的各項工作經得起實踐、群眾和歷史的檢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探究提示: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要求:政府要通過各種途徑,利用各種群眾組織、社會團體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認真對待群眾的來信來訪。還要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三)求助有門,投訴有道1.方式和途徑。情景設置:多媒體演示2004年,深圳市政府決定推行聯系領導的電子直通車制度,在公眾信息網上公開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的公務信箱,方便廣大市民通過公眾信息系統向深圳市政府領導同志反映意見和建議 浙江在全省范圍內進行了有1萬人參加的問卷調查 調查顯示了群眾對簡化辦事程序 縮短辦事周期的迫切要求 2007年2月,浙江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一場名為“機關效能建設”活動 在全省統一開通了“96178”投訴電話和電子信箱,一些辦事拖拉 工作推脫或紀律渙散的機關干部受到了處理 普通老百姓雖然對機關效能建設的意義不是太清楚,但現在機關的門確實比過去好進了,干部的臉好看了,事情也好辦多了!課堂設問: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 ?提示:(1)政府踐行對人民負責的原則,為公民求助或投訴提供途徑(2)當在實際生活中遇到困難或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可以向政府尋求幫助課堂設問:公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求助或投訴?提示:開通熱線電話;設立信訪部門;發展電子政務;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制度。多媒體資料演示:連續播放四張幻燈片。幻燈片一:110報警電話12358價格投訴電話119火警電話12365質量監督電話95119森林火警電話12366納稅服務電話122交通事故電話12369環保舉報電話148法律服務專用電話12395水上搜救電話12345政府熱線電話12315消費者投訴電話12355青少年維權熱線(它具有快捷、迅速、直接的優點)幻燈片二:南京信訪局網站首頁(通過信訪部門,政府可以更多地傾聽群眾的聲音,更好地為群眾排憂解難。)幻燈片三:南京市政府電子政務網站首頁(這種電子政務的優點是:方便、快捷、透明、工作效率高。)幻燈片四:行政仲裁、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之比較行政仲裁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不同點當我們與別人發生糾紛無法協調時,向政府申請行政裁決。當我們不服政府機關的某一執法行為時,可以向該機關的上級申請裁決。當我們不服政府機關的某一執法行為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裁決。相同點都屬于我國行政司法的主要內容。都是公民求助或訴訟的重要法律途徑。(優點:提供法律途徑)通過以上的幻燈片讓學生初步了解公民求助政府的幾個途徑并感悟它們各自的特點。2.公民學會向政府部門求助或投訴的作用和意義。課堂設問:上面的這些途徑對公民有什么用?公民向政府求助有何意義?提示:有了政府提供這些求助的途徑,公民就可以向政府部門進行求助,對于公民來說,有助于解決自己面臨的困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于政府來說,可以讓他們不斷改進工作。【教學總結】一、對教材知識的歸納總結演示本課知識體系:通過本節歸納第三課內容,把握二條主線:一是從政府職能和責任回歸一點,我們的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通過切實履行各項職能,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從而體現出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二是公民應該學會了解政府、相信政府、支持政府、并懂得通過政府為公民求助或投訴而提供的途徑與方式去求助政府,監督政府,從而增強自己的政治責任感和參與能力。作業設計:作業本練習板書設計:二、政府的責任,對人民負責(一)解讀一個市長的承諾(二)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1.我國政府的工作宗旨和原則及其依據(1)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2)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3)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三)求助有門,投訴有道1.方式和途徑2.公民學會向政府部門求助或投訴的作用和意義教學反思1,本節學習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比較密切,因此,教學中要注意雙向互動,鑒于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學中盡量挖掘一些能打動學生的正面事例,讓學生深入實際了解情況,聯系現實生活體會教材的政治學道理。2,在教學案例的選取上,堅持把國家大事和學生身邊小事結合起來的原則,既讓學生了解當前的時政,關注國家政治生活大事,又增強學生參與身邊政治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3,最后在練習在設計上突出集體教學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適應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要求,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